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思想育人的实效性、教学过程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与创新性问题,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效果的三个基本问题。为此,需要紧紧抓住“研究”“实践”两个关键词,开展“问题+专题+课题”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在实施策略上,“问题+专题+课题”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在开展这一教学改革过程时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两个实践主体的辩证关系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衔接的层次性问题以及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进而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思想育人、实践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问题+专题+课题”;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汤志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桂林54100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6.6.60~63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2014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阶段成果。
决定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效果好坏主要有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问题;二是思想育人的实效性问题;三是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与创新性问题。笔者认为,紧紧抓住“研究”“实践”这两个关键词,通过开展“问题+专题+课题”研究性教学,能够较好地解答上述基本问题,从而实现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的目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开展“问题+专题+课题”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核心内容的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原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课程的定位是,“以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为背景,用专题的形式研究和探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1]
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要求主要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目的则是在研究和探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基础上,使研究生进一步深化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的科学内涵,从而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是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因此,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课堂的要求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需要给研究生重点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问题。包括:一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二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如何认识党的理论创新问题,做到比本科阶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步步高、步步深”。三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让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同时,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研究,认识到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另外,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主要任务是学会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方法,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要用一种思想去禁锢学生的头脑,束缚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我们必须从研究生阶段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学习特点出发,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研究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和要求出发,从课程性质出发,通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研究生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从中选择和确定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以达到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问题+专题+课题”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问题+专题+课题”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做好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不能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的回答。虽然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也会遇到这些问题,但是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等方法。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需要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要让学生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专题学习的基础上,对这些领域出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简言之,“问题+专题+课题”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三者不能割裂。
一是“问题”:即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问题意识。在教师指导下,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内容,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研究生最为关心、亟待解决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和提出各学习小组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的论文题目或调研报告题目。这是一个学生主动研读教材的过程、关注社会和生活的过程、发现社会发展亟待破解问题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二是“专题”:即课堂教学采取专题讲授方式。结合教学大纲,通过课堂专题教学集中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注重解决研究生迫切需要解答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同时,还要发挥任课教师术业有专攻的研究优势和特长,深入地进行理论回答,释疑解惑。
三是“课题”:即在各学习小组关心的重大问题基础上,选出本小组最感兴趣的选题,通过师生互动、答辩等形式确定一个选题作为课题。各学习小组确定课题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题报告撰写,举行开题报告会,最终形成论文和调研报告,最终在课程结束前一两周,进行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成果汇报、提问和点评。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表达力、概括力、思考力、协作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有机结合的过程。
具体来讲,“问题+专题+课题”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从目前来看,各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是采取大班制,课堂人数往往超过150-200人。教学班级的规模过大必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易开展课堂的教学研讨和师生互动交流。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立,组建多个学习团队,能够弥补大班制教学交流互动的不足。因此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要把规模相对较大的教学班级分成5-8人的学习小组,每个教学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出学习小组组长。
第二步,开展选题活动。第二至第五周,各学习小组围绕着本课程学习研究的内容,在教师指导下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研究生最关心、亟待解决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选出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论文题目或调研报告题目。各学习小组确定课题后,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小组进行开题报告撰写,进入课题研究阶段。
第三步,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开题之后,各小组利用周末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进入社会调研、资料收集和写作阶段。有的学习小组就教学中某一专题展开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写出水平较高的课程论文;有的学习小组通过到农村、社区、厂矿进行社会调查,可以撰写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有的小组可以通过对革命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撰写有分量的心得体会。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从大纲小目的修改、调研提纲的制定、调查问卷的设置到研究性论文的修改等,教师都要进行全程指导。指导的形式多种多样,或面对面指导,或通过网络指导,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指导。
第四步,进行成果汇报、答辩和点评。在课程结束前的最后一两周,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将研究性成果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和点评,同时上交小组合作学习所形成的研究性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小组合作形成的研究性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化。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的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写出文字性调研报告;有的亲自参与公益活动,把活动过程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画面精美;有的利用网络、图书馆收集资料,写出实践性论文;有的结合本专业特点,运用漫画形式完成论文等。成果形式灵活多样,新颖且富有创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总之,“问题+专题+课题”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既是为了解决“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问题,更是为了解决研究生研究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研究能力培养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意识,通过指导研究生确定选题、收集资料、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等,达到培养研究生研究能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情感价值观教育目标。而课堂教学结合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实践体验”“实践检验”问题。通过社会调查,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社会责任感;同时,在社会调查中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启发研究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问题+专题+课题”教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两个实践主体的辩证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中,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教师,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学生创造的,教师主要是起到总结、完善和推广的作用。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有了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消除了一言堂、满堂灌等课堂教学方式造成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同时,学生也有了积极参与的机会,极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兴趣,较好地训练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系统、准确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是要注意处理好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衔接的层次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既要避免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内容重复,又要为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预留空间,真正实现“步步高”“步步深”,就必须采取专题式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教材体系进行教学,主要是讲清楚“是什么”的问题,注重的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不是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根据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点和培养目标,对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理论上讲清楚“为什么”的问题。从国家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大纲来看,也反映了实现教学“步步高”“步步深”的设想。国家仅提供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不是统编的教材,留给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很大的发挥空间。此外,大纲编写也是按照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八个专题的方式来进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作进一步的细化,凸显问题导向,以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对经过教师指导上升为学术研究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达到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目的。
三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实施“问题+专题+课题”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不同于一般课程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体现在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统一。[2]这是非常正确的,充分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机制的全面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德育为先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同时又有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考核一样,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知识传授的实际效果、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和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而根据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应该更多侧重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学术创新意识和创新性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需要体现研究性与实践性特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需要建构起包括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后自主研修评价的统一、情感价值观教育评价与知识能力培养评价的统一、教师自我评价与学生网络评价相统一的整体评价观和整体的教学评价机制。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实施“问题+专题+课题”的研究性教学改革目的是要努力把课题专题教学、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坚持课堂学习与课外研修相结合,通过开展开放式、问题式、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思考”为“我要思考”,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变“要我实践”为“我要实践”,使学生在课堂专题讲授、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设成为一门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Z].教社科[2010]2号.
[2]骆郁廷.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J].教学与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