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基地
学科管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权威读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书中有充分的体现。在中国特 [详细]
科学高效用好党史文献
党的文献与党的历史相伴随。作为一门梳理党的文献、回顾党的发展历程研究的新兴学科,党史文献学日益受到学术理论界重视。近日,围绕党史文献领域的若干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党史研究最基本的依据 党史 [详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侨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推 [详细]
高校官微的思政担当
不久前,笔者有幸作为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新媒体评审专家,学习了全国200多家高校的新媒体作品。学习之余,对高校官微的发展和现状有了一个理性的思考。 不知从何时起,每周一查看高校官微排行榜已成为一种习惯。当 [详细]
新媒体时代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故事 ——以《马克思靠谱》《社会主义“有点潮”》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好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传播,引领网络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课程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9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 [详细]
北京大学2015年政治经济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招生简章
为帮助在职人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北京举办政治经济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没有任何带图片的信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在创新中升华思想政治课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到,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详细]
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教学体系
2月17日,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安徽芜湖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等议题展开研讨。 [详细]
思政工作不能重生轻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管人才,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高度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基层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从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笔者认为,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首当其冲是走出三个误区。 [详细]
先讲学科后讲课程
近日,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主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学术规范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陈占安教授作“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详细]
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基础
作为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科支撑。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样,就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评论

在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低头族”现象越来越突出: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却专注于低头玩手机、低头看课外书、低头睡觉……怎样使大学生回归课堂,让“低头族”抬头,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是信息化时代给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强化自身的三种力量,增强教学效果,即牵引力、感染
浏览量( 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令人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一定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阵地意识、问题意识。
浏览量( 0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比“进课堂、进教材”更难的是“进头脑”,进头脑先要“走心”。要学生真心叫好,思政课教师必须用心改进教学。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表达途径必须多元化、有贴近性,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
浏览量( 0
2004年1月,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至今已逾十年。作为一名80后,这十年间,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转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80后同行们大多也经历了这样的人生历程。今年春节期间,自己利用朋友聚会、QQ群、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与大家一起讨论马工程
浏览量( 0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激烈交火。最近的舆论形势就说明了这一点。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高校这个阵地一定要守好。否则,别人的碉堡,就会建在我们的阵地上,这不是危言耸听,香港就是明证。
浏览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