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交网络的特性研究

2017-04-28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张瑜

【摘要】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校园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表现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圈、学习生活圈、人际交往圈和校园舆论圈。文章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于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凝聚性、现实性、发展性、多样性和可控性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对策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瑜,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北京100084)。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6. 10上.14~1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社会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YJA710055)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表现形态
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首先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传播圈”而存在。大学生们不但通过社交网络来获取各类校内信息,而且对于校外信息的了解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交网络,超越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和大型信息门户网站。对其发展演变的历程进行梳理,校园社交网络的媒介形式可以分为校园BBS、校园论坛、人人网社区、微博微信等,当前主要以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主要形式。其中,微信以熟人交往关系作为传播纽带,实现基于情感和信任关系的人际信息传递,私密性较强;微博的传播和媒体属性更强,大学生主要用来进行消息传递和公共讨论。其次,校园社交网络构建了大学生在互联网空间的“学习生活圈”。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网络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并进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在学习方面,网络学堂普遍成为大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空间,师生之间的各项教学活动、互动交流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实现;而随着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兴起,大学生的网络学习共同体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不但促进了日常学习讨论,而且期末考试评价可以通过网上学习共同体的互评方式得以实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大学生们不但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获取学校的各种信息服务,如行政办公、后勤服务、医疗保健、勤工助学、心理咨询等;而且在课余生活中把校园社交网络作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社交网络进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以校园网络互动社区为平台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生活圈”。再次,校园社交网络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形成对应关系。校园社交网络已经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密不可分。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走上网络,班集体、团支部、党组织、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在校园网络社区建立了自己的集体空间,班会、团日、党支部讨论、社团协会活动等都离不开网络;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形成并发展多种多样的网络群体,如各种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学生群体广泛存在。这些群体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从网上的对话交流等活动走下来,在现实中开展聚会、交流等活动。最后,校园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校园舆论圈”。近年来,大学生对学校公共事务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围绕着学校管理、校园事务以及政治生活,大学生们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开始做起,积极地参与各项公共事务。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广泛参与、平等互动的校园舆论场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得以形成。在舆论反映的内容上,这个“校园舆论圈”的热点涉及学校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以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舆论反映的方式看,校园公共论坛的热门话题、微信朋友圈的“刷屏”文章等是主要表现形式。当校园内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时,大学生们就会在校园社交网络上传递消息、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与意见,形成校园热点话题。从校园BBS十大热点到校园“微博问政”,校园社交网络始终担负着校园“晴雨表”的角色,在高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发挥着校园舆论场的重要功能。
二、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特性分析
事物的基本特性是该事物特有的性质,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之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2](P308)因此,对于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认识和把握,关键在于了解它的特性,以便于因势利导,提升高校网络实现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凝聚性。凝聚性是校园社交网络对于处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和凝聚作用。开放性是互联网一个基本的技术理念。[3]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学生认识活动和交往活动的时空范围变得极为广阔,他们的信息注意力也变得极度分散,这是互联网信息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有研究者提出网络德育是个伪命题,认为在互联网上无法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共场与互动。然而实际上,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互联网提供了信息的开放空间和交往的无限可能,但是大学生们在互联网上仍然会聚集在一起而结成校园交往共同体,形成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亚传播圈。这一校园社交网络亚传播圈的建构,正是以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主要网络行为对校园社交网络形成依赖作为主要标志。这一现象也说明,处在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中的人们依然可以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凝聚起来。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工具,更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社会空间,建构出“互动式社会”[4](P441)。