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基地
学科管理
吴刚:马克思的精神启示
小时候,家里书柜上就藏有厚厚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这是我对马克思的朦胧认识。我知道马克思伟大,至于怎样伟大,那时并不清楚。长大了,每当看到这四卷本选集,我常常在想他何以那样伟大?听老师讲、从书本中 [详细]
《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按语:《资本论》提出,在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崛起之后,以生产力进步为前提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便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这意味着,剩余价值的增长是和生产力进步携手并进、合二为一的过程。在这里 [详细]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核心要点: ■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他在长期领导工作和治国理 [详细]
马克思主义理论照进现实——吉林大学开展“学讲话、悟原理、立壮志、践实行”教学活动
“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也就是说我们学到的东西要与现实相结合,落实到行动上,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日常学习中,像电路分析这类课程,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参与实验来验证原理的正确与否。” [详细]
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与思想力量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观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世代演进的结果,是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界碑,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高等学府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人才
人才是面向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决定着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上海的高校要始终立足大局、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培养人才,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抓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这一立足点和突破口,切实提升“纸变钱”的能力 [详细]
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人才培养作出重要指示,是我国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中的一件大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建设符合我国 [详细]
做合格导师需从心从德从范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思考研究生导师的责任与使命、辨析师生间“导”与“学”的关系,至关重要。 [详细]
市属高校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研讨班开班
市属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出席并讲话。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主持开班仪式。 [详细]
校部共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席会议
2017年1月13日上午,在市委宣传部会议室,召开了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共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副部长燕爽、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朱鸿召、副处长梁青、复旦大学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殷华、副部长周晔、李冉、马克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是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所”,该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属我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 [详细]
山东大学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建立党建实践基地
11月2日,山东大学党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福建古田会议纪念馆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军、福建省龙岩市副市长孙秋霞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与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共同 [详细]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基地创办的《红色文化学刊》获国家批准
历经三年的不懈努力,赣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基地革命精神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又传捷报。2016年6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复(新广出审〔2016〕714号),同意赣南师范大学创办学术期刊《红色文化学刊》。据国家新 [详细]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邓小平与小康社会建设”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邓小平与小康社会建设”创新研究基地,于2015年1月,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和领导小组终审,获准在同济 [详细]
北大3个文科机构获评优秀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日前,教育部社科司发布了“关于公布201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的通知”,北大13个重点研究基地全部通过测评,其中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获评优秀基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高校全员参与共绘育人“同心圆”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一门叫作“中外时文选读”的课程受到学生热追。这门外语精读课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袂备课、上课。在这个课堂上,外语不仅是交际工具,更是认知工具;课程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外语能力,更体现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上。 在上海,“中外时文选读”这样的课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科建设情况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科建设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谱写了我国学科建设新篇章,形成了学科建设的“中国效应”。 教育部学位与研 [详细]
共探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在一起,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2月13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席会召开,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发挥“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功能。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 “建议辅导员通过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助教的形式,逐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详细]
吉林大学:让十九大精神 “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吉林大学借助思想政治课平台,让十九大精神“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目前,该校已有2万余名学生通过260多节思政课学习、领会了十九大精神。 精心备课:十九大精神进讲义 “十九大报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吉林大学党委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十九大精 [详细]
高校思政课要有新思路 ——访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重大论断,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课题。”谈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评论

在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低头族”现象越来越突出: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却专注于低头玩手机、低头看课外书、低头睡觉……怎样使大学生回归课堂,让“低头族”抬头,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是信息化时代给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强化自身的三种力量,增强教学效果,即牵引力、感染
浏览量( 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令人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一定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阵地意识、问题意识。
浏览量( 0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比“进课堂、进教材”更难的是“进头脑”,进头脑先要“走心”。要学生真心叫好,思政课教师必须用心改进教学。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表达途径必须多元化、有贴近性,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
浏览量( 0
2004年1月,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至今已逾十年。作为一名80后,这十年间,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转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80后同行们大多也经历了这样的人生历程。今年春节期间,自己利用朋友聚会、QQ群、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与大家一起讨论马工程
浏览量( 0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激烈交火。最近的舆论形势就说明了这一点。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高校这个阵地一定要守好。否则,别人的碉堡,就会建在我们的阵地上,这不是危言耸听,香港就是明证。
浏览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