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研马”“信马”问题

2017-04-28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隋牧蓉 卢黎歌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上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上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并不是个别现象。针对研究生“不研马”现状,以及不知不信、知而不信、信而不坚的“信马”偏误,高校必须重视并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研马”和“信马”问题。应该通过增强学科意识、培育科学思维、提高学科素养、内化学科规范实现“在马研马”。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信仰情感意志、排除西方社会思潮干扰、导师外部推进等途径实现“在马信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定位;学科信仰;研究生
【作者简介】隋牧蓉,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卢黎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710049)。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16.3.144~155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用大量篇幅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也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干部队伍要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当今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作为重要的后备力量,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培养要求的应有之义。本文的“在马”对象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读研究生,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在马”对象,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在马研马”和“在马信马”概念。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调研结果可知,近一半参加调研的学校认为研究生学习兴趣不高,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第一位的问题。[1](P299-300)无兴趣或兴趣不高的学习研究状态不免导致在马不研马、在马不信马的因果推定。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在马研马”与“在马信马”成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在马研马”“在马信马”释义
“在马研马”“在马信马”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理解,本文对其释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意义上的狭义理解。
1.“在马研马”的内涵
在马研马,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在学习中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课题研究和论文选题、撰写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科定位,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研究方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①其研究范围,又具体体现在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的具体学科边界,并表现在研究生日常学术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
在马研马,突出所研对象之“马”的内在规定性。一方面,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条件,因为“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该学科“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2](P2)另一方面,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功能,即发展理论、回应现实、培养人才、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在马研马,要求“在马”研究生以既能走进理论又能走进生活的研究形式,生成思想、提高能力、创新成果,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说明现实、解释社会、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现既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推动中国理论的国际化。新形势下语境中的“在马研马”更要突出新的发展定位,即责任担当和领航作用。那也就是说,“研马”中必须注入使命感和责任感,凸显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新研究,对内要凝聚社会共识,对外要讲好“中国故事”,破解时代问题,力求研究的深度、成果的力度、影响的广度。可见,“在马研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来说既是老生常谈的老标准,又有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2.“在马信马”的内涵
在马信马,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马信马”的关键在于“信”,“信”不只是简单的相信、确信,而是坚定信仰。信仰是人精神层面上对于特定目标信任和依赖的稳定心理状态,是人对最高理想和终极价值的信服和追求,并以其作为行动指南,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的追求。对此马克思也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3](P1)“在马信马”的根本在于“马”,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信仰,就在于它从本体论上回归了人的本质的追求,在认识论上确证人的最高价值和意义在于现实的实践中,而不在于脱俗的虚幻中。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性预见基础上的一种实践信仰,其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被检验、在实践中修正并升华,是理论信仰与实践信仰的统一。从信仰方式上看,是世俗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的统一。[4]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为了增强我国社会的动力和凝聚力,发展理想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5]可见,“信马”不但是学科发展的根据,也是学科发展的目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来说,“信马”是学科自信的源泉,也是“研马”的内在动力,很显然,不“信马”直接导致学术研究的两种后果,即要么不研马,要么研不好马。因此,“信马”首先是学科信仰,也是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的基础。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在马信马”不但决定了研究生学术生涯的质量,还决定了研究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选择。
二、在马研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学科定位
