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的实现机制

2017-04-28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张国宏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的实现是由其价值指向、动力支撑、话语范式和话语风格等诸要素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的实现,既要有赖于意识形态教育和公民教育两种功能的相互促进、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平等互动,也要借助于教材话语和教学话语两种范式的转换交融、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两种风格的交替共振。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实现机制
【作者简介】张国宏,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  310053)。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6.11.27~30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确立和巩固。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显然离不开课程话语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的实现,既要有赖于意识形态教育和公民教育两种功能的相互促进、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平等互动,也要借助于教材话语和教学话语两种范式的转换交融、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两种风格的交替共振。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的实现机制,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价值指向:意识形态教育和公民教育两种功能的相互促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决定了其话语区别于一般性教育教学话语的特殊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这一课程定位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首先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使命的意识形态话语,其首要功能是实施以国家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教育。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的社会化需求来看,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是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并积极融入社会的客观需要。可以说,“个人越是与某种意识形态认同,他在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中就越显得得心应手”。[1](P2)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大学生系统学习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并增进认同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有效性,根本体现在通过教师教学对意识形态的引导,有没有实现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在思想文化多元、不同意识形态并存的态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力和效度的实现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决定了其话语必须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实践的理论认同、中国道路的政治认同、“中国梦”的情感认同为根本的价值指向,唯此,才能获得其话语有效性的内在支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所谓公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公民生活方式、社会规范、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养成的教育”。[2]具体来说,公民教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以使受教育者从潜在的公民成长为合格的公民或理想的公民,成为承担起公民职责的人。公民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基本身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公民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共识。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公民教育的要求是培养有着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公民,培养能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做一个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爱国者。这一功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建设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信仰、理论、知识的传输,更在于学生将这些信仰、理论和知识内化并凝结为公民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从而完成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的统一。
事实上,意识形态教育和公民教育从根本要求上说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公民教育首先是国家认同的教育,而且本质上就是国家认同教育”。[2]意识形态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双重功能,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建设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种功能的相互促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建构和运用,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实现两种功能的良性发展,其话语的有效性自然也就获得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二、动力支撑:教师和学生两个平等主体的对话碰撞
毛泽东曾经指出,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3](P20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其教学话语不是向学生硬性灌输某些观点,也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概念,而是要使学生从内心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要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和共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绝不是教师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独白,而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有效沟通,这就需要两个主体在拥有平等话语权基础上的互动、交流、对话、碰撞,从而达成话语共识,实现思想对接,产生情感共鸣。民主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精神。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中,传统的独话式教学依然严重存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教师“独白式”倾向。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者仍然霸占话语权而居于话语的中心,以知识、真理、正确思想的面貌自居,采用独白式语言和命令式、训导式语气,以高压强制的态势向学生满堂灌输其思想意志。在课堂的教学场域中,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力服人”。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被剥夺话语权而处于话语的边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甚至反效。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师生沟通受阻,而且还导致思想僵化,阻塞新思想的诞生。在“教师的话语霸权横亘其间,师生各自的思想处于两极,难以相遇和对接”[4]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说者和听者之间自然是难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在教师单方面的强势话语传输中呈现出“虽未失语但却失效”的尴尬境地。
沟通是人类语言的终极目的,对话是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充分发挥两个主体性,由独话到对话、单主体话语向双主体话语的转化,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的必然选择。首先,要解构教师的话语中心,削减其话语权,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让被边缘化的学生回到话语体系之中,让失语的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5](P344)这是实现由独话式教学到对话式教学最为基础的先决条件。其次,要确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双向互动的平等地位。传统的独白式、填鸭式教学,完全扼杀了师生双方彼此互信、双向互动的主体性,导致双方话语系统不兼容、信息系统不对称、相互交流不畅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主体双方互信和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统一,这一双重交互性的动态系统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主体性自由发挥的基础之上,不断促进师生主体双方彼此互信、对应互动和交流沟通;不断促进师生之间在平等、真切、和谐的关系中实现双方主体性的有效融合;不断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有机统一,从而全面提高信息的转化率和话语的有效性。再次,要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机制。对话是以平等而独立的话语主体、意识主体的存在和出场为前提。但应看到,他们各自的独立意识并不是孤立独存于封闭的世界中。对话就是要让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在彼此意识的接壤处相遇并发生碰撞、相互论辩、相互补充,在认识和价值上相互交换,最终消除思想和话语的“裂谷”而达成思想和话语的共识与融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应向彼此敞开灵魂,走进对方的心灵深处,实现深层次的情感互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把教师和学生都纳入教学场域中并共同成为话语主体,共享话语权,进行平等对话,不断出现“你说,我听”和“我说,你听”的话语轮次,在话语轮次的交替中实现师生间思想、情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在师生思想的碰撞中实现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和信仰的生成。
