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为例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宋俭

【摘要】如何认识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个别历史事件与整体历史、历史发展过程在一定阶段曾经呈现的某种趋向与整体历史发展的主流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学会透过历史的现象去把握历史的本质。要正确认识个别历史事件或具体历史细节与整体历史的关系,切忌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个别历史事件或具体历史细节得出对整体历史的结论。要注意区别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一定阶段曾经呈现的某种发展趋向与整体历史发展主流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历史主流;历史本质;历史主题
【作者简介】宋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6.2.23~26
近来,突然“火”了历史,特别是“火”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争论成为理论界和社会上的热点。原本对于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人物存在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解读在历史研究中是很正常的,但近年围绕中国近现代史某些问题的争论甚至尖锐对立却似乎已超出了历史研究本身的范围。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一些人从某些碎片化的史实或从某个具体的历史细节就轻率得出对整体历史的结论,而这种以“揭秘”、“解密”或“还原历史真相”而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教材中的主流观点大相径庭,很容易引起青年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这是“纲要”课教学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纲要”课教学中如何认识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个别历史事件与整体历史、历史发展过程在一定阶段曾经呈现的某种趋向与整体历史发展的主流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
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是构成一个历史事物的两个基本要素,历史现象是历史本质的外部表现,是指历史运动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任何一个历史过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发展变化都是通过历史现象表现出来的。历史现象纷繁复杂,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是历史研究的任务。但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会受到研究者价值观和其所持立场的影响。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由于研究者价值观和立场的不同,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对于国共合作的历史和抗日战争的历史,国共两党的史学家的评价会有很大的差异。又如,对于朝鲜战争的评价,中国史学家和美国史学家、朝鲜史学家和韩国史学家的评价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成语“亲痛仇快”一词揭示的就是不同立场者对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评价。后现代主义史学更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就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因此,我们在阅读不同史家的论著时,需要特别关注史家的价值观和其所持的立场。跳出主观的偏见,全面、准确地评价历史,才是真正历史主义的态度。
除此以外,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还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是受研究者占有材料的局限的影响。历史现象当然需要通过历史材料呈现出来,但如果研究者占有的材料不全面,历史现象的呈现便会不全面,片面的材料必然会影响到对历史本质的认识,由片面的材料而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准确的结论。二是受研究者对历史材料的选择的影响。研究者在试图呈现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人物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全部历史材料中往往会是有所选择的,这种选择便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有人说,史料是真实的,呈现的历史就一定是真实的,其实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如果史料选取不当,真实的史实也未必能够呈现真实的历史。对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的研究,由于研究者选取不同的史料,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大相径庭,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中,不少就是由于史家选择材料的不同而导致的分歧与对立。如何避免研究过程材料选取的主观性甚至片面性始终是一个困扰历史研究的突出问题,必须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仅要注重史料的真实性,还必须避免史实选取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三是受历史材料非真实性的影响。史料需要辩伪,虚假的历史材料呈现的历史现象必定是不真实的,当然也就无法透过现象去认识历史的本质。历史从来不是史料的堆砌或事实的排列,史料都只是史家分析和解读历史的材料,史料是可以有选择的,也是可以解读的。所以,如果只是对历史作碎片化的研究,或者仅仅从某些碎片化的史料、某个具体的历史细节就对某个历史事件或某个历史人物作出定论的话,即使这个史料和细节本身的确是真实的,也不一定能够反映历史的真相和本质。因为只是孤立地、零散地考察个别历史事实,而不是将其放在大的历史格局和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联系其与相关历史事件的关系来考察,是难以求得历史的真相的,甚至有可能背离历史的真相和本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排斥碎片化史料本身的史料价值,而是指出仅仅只是基于碎片化的所谓史实,不管是“揭秘”还是“还原”,都不足以全面呈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就算是其对个别史实的呈现本身是真实的,亦不足以揭示历史的全貌和历史的本质。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谈到史料与史学研究的关系时指出:“只有掌握了更丰富的史料,才能使中国的历史,在史料的总和中,显出它的大势;在史料的分析中,显出它的细节;在史料的升华中,显出它的发展法则。”[1]由碎片化的史料是不可能得出历史的“大势”的,只有在史料的总和中,才可能呈现历史的全貌,并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因此,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将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置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全局中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深入洞悉其与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惟其如此,才能做到全面、准确,才能揭示历史的本质。碎片化的史实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但不能将碎片化的史实当作历史本身,所谓“真实的史料”,有时也会具有欺骗性,碎片化的史实不可能整体、全面地呈现历史发展的过程,更不可能深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学会透过历史的现象去把握历史的本质,是“纲要”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必须予以特别关注。
二、正确认识个别历史事件或具体历史细节与整体历史的关系,切忌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个别历史事件或具体历史细节得出对整体历史的结论
不能由个别历史事件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细节而轻率得出对整体历史的结论是历史研究的常识,因为仅仅由个别历史事件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细节无法获得对历史过程的整体、全面的认识,不可能把握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规律。对于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精细的考证研究当然是重要的,细节是历史的血肉,对于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考察愈细致、准确,对于由一个个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构成的历史整体和历史全过程的认识就愈深刻。但是,如果忽略历史发展的主线而只是孤立地考察一个个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细节,往往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必须把历史微观的分析和宏观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微观的历史细节放在宏观的历史框架和长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并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微观的历史细节按照一定的联系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性历史,才有可能透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微观的历史细节认识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性。如果脱离历史的整体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评价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结论便可能如“盲人摸象”。