“在马研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是不言自明的基本要求,但在马不研马却相伴而生。也可以说,在马研马的“应然”被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由在马不研马的“实然”现象推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3)》的调查显示,“参加调研高校201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401篇博士论文中,……有47篇博士论文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占参加调研高校博士论文总数的11.7%,有15篇博士论文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占参加调研高校博士论文的3.7%。”[6](P281)调查还发现,虽然有些博士论文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六个二级学科下,但是非常牵强的。而这仅仅是对参加调研的223所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并不包括我国全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校,也不包括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相关统计。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4)》中,此项调查并没有明确的数据统计,但强调了凝练研究方向,规范研究选题,对于促进研究生学术至关重要。
1.在马不研马的主要类型
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可以发现在马不研马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表现形式。
第一,主题不研马。由于选择的研究主题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范围,故这种研究无论从研究形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论,都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定位,是彻底、完全的不研马形式。主题不研马的原因通常是导师基础专业“非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做导师只是为了“借船出海”,研究的课题项目依旧是原学科范围的,因而在指导研究生选题时,通常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常见以经济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居多。主题不研马,冠以“学术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边界无限空泛化。学术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要求,不能等同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范围”的学科定位要求。
第二,内容不研马。这是一种追求形式研马,而内容实质和研究主体不研马的情况。还可细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研究题目上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冠名”,或在论文开篇总领性地写一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内容,而基本框架和主体篇幅便很难见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与形式。二是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成为论文的“点缀”,在具体论述章节的某个位置加入可有可无的几句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成形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贯穿”,而内容实质上却与马克思主义没有多大关系。三是论文初始章节里加入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理论内容,在研究的其余部分或核心部分中再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主题的联系、运用、阐释等论述,甚至全无“马”踪影,致使前面的理论完全孤立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研究主题完全脱离。
第三,精髓不研马。这是一种研究生对于“研马”的选题范围和研究原则把握失度或误解导致的精髓偏离、游离研马的情况。也包括三种具体情况,一是研究视角和方法错误导致“在马”选题的“偏马”研究。研究生可能选择了中国当代问题,中国或世界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当代社会思潮,却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或者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础或指导思想,导致研究精髓偏马。二是学科交叉或学科借鉴导致偏马。论文或研究随着交叉学科研究或跨学科研究后,研究的精髓也随之流变,导致研究舍本求末。三是对于“大马”(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与“小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边界把握不够,导致选题在马而精髓偏马。
与其说调研的统计数据证实了在马研究生不研马的学术研究结果,毋宁说在马不研马更容易贯穿在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在马不研马现象虽然具有特殊性和暂时性,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根”的规范性要求“在马研马”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
2.如何在马研马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能在马研马,并体现出研究的深度和创新,事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认识,事关培育科学思维,事关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事关导师专业而深入的引领和指导。
第一,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增强学科意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来说,要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要是弄清以下三个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就学科的性质而言,其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就学科的功能而言,其是服务于人民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就学科的发展目标而言,其是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的学科,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航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究有什么样的规范?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规范体现在三方面: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即必须从整体上、总体上、综合上去研究、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7]研究内容的有限性,即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下设六个二级学科比较明确的学科边界规定;研究结果的政治性,即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在事关政治原则的问题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再次,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涵括创始人、原理论和继承人、发展理论(或实践)既继承发展又观照互动的开放性科学体系,所以研究必须做到:牢握理论出发点,如研究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找准问题生长点,如理论分析基础上探索构建认识框架或模型,整体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返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源,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样视角,深挖思想思潮的主体,探究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分析国外理论发展动态;探索研究创新点,善于学科融合、开阔视域、逻辑观照。[8]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必须领悟学科宗旨,清晰学科规定性,认同学科归属,形成学科自觉,增强学科意识,不能将本学科责任和问题推脱到学科之外;也不能占用本学科资源研究与本学科并无关联的问题。
