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导向研究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徐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导向研究
徐蓉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已在课程的历史沿革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思想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对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与说服力等方面尚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利用多学科资源并关注大学生的理论需求,注重话语的大众化与深刻性、解释力与创新性、亲和力与引导力,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未来导向,课程与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都需要更加关注话语体系及其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话语权;导向
【作者简介】徐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京),2016.3.86~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培育对象系列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了“马列主义理论课”、“两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演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已经逐步形成了特定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体系、教学体系、学科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并由此而建构起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话语体系。然而,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思想实际、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的新要求,这套话语体系开始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中加强研究,形成建设导向。话语体系建设,事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将直接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水平,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将对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扩大学科发展空间起到基础性作用。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构成话语体系的基本要素——由词语、句子所组成的语言因素和由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文化因素来看,“05方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具有自身特定的结构特征,一是其所使用的语言在形式上较为规范、单一,内容上较为正统、严肃,体现较强的思想性、学术性和政治性;二是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传递了较强的意识形态特性,强调“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①。“05方案”对本、专科骨干课程的学时、学分以及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把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集中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②,2007年年初本科生四门骨干课程新教材出版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真正实现了全国统一。这一方案执行10年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倡导推进教学改革、增强教学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运用、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围绕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进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主要体现了对以下资源的调配和运用: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话语的继承,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课程名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分析范式的沿用与革新;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所使用的话语体系的汲取;三是对西方社会思潮和哲学社会科学流行术语的批判与借鉴。这三大资源支撑起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主干部分,也为课程建设和课程发展指出了方向、划出了界限,但同时也凸显了话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体现了话语的规范性与思想性,但需要进行内涵丰富性的转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所使用的话语体系的显著特征是以规范的概念、定义、结论及其阐述、论证来表达深刻的学理、原理和思想,从而体现了必要的规范性与思想性,已经在学科范围内得到认同并且普遍遵循。规范性主要以“是什么”的形态出现,比如,“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等等,这种表达表示人们认为已经掌握了某一概念或问题的内在本质,传达的是思想认识的确定性,一定意义上也是理论自信的来源。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所呈现的是这一学科的入门知识,因此,使用规范的语言来阐述概念和定义是其应有的品格和特性,也是实现正确表达的必要前提。然而,任何概念和思想理论的表述在其确定性上都会受到一定时效的局限,它所表达的常常是完成时态下的“是什么”,但不一定能代表将来时态下的“是什么”,这就要求话语的表述能为未来的可能性留下一些探索的空间,要求在话语体系的规范性之下还能够蕴藏或寻找可描述、可挖掘的方向。
规范性话语在定义和论证中的运用可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思想性,但这同时也要求这种论证能够获得丰富翔实、生动可信的素材的支撑。因此,史料的运用以及联系实际就成为必不可少,这样既能够避免抽象学习,也能够增强规范性话语的可信度,而且所展示的历史和现实情形越丰富,结论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越复杂,也越能激发读者深入的探究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通常来说,问题的发展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往往能引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抛弃规范性的话语和论证方式,而是希望能够保持规范性和思想性之间的平衡与张力,两者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撑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更趋完美。话语是传播思想理论的符号和介质,也会因此而成为思想理论的组成部分,使用规范性话语能便于人们准确地掌握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内涵,获知关于某一问题的权威性解读,但这种规范性也一定不能发展为简单化的规定性,而是需要以丰富历史事实和复杂的社会生活作为其思想深刻性的来源。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应该是思想的话语体系、教材的话语体系与教学的话语体系的统一,思想的话语体系通常以规范性话语的形式呈现于教材之中,而教学的使命则是要实现这种话语的规范性向叙事与说理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的转化。
2.体现了话语的学术性与政治性,但话语的解释力有待提高
处理好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中的特殊使命,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术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基本生存方式,离开了学术性也就无法成就理论课的定位与地位;而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政治性则是其必须具备的价值选择,直接决定了我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必须传达鲜明的国家意志和政治立场,离开了政治性也就缺乏了必要的政治态度、思想高度和社会责任。因此,实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应有特征。我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独立的知识体系,所揭示的是哲学、道德、法律、政治等特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性发展,是课程和学科的知识性、学术性成就了其科学性,并使之能够为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服务。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建设就存在以何种方式实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统一的问题,若是以学术性成就政治性便能使理论获得天然的穿透力,若是以政治性遮蔽学术性则可能会使理论成为高高在上的口号。
