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基地
学科管理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读书、学习对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有着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马克思一生与书为伴,读书之广、读书之深,恐极少有人能及 [详细]
马克思:永远的精神灯塔
马克思离开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巨变中不乏马克思当年未曾预料的情景,但是人类社会始终没有偏离马克思当年为之预设的方向,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和进步,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人们不但不会忘记马克思,而且越 [详细]
马克思主义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今年5月5日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日子。 由马克思及其战友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检 [详细]
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价值、态度和方法
当老师的,如何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体现在三个方面:价值、态度和方法。要坚持价值至上,对学生要视如己出,传道要言之有文,在此基础上形成武大特色。 价值至上 在大学任教已经35年,教过的学生返校聚 [详细]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意见》提出探索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这表明我们将从精英教育时代的以学科为导向的分类体系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分类体系。 [详细]
精彩党课走进清华大学
没有高深艰涩的论述,没有空洞苍白的说教,没有佶屈聱牙的词藻,而是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娓娓道来,把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细细剖析。《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新特点、新部署》一书区别于传统的理论读物,它用问题导入,靠故事服人,该书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崔耀中引用百余个中外古今典例,把理论写得“松软可口”。 [详细]
大学之道在于“立人”
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评判高等教育能否满足需要的终极指标。 [详细]
2016山东全省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成功举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11月26日—11月30日山东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在济南军区第五招待所顺利举行。 [详细]
上海师范大学创新教师培养:从能教会教到乐教善教
作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特色的老校,上海师范大学一直坚持、发扬和创新教师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文情怀、基础厚实、爱生善教、终身发展”的卓越教师。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9月,重新组建于2000年3月,2000年10月入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所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济南市洪楼广场北邻,占地636平方米。研究 [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成立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 22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力强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北京市属主要新闻媒体负 [详细]
国家行政学院在豫设立公仆意识教育基地
10月16日,国家行政学院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和红旗渠干部学院设立公仆意识教育基地。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省委副书记邓凯,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杰分别出席仪式并致辞。 马建堂在讲话中 [详细]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落户中央民大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记者邓晖)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仪式近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该中心由中央民大牵头,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和德国马克 [详细]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暨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王海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和国际传播研究,推进北京11所高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论教:高校思政工作的四项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再次提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 [详细]
山东大学率先开设党建博士点
山东大学自主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工作会议15日在济南举行。这标志着山东大学率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独立设置了“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在全国高校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山东大学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是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 [详细]
紧扣“双一流”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今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大学6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主力军,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 [详细]
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物(大家手笔)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从培养人才抓起,长远规划、持之以恒。其中,学科领军人物在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在把握政治导向、开拓研究方向、设置科研课题、组织科研力量、运用科研成果、形成学术派别、传承学术思想等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涌现出不少 [详细]
坚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话语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既注重顶层设计的改进,也注重基层探索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重要成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话语自信更加坚定。 概括地讲,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开展马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评论

在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低头族”现象越来越突出: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却专注于低头玩手机、低头看课外书、低头睡觉……怎样使大学生回归课堂,让“低头族”抬头,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是信息化时代给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强化自身的三种力量,增强教学效果,即牵引力、感染
浏览量( 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令人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一定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阵地意识、问题意识。
浏览量( 0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比“进课堂、进教材”更难的是“进头脑”,进头脑先要“走心”。要学生真心叫好,思政课教师必须用心改进教学。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表达途径必须多元化、有贴近性,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
浏览量( 0
2004年1月,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至今已逾十年。作为一名80后,这十年间,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转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80后同行们大多也经历了这样的人生历程。今年春节期间,自己利用朋友聚会、QQ群、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与大家一起讨论马工程
浏览量( 0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激烈交火。最近的舆论形势就说明了这一点。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高校这个阵地一定要守好。否则,别人的碉堡,就会建在我们的阵地上,这不是危言耸听,香港就是明证。
浏览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