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开放性,解决现实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是本学科的品质与特色。如何评价所谓“跨学科研究”中的学科定位问题,也是十分现实的问题。现实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有时候并不专属某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都可以运用本学科的理论,解决属于本学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现象,历史学可以从证明历史的角度研究,政治学可以从思潮对社会政治层面的负面影响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以从思潮造成错误历史观导致人的思想混乱及教育引导角度研究。既要防止“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学科定位不准,也要防止不触及实际问题的关门主义倾向。
第二,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培育科学思维。思维,是人在感知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科学思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作为“科学”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她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最为广泛而巨大影响的理论。二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的科学态度。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态度当然来源于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态度,这“三个不能”的态度,为“在马”研究生明确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正确态度。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论。也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领域中进行系统的、耐心的研究和调查,以便发现事实、建立原理、形成规范。在研究动机上,坚持个体实际需要与科学理论需要统一的动机。严格遵守科学的研究步骤,客观、真实、严谨地开展问题研究;研究方法上,使用多样化科学的研究方法,抓住研究方法的要领,体现研究方法的特征,遵循研究方法的程序;在研究结果上,结论要科学、清晰、严密,体现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方法价值和决策价值。
第三,扎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研究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自身提高本学科素养是在马研马的关键。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精读经典作家原著。学科素养首先来源于本学科的知识积累。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遑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所谓“熟知不如真知”,究其原因,往往在于一知半解。所以,应该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精读原著的“底线”。二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就是以专业理论为辐射点,既要强化本学科理论的深度学习,也要加强本学科以外知识的广度涉猎。也就是说,在始终坚持本学科的全面、系统、细致的学习以外,还要涉猎具有支撑作用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如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构建并完善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既专又博的知识体系,从而开阔研究视野、推进研究深度。三是掌握学科研究技能。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本质上就是“道”与“技”的统一,因而掌握学科研究技能是必需的。具体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逐渐体会并掌握本学科的专业阅读、原著解析、研究准则、研究类型、创新途径、选题设计、报告输出、答辩方法、论文撰写、文献引用、著作发表等各项学术技能,进而理解学术规范、培养学术道德,配合学科的要求完成科学的内化和外化。四是培养学科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人们对“主动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分析问题”的自觉意识,[9]回答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创新的基本导向,[10]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思维方式和学术品质。研究生要勇于直面问题、乐于研究问题、敢于回答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创新。
第四,深刻体会导师专业引领与指导,内化学科规范。如果说提升素养是研究生在马研马自身的关键内因,那么研究生导师的引领和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外部动力。导师对于研究生在马研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导师的“传道”必须体现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即导师以提高研究能力为目的,可以采取课堂讲授、课题讨论、专题报告、学术沙龙、考察采访等多样形式,进行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传授。传授过程中教学素材是多样的,教学完成方式也是多样的,从而真正教会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舍本求末或偏科,也不泛化窄化或反客为主。二是学科情感的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科学学科,更有别于自然学科,只有研究生情感上认同,才能生发学科兴趣、学科认同、学科自觉、学科自信、学科创新。导师要有讲准讲深讲透理论的能力,求真求新求实的品格,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富有亲和力,体现人文关怀,学生才能愿意入耳入脑入心。导师要尊重、理解、关心研究生,去关注他们学术成长和学科深入,用精神层面的感召力来引领研究生,进而训练学术思维、激发学术兴趣、陶冶学术品格、培养学术能力。简言之,要解决研究生的在马研马问题,导师是第一责任人。三是学术方法的指导。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智慧的传达。比如,导师对学术知识和科学研究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思考和把握,对传统知识的深挖和反思,对于价值观的言传和身教,对于科学真理的追求和不懈,如此等等。这些学术智慧传达载体就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的指导和跟踪,如选题把握、开题把关、过程监督、方法指导、偏误纠错、创新鉴定、结论评价等。
可见,研究生要做到在马研马,对本学科的总体认识是基础,培养科学思维是重点,自身学习是关键,导师指导是保障。
三、在马信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学科信仰
“在马信马”问题是“在马研马”问题的延伸,也是“在马研马”的精神根源。“在马信马”对于研究生来说,不但关乎学业,还关乎事业和人生,因而必须重视。
1.在马信马的偏误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没有理所当然的共识,甚至呈现出了混乱的局面,存在着各种信仰的偏误,总体上说有三种情况。