实际上,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不仅实现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统一并非那么容易把握,而且,展示政治性与学术性各自应有的内涵也存在不少考验。一方面,话语体系所呈现的学术性过强或过弱,有可能造成学生与理论课之间的思想隔阂或是对理论课的轻视;另一方面,教材或教学中使用的文件语言多了,话语体系的政治性自然便随之凸显,而过于淡化政治性,又可能使政治理论课出现“去意识形态化”趋向。正是因为这些状况的存在使得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每一门课程都是既力图建立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每一个知识点的表述又尽可能希望不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语言相冲突,甚至是完全按照文件语言来作出修正。这在表面上使得整个话语体系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与思想理论的同构,却也内在地削弱了其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良好解释力,使得大学生容易以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来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心中暗含着对课程的抗拒与疏离。因此,在体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统一的基础上,提高话语体系的解释力,将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不懈探索的目标。
话语体系建设中的这些矛盾与问题也一定程度地存在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中,但其他学科往往在其专业性下还包含一些专属性的问题而使这些矛盾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因其广泛的必修性、覆盖面和普及度而凸显了矛盾与问题的存在。重要的是,这些矛盾和问题还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获得,因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来源中,人们显然更为看重的是由话语质量和理论内涵建构起来的权威和权力,而不是对强权话语的服从。话语表达中规范性特征过强而思想性特征过弱,既容易使被表达的概念、原理在形式上较为刻板,也容易形成话语的权威和权力来源于外部的印象,从而损害其应有的思想内涵,因为“规范性不仅指明了被应用的规则的力量,而且主要是表述这些规则并由于其个人权威、社会地位等应用这些规则的人类主体的力量”。[1]同时,话语表达中过强的政治性可能会削弱其学术性,并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源于政治性或政权力量的认识误区。事实上,话语的政治性并非是影响其解释力和说服力的天然障碍,关键还是在于通过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学理论证,以强大的学理性和逻辑力去克服人们对政治性的抵触情绪。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依据与导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在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固定和有效的话语体系,但上述问题的存在也确实会从根本上动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因为话语是语言和思想的结合,是思想的寄托和载体,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话语上的任何模糊与不恰当的存在,都会影响人们对思想理论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厘清当前话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在已有成绩中看到不足,树立问题意识,抓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的契机,认清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中所要倚重的因素,加强教学研究,并在教学中形成必要的话语导向,使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持久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1.以政治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基本要求为立足点,形成总结实践经验的导向,注重话语的大众化与深刻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话语体系的建设必须以我国政治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基本要求为立足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坚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和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年轻的学科和课程,其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分析范式、方法论和话语体系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甚至连一些课程的名称和研究范围的界定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而发展和完善的依据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经典作家所提供的理论储备已经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与实践中消耗殆尽,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必定是社会主义中国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而其思想基础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身矛盾运动过程和对现代社会运行机制的探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发展出更多的新内涵、新概念、新论述,用来解释现象、引领实践。实践已经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拓展就是得益于我们对实践经验以及教训的不断总结,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商民主”等话语就是不断从总结实践经验中走出来的。
理论的阐述、论证、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掌握必须通过话语体系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在理论不断发展这一点上,就是要体现阐述的规范性、思想的准确性、论证的合理性、语言的通俗性,集话语的大众化与深刻性于一体,既便于大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又体现对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理论发展所依赖的话语体系必定孕育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所谓“话语根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但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2](P1)现实的环境和条件必定是话语建构的物质基础,只有大众化的理论话语才是与群众距离最贴近的话语,艰涩难懂本身就是一条鸿沟。当然,话语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并不意味着表达的简单化,而是通过人民群众具有创造性的话语或符合人民群众接受习惯的话语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比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等,这些兼具大众化和深刻性特征的话语是思想理论转化为思维力和行动力的保障。因此,不仅是思想理论本身在不断发展,而且其所依托的话语也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寻找伸展的根基。话语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既源于民众的日常用语,又以其哲理性超越民众日常用语的凡俗性与琐碎性的过程。
2.以建设良好的知识生态为立足点,形成利用多学科资源的导向,注重话语的解释力与创新性
