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一期

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7-04-24     来源: 李志强     作者: 李志强

【摘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发挥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首先要认识到其必要性,之后要寻找其可能性,最后要构建其现实性。
【关 键 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科研;教学
【作者简介】李志强,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4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5.11.40~43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属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编号:JGWXJCZX2014019)、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编号:15JDSZK004)阶段成果。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是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指导文件。《创新计划》指出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探索攻克教学难关,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1]当前,在思政课中强化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一点尽管广大思政课教师一般地都能够认识到,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其一,重教学轻科研的情况。其二,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其三,科研与教学之间“貌合神离”的情况。上述几种情况都是思政课中强化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的障碍。
一、科研支撑教学的必要性
在思政课中,要使科研能够支撑教学,首要的问题是要认识其必要性。只有认识到科研支撑教学的必要性,才能开展相应的具体工作。
(一)科研支撑教学能够保证课程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在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非思政课教师看来,思政课就是对中央方针路线以及国家制度政策进行的宣讲,这样看来,思政课教师不过就是“传声筒”而已。这个观点只说对了一个方面,毕竟,思政课的重要属性就是政治性。《创新计划》也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1],这段话明确地指出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实际上,一些人对于思政课所存在的质疑,并非完全在于课程本身的政治性或者意识形态属性,更在于一些思政课教师把课程讲成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空洞说教。思政课如果只是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空洞说教,思政课教师如果也只是“传声筒”,就会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为何所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既达不到党中央和国家提出的要求,也不会让学生们真心喜爱,更不要说使学生们终身受益,毕生难忘了。
(二)科研支撑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魅力和影响力
我们把思政课教师及其授课情况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其一,没有科研成果,只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思政课教师。这类教师缺乏理论深度,其授课效果不会好;其二,没有做过深入科研的教师,其授课过程最多只能是说得过去,不会丰富多彩;其三,有深厚理论功底并有深入科研支撑的教师,这类教师能够拿自己真正研究过并有深刻体会的内容去讲授,也能够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乃至于辩论,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准确细致的回答,进而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显然,三种类型的教师之中,最后一种类型的教师才是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这样的教师的影响之下,学生才会感受到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自信,才会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魅力,才会对思政课具有全新的认识,进而更加有效地学习思政课。
(三)科研支撑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
一些人在谈论思政课的时候,往往指责课程在方法上不够灵活多样,进行了太多的灌输。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对于灌输这个问题的认识,列宁1902年在《怎么办》中,将灌输一词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指出“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要进行灌输的教育任务,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信念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自发地产生,必须通过灌输来实现。在教育实践中,为什么有人会反对灌输?因为这些人常常把灌输的任务和灌输的方法混同起来,或者说人们所反对的是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方法,而并非灌输任务本身。具有科学、合理且实际内容的灌输任务本身经受得起实践的考验,人们不该存有过多质疑。在思政课之中以科研支撑教学,就会使教学内容变得科学、合理且实际,那么,灌输的任务本身也就不该遭到更多质疑。进一步地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也只有建立在科学、合理且实际的教学内容之上,才有施展的可能和发挥的空间。
二、科研支撑教学的可能性
在思政课中,科研支撑教学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之后的问题就是,科研支撑教学如何可能?也就是要找到那些可以为科研支撑教学提供可能的平台、空间和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活动为科研支撑教学提供了平台
《创新计划》指出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1]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与“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是有机联系的,二者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及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是先于“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是通过科研这个中介转而支撑教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6个二级学科,与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都有着对应关系,各个二级学科的相关活动都可以为4门本专科思政课以及5门研究生公共课提供教学支撑,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所在的学科平台开展与相应课程相关的科学研究,进而支撑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各二级学科则可以通过举办学术报告,组织读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关注重点难点,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二)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科研支撑教学提供了空间