第一,不知不信。不知不信,是指研究生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入、不系统,所以不太信仰马克思主义。当代研究生以“85后”和“90后”青年人为主,他们身上自然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和优点,但就马克思主义信仰来说,他们仍缺乏两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欠缺信仰的情感和意志。无论心理状态、学习热情,还是价值意识、道德规范等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屑”或淡漠,这一定程度上成为研究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阻碍。另一方面,欠缺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调查发现,参加调研的各类高校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硕士和本科“非马”专业背景情况分别如下:985高校为44%和59.6%,211高校57.3%和66.3%,其他高校为49.4%和59.4%;参加调研的各类高校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本科“非马”专业背景情况如下:985高校为54.3%,211高校为61.3%,其他高校为66.5%。②这些也只是不完全统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专业背景“非马”情况在全国非常普遍,排除个别情况,大多数研究生只是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从学科的角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充分了解和信任,要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非常困难和不现实的,在整个研究生学习中难免表现为不信或者信仰起步状态,这无疑加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任务,也加大了信仰确立的难度。
第二,知而不信。知而不信,是指一些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较深入系统了解和理解后,仍然不太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存在两种理解的误区: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做诸多学派中的一种学派,认为只能作为学术研究,不能作为信仰,否则会影响科研的客观公正。另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意识形态,为政治服务,不是科学,不具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所谓研究,无非是根据意识形态的需要进行阐释或解读。这些误解首先是“矮化”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固然是学派,但它不是普通的学派,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和深刻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其科学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确是意识形态,其作为意识形态并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有令人服膺的以揭示事物本质、内在联系、规律为目的的科学性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性做支撑。这两种理解的误区也导致了两种后果:前者采取了“纯学术立场”态度,将马克思主义关进了书斋,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属性和实践属性,学术的“中立”态度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和批判功能。对于研究生来说,则导致了学术与信仰的分离。后者将马克思主义研究工具化、庸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毫无敬畏、情感和理想,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的科学性、价值性、超越性和神圣性,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做政府管理国家的工具、个人以此谋生的手段,导致研究生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分离,这是无法培养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精英和理论大家的。
第三,信而不坚。信而不坚,是指部分研究生基本上算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能够以较高的学科热情进行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但信仰不坚定,遇到西方社会思潮挑战、理论挑战或现实问题挑战时,就会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表现出应对西方社会思潮的“软弱”、回应社会现实问题的“失语”、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无所谓”,体现在学术研究上,就是回避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与解答,使研究选题窄化。可以说,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和蔓延、我国现实社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成为研究生信仰中的一道道“坎儿”,因而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然而,当他们能静心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他们又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科学理性和巨大的逻辑力量,折服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伟力、真理和道义统一的制高点,从而获得力量、充满热情、坚信不移。也就是说,研究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过程中夹杂着认识和心理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和摇摆性,表现出信仰的“缺钙”症状。
2.如何在马信马
正如陈先达教授所言,“姓马”是专业,“信马”是信仰,“姓马”容易,“信马”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要做到“研马”相对容易,而“信马”则相对困难,要让研究生既求学谋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又精神寄托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是,基于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方式和对“信仰=科学+情感+排除干扰+外力保障”的理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研究生在马信马。
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因素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传承前人思想,又运用实践论破解前人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科学体系,是原创性和继承性的统一,是价值的合理性和理论的合规性的统一,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信仰的实质“硬核”所在。然而,在实际阐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时,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都被大大降低了,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体现。因此,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本质,绝不是一朝一夕、三言两语的事。“在马”研究生作为信仰者来说,要正视科学理论的复杂性和信仰确立的渐进性,不能将对“科学”的理解流于片面、狭隘和短浅,更不能将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的理解流于进程的确定、标准的具体、过程的单向性。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看家本领”,既要善于回归原著原理论,也要勇于直面现实问题,要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了寂寞,禁得住诱惑,不能试图简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试图走捷径。没有过程的踏实性,就没有理论掌握的全面性,更不会有信仰的坚定性。学习中,要从作为矛盾统一体的“科学”观出发,排除马克思主义中决定论、目的论、进化论、简约论的纠结,消解科学与哲学、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分歧,理解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11](P427)等等。用信仰去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尊严。
