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基地
学科管理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详细]
推动高校党建、思政与教书育人“融合共生”
如何将高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教书育人有机结合,是高校必须答好的一道必答题。学院是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和教书育人的重要推动单元。近日,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白金山接受采访,就在学院层面如何构建以党建 [详细]
王 易 宋友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研讨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 [详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
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首先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伟力是一切科学理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坚定的政治伟力— [详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指南,对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16年思政课情景剧短片制作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情景剧的拍摄水平,创作出艺术感染性更强的作品,深化教育部思政课“择优推广计划”开展,10月13日晚六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思政课情景剧短片制作培训会”在校图书馆国内报告厅举办。 [详细]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名单
建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旨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制度化。 [详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根据中央关于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工作部署,经中宣部、教育部研究,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在已经举办6期的基础上,新增加6 [详细]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
为加强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 [详细]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 教社科[2013]4号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北京大学召开“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
2015年3月14日,“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吴志攀、北京大学党委副书 [详细]
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12月8日上午,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签约共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方将共同努力,将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影响广泛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2年11月29日。2006年更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心”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创新工作模式 构建“大思政”格局
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会议精神,需要有针对性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详细]
黄文彬:谋划与构建大思政格局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详细]
用严谨科学方法做好高校思政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个论述立意高远,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很强,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 [详细]
强化思政课“四个服务”意识
4月20—21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端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40多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实际,围绕“思政课建设创新和社会服务新作为”,探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协同运行规律。 [详细]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大思政格局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突破过度集中于“思政课程”的“点”、“线”的瓶颈,以建设“课程思政”为契机,依托哲学社会科学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来看,其他哲学社会科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评论

在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低头族”现象越来越突出: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却专注于低头玩手机、低头看课外书、低头睡觉……怎样使大学生回归课堂,让“低头族”抬头,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是信息化时代给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强化自身的三种力量,增强教学效果,即牵引力、感染
浏览量( 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令人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一定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阵地意识、问题意识。
浏览量( 0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比“进课堂、进教材”更难的是“进头脑”,进头脑先要“走心”。要学生真心叫好,思政课教师必须用心改进教学。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表达途径必须多元化、有贴近性,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
浏览量( 0
2004年1月,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至今已逾十年。作为一名80后,这十年间,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转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80后同行们大多也经历了这样的人生历程。今年春节期间,自己利用朋友聚会、QQ群、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与大家一起讨论马工程
浏览量( 0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激烈交火。最近的舆论形势就说明了这一点。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高校这个阵地一定要守好。否则,别人的碉堡,就会建在我们的阵地上,这不是危言耸听,香港就是明证。
浏览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