有研究者对这种以互联网为中介的沟通对于实质(现实)亲密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影响进行分析后认为,人们现实中的社会交往与他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会交往之间不是“零和游戏”,人们经常使用互联网会导致更多的社会交往纽带出现,同时也加强了人们现实中已有的社会交往纽带。[5](P167-195)一些对网络社区的经验研究也显示,在一些地方的网络虚拟社群中,其大多数成员都是当地居民,他们不但在网上聚会,还定期举办面对面的聚会。[6]这些已有的研究说明,对于现实中的社会交往群体而言,社交网络能够产生强化效果,形成网上与网下的密切互动关系。就高校而言,校园社交网络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群体内的互动作用和交往关系,为大学生交往生活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基本场所,从而产生出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网络交往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主动加强校园网络互动社区的建设,把大学生吸引和凝聚到校园网络文化阵地上来。一是不断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开发,通过良好的校园网络技术条件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服务功能,吸引大学生加大校园社交网络的使用。二是根据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同质性特点和同辈交往群体的交往需要,加强校园网络互动社区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等活动中的服务平台和联系纽带作用。三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吸引并满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归属感需求。通过这些主动的工作,教育者可以把大学生吸引并凝聚到校园社交网络之中,从而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2.现实性。现实性表现为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交往群体与学校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群体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我们提出校园社交网络的现实性,是与人们一般所认识的网络社区的虚拟性相比较而言的。一般看来,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互联网上的交往主体隐匿了现实社会身份和角色,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等联系在一起,聚集形成网络虚拟社区。曾经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漫画配词来比喻互联网形象的虚拟性:“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这是1993年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的漫画家彼得·施泰纳所画,虽然当时互联网还远远没有普及,但是这句漫画配词一直受到广泛的引述,用以表述匿名性作为互联网文化的一个基本特性。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网络交往的匿名性生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虚拟空间。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认为:互联网不仅进一步疏远了现实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而且还构建出了一个完全脱离于现实社区之外的虚拟社会空间。[7]然而,随着互联网广泛进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逐渐发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进行着日益密切的联系和互动,网络的现实性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校园社交网络亚传播圈中,主体的真实性、信息的对称性使得网络交往的现实性体现得更为充分。校园网络的用户主体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形成了电子班级、网上社团等,基本上是与现实中的学生班集体和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是相对应的。因此,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交往群体基本上是与校园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群体相一致的,不同于那些具有显著“脱域化”特征的网络虚拟社区。当前基于微信的社交网络普遍应用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仅与各类学生组织、学习团体产生对应与互动关系,而且也促成大量的弹性交往关系的出现,例如大学校园中各类“微沙龙”活动,学生们可以基于兴趣话题来展开社交活动,使得他们的学习生活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一言以蔽之,校园社交网络的交往群体是以大学校园社区为基础形成的,与大学生的现实交往群体有着较为显著的一致性。这些现象说明,现实中的社会结构力量并没有因为网络的虚拟性而消解,而是仍然可以在网络空间发挥出强大的社会建构作用。因此,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上群体的建设及其教育作用的发挥与网下集体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网下的集体建设做得好,就能把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转化为网上互动社区的凝聚力,网上社区的良好互动反过来能够加强现实集体建设的完善,网上与网下的集体建设相辅相成有利于促进教育有效性的实现。网络虚拟的根源在于现实,对校园社交网络现实性的充分认识和主动把握,实质上是自觉地以现实中的社会力量作用于网络虚拟社会的良性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主体力量与现实资源,积极推动网上世界与网下世界之间的和谐互动。
3.发展性。发展性表现为校园社交网络的主要媒介及其信息环境处于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之中。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工具、手段、途径、载体的变化,更影响到主体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交往环境和信息方式等。以往我们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看作是一种校园生活环境、一种学校制度环境、一种精神文化环境,而从来没有在信息媒介这一视角上给予过多的关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颠覆效应全方位凸显,也使得媒介要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青年学生信息接受的网络依赖、新闻生产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驱动、大学课程教学的MOOC浪潮等新形势新挑战,如果我们把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称作是一种信息媒介环境,这一点也不为过。这种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各类网络媒介不断创新、演化所形成、积淀和发展的网络信息与思想文化环境。自互联网进入中国20多年来,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经历了WWW网站、校园BBS、QQ、人人网、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媒介不断发展与变迁的挑战。每一种新的网络媒介形式出现就会带来新的传播手段和交流场域,它们在信息传播特性、话语表现形式、思想意识影响等方面产生出新的特点与方式。从“80后”、“90后”到“95后”、“00后”,在校大学生的代际变化也体现在其网媒使用和信息方式的更新。当前自媒体、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更是引发了信息流动模式、社会话语形态、价值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只有真正掌握、娴熟使用,才能把握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我国许多高校在此做出了主动探索,例如易班网络平台在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通过平台聚起来,通过服务拢起来,通过内容带起来,通过研究抓起来”为建设思路,推动“易班”逐渐成为集“思想教育、教学服务、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四位一体的网络阵地,并依托易班平台深入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切实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8](P178)面对互联网不断发展创新带来的挑战,高校要树立起走在前列的意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把握网络媒体创新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始终走在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的社会前列,牢牢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4.