第二,全面培育信仰情感意志,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情感人。这是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因素而言的。情感是信仰的重要因素,信马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依赖,而“认同”和“依赖”都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心理学概念,那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信仰,既是人们对其科学性的强烈认同,也是情感对其崇高性的深刻归依。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性是吸引并凝聚情感的恒久原点。然而,情感往往是非理性的,在信仰中不具有恒定性。因此,还要依靠意志来规范信仰的认知、控制情感中盲目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巩固和强化信仰。对“在马”研究生来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培育这种情感和意志:一是多了解马克思主义作家尤其是经典作家创立学说的个人经历、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感受理论家的强烈正义感、历史责任感、舍生取义的博大情怀、心怀天下的魄力、理论追求的勇气、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坚韧无畏的品质、高尚伟大的人格,通过典范的教育和示范功能获取人格魅力的感染力,进而培育强烈的情感。二是多关心国际政治和国内发展形势,更全面、客观地认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位置、在历史中的地位、对于世界和中国发展的解释力和指导力,进而增强中国成功道路的认同感和成就感,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逐步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培育坚强意志,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自律自觉。马克思主义不是机械无情、冰冷的理论体系,实为有情有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曾五次点赞伍正华的《信仰的味道》,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充满了情感的力量,也是因为有了情感在信仰中,信仰才更有力量。
第三,拨开各种社会思潮的迷雾,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这是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排除干扰”因素而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理论,当前遭遇到严峻挑战,既包括主导地位的挑战,也包括价值认同的挑战和理论话语权的挑战。究其原因,在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在我国社会的传播,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民主等。这对“在马”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必须拨开迷雾,排除干扰,树立理论自信。各种西方错误思潮的本质都是反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手段也各不相同。西方势力惯用的手段大体有这样几种,必须清醒认知:篡改马克思主义命题、歪曲马克思主义原意、肢解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泛化马克思主义概念、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伪造反马克思主义的概念,[12]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要排除这种信仰干扰,一是要增强学术自信,把握好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以学术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术研究提供动力。二是要提高辨别能力。对于错误思潮要理性思考、分析、识别、反驳,理性认识错误思潮的本质并给予反击,同时还要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能遇见实践中一时一地一思的挫折就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要提高创新能力。针对错误思潮,要敢于利用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观点、运用新的视角、创出新的话语,创新增多,理论自信就增强,信仰就会更坚定。
第四,导师增强信仰教育责任感,坚守研究生信仰正确方向。这是就马克思主义信仰“外部保障”而言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化”进受教育者脑袋的过程,而受教育者的信仰基础千差万别,因而非常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在研究生阶段,导师对研究生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发挥了关键的立德树人作用。导师作为信仰教育者,既承担了信仰内容教育责任,还承担了信仰情感培育责任。不但要做科学理论的坚定传播者,还要做科学信仰的情感领路人。在“四个全面”推进的新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导师也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的问题,更要增强信仰教育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守研究生信仰的正确方向。对研究生的信仰培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笃信马克思主义,以能力和魅力言传身教。导师真信、真懂、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转化成适合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理念,尤其面对信仰理论与实践矛盾或冲突时,必须以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实践展示内在的坚定信仰。做到传授理论时展现教学魅力,科学研究时展现学识魅力,言行上展现师德魅力,做研究生的楷模和表率。二是多种教育方法并用,驱动研究生信仰逐步确立。导师要适时使用理论灌输法、情感渲染法、实践感知法营造一种理性与感性统一的学术氛围与生活氛围,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贴近生活、更倾向现实。教育过程中,对研究生要释疑信仰困惑,纠偏错误方向,关怀心理感受,助推信念生长。从而引领研究生从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心、信守马克思主义信条,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综上可以看出,对于“在马”研究生来说,“研马”和“信马”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互为依据又相辅相成的过程,离开“研马”,“信马”就成为无根的价值教育,会成为缺乏过程的空洞信仰,终究会归于信仰低迷。离开“信马”,“研马”就成为盲目的学历追求,成为研究生无用的附庸,那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
②44%、59.6%、57.3%、66.3%、49.4%、59.4%、54.3%、61.3%、66.5%,九项数据根据艾四林、吴潜涛主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4)》相关数据整理推导得出。
参考文献:
[1]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秀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郑永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发展与任务[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6]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7]陈占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的再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
[8]宋进.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9]冯刚.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
[10]韩喜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创新需要问题意识[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11]范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12]梅荣政.错误思潮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手段[J].红旗文稿,2016,(4).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