但是,在近年来兴起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热”中,却经常见此类“盲人摸象”般的结论——由个别历史事件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细节而轻率地得出对整体历史的结论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有,在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评价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热捧的声音,由对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昆仑关战役等具体战役的肯定而得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英勇抗战,是抗日战争主战场的评价,多是溢美之词;另一种是骂杀的声音,由对豫湘桂战役、皖南事变等具体历史事件的评价而得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一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评价,多是鄙夷之声。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评价也同样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这都是由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得出对整体历史的基本评价。这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只及一面,不及其他”的叙事和评价的方法是不全面、不严肃的,也是不符合历史研究的基本规范的。
因此,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别历史事件或某个具体历史细节与整体历史的关系,要让学生学会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都放在大的历史格局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去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更要避免以偏概全,由个别具体历史事件或某个具体历史细节得出对整体历史的结论。要让青年学生懂得: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2]
三、区别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一定阶段曾经呈现的某种发展趋向与整体历史发展主流的关系
历史犹如一条长河,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主流,有支流,还有暗流,其流向也不是径直向前的,往往是蜿蜒曲折的,便如黄河,其总的流向趋势是“大河东去”,但是,在黄河滚滚东流的全过程中,并不是每一区段的流向都是向东的,还有向北、向南流向的区段。历史潮流的走向也是如此,如果不能正确区分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就有可能会被历史的支流所误导,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历史主流指历史的本质和主导方面,决定历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主导的、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历史支流则是历史的非主导的、次要的方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非根本的趋势。但是,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在其每一发展阶段都表现出主流的趋势,还可能会有曲折,甚至在一定时间内会呈现出非主流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别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历史过程中一定阶段呈现的某种发展趋势与整体历史发展主流的关系极为重要,不能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就很难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也是一部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特别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历史事件、一切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这是认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评价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根本依据。
因此,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历史时期、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放在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来考察,以其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为基本的标准。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我们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就是把辛亥革命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全过程来评价的,它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和中国革命发展的趋势,因而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4]但也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黑暗、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归咎于辛亥革命,并由此否定辛亥革命的意义,就是没有能够区分清楚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指出这种认识“是无知识的可笑的见解”。[5]我们不否认辛亥革命失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确进入到20世纪最黑暗的时期,“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6]时人亦指出:“中国的辛亥革命死了!在满中国都是反动的潮流,他一天一天的紧迫要想返回中国于封建制度”。[7]但这体现的只是历史的支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不能由此来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辛亥革命反映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进步的潮流,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定阶段出现的逆流,必须要分清什么是历史的主流和主导方面,什么是历史的支流和次要方面,不能将二者颠倒起来。又如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我们不否认义和团运动的爱国反帝性质和中国农民阶级在这场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和勇气,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场运动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探索国家出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来考察,就不得不指出,作为小生产者的中国农民在义和团运动中对一切现代生产方式和先进生产力的排斥是落后的、愚昧的,甚至是反动的,不能够代表20世纪中国进步的潮流,因而,从根本上说,义和团运动这种形式的农民斗争是不可能将中华民族引向复兴的道路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如此,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在同一历史事件中,不同历史人物有不同的表现,同一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亦各不相同,情况极为复杂,只有把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放在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以其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为基本的标准来考察,方能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区别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正确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翦伯赞.略论中国史研究[J].学习生活,1943(5).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4.
[4]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0-10.
[5]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5.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
[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