多样性。多样性是校园社交网络不同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下呈现出多样化的信息流动方式、主体交往场域以及教育作用模式。可以说,校园社交网络是以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这三个基本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这三个要素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即每一个要素都包含有不同的类型,如信息可以分为事实类、评论类、理论类信息,网络媒介的形式包括WWW网站、BBS、微博、微信等多种类型,大学生用户群体也具有按照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学科专业等因素而划分的不同类型。因此,对于不同的信息内容、各类网络媒介形式以及差异化的大学生群体类型,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就信息的流动方式而言,一定的信息内容与相应的网络媒介形式以及大学生群体类型具有显著的互动关系。例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社会时政、体育、娱乐、科技、财经、社会新闻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在校园网络上的传播效果就有所不同,大学生基于校园社交网络传递和获取时事新闻类、体育娱乐类信息比较多,而财经、社会新闻类的信息内容则较少,这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兴奋点和兴趣点有着密切关系。理论学习类信息内容主要依赖于专门网站和专业讨论区,评论类信息则基于微信朋友圈的传递更为深入有效。由于网络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多样性,校园社交网络环境形成了多样化的交往场域。其中,科层关系场域、熟人关系场域、陌生人关系场域是三种主要的主体交往场域类型。在科层关系场域中,主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差异,互动关系建立在具有明确的规章和程序要求的科层结构之上。这一场域的典型体现是校园网络空间中的师生交往场所。熟人关系场域指的是主体之间主要以朋友、熟人等关系进行互动的网络场域,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是此类交往场域的典型体现。陌生人关系场域指的是主体间互不熟识、不存在稳定交往关系的陌生人互动模式,微博公共空间、新闻客户端的网友评论区都是此类场域的典型空间。以教育作用模式来看,内容中心模式、媒介中心模式、用户中心模式是基于校园社交网络信息环境三要素结构关系的变化而构建的不同教育模式。内容中心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处于中心地位,教育内容是选择教育对象、设计和制定教育方法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确定之后,网络媒介的形式和传播对象的范围与类型都是由内容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媒介中心模式中,校园社交网络的媒介处于中心地位,它的特点、类型和功能决定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对象。用户中心模式中,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在媒介使用、信息内容获取、网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总而言之,校园社交网络的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教育者在使用校园社交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符合这一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5.可控性。可控性是教育者对于校园社交网络的信息舆论传播和网络文化建设等具有较强的主导能力。首先,学校不但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上具有主导权,而且可以通过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对网络信息和网络用户行为进行实时管理。包括针对校园网络使用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规范网络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采取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信息环境,对有害的网络行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等。其次,校园社交网络的可控性表现在学校能够积极推动和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校园网络建设,利用各类校园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主动把现实中的资源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校园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优势,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凝聚力,发挥学校主流网络阵地的权威性,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归属感吸引到校园网络空间,并通过校园社交网络传播主流声音、开展正面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校园社交的网络交往主体与现实交往主体的一致性特点,把握校园社交网络亚传播圈相对明显的边界性,主动创设和营造出相对稳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实现师生互动开展育人工作。当前新的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是我国媒体格局、社会舆论格局的重大变化。自媒体化的信息生产、社交网络的裂变式传播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形成了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场域和社会舆论生态。面对互联网信息宏观环境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作为,创新工作实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9](P500)。教育者要依据校园社交网络环境的主要特点和内在机制,因势利导地去营造校园网络育人社区,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努力把握学生思想发展的主导权。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项涉及全员、全过程的系统教育工程,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建立起一整套的统筹学校育人环节、统筹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课内课外教育资源、统筹网上网下工作衔接的工作体制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网络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瑜,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传播结构的变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熊澄宇,编选.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Barry Wellman and Milena Gulia,“ Virtual commu-nities as communities: Netsurfers don' t ride alone,” in MarchA. Smith and Peter Kollock, eds.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Routledge, 1999).
[6]Howard Reheingold. The Virtual Community[EB/OL]. http://www.rheingold.com/vc/book/9.html.
[7]刘瑛,杨伯溆.互联网与虚拟社区[J].社会学研究,2003,(5).
[8]北京化工大学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度质量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