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赵义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环节。当前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正视两个问题:一是本硕博三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目标衔接不畅、层次不清晰、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复等问题。二是学科研究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割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就是为了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然,学科建设有它自己的逻辑,后来的实践发展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远远超出了学科设置的初衷,而是向全面系统深入的层面发展。但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一直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致使科学研究和教学之间存在割裂。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统筹安排高校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确立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这是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前提。二是自觉以学科做支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框架下找准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这是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键。下面简要谈谈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初步认识。
一、统筹安排高校本硕博三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确立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本硕博不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不同的,但又有连续性,因此需要在本硕博一体化维度上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定位,从整体性的维度规划和安排本硕博三个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阶段制定教学方案。高校三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别有自己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简单说来,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价值观教育,硕士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方法教育,博士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综合能力教育。当然,这三者之间不是明确划分的,应该说三阶段同时进行这三种教育,只是在某一阶段有所侧重,其目的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各自的教学内容,实现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其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形成其完善健康人格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使他们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同时,具有成为领军领导人才的素养和潜力。
其次,制定并实施课程教学重点专题化的教学模式。在制定高校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层级化教学方案的同时,还必须根据每门课程内容的特点,探索并实施每个阶段内部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点专题化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本科阶段,突出课程的主题与主线,以价值理想教育统筹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专题化改革。在硕士阶段,以马克思主义方法教育统筹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专题化改革,实现从价值教育向方法教育的深化。在博士阶段,以综合能力教育统筹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专题化改革,实现从理论学习向解决现实问题的飞跃。“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要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为核心,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全面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的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从文献学研究路径、文本学阐释路径和问题性研究路径等不同的维度引导博士生深入理解同一篇经典著作,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回应时代重大问题的发展过程,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针对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通过统筹规划高校三个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理论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转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分阶段的板块式教学内容向整体性的一体化教学体系转变;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问题的“问题式”教学模式转变;由以掌握既定结论为导向的应试型教学评价向以提升理论思维水平和注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转变;由单一的教科书式教学思维模式向跨学科多元交叉的教学思维模式转变。
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框架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学科建设从根本上关系到一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全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学科的各研究方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而学科体系又是课程教学的基础,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这门学科设置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给高质量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学科支撑,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自己的二级学科支撑,同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要有一级学科的整体视野。
简单说来,本科阶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二级支撑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二级支撑学科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二级支撑学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二级支撑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阶段的三门课程和博士阶段的两门课程则分别具有更大的视野,需要实现由某一二级学科支撑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一级学科拓展,并在一级学科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教学内容向理论深化和向实践延伸。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包括的六个二级学科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共同构成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着力解决中国现实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核心,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价值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学科体系。这六个学科方向从逻辑演进、历史发展与现实应用三个层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有放在一级学科的视野下,以相关二级学科的深厚理论研究为支撑,从学生的思想困惑入手,通过深入的理论阐释和有现实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从而找准每门课程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