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基地
学科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详细]
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 [详细]
马克思主义主权理论的当代发展 ——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主权的思想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立于世界、实现长久发展的最根本保障和最坚实后盾,是一个国家国际主体身份的象征。国家主权理论发展与时代发展相同步,维护和发展国家主权既是每个时代的共同课题,又是一项系统性的永久工 [详细]
思想常新,照亮新时代复兴之路
2017年,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党激荡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美篇章 冬至阳生,时间犹如一个伟大的雕刻师,改造旧物、焕发新生。临近2017年岁尾,很多人在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 [详细]
从毛泽东诗词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初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诗词是毛泽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看齐意识
作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者和传播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其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指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并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 [详细]
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
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上海市教育工会、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历时四天,于8月31日闭幕。 [详细]
兰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 (试行)
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思想合格,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技能扎实,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 [详细]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北大、清华、人大三校考察交流
为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6月3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一行30人分别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学习调研和友好交流。 [详细]
北京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招生简章
为帮助在职人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北京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没有任何带图片的信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韩正:构建“大思政”格局 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4月7日召开,会议提出要在上海高校中着力构建方方面面齐动手的“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详细]
思政课如何避免“唱独角戏”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呈现理论贫困和实践无力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功能来看,目前的确存在面对火热的现实世界尚难以足够合情合理解释的现象。这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功能的理解存在偏差。事实上,马克思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 [详细]
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新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既是对如何破解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方法论指导,更是对如何确保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开展的具体要求,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导向。 [详细]
思想政治工作润“生”细无声
近年来,郑州轻工业学院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活动不仅弘扬了爱岗奉献、敬业乐群的主旋律,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不断引导着学校整体思想政治工作“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2017年的新年联欢会却比往年更加出彩,新年师生联欢会成了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年终保留节目,该校将首届“最美 [详细]
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当前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高校出现的相关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为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要从加强队伍协同、工作内容统合、方式方法融合出发;以实践平台为支撑,注重深度融入,加强学生行为实践养成,着力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德学双馨的青年人才。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评论

在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低头族”现象越来越突出: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却专注于低头玩手机、低头看课外书、低头睡觉……怎样使大学生回归课堂,让“低头族”抬头,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是信息化时代给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强化自身的三种力量,增强教学效果,即牵引力、感染
浏览量( 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令人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一定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阵地意识、问题意识。
浏览量( 0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比“进课堂、进教材”更难的是“进头脑”,进头脑先要“走心”。要学生真心叫好,思政课教师必须用心改进教学。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表达途径必须多元化、有贴近性,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
浏览量( 0
2004年1月,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至今已逾十年。作为一名80后,这十年间,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转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80后同行们大多也经历了这样的人生历程。今年春节期间,自己利用朋友聚会、QQ群、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与大家一起讨论马工程
浏览量( 0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激烈交火。最近的舆论形势就说明了这一点。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高校这个阵地一定要守好。否则,别人的碉堡,就会建在我们的阵地上,这不是危言耸听,香港就是明证。
浏览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