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基于契合性认知的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7-04-28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邹宏秋

【摘要】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抓好认知、认同和践行等三个环节。要提高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的目标定位、形态特征、主体尺度、根本性质和内生力量等五个维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基于契合性认知的根本前提,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三个自信”,增强高职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实践意义上的有效契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契合
【作者简介】邹宏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浙江杭州310018)。
【原文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2016.8.111~114
【基金项目】2013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融合职业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模式研究”(编号:13JDSZK0020)阶段性成果。
 
在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正在进行,迫切地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吸收西方文明的思想精华,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然而,任何的价值观念都无法靠外力植入人的头脑之中,必须是主体的人经过价值选择而确立。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提高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形成高职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价值观自信,促进高职学生的价值观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力量转化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的精神力量。这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契合性认知是高职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指导地位一直没有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作用和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直没有变。然而,从世界范围看,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交流交融交锋的总体态势,价值观多元多样,思想意识纷繁多变。从国内范围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冲击中,我国当代价值观领域中也存在诸如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力意志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社会价值观也在发生重大的转变。比如发展观念,就经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反映我国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代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关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思想认识。
这种价值观多元多变,甚至是对立和冲突的情况,乃至意识形态领域对抗和斗争的严峻态势,形成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股无形的冲击力,造成一部分人思想观念的混乱和价值信仰的迷失。对于自我意识较强、处于探索和思考、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高职学生而言,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有力应对现实存在的全球范围的价值观较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急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高职学生群体价值观取向的正确引领,促进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要求,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建构起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正确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教育呢?一是数量规模不容忽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2014年高职院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达338万人和1006万人,高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已占高等教育总数的46.8%[1]。教育部计划通过未来三年建设(2015-2018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20万人,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加匹配[2]。二是人才质量举足轻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输送的人才,要能够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既具有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又具有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和职业精神,能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三是信仰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快速、便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输出和渗透,试图造成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模糊和混乱,消解青少年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弱化青少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既是青年学生如何树立科学信仰,如何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态势和多元价值观念时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升问题,也是国家安全的大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终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怎样才能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问题是解决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契合,亦即契合性认知,这是高职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前提。
强调契合性认知,主要是基于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属性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总体上说,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关注现实,憧憬未来,积极向上。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来看,高职学生更加注重技能和实用性,在思想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上,往往会因为不够重视而缺少应有的关注和思考,或者因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而难以达到思维的突破和思想的超越,更加需要深入浅出地解读和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引导。契合性认知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唤起高职学生肩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眼于社会发展理论与思想意识作用之间辩证关系的层层剖析,能够引导高职学生做出价值取向的理性判断和价值观念的情感认同,从而实现高职学生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建构基础上的认知和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的五重维度
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为要义,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兰久富认为,社会生活是价值观的主要来源,任何价值观念都是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并以社会生活为根据的;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合理性,又在社会生活中丧失合理性[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核心”、稳居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意识形态能动作用的客观基础和现实土壤。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与国家进步所要解决的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获得全社会的共同认可,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软实力、引领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评判民众善恶荣耻的基准线,具有深层、持久的力量。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契合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落后或者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就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命力、应有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其主导地位必将为更加先进合理的、契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核心价值观所取代。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总体目标维度
价值的目标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要求相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基本内容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层面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即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上要愈益富强,在政治上要愈加民主,在文化上要愈加文明,在社会和生态上要愈加和谐。这凝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代中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追求。
(二)社会形态维度
价值的形态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形态要求相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基本内容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形态层面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也是对我们党一直以来思考和探索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的价值形态视角的特征描述,是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只有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5]才能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另一方面,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来看,无论是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举,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都为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创设各方面的条件、基础和保障。
(三)公民主体维度
价值的主体尺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要求相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基本内容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主体依靠力量的根本的价值尺度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和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公民只有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力量。
(四)制度属性维度
价值的根本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要求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都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基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体现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是与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的价值观有着根本区别的新型价值观。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的发展新时期,在发展成果与发展问题共生、发展机遇和困难挑战共存的发展新阶段,特别需要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心和认同,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五)精神动力维度
价值的内生力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要求相契合。现阶段,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竭的动力源泉,有效抵制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施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演变需要不竭的动力源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居于主导和引领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蕴含影响公民主体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影响社会理想目标和发展规则,影响国家制度创新和文化安全的强大力量,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实践意义上的有效契合
(一)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增强公民意识
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实践意义上的有效契合,应在高职学生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使得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自觉关注社会发展要求,理性思考建设怎样的国家,构建怎样的社会、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1.提高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可以分三个目标层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初级目标层次是拓宽认知的广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高职院校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范围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拓宽认知广度的宣传活动中,基本活动要求是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进而对社会价值观问题予以重视、关注和思考。
2.认知的中级层次是拓展认知的深度。学生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后,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初步的疑问和困惑。价值观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些疑惑恰恰是将认知引向深入的原动力。在拓展认知深度的宣传活动中,基本活动要求是初步解读关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逻辑联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3.认知的高级层次是端正认知的态度。高职学生在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范畴时,有些学生是积极自觉的,有些学生是被动盲从的,也有些学生是反感抵触的态度和心理。在强化认知的宣传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态度和心理,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贴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化被动为主动,化盲从为自觉,化抵触为包容。只有当学生是以积极自觉的态度来认知,才能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其他性质和类型的价值观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意义,才能在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对比中明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否端正认知的态度,是能否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
(二)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增强“三个自信”
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形成高职学生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上的广泛共识,不但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主流”地位得以坚持和巩固,居于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而且意味着高职学生能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正己修身,敬业奉献。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实践意义上的有效契合具有决定性意义。
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研究的结合。要用通俗而简洁的话语解读“富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范畴的科学内涵和中国特色,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根本区别。加强社会思潮的动态分析,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度解析。要用通俗而简洁的话语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契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避免单纯灌输式的理论教育,在做必要的语义阐释和语境解读时,要科学有据,以理服人;要联系实际,以情动人。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区分不同学生群体和层次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强化学生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夯实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归根结底要靠它所反映的社会存在来支撑。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要求的结果,并因而有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获得广泛认同,也始终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不断推进,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领域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广泛认同的经济基础和实践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6]。特别是当中国的改革已经步入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更加需要我们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凝神聚力,开拓创新,不断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取得阶段性进展和历史性成绩,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成功道路上所经受的挫折的原因和教训,从而使青年学生乃至广大民众更加认同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实践意义上的契合得以永续。这种实践意义上的有效契合,将使得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进取、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有深沉持久的动力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这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非常美好而又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周稽裘.面向第一个百年:职业教育的攻坚与现代转型发展[N].光明日报,2016-02-26(0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Z].教职成[2015]9号.
[3]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8-259.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