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未知

【原刊编者按】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精神,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组织教材编写课题组有关专家,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六门课程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现予刊发,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6.5.4~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根据课程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高度,将这些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中。
一、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来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
1.从总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性质和意义。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新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看做是一个有机体;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把社会的发展看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3.新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本质上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密切相联。比如,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理念有内在联系,特别是共享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按劳分配原则与协调发展理念有内在联系;“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绿色发展理念有内在联系,因为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六章特别是其中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讲授。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原理,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原则,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科学历史观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政治立场和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原理,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来确定发展目标和理念。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讲授。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理论,具有鲜明的劳动阶级立场,它凸显了劳动是创造人类财富终极源泉的地位,代表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就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四章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进行讲授。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和发展,既是为了人民群众,又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值得追求,是因为这种理想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科学社会主义的这种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第七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进行讲授。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观点,深入理解创新发展理念
创新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具有统领性作用。《建议》和《纲要》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一论述不仅强调了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阐释了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可以结合教材以下章节的有关原理来理解。
1.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应有之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辩证法所说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创新含义。因此,在第一章唯物辩证法部分的讲授中,不但要从哲学上阐释“发展”的全面含义,而且也要揭示出发展中所包含的创新意蕴。同时,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目“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部分,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提出的五种思维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在讲授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时要联系创新发展,在辩证法联系实际方面,也可以结合习近平关于创新思维能力的论述,深化对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解。
2.创新是实践观点的内在要求。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基石。从实践观点出发,必然会得到创新发展的结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思想认识只能来自人们的实践活动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深刻揭示了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的基本来源和途径。要讲清楚创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科学实践观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理论观点,也说明了社会生活具有生生不息的创新性特点,揭示了社会生活各领域创新的深刻基础。只有不断实践和不断创新,才能推进社会不断前进。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进行讲授。
3.创新内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中。可以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来理解创新发展理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创新发展的程度。联系第三章中关于生产力及其发展的基本观点,说明创新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在发展方式升级转换的过程中,传统的发展动力正在减弱,必须把经济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创新驱动上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气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入中高端水平。
4.创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其中,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目中“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的相关问题进行讲授。
四、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深入理解协调发展理念
《建议》和《纲要》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这一论述不仅强调了协调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阐释了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协调发展理念可以结合教材以下章节的有关原理来理解。
1.协调发展理念具有深厚的唯物辩证法基础。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特别是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特别是体现了矛盾双方同一性的原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性观点、系统性观点,以及统筹兼顾的方法论。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和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进行讲授。
2.协调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也就是说,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动态的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只有各子系统及诸要素之间协调有序地运转,社会才能保持正常运行。由此可见,协调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进行讲授。
3.协调发展理念是社会经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的客观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是在社会分工日益发展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环节之间互相协调、配合,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发展。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四章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以及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讲授。
五、把握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思想,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理念
《建议》和《纲要》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一论述不仅强调了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阐释了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绿色发展理念可以结合教材以下章节的有关原理来理解。
1.绿色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类自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人类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都无法脱离自然,人类靠自然界生活;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自然界。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因此,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双向互动过程。人类的劳动实践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和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讲授。
2.绿色发展理念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和超越。人与自然形成矛盾与对立并造成生态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无法克服生产无限扩张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限性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资本家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这会导致生产相对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两极对立”的程度。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进行讲授。
3.绿色发展理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建立消除了人与自然对抗的生产方式,为绿色发展创造了根本前提,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当前,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讲授。
六、把握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和世界市场理论,深入理解开放发展理念
《建议》和《纲要》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这一论述不仅强调了开放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阐释了开放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开放发展理念可以结合教材以下章节的有关原理来理解。
1.开放发展理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联系指的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各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多样性,其中包括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而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贯通的。开放作为标志事物由内而外、内外贯通的概念,是联系或普遍联系概念的应有之义。开放发展就是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实现发展。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和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进行讲授。
2.开放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和对经济全球化的预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虽然世界市场进而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在资本的扩张下形成的,但它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必须面对的客观趋势,对所有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开放发展正是我国主动顺应历史趋势、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和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讲授。
3.开放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相对比较落后,要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走开放发展道路,吸收和利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证明了开放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开放发展成为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六章第三节第二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进行讲授。
七、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公平正义原则,深入理解共享发展理念
《建议》和《纲要》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段论述强调了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核心价值。共享发展理念可以结合教材以下章节的有关原理来理解。
1.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依靠人民,最终也是为了人民。共享发展理念特别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各得其所,而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讲授。
2.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的,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发展的成果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而不能由少数人独占。共享发展理念特别强调,要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的各方面合法权益。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讲授。
3.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还不高,共享发展理念强调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体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七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进行讲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这些精神体现到教学过程中。
一、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
《建议》和《纲要》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了新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六章第二节第三目“坚持科学发展”及相关章节的教学中。
二、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建议》和《纲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面临着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的繁重任务。
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教学中。
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建议》和《纲要》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六个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六是坚持党的领导。
《建议》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纲要》还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和“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的要求。这些新的目标和要求,是党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六章第三节第二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教学中。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的首位,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要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要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一目“一切为了人民”和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的教学中。
五、明确发展主线,构建发展新体制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纲要》明确了我国的发展主线:一是,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二是,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坚持发展主线,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构建发展新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八章第一节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和第四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教学中。
