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探索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李向前、罗映光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所具有的价值意蕴,以及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学术化、生活化、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在路径选择上,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阐释“中国实践”;善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解读“中国道路”;活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
【作者简介】李向前,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罗映光,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京),2016.3.60~6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说服人、武装入、塑造人、引领人的工作,要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解决“说什么,如何说”的话语问题。习近平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毫无疑问,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是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的题中之意,是增强高校思政课生命力的关键。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基本向度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实现对大学生的人生信仰驱动、社会共识引领和国家价值导航,进而使广大青年在中国梦的舞台上演绎出彩人生。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价值定位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1]。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是诠释中国文化、阐释中国实践、解读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和基础,是以“活的语言”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理论性,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同
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理论认同是关键。理论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科学的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立足人民的价值选择,是源于人民的价值导向,是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南。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清楚、讲透彻,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得更清晰,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近代以来,以“工业文明”铺展开来的西方意识形态,在其经济、科技和文化全球化的推动下,逐步构建起了以“西方话语”为中心的话语霸权体系,形成了由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观意志“主宰”世界话语的格局,冲击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导致部分大学生在“西方话语”的强势渗透下,缺乏对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消解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张力。
习近平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大国以及当代世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不能缺少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构建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使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构建起有灵气、接地气、富底气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才能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因此,消解西方话语霸权、构建高校思政课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也就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诉求。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9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同的视角出发,准确把握时代的根本问题和发展趋势,关注中国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理论发展回应实践发展,逐步构建起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使中国发展实践、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理念在话语表达中更有解释力、支撑力、感召力和引导力。
2.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当今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样性的时空场域之下,多元化社会思潮在信息网络环境中相互激荡、此起彼伏,高校作为文化交流、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社会思潮在其中的影响不容忽视。《辽宁日报》在2014年发表了题为《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提到了部分高校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呲必中国”的现象! 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丰硕成果,经济发展、制度完善、民主健全、生态文明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此伟大的实践进程和实践成果为何还会引发“呲必中国”的失落?更有甚者,部分高校教师将中国实践作为典型负面案例来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高校政治认同的“缺位”,更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失位”,同时凸显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失效、失语。
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进程中对政党、国家、制度、体制、理想、政策等所产生的归属感。政治认同是凝聚社会成员形成社会共识的重要力量,是激励社会成员共同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础,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安定有序的重要途径。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是高校思政课的中心任务。由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重点,就是解决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问题,使大学生能够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拥护国家相关制度、体制、政策安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舍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建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需要通过中国特色话语构建来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以对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改革、中国发展、中国问题的故事陈述、话语表达和文化回应,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学术性、情感性和渗透性,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进而引领社会思潮,规避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渗透、消释,从而牢牢掌握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3.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感认同
迄今为止,中国高校教育规模、学术论文数量、人文社科类著作数量已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量的高涨”的背后却是中国学术话语“质的低下”的窘境。在高校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话语印记”难以充分彰显。现实中令人担忧的是,以西方社会理论话语来衡量中国改革发展的话语范式,削中国实践之足以适西方理论之履的话语样式,已非个案,凸显了“中西话语逆差”。实际上,在一些高校思政课中,“言必称欧美、语必洋为重”的现象已成为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常态,此种对西方学术话语的“顺从”,不仅不能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造成了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困惑。中国复兴的“春天的故事”不仅改写了“历史的终结”的理论叙事,更造就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别样风景”。对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成的思想理论和制度安排来说,以西方话语来描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轨迹,显然是牵强附会的。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建中必须彰显“中国立场”“中国视野”“中国特色”的主体性特色,这是从“中国梦”实践自觉走向“中国梦”理论自觉,进而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感认同的最佳方式。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实质上就是大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根植于自身的情感体系中,从知识体系上的认知上升到情感体系上的认同,并外化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情感认同是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深化,搭建起认知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发挥着行为驱动的作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深刻的理论认知,还包括强烈的情感认同,二者结合才能实现知行合一。这就需要发挥高校思政课“言传”和“身教”的作用,以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感认同。具体在“言传”方面,必须构建具有理论深度和影响效度的教学话语,将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后果阐释清楚,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和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效果;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大学生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挖潜大学生内心蕴藏的道德感、民族感,从而实现以正确的理念塑造人的效果,不断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共鸣。这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唯此,高校思政课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然而,在教学话语构建的实践中,我们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教学话语未能对大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心理发展和思想困惑形成问题关怀,由此引发了高校思政课“话语失效”的问题。毛泽东曾经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准则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导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箭”来对准大学生成长特点之“靶”,必然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建注入强大的动力,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学术化、生活化和现代化。
1.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学术化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蕴含独特的话语样式、话语体系,这是凸显学科特殊性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第一性,这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但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场域中,文件式话语、政治性话语、宣传式话语却长期存在,围绕“政治挂帅”构建的教学话语形态从未消失,以及马克思主义学术性话语的日渐式微,导致了高校思政课重要性与实效性的落差。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必然要求有其特定的学术坐标,并在对学科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构建起自身的学术话语体系。因此,高校思政课必然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品性,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把握中国实践、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诠释中国故事,以理论性、学理性的话语来消释“政治重点代替全面”的教学话语格局。
无论从人的发展多样性抑或从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对政治性的过分强调都存在“以偏概全”的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其所彰显的是一种比政治性更为崇高的价值观力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取向、路径和行动。问题是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逻辑和现实起点。针对过分强调“政治话语”的现状,高校思政课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寻价值支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架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学术支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学理脉络的梳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怀、对中国发展问题的审视,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使大学生的人生有信仰驱动、思想有共识引领、行动有价值导航,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由“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变。这不仅是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大学”精神的体现,更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和理论认同的内在要求。