三、根本方法:教材话语和教学话语两种范式的转换交融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都存在着教材话语和教学话语两种话语范式,两者互有侧重又密不可分。一方面,二者存在明显差别。教材话语是一种书面话语,它着眼于思想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语言叙述的系统性、严谨性;而教学话语是一种口头话语,它着眼于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合性和语言表述与学生的契合性。另一方面,二者之间相互联系。教材话语是教学话语的依据,教学话语是教材话语的升华。教学话语正是根据具体环境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话语的解读和再创造,是一种具有通俗化、多样化、生动性、形象性的话语形式。将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是任何科目的教师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根本性质和严格的编写程序更是决定了其教材话语高度的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严谨性。作为一门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科目,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理论解读,是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理论化、体系化,是知识的概念化和系统化。无疑,教材话语是解读理论体系的依据和基础。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核心的任务,是要在课堂上把概念化、抽象化的知识转化成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行动指南,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在特定的时空语境中、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面对丰富多彩的学生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话语进行拓展、延伸、补充和提升,开发出“因材施教”的话语体系。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应该是思想的话语体系、教材的话语体系与教学的话语体系的统一,思想的话语体系通常以规范性话语的形式呈现于教材之中,而教学的使命则是要实现这种话语的规范性向叙事与说理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的转化。”[6]教材话语与教学话语相互阐释、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撑,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更趋完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由教材话语转换为教学话语并实现二者的相互交融以及转换交融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将教材话语转换为教学话语并实现二者的有机交融,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增强理论功底,提高理论阐释能力。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P9)这里说的“彻底”,除了要求理论本身的“科学性”,还要求教师把理论说“透”,也就是教师要有对教材话语中所蕴含的思想理论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的能力。而教师只有“用自己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了的科学理论去讲解,才能说服学生、打动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8]如果教师对理论只是一知半解,教学话语必然晦涩难懂,学生听之则必然玄而又玄。另一方面,要鲜活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着力促进固化形态话语向动态话语的转化。从话语内容的视角来看,教材话语属于固化形态话语,模式化程度比较高,已经形成一定的范式,规范化、系统化,内容表达相对稳定。而教学话语属于动态话语,它以教材话语为依据,在具体内容的表达方面,突出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具有灵活性,富有与时俱进、随时应变的特征。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感召力,就必须把以固化形态话语表达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动态话语,特别是要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特征与表达特色。正如习近平所说,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9](P15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凝练和创造“特色话语”的话语自觉。要聚焦中国现实、贴近中国社会、回应中国问题、发出中国声音,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善讲“中国话”;要体现时代特征、展示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紧紧把握时代潮流,善讲“时代话”;要立足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特点、针对学生需要、解答学生疑惑,牢牢对准受众要求,善讲“大众话”。
只有实现教材话语与教学话语的转换交融,才能集话语的大众化与深刻性于一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构建,既体现阐述的规范性、思想的准确性、论证的合理性,又体现语言的通俗性、鲜活性、平民性,较好地弥补教材话语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从而,既实现了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阐述,又便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四、增效之道: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两种风格的交替共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属性,决定了其教学话语既要有解释力,也要有亲和力,既要体现学理性,更要体现感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善讲学术话语,又善讲生活话语,并做到两种话语风格的交替共振,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意将文件语言、书面表述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学术话语、通俗话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10]
一方面,要立足理论认同,着眼理论自信,善讲学术话语。学术话语作为体现时代性、富于反思性的话语类别,本质上归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范畴。要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必须立足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着眼于讲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理逻辑,对理论的形成脉络、科学内涵、逻辑理路等进行梳理、分析和论证,用富于学理性、逻辑性的学术话语作出有说服力的阐释。同时,也应善于吸收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中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概念和话语,适时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表达,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魅力、话语引力。当前,“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但运用现有的学术话语体系包括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行解读,往往难以得出科学结论。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对鲜活的中国现实不断进行话语追问与提升,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更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善讲生活话语。任何理论或话语都是来自对一定“文本”的解读,而生活世界则是一切解读的最终“文本”。教学话语作为联系教材内容与受教对象的中介,应实现理论的“文本”与理论的“生活世界”之根基的真正契合。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贴近生活,遵循生活世界的价值思维逻辑,实现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有机对接。要科学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挖掘开发那些扣人心弦、夺人心魄、启人心智的话语资源,提炼那些能够烛照人性、富有生命意义、提升人生境界的生活语言,促进教学话语更接地气、更富生气、更有人气,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表达价值。既要对生活世界保持谦恭的态度,又要尊重生活世界的生命体验,还要穿越生活世界的迷雾,对生活世界保持一种审慎、反思和超越的理性思维,这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所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要贴近现实,善于将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这就要求在恰当运用理论话语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活话语的运用,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资源充实话语内容、丰富教学语言,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现实化、生活化,从而把政治性语言生活化,把深奥的哲理讲明白,把抽象的概念讲具体,把生涩的术语讲形象。同时,要积极主动掌握话语权,适时回应大学生关切的重大现实问题,既要及时发声、先声夺人,又要应时发声、有效发声,让大学生学得进、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通过话语方式的改革创新提升教学实效性。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要贴近学生,善用生活体悟感染学生。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当下真实的生活情景,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理论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理论,实现理论的内化和信仰的建构。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5).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倪瑞华.由独话到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5][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6]徐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导向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6,(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陈占安.对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李卫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3年新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示范培训班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