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2017-04-28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项久雨 吴海燕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力量源泉和思想保证,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表达和信念支撑,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内在联系;统一性
【作者简介】项久雨(196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海燕(1986-),女,河南罗山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尔滨),2016.4.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15ZDA04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重大委托项目“国际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播研究”(0000726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思考价值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是人们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达到自觉的重要标志。核心价值观,顾名思义,就是在价值观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统领和凝聚作用的核心观念,它涵盖着一个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是引领该社会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此后,习近平在“五四”讲话中又从国家、社会制度、公民道德三个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更加充分的阐释。
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通俗表达。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访问期间,对于什么是“中国梦”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个方面的努力方向,指明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建什么样的国家,和“中国梦”提到的“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党和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与价值理念,指明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引领着现代文明的走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应当具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准则,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持了高度一致,符合中国人从古至今追求的仁爱德义。可见,“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意志、社会追求和个人价值的高度统一,与中国梦的内涵完全一致,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价值层面的引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价值取向上的契合性
从内容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所体现的价值诉求与中国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相契合,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形式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其特有的本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提供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精神之魂,具有其他任何理念都无法企及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指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体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取向与实现国家富强的梦想方向是一致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民族振兴的梦想方向是一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与实现人民幸福的梦想方向是一致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表达层次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了国家、民族、人民三个维度。从二者的内容结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都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既有国家、民族整体的宏大叙事,又有公民个体的微观叙事。二者具有表达层次上的一致性,具体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明了中国梦在社会层面的奋斗目标,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了中国梦的圆梦主体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力量源泉和思想保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不可缺少的价值内核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维度和基本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转化、升华为具体的价值目标,将整体、集体和个体三者的利益追求很好地联结、统合在一起,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治国理政提出了全社会应当普遍遵守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凝聚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共识。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条必由之路的基石,构成了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拥有内具感召力、渗透力,外具辐射力、影响力的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凝聚全体人民的期待与梦想,锻造国家和民族的独特理念与气质,涵养“梦之魂”。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当下而言,这个民魂就是我们以之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独有的精气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兴国之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民族、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的高度凝练,是历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奋发图强精神的现实呐喊。解析中国梦的构成可知,它不仅汇集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和个人之梦,还饱含提升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夙愿,因而既有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殷殷期待,也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苦苦追求。由此,通过“三个倡导”,可以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嵌入中国梦的追求之中,并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升华为中国梦鲜明的时代标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阔步复兴之路的精神写照,还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复兴,也是精神层面的复兴;不仅在物质上要强大起来,精神文化上同样要强大起来,而精神的强大是以价值观为基石的。没有核心价值观就没有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价值观念体系也是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对社会与公民起着引导文明、凝聚共识、激发精神、规范行为的作用。我们的社会进一步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必将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出一个相互信任、共同担当的良好氛围,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任何远大的理想要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坎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要想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的思想保证和坚实的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三、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和信念的统一
中国梦,将比较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梦的方式来表达,把话说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心坎儿上,成为民众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既相对高远、超脱又具备实现可能性的奋斗目标。
1.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表达
梦是人类美好愿望的描摹,是理想蓝图的设计与构造,更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演绎。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说明“梦”与“观念”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梦是观念的逻辑表达,观念是梦的内在依据。中国梦是中华民族集体愿望和共同理想的生动描摹,是复杂的思想和观念集合体。它以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和个人之梦,汇聚了中华民族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将抽象而深邃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为气势磅礴的憧憬和畅想。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因此,中国梦就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性的畅想和合理的演绎,是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直观描绘和现实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是内隐而复杂的,因而亟需简洁的语言集合体来承载它的深刻涵义。中国梦使核心价值观抽象的意义被简化为直白式表达,既是对价值观的目标追求所作的高度浓缩和提炼,又是对价值观进行生动的诠释和展现。
2.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支撑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创设了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成为我国各项事业的方向性引领。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梦能够从方向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他还说“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因此,中国梦就如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引领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指引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的信仰、信心和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勾勒了宏伟的蓝图。物质条件是人们思想观念形成的基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说服力,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就要让他们清晰地看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能带来的光明前景,“中国梦”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幅宏伟的蓝图。
中国梦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梦是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目标的总和,是实践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和要素凝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和思想保证。中国梦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元素共同构成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它们相互依存、相互牵引,在互动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中国梦作为“方向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心骨”和“稳定器”相辅相成,成为这个时代进步的旗帜,增进了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这种自信正在转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正能量和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吴立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研讨会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95-96.
[4]谷建国,张春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贵州社会科学.2014(5):27-31.
[5]谭来兴.“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29-35.
[6]毕云芝.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123-125.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6(1).
[8]喻文德.“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4-12-02(7).
[9]祝福恩,谢璐妍.“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 -03 -02 (11).
[10]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N].光明日报.2013-04-06 (11).
[11]周菲,李艳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4-10-06(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