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三个着力点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周琪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当前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从要素到体系的创新发展,需要以教材、教学和教师三个着力点为支撑,着眼于教材的整体性与生活化、教学过程的多元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三者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思想理论政治课;教材;教学;教师
【作者简介】周琪,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6.3.119~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视野下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W006)和教育部2013“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如何把其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目标。这需要从教材、教学和教师这三个着力点展开。正如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强调的,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创新,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
一、着眼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整体性和生活化
教材是课程的文本,这些文本面对的是教师和大学生,首先需要将其大众化,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二是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融合在教材当中。这一过程蕴涵着以下两个维度。
1.突出教材的整体性: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都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的任务,但这不是简单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教材中的知识板块一一对应,而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贯穿4门教材体系的主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正是着眼于此,实质是从不同侧面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读,形成教材知识体系之间的整体性。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与发展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维度,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四个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践行和生活化。
2.用生活化的素材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话语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呈现出理论化、精简性特点,聚焦于通过理论、逻辑论证凝练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以便于教师能在课堂上准确阐释和把握;而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将这些教材话语进行“理论彻底化”,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和形式回答这些理论问题的“怎么办”,形成面向教师与学生不同对象、不同层面的话语体系。一是选取源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素材。这要求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选取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当代大学生关心的时事政治、社会责任、社会思潮等主题。《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调查指出,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关注度普遍较高,政治参与意愿较为强烈,国内时政(76.5%)和国际时政(59.0%)是大学生日常关注度最高的两类新闻信息;56.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支持在校大学生参与民主选举、政治监督等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案例解析”“学生辅学读本”“重点难点解析”便是聚焦于教材的话语转化。二是源于日常生活的素材需要经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进一步提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活素材来源于大学生生活,但这种生活素材不仅仅停留在自在形态,它更需要向自为形态演进,表现为经过精心选择和建设的生活素材,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指向和价值指向所决定。因此,这些生活素材不是简单地“讲故事”“看电影”“聊八卦”,而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进行再创造和提炼,从而使生活素材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大学生的主体参与。
二、着眼于教学过程多元化、问题探究和活动教学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需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化,把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用大学生能理解的、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这一转化过程受到教师、大学生群体特征、教学方法、具体教学内容等因素制约,包括研发教材、精选教案、课堂设计、讲授讨论、考试评价等教学环节和过程。如果忽视这一转化,容易导致教材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拼接”和“片段化”。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立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在大数据、新媒体、“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信息方式呈现出海量与碎片、去中心化与多中心化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优势已不复存在。这一变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从单向知识输出转向扁平化、网络化知识传递,即从单一理论教学转向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和研讨教学的有机统一,从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立体化体系。这不是某一具体教学方法的变化,而是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场域、教学参与者等要素的教学模式改革。其中专题教学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以各门课程中的核心知识为导向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和“为什么”,展示其历史和现实维度。研讨教学侧重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合作研究,引导大学生聚焦现实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既是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化又是个体基于理解之后的再阐释。北京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辩论赛以“建设法治社会更应侧重关键少数还是最大多数”的主题谈论就是这种研讨教学的典型。实践教学侧重于引导大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认知向实践转化,发挥大学生知行统一的主体性,如实践调研、三下乡服务、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立体化体现为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现实性,而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把课堂向网络推进,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微博微信、数字案例等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课堂。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别笑我是思修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把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等教学主题转化为“爱国随手拍”“道德那些事”和“这就是幸福”等微博随手拍活动。西南大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改革,运用“至善在线”云教学平台建设“导入+微课程+学习链接+测验+学分”为主体的网络教学模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探究”
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般的知识点还是作为“问题”呈现在专题教学之中。美国杜克大学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纲将“马克思究竟说了什么”这一问题作为该门课程主旨,作为一种借鉴,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作为“问题”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其原因在于,作为一般知识的教学大多是确定性的概念或结论,而作为“问题”的教学则蕴涵着引导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的“问题”教学能够引导大学生运用“批判的武器”进行“武器的批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探究中的问题设计不是对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的随意发问,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放眼现实,关注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如大学生就业问题、反腐败问题等。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30个重点难点问题的征集及解答》即是以30个问题形成教学主题,在问题探讨中把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相统一的典型案例。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动模式
实践活动教学能够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连接,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涵在实践活动中时,这些活动资源不仅具有价值导向性,即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和反对什么,而且把这种价值导向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化、具体化和生活化的活动之中,成为价值导向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提出了15项重点活动项目,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诚信建设制度化、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文明旅游活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扶贫济困活动、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把这些主题活动转化为他们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载体,努力使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其次,需要把传统节日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与活动资源相结合,进行“现场教学”。这在于,各种传统节日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把课堂讲授与实际体验相结合。例如,延安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就是把学员带到延安10多个革命旧址,在历史的发生地进行历史讲解、专家点评和现场案例剖析,让学员亲身感受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从而强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三、着眼于教师角色转变和教学能力提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信息“汇总者”转向“把关人”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从大众传播媒介获得有效信息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题和内容相融合的能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困境不再是如何获得信息,而是如何选择信息并有效转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这在于,大众传播中的各种信息蕴涵着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有些信息打着生态、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的旗号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等进行包装,在看似价值中立的信息中蕴涵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从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产生冲击,并经过微信、微博等分众媒介传播产生叠加效应。对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需要进行甄别和判断,发挥“把关人”的作用,需要对各种不同性质和形态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解读信息形态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立场。有的信息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题和内容相融合,有的信息则会抵消或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内容,造成个体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怀疑和淡化。例如,袁腾飞讲历史中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否定、对毛泽东的否定,表面是把历史通俗化和大众化,实质是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袖。如果蕴涵这些信息的视频、资料等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之中,将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从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教材知识的“复述者”转向真与美的“传播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用理论话语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而把这些知识体系转化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知识的简单复述者转变为真与美的传播者,即经由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工,用通俗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一是要追求“真”,即真理。要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科学的理论,就要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当大学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我的生活有什么用?”“人生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的追问之时,我们需要用理论去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具体困惑,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生活信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历史、生活、社会实践”的关系理解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P79)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学生理解和体验“批判的武器”的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小、落细和落实。二是话语表达追求“美”。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内容求“真”指的是理论彻底性,话语表达的“美”则指向审美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说服”的刻板效应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理论与生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感,无法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而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起承转合”的教学艺术、大众化的教学载体则能够引发大学生的审美体验,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表达的形象化、艺术化,可以引发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共鸣。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评选的“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一部好的理论文章,一首好歌”指向的就是精神产品的形象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是导演、画家、词曲创造人,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