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议》和《纲要》强调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上述内容,应体现在第八章第一节第四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教学中。
七、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建议》和《纲要》强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创新政策,完善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交换平等、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上述内容,应体现在第八章第一节第四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教学中。
八、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建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纲要》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要维护宪法尊严、权威;三要完善立法体制;四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建议》指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纲要》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一要全面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二要促进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三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要求。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八章第二节第三目“全面依法治国”的教学中。
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议》和《纲要》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进。要承担起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职责使命,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八章第三节第二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和第三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教学中。
十、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建议》和《纲要》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关键要解决好脱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八章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学中。
十一、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建议》和《纲要》深刻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教学中。
十二、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建议》和《纲要》强调,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建议》和《纲要》提出了相应的重大举措: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形成有利于合作共赢、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维护国际公共安全。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七章第三节“扩大对外开放”的教学中。
十三、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建议》和《纲要》提出,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支持港澳巩固传统优势、培育发展新优势,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更好实现经济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习近平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和国家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要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绝不让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九章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的教学中。
十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战斗力标准,下大气力抓理论创新、抓科技创新、抓科学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实践创新,以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十一章第四节“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教学中。
十五、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建议》和《纲要》强调,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以上内容,应体现到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三目“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和第三节“全面从严治党”的教学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这些精神体现到教学过程中。
一、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紧紧依靠人民,一代接一代地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高度评价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十二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2015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深。农业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
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2万公里。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四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6400万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4013万套,上亿群众喜迁新居。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六是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80%。
同时,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五年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十二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无穷创造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三、决胜全面小康蓝图的制定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稿起草历时9个多月,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建议稿。这个建议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6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和审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稿。会议要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讨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切实把规划纲要制定好,为更好实施规划纲要奠定扎实基础。同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规划从“建议”到“纲要”,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
四、“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的更加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五、“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规划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这些新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
六、牢固树立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要如期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新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教学中,应将以上第一方面内容在下编“综述”第三目“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讲授,第二方面内容在第十章第六节第一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讲授,第三至第六方面内容在第十章第五节第三目“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后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为题增设第四目集中讲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这些精神体现到教学过程中。
一、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十三五”规划深入阐述了新时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三五”规划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既体现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体现为国民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的角度,多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帮助大学生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践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强调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十三五”时期与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也同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增强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丰富的案例、翔实的数据,阐述“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新成就,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应通过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讲清楚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增强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信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
在教学中,上述内容建议在绪论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章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等章节中进行讲授。
二、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把五大发展理念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观念,做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先行者。
比如,关于创新发展理念,应讲清楚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大学生培植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建议在第二章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目“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等教学中集中讲授。
比如,关于绿色发展理念,应讲清楚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引导大学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践行者。建议在第三章第三节第四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教学中集中讲授。
比如,关于共享发展理念,应讲清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引导大学生用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把个人发展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造福。建议在第四章第四节第二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的教学中集中讲授。
三、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要实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建议把这些新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在教学中。
关于增强国家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对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出,要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把增强国家意识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任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十三五”规划还提出,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巩固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观念。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二章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体现。
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发挥重要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校风、行风。上述内容建议在第四章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进行讲授。
关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十三五”规划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强调要加快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加强诚信建设,更好发挥自律、他律、互律作用。上述内容建议在第四章第四节第三目“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目“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等章节的教学中体现。
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同时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网络文化内涵,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广大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倡导网络公益活动,净化网络环境。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中讲授,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战略部署,其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已经在2015年修订版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十三五”规划从国家层面确认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意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强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十三五”规划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同教材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加深对法治保障作用的认识,增强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
关于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十三五”规划把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强调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厉行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在教学中,应把上述内容放在第六章第四节第三目“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中讲授。
关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十三五”规划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基础上,进一步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促进司法公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应将上述内容体现和贯穿在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中。
关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那种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七章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第八章第三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集中讲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要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结合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将这些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一、导论
《建议》和《纲要》强调,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建议》和《纲要》的精髓和主线。建议在“导论”第二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增列“4.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集中阐释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等问题。
1.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习近平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2.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纲要》对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强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第一节“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重点讲清楚“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显著特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然过程。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重要战略机遇期”,重点讲清楚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尽管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