2.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生活化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的科学成果,连同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在实践发展中的理论总结,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正置身于一个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世界之中。无疑,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世界具备了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特征,如何将抽象话语转化为具象话语,将理论话语转化为通俗话语,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突破的难点。事实上,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建,必然内嵌着“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的特征,即便是理论概括,也铭刻着“中国气派”的话语风格。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6]从“客观世界”中来,又到“客观世界”中去,这是对“生活世界”的尊重,是对“教育即生活”的回应,更是对“生活世界”的理性观照。因此,必须实现文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对接,一方面在重释马克思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的过程中找寻学术支点;另一方面在贴近学生“生活世界”的实践中反映生活、解释生活,实现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彰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关怀。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要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驾护航。然而,假如思政课教学话语不能形成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关怀,不能接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缺乏话语底气,更缺乏话语说服力。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需要我们去解答和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力量,能够针对大学生生活中存在的精神空虚、思想迷茫、价值错乱等问题,给予“幸福的敲门”,能够直指大学生面临的价值困惑,并为其提供“精神的家园”,能够为大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给予明确的价值引导,指引大学生书写时代给出的考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品格,拓宽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叙事空间,增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力量,奠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价值定力,尤其是强化了个人层面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价值准则,更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形成了价值观照,反映在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维度上,无疑是生活化话语的娓娓道来。
3.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儒家思想……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7]这段话展现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文明之于世界文明发展的价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诸子百家,诗书礼易,不仅是中华儿女血脉维系之价值归因,更是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之根本。“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在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实践中,必须牢记“老祖宗不能丢”的道理,不可存“用西方通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用西方语言逻辑来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误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发展、升华,只有不忘“文化寻根”,才能滋养文化血脉、涵育文化之花。“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7]这一观点强调文化发展不仅是古今转化,同样是中外互动,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置身于现代性的话语场域之中,不仅要关注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更要重视现代性维度下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实然状态”,在传统和现代的张力中打造富于学理性、说服力、价值力的教学话语体系。
一个国家单单依靠卖产品只能成为一个“暴发户”,而假如它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得到传播和认同,它就拥有了影响这个世界的力量。价值观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加紧迫、更加崇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鲜明体现,同样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继承与吸收,更是对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呼唤的价值力量的时代彰显,它给予我们的是在时代发展下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获得感的增进,诠释了一个国家的价值底色,提升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成果的文化体现和凝聚。将其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构建过程,可以有效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格式化”“脸谱化”“定型化”的局面,以及政治话语、宣传话语、政策话语泛化的问题,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对接现代社会、走向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正能量。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现代文明的高度凝练,是对中国实践、中国精神、中华文明的高度概括。因此,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必须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阐释“中国实践”;必须善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解读“中国道路”;必须活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信度和效度的必由之路。
1.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阐释“中国实践”
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这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以系统化、科学化的学术理论话语为媒介。究其缘由,在于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如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话语构建中脱离了中国实践,其话语必然是空洞无力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203能不能直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时代命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作出回应,形成问题关怀,进行科学回答、理论总结,这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学效度的重要标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实践”的总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富裕和国家繁荣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强烈、最执著的愿望追求;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就是让人开口说话,就是监督政府,这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所在;文明是以人为本,是兼收并蓄、包容开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有机统一,折射了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精神基因和社会理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实践中,必须以“中国实践”为目标内容,建立对中国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自觉,树立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自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度下的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中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高校思政课要以理论的自觉、学术的深度、话语的厚度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入耳、入脑、入心。
2.善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解读“中国道路”
习近平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9]这条路,就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培养什么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着力点。在“培养什么人”的维度上,必须涵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范畴,要向大学生解读波澜壮阔、历经沧桑的中国道路,增强其历史认同感。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度和向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阐述表达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逻辑性、严谨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避免宣传式话语、文件式话语的泛滥。
“中国道路”是一条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道路。我们追求的自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自由”,是多数人而非少数人、实质的而非形式的、真实的而非虚伪的自由,是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自由;我们追求的平等,是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平等;我们追求的公正,是机会的平等以及程序和结果的正义,是对人民利益、需求和愿望的维护、满足、护佑,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公正;我们追求的法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将权力关进笼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实践中,必须以“中国道路”为价值取向,在“怎么说和说什么”的“话语”中联系国情讲中国话、联系社会讲通俗话、联系群众讲贴心话,坚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增强“中国道路”的解释力、认同力,让中国特色话语在高校思政课课堂获得新的张力和活力。
3.活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魅力,需要围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要接地气、接民心、呼民情,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大学生想听、爱听的话语来表达,才能产生思想共鸣,才能说服人、激励人、鼓舞人。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是将“活的语言”引入课堂、使“民族的语言”走向世界的内在要求。因此,善用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来讲述“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声音的汇聚”。没有国,何来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华夏儿女最深沉的文化基因,是把国家建设好、把民族发展好的现实行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敬业,是中华民族创造璀璨文明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是积极进取、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事业之心和责任担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待人处事真诚、实在、讲信誉,是言必信、行必果,是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价值航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友善,是大行德广的高贵,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珍贵,是与人为善、与物为善的可贵,是人间有真情、世界充满爱的理想境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构建的实践中,必须讲好“中国故事”,这就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格言、典故、成语、寓言的价值精华进行挖掘、凝练,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赋予传统话语以新时代的价值内涵。同时,必须用中国化、通俗化的中国话语将一个个蕴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内涵的“中国故事”讲好、讲活、讲深,才能激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1).
[2]习近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19(1).
[5]毛泽东新闻工作选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78.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7.
[7]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人民日报,2014-09-25(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9]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