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王永友 史君 孟鹏斐

【摘要】当前,在教学实践中,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价值理念出现了明显错位,把中央的目标要求等同于学生的成才需求,把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等同于课堂的教学需求,把教师的个体要求等同于学生的实际需求。重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必须观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目的的特殊性与教学改革的挑战性,实现教学出发点从执行中央要求向关注学生需求有效转化、教学侧重点从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独立思考转变、教学落脚点从强调信仰灌输向养成良好思维习惯转变,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谁有用”“有什么用”“什么有用”,最终实现研究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价值目标
【作者简介】王永友,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君、孟鹏斐,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6.1.68~72
【基金项目】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贯穿科学思维方法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yjg133073)。
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两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纲领性文件。这是中央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又一战略性顶层设计。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视程度超过其他任何一门课程,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笔者认为,要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将中央的顶层设计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增强,迫切需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创新。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根据笔者讲授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首先必须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的重构。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的逻辑归因
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2012年,经中央审定重新颁发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2013年、2015年又两次对《大纲》进行了修订。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笔者认为,其中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在教学实践中影响教师教学的价值理念出现了明显错位,这种错位正是重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的逻辑主因。
错位之一:把中央的目标要求等同于学生的成才需求。《创新计划》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这是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目标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教育。但是,这些目标要求和教育任务并不直接等同于学生的成才需求。教师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要求,有效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满足和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如果不能实现这种有效转化,学生就会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与其成长成才“无关”,进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先验的排斥和抵触情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障碍。“只有当一个事物被判定为同主体的需要和价值目标密切相关时,它才容易被确定为深入观察和加以改造的对象。”[1]因此,这一错位将直接影响学生“真心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的实现。
错位之二:把《大纲》的基本要求等同于课堂的教学需求。《大纲》规定了教师应该“讲什么”,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遵循和基本依据。但是,这些基本要求并不直接等同于课堂的教学需求。教师需要将《大纲》规定的“讲什么”的基本要求,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需求,即“必须讲清楚什么”“必须讲明白什么”,以及“怎样讲清楚”“怎样讲明白”,让学生“真听懂、真相信”。如果不能实现这种有效转化,教师在课堂上“硬讲解”“硬灌输”,学生只能“硬理解”“硬接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不会产生兴趣,进而只能被动听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无从谈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一错位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目标的实现。
错位之三:把教师的个体要求等同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标准》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师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落在每一个教师身上,教师能讲什么、喜欢讲什么、擅长讲什么,这是教师不同的个体要求。但是,这些个体要求并不直接等同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当下研究生最缺的,不是知识和信息,而是处理知识和信息的参照系和方法”。[2]教师需要将上述“原则立场”“方针政策”“问题矛盾”等,有效转化为学生对价值信仰的崇高追求、对形势任务的科学把握、对思想困惑的有力回应,为学生在思想、理论、方法上释疑解惑。如果不能实现这种有效转化,学生就会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洞”“乏味”“无聊”,进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到茫然。因此,这一错位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毕生难忘”的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的逻辑前提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必须明确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目的的特殊性与教学改革的挑战性,这是事关重构“什么样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的逻辑前提。
一是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的首要前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必须首先观照这种差异性。第一,研究生经历了高中、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储备,这就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简单重复高中、本科已经学过的知识,需要对看似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符合研究生层次学习的讲解,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从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广度和深度,突出研究性而非知识性。第二,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更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基本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无论这种观念正确与否,但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就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灌输,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理论说服力和科学解释力,才有可能改变学生原有的错误价值观。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想明白”而非教师“自己讲明白”。第三,研究生尽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建构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看似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又时常处于不确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的“迷茫”状态,这就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满足学生需求,但又不能只是停留于满足需求,还要能够引领学生需求,甚至创造学生的新需求,强调真正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而非限于促进研究生的理论认知。
二是教学目的的特殊性。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特殊性,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的基本前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必须观照这种特殊性。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达到维护和传播意识形态的目的,又要实现育人的功能。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必须高扬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宣传主流价值观念的旗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具有基本的育人功能,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目标,满足和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化需求,致力于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肩负着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使命,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思考方法,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命。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具有形而上的抽象性目的,又具有形而下的实用性目的。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从哲学层面、价值层面、思想层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信仰追求,是一种“理念教育”,这种教育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支撑起学生未来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具有形而上的抽象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给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和思想方法,是一种“方法教育”,这种教育对学生起着直接实用的显性作用,支撑起学生未来的思想大厦,支撑着学生实践的方法路径,帮助学生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人生目的,具有形而下的实用性。
三是教学改革的挑战性。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挑战性,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的重要前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必须观照这种挑战性。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假”的挑战,这是由“理论不能解释事实”[3]的现象带来的。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约束条件,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有些理论成立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使理论不能很好地对现实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给学生讲清楚个中缘由,学生就会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就会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很“假”。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大”的挑战,这是由“重国家意识形态教育轻人文关怀”的现象带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紧跟国家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把党的创新思想和理论对学生进行宣讲,注重服务国家发展这一“大”主体,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缺少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了解和关怀,忽视了服务学生个人发展这一“小”主体,学生就会认为所学东西与己无关,就会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很“大”。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空”的挑战,这是由“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4]的现象带来的。在理想层面,社会主义制度应优于资本主义制度,但在现实层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却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在理想层面,社会主义制度应实现共同富裕,但在现实层面,我国还存在着贫富差距较大等现象。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符合逻辑的规律性解释,学生就会质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可能性,就会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很“空”。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的逻辑要求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必须实现教学出发点的有效转化和教学侧重点、落脚点的自觉转变,这是重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用”价值理念的逻辑要求。