第三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原则和新的目标要求。《建议》和《纲要》提出了六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建议》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纲要》提出了七项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以及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因此,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第四节“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讲清楚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提出了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思路,《纲要》的第三至第六篇,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作了明确的规划部署。在第二讲中,要讲清楚“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讲清楚“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讲清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要结合两个“毫不动摇”,讲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共享发展理念,讲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道路。在这一节中,还需要特别增加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讲话的内容,重点讲清楚以下四个观点:一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二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三是“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推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第二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讲清楚《纲要》提出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等内容。在讲授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时,要特别强调,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统筹协调、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三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讲清楚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讲清楚“四个转向”。针对目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要强调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性,讲清楚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辩证关系。在讲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要突出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调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第四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结合《纲要》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关内容,讲清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健全住房供应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等重要问题。
第五节“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结合《纲要》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相关内容,讲清楚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等问题。
特别需要说明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纲要》强调经济改革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要讲清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内涵、特征、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纲要》指出,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它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十三五”时期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关键时期。结合《纲要》第十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三部分内容,在本章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讲清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讲清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的重要性。
第三节“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要结合《纲要》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讲清楚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第四节“全面依法治国”,要结合《纲要》讲清楚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要突出党的领导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关键作用,从立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还对文化建设作了具体部署。《纲要》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讲清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结合《纲要》,重点讲清楚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主要内容,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纲要》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相关内容。
第四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适当阐述《纲要》中关于“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相关内容,包括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建设现代传媒体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其中,在讲“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问题时,要注意阐述《纲要》中有关拓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空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内容。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民生问题,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建议》明确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强调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彻底消除贫困的问题。《纲要》在第十三篇至第十五篇及第十七篇中,对社会建设作了规划。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清楚以下问题:
第二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结合《纲要》第十三、十四篇,讲清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第三节“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结合《纲要》第十五篇,讲清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缩小收入差距、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四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结合《纲要》,重点讲清楚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等内容。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建议》的第五部分将这些目标和任务具体化,《纲要》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分七章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规划。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要增加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讲清楚绿色发展理念及其与其他发展理念的关系。要结合《建议》讲清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6个方面展开,着重讲清楚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第三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结合《纲要》讲清楚“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即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建议》和《纲要》对党的建设问题做了多方面的阐述。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基本理论”,要讲清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第二节“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增加《建议》第八部分的相关内容,讲清楚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性,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等内容。
第三节“全面从严治党”,增加《建议》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原则和要求等内容。讲清楚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讲清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讲清楚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建议》和《纲要》都深入阐述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新形势下的外交政策。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节“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讲清楚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取得的显著成就。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讲清楚党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加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重点讲清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等相关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讲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这些精神体现到教学过程中。
一、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这些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既坚持了事物是普遍联系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生动运用。
“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具体坚持和运用。“十三五”规划的起草制定,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倒推,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又针对薄弱环节、滞后领域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做到虚实结合。
在教学中,上述内容建议在导论第二节“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与世界”中进行讲授。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与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也必将对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
“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科学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坚持依法治国,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这些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为实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遵循。应通过回顾“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深化学生对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认识,凸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坚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信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是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前赴后继和不懈奋斗,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必将对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增强世界上推动时代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比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必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全力实施扶贫攻坚、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这是中国保民生、补短板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为全球减贫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教学中,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二讲第四节“中国发展道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中进行讲授。
三、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十三五”规划对国内外形势作出的最新研判,集中反映了我国的实际国情,也集中体现了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深化对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的认识。
从国际来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但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总体看,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但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同时,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我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可能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
在教学中,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一讲第一节第二目“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和第二讲第一节“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进行讲授。
四、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决定了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具有内在必然性。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为指导,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创新发展,与西方经济的供给学派或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主张具有本质区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在教学中,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二讲第四节第一目“中国的发展道路”中进行讲授。
五、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应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理念创新的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通过联系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增强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加深对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应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不能过于强调某一个发展理念,而忽视其他的发展理念。在教学中,建议在第二讲第四节第一目之后增加一目,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原第二目顺延)为题进行集中讲授。
同时,应将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教学大纲相关内容中。比如,在第二讲第三节第一目“全面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历史趋势”中,讲清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第五讲第三节“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讲清楚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第二讲第四节第二目“全面深化改革与推动全面发展”中,讲清楚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在第四讲第二节第二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涵”中,讲清楚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第一讲第四节“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讲清楚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在第三讲第三节第四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讲清楚共享发展注重的是公平正义问题,必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此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中一些比较具体的部署决策,应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讲授。如,在第三讲第三节“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第四讲第三节第三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及贡献”、第六讲第三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中,可分别讲授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新目标新要求。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