高校所有的思政课都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也是有着丰富内容的课程,这些内容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它是一门由多个学科理论支撑的课程,也是一门与大学生实际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这自然为科研支撑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该课程之中,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内涵?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中国精神的价值是什么?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怎样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和革命道德?怎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怎样使道德建设的四大领域相互配合?怎样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怎样树立法制观念,尊重法律权威?怎样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怎样树立法治理念,尊重法律权威……如此众多的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把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三)教师日常生活实践为科研支撑教学提供了途径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发挥正能量,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的挑战。”[1]思政课教师要应对这些新挑战,就要时刻关注报刊、网络和电视所提供的各种时事信息,感受思想文化领域的最新变化,而这样的信息学生们也同样会面对,教师如果仅仅把信息再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就会起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和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并把心得体会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在多样的思想冲击之中取得共识,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也是思考(研究)融入教学的体现。
三、科研支撑教学的现实性
在思政课之中,科研支撑教学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以及充分的可能性,但又如何使其成为现实?以笔者所开展的“大学生利他精神的机制”科研课题和笔者所教授的“基础”课教学为例,进而提出思政课中科研支撑教学的具体操作办法,以构建科研支撑教学的现实性。
(一)科研课题提出要加强关爱教育,课堂教学则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关爱
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对于他人(同学、教师和家人等)的关爱意识是他们产生利他观念实施利他行为的情感基础,加强以培养大学生关爱意识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构成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首要方面。在给学生讲授如何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98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传统仁爱原则的优势和局限。传统仁爱原则的优势在于它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但是传统的仁爱精神也有其局限性,在有等差的仁爱之中,对于亲人(亲友和亲近之人)的关爱很多,对于陌生人的关爱则很少。费孝通先生就用“差序格局”的理论阐述过这个问题。他指出,国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4],远处的水波纹(即陌生人)与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对于陌生人的关爱是“公益慈善”和“见义勇为”等利他精神形成的深刻的思想来源,这方面的缺失也成为当前校园之中乃至社会生活中利他现象缺失的原因之一,因而当前特别要加强感恩关爱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才能弥补以上缺失。[5]
(二)科研课题提出要加强公共理性教育,课堂教学则要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情感,还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这种理性就是大学生超越个人直接的功利目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表示关怀的心态,也就是公共理性。[5]公共理性教育具体涉及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公共生活常识和技能的教育。学校以及社会媒体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公共安全知识、助人解危解困技巧等方面的专业教育。这些内容在大学校园里,主要是学生工作部门在做。另一方面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教育。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大学生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方式。通过教育的途径形成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蕴含着大学生利他精神发生和发展的巨大空间。在理论教学中,教学有关社会价值的部分,有关社会主义道德的部分,有关社会公德的部分,都可以给学生讲授志愿服务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在实践教学环节,还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服务的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公共理性。
(三)科研课题提出要加强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则要确立学生荣辱观念
大学生的利他精神不只表现为行为,也表现为观念。当大学生在荣辱观上出了问题,就不会视关爱他人、服务群体和奉献社会为光荣,也不会视道德冷漠、自私自利和损害他人为耻辱,而是还有可能会引以为荣。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知荣知耻,使他们形成了利他精神的重要价值支撑。[5]在确立学生荣辱观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之中,对大学生讲清确立荣辱观念的必要性,并通过各种情境、活动让大学生体会到确立荣辱观念对于自身生长和生活的意义。
(四)科研课题提出要加强示范教育,课堂教学则要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
大学生利他精神是一种具有极强示范效应的道德现象,当大学校园内出现较多利他现象时,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效仿,进而“滚雪球”似的生成更多的利他现象,相反,当大学校园较少地出现利他现象,学生们就会动摇自己的道德信念,降低实施积极行为的动力,利他现象也会越来越少。因此可以通过示范教育促进大学生产生利他观念并实施利他行为,在课堂教学之中,适当地播放“感动中国”和“道德模范”的相关视频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当然,在发挥道德榜样之示范教育作用的时候,要注意道德榜样的典型性以及其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贴近程度。所树立的道德榜样如果缺乏典型性或脱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成为抽象空洞的教条,无人效仿,甚至还要起到负面效果。[5]所以,在“感动中国”和“道德榜样”之中还要选取更贴近大学生的例子,如徐本禹的例子就要好于丛飞的例子,因为徐本禹作为大学生的代表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科研课题提出不能把“道德法律化”绝对化,课堂教学则要澄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贯穿“基础”课的逻辑主线,也是最需要向学生澄清的基本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近年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利他行为——“见义勇为”作为例子,澄清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当前,出现一种将“道德法律化”绝对化的倾向,例如,有人就主张将见义勇为法律化。对此,可以给学生们作出如下分析:如果使见义勇为成为法律规定,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其一,可能会损害见义勇为者本身的利益。例如,小赖宁上山扑火,火没有扑灭,却烧死了自己,尽管是英勇的行为,但当前不主张这种做法。“基础”课教材指出,对于人生价值的评价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的原则[3]78。从这里可以看见社会思想观念的进步。其二,法律如果过多地干涉其他领域,甚至被用来处理本属于道德内部之事,那么社会治理的成本就过大。其三,见义勇为法律化还会造成强迫和被动的利他行为。强迫和被动的利他既没有体现真正的利他本质,也打击了大学生的道德热情,不利于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总之,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道德和法律毕竟有着各自的领域,那种把法律当成道德的他律,甚至以道德法律化作为加强道德他律的手段,就使问题变得简单和机械。
五、结语
思政课要加强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但是,只是通过科研支撑教学并不足够。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地方还在于,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要通过自身对于理论的践行,展现出人格魅力和理论魅力,进而去影响学生,这样才会让学生去真听、真信、真用。可见,只有“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1],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用、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1]。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Z].教社科[2015]2.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
[5]李志强.论公民利他精神培育的几个途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4,(4).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