一是实现教学出发点从执行中央要求向关注学生需求转化,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谁有用”。只有将中央的目标要求有效转化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价值需求,让研究生真正觉得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用”的,才能实现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可,进而实现中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求。因此,必须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发点的有效转化,关注教学对象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真正致力于促进研究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让研究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有用”。关注研究生成长成才需求,以满足和引领研究生需求为出发点,既要了解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又要客观分析研究生需求的正确性和可满足性。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研究生明确自己成长成才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引领研究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教学出发点的有效转化,着力关注学生成才需求,让学生自己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有用”。
二是实现教学侧重点从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独立思考转变,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什么用”。需要明确的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同于本科课程,必要的知识讲解和理论讲授是需要的,但研究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成长成才的需求不同,仅仅是知识传授特别是直接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知识的传授,很难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有用”的需求。只有从知识传授向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转变,让研究生明白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什么用”,才能实现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视,进而实现研究生“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因此,必须转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侧重点,注重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贯穿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让研究生明确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究竟“有什么用”。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以学会思考问题为教学侧重点,既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假问题,并学会提出真问题;又要让学生学会透过问题的表象去把握问题的实质,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还要让学生能够把握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独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问题的理路方法,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才能够自己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什么用”。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具有了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价值。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教学侧重点的自觉转变,着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什么用”。
三是实现教学落脚点从强调信仰灌输向养成良好思维习惯转变,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什么有用”。需要明确的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为学生建立起可靠的价值信仰体系,但不是生硬地让学生接受某一价值信仰,简单地让学生确立某一价值信仰。只有从信仰灌输向培养研究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转变,让研究生自己悟透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什么有用”,才能实现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动配合,进而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必须转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落脚点,强调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自觉研究问题、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履行正确的价值行为,最终建立起科学理性的价值信仰体系。为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理性思维习惯,学会理性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既不盲从也不盲信,做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捍卫者。其次,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既不偏“左”也不偏“右”,不做教条主义者和西化主义者,而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实践者。再次,要培养学生养成系统思维习惯,学会分析系统内部要素、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善于从全局看问题,既不夸大问题也不轻视问题,全面把握和正确判断内外形势及其影响,不做悲观主义者和盲目乐观者,而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觉推动者。养成良好思维习惯能够帮助研究生理性思考、科学思考、系统思考,自觉将正确的价值选择上升为可靠的价值信仰,做到“真懂、真信、真做”。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教学落脚点的自觉转变,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自己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什么有用”。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的逻辑指向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必须致力于实现研究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价值目标,这是重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的逻辑指向。
一是通过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实现学生“真心喜爱”的价值目标。研究生要“真心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用”,能够满足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在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其需求既有理论知识的扩充又有知识结构的完善,既有研究方法的训练又有科研能力的提升,既有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有正确思考方法的形成。这些需求既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之需,也是研究生未来工作实践之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让研究生明确知道自己成长成才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又要让研究生明白怎样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实现理论知识的扩充、知识结构的完善、研究方法的训练、科研能力的提升、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正确思考方法的形成,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教学出发点的有效转化和教学侧重点、落脚点的自觉转变,能够有效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满足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研究生才会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价值”的。因此,只有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才能实现学生“真心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目标。
二是通过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实现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使研究生“终身受益”,就必须使学生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真的有用”,能够引领成长成才的需求。在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在发挥引领作用?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既需要思想的引领,也需要理论的引领,还需要方法的引领。思想、理论、方法,既是研究生成长之需,也是研究生成才之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研究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又要深化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功底,增强研究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正确思考方法,增强研究生的理论分析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满足了研究生思想、理论、方法之需,经过未来学习、工作、研究的反复实践和检验,思想上能够引领研究生走向人生的光明大道,理论上能够引领研究生开创人生的美好前景,方法上能够引领研究生打开人生的智慧之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研究生而言才是“真的有用”。因此,只有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目标。
三是通过创造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需求,实现学生“毕生难忘”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使研究生“毕生难忘”,就必须致力于促进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能够创造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需求。在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决定学生最终能够成才的因素,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坚定的信念,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前进的动力,既有高远的追求又有踏实的努力,这些既是研究生成才的充分条件,也是研究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帮助研究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成才信念,又要帮助研究生明确奋斗目标、找到前进动力,还要引导研究生面向高远追求、肯于踏实努力,让研究生明白实现成才目标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创造的过程。当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研究生实现了知识、信仰、能力的有效转化,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信仰体系和能力体系,在形成的新体系中发现了自己成长成才的新需求,并不断创造出高于自身需求的新需求,推动自身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不断迈向新的人生目标,这才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只有创造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需求,才能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毕生难忘”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颖.回归“思想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2]陈锡喜.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理念的思考和评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
[3][4]王永友.贯穿科学思维方法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5]林楠.创新理念回归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6]高国希.造就现代公民资格——公民教育视野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7]迟萌.“星空”网站——拓展德育教学空间[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Z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