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求

2017-04-28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孙英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应体现理论说服力、影响力,具有使用话语进行交往、说事达到教育目的,提升教育效果的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必须了解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的根本要求;设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主题;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导向;营造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世界的氛围。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
【作者简介】孙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6.10.112~1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多年来,随着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各种思潮观念对话、融合、碰撞愈演愈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问题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高校是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较量的战场和主阵地,话语权是其争夺和较量的焦点,谁拥有话语优势,谁就拥有主动权。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既是打造融通中外的理论和话语,增强意识形态的传播力的客观需求,也是关系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立德树人”问题、关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一、话语权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释义
“话语权”是近年来时兴于学界领域的一个术语。要了解话语权,首先要了解话语。通常我们认为话语是指人们的言语和所说的话,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沟通互动的基本手段,是进行思想交流和互动的主要方式。话语一旦产生,就传递着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话语的过程就是产生影响力的过程,这种影响力就是话语权。因此,话语权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话权、发言权,即指以话语为载体,通过表达、设置、传播和运用一定的话语,充分地表达思想、进行言语交际以及影响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权利和权力。马克思认为“话语中充满神秘的力量”,[1](P894)“话语权”是非强制性的,它以传播、表达、扩散和运用为载体而发生效力,通过话语使受众产生自觉认同,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语的有效掌控和合理使用,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标,以语言符号为主要载体,通过设置、表达、传播和运用一定的话语将思想观念、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传授给大学生,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既有话语权的一般特征,又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特性。其一,言说任务的引领性。侯惠勤提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拥有话语权,原因不在于它的本本有多厚、理论有多么深奥,而在于它敏锐把握了社会脉搏,紧紧抓住了时代主题”。[2](P68)所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引领着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教师和大学生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主体,他们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职责,教师话语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学生话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话语之间出现角色混淆的局面。教师应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思想、生活和行为等实际需求,把正确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传达给大学生,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他们正确面对和分析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思潮、价值观念,让他们了解这些现象、思潮的本质,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良莠。其二,言说者的权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言说者即教育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构成的关键性主导要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话语权的指导、设计和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作为一项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的教学活动,对教育者的话语权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教育者既应该在理论、政治、人格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权威性,也应该在引导能力、宣传能力、协调说服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其三,言说内容的可信性。教育者不仅要掌握话语权中说服的工具和手段,而且说服内容的取舍也至关重要。一方面,教育者的话语权内容要具有真理性,即教育者的话语权内容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P9)所谓根本,就是理论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揭示。通俗地讲,话语权要说服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另一方面,要适合大学生的需求。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只有聚焦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才能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才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关注,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层次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将与大学生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亲和力与可接受性,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交融和交汇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中应当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支配力,能够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的等不同层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提供根本性的思想资源,这也是构建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核心内涵。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展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的矛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相一致的,离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去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容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抽象化、片面化,进而导致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功能弱化,从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实际弱化。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相契合。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地带,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交锋、相互交融属于常态。阵地的争夺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尖锐激烈的;有时是非分明、简单易判,有时阵线交织、复杂难断。”[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话语权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的主导权、主动权和占领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挑战,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压力,而抵制西方咄咄逼人的意识形态渗透,要巩固我国的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主动权,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功能。只有不断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牢牢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才有助于我国的意识形态始终占有主动权,才不会使我国在多元意识形态权力角逐过程中失去主动性、主导性。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的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运用话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守住意识形态的底线,自觉承担起捍卫国家政权的责任和义务。人是思想的动物,人有没有共同思想基础,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只有筑牢共同思想基础,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强大的创造力、竞争力和战斗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根本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内涵的根本要求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一,设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主题。话语主题即“说什么”“怎么吸引听众”,没有“听众”,话语主题就无法产生话语权。“主题本身决定着话语权,能否把握时代主题也决定话语权掌控与否的问题。离开特定的时代主题去谈论话语权,就会把话语权神秘化、抽象化,使其成为一个无法说清楚,无法把握掌控的玄学问题。”其一,要抓住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始点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需要是“灵魂驱动力”,因此,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了解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切实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提高话语内容的针对性。其二,要抓住切合时代需求的话题。要把握时代脉搏,了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设置话语新主题,有意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其三,要抓住社会的热点话题。社会热点话题是关注度极高、影响极为广泛、能让大学生积极参与热议的话题。热点话题不仅能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导向。所谓把握好导向,就是要引导舆论朝着符合客观事实,符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符合我们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如果导向偏了甚至反了,那么话语权的影响力、引导力、控制力越强,后果就越严重、危害就越巨大。“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一面旗帜……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符合目标的引导并对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阻滞。”[5](334)为了把握好导向,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针对性。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P193)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导向才能充分发挥影响力。
第三,营造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世界的氛围。“生活世界”是指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涵盖了人和世界的各种实践关系,是人存在的境域和交往的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善于贴近生活世界,就要重视谈话、发言和交流的对象,不看对象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写道:“‘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7](P83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对象是大学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疑惑所在、情感所需、利益所求和关注的兴奋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深入大学生的心理、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以及行为中形成共鸣,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究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25(2).
[5]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