话语体系建设事关课程和学科基础理论的形成,具有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是学科生存发展的内在条件,这需要特定的知识群以及由此建构的知识生态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群包括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两大部分。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和任务不同,课程知识体系的组成便有所不同,因此,这里所说的知识存量就是由那些历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沿革至今仍纳入课程和学科范畴的知识组成。具体来看本科生四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如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着重阐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以及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着重阐述与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形成相关的知识与理念,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一课程和知识体系的组合,是建立在我们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次课程设置调整后知识体系的继承和扬弃基础之上的,是对包括曾经开设过的“老四门”、“新四门”、“新五门”等不同时期课程及其知识体系的整合,以统编教材的形式对学科知识体系作出了规范,避免了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教材编写和知识体系设置混乱的局面。从知识存量的结构组成来看,既包括了以历史与现实为指向的理论阐释体系,也包括了以巩固意识形态为指向的价值体系,还涉及方法论的建设,具有自成一体的特性,这些知识体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形成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但是,毕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涵盖的理论和实践的内容足够广泛,而课程内容又相对有限,这就使得任何一种知识组合而成的知识体系设计都可能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使得整个话语体系在面对某些复杂问题时出现解释力不足的情形。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就存在一个如何盘活存量知识,以及通过利用多学科资源形成增量知识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结构,开放和包容是话语体系建设应有的姿态,知识增量的形成主要可以分为面向现实问题和面向其他学科资源两大类。一方面,话语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在发展中面向问题的过程,史料的挖掘和形势的发展都有可能催生一些无法回避的新问题,亟待思想理论层面的话语回应。比如,如何阐述私有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方位,如何定位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知识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论证。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P203)他还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P9)就是说,话语体系建设既要勇于面对复杂问题,又要在解答时善于抓住事物的根本,自觉的问题意识必定是话语创造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课程与学科的发展是在不断加强与外部知识体系的交流中前行的,话语体系的借鉴和吸收也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话语资源都可以被适当地吸纳进来,当然,吸纳的过程必定是一个在批判中借鉴与创新的过程。为维护课程和学科发展的学术独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已经逐步自成一体,但我们也没必要完全脱离其他学科现有的丰富话语体系另起炉灶,而是应该做好合理的吸收与改造工作。我们的课程和学科发展所面对的是一个永恒变化的世界,套用傅斯菲尔德在谈论经济学发展时的话来说,“一个变化的世界给一个变化的学科带来各种变化的问题”。[5](P4)话语体系应对永恒变化的唯一出路就是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事实证明,“中国梦”、“中国精神”、“新国家安全观”、“底线思维”等新概念、新论述的使用能更好地激发话语体系的解释力与说服力,同时,像“现代性”、“后现代性”、“风险社会”、“治理”、“法治”、“软实力”等等这些先发于西方的概念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提高。
3.以关注教育对象的特点为立足点,形成体现学生需求的导向,注重话语的亲和力与引导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应用于课程的教育教学,是通过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而期待影响其思维与行为,因此,具有较强规范性、思想性、学术性、政治性的话语如何与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诉求相对接,如何挖掘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话语素材,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常来说,一定话语体系所陈述的事实、所代表的意义系统和思想价值观念与人们已经形成的实践经验、理论积累、知识追求和认识预期越是接近,人们对其的信任度就会越高;同时,一定话语体系所使用的语言和符号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习惯越是接近,人们对其的亲近度和接受度也就越高。当然,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无论是知识和理论的积累还是社会经验和阅历铺垫都并非足够丰富,有些问题和现象可能只看到了局部,有些习得的理论、观点、方法、视角可能带有片面性,而且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使得尚未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对这些局部和片面的事物做出思辨,但他们却又切切实实地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习惯、思维倾向、情绪积累和观念系统,这就意味着他们可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之间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契合的,存在距离应该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是按照学科话语发展本身的要求和规律来进行,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形成学生需求的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已经经历了与几代大学生的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发现,时代的发展总是会以其特有的方式给一定历史时期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打上深刻的烙印,“95后”的大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阅读和获取信息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的思想更活跃、独立意识更强烈、更加渴望被关注,这些特点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上,一方面,是大学生通常具有良好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媒体上各种观点的影响,并把这些影响带入课堂和课程学习之中,甚至在一些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上还经常发生两类极端的表现:一类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无限放大,希望发生于国际国内社会生活中或近或远的各类事件、现象、问题都能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到答案;另一类则是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倾向,一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一些当前的理论还较难充分解释的现象或是与现有的理论论证及其所得出结论相左的观点,他们既希望自己的学习热情能得到肯定,也希望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都能受到关注或解答。这两种极端的倾向从根本上说都已经构成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话语体系的严峻挑战,要求话语体系的建设在概念表达、论证方式、结论呈现上都能作出一些调整。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这种倾向,而是要真诚地面对这些问题,并在加强话语体系的亲和力与引导力上多下工夫,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凭借话语的吸引力而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注释:
①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05年2月7日。
②详细规定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2005年3月9日。
参考文献:
[1]克劳德·德布鲁,成素梅,规范性概念:从哲学到医学[J].哲学分析,2011,(2).
[2]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Daniel R. Fusfeld.  The Age of the Economist [M].4th edition,Glenvieu,Illinois: London Scott,Foresman andCompany, 1982.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