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方法和价值立场的根本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一堂必修课,在研读和学习中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认识及科学理解,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信仰及践行,落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业化建构和推进;要在研读中夯实学科基础,将经典著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结合起来使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并借助经典著作中的理论、方法及其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在研读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错误思潮,提升其政治理论素养。
【关键词】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作者简介】黄刚,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版,2016.2.39~4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与逻辑建构研究”(12CKS010)、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改革话语体系的生成逻辑与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素养、理论自信和科学信仰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发挥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教师呢?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懂马列、信马列、有理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第一,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认识及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曲解大多与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破坏有关,而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宁曾指出,我们应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由一整块钢铸成的”“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1]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想同经典著作的上下文联系起来、同特定历史条件联系起来、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联系起来,才能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基本前提、发展轨迹、理论内容及其适用边界等,才能既不随意增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当引申,也不漏掉那些我们不熟悉或易被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正如恩格斯在谈论如何学习《资本论》时所指出的那样,“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2]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有价值的成果,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载体,也是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体现。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解的根本途径。只有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才能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对马克思主义有科学认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第二,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信仰及践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也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信仰,对社会主义有信念,这样才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教育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如果只知道它是主义,而没有认识到它是科学,或是不能理解它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不成熟的、靠不住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是成为一名理想坚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必要条件,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将马克思主义的朴素感情上升为理性的认知和真实的信仰与践行。例如,只有认真研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才能更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从而确立理论上的自觉和自信;只有认真研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才能明确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及其实现的必然性,才能理解共产主义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关系。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很多领袖人物都是通过学习、研究《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既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走近崇高思想、汲取信仰力量、净化自我灵魂的过程。通过研读经典著作,不仅能获取最原始的科学理论,还能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共产党人的宗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学习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坚定信仰,才能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第三,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落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业化建构和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专业意识和严谨态度。一方面,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专业的把握,尤其是要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清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而要做到这“四个分清”,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避免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庸俗化、简单化、教条化的理解。另一方面,高素质、专业化还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专业意识和严谨态度上,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按照作者写的原样把握其原意,既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加进去,也不把著作中本来就有的重要内容遗漏掉。恩格斯就特别强调在原著研读中形成对理论的准确理解,“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3]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仅仅阅读二、三手资料是不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原原本本地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
二、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多年建设和发展后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还有待加强。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奠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基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使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要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工夫。
第一,从学科支撑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基础,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学科而言,经典著作及其研究都应当处于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基础、最核心位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文本,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依据。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研究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有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然后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第二,从教材使用角度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有效使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这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知识都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在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原理、观点是远远不够的。通常,在教师讲完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仍然存在着陌生感和距离感,更谈不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讲全、讲深、讲透。为什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讲全、讲深、讲透呢?这与部分教师未能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关,在课堂讲授中不能准确引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缺乏有力的经典原著支持和科学的逻辑推理论证,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也缺少“亲密接触”,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如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就不能得到彰显,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也难以形成深刻印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凝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最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
第三,从教学效果角度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管用”,就要主动回应社会现实问题,自觉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远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能保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说新话”,说大学生关心的话,任何“圣经式”宣传和“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都会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枯燥、抽象、空洞、过时的不良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老祖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需要通过经典著作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科学引证、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进行逻辑推导、有力论证,彰显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理论厚度和时代魅力,使大学生感悟到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理解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全面的研读和深刻的理解。例如,《资本论》虽然是以19世纪的资本主义为背景,但其中阐发的关于商品、劳动、价值、货币、分配、生产、消费、流通等思想,对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当代性和生命力,也是经典著作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所在。
第四,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理论、方法及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所以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经典作家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并把这些立场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例如,列宁就曾建议青年们在研究国家问题时要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他说,“我所以提到这部著作,是因为它在这方面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它从叙述历史开始,讲国家是怎样产生的。”[4]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体系,也体现着经典作家追求真理的艰辛历程。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经典作家们的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从而实现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进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这种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传递给学生。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典范之作,既严谨地揭示真理,也通俗地表达思想,其中包含着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感人肺腑的语言魅力、情理交融的叙事风格以及为人类未来谋求幸福的历史担当,这些都值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研读著作中感悟、体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借鉴、运用,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
三、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包括作为主阵地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在他们中间,有的直接担任学生导师,有的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都担负着重要职责,不可缺位。他们既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大学生在积极接近和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渗透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因此,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这期间较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彷徨和动摇,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并准确运用其科学理论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知识文化课有着显著不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导向性,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好。恩格斯在回信中建议福尔马尔的朋友研究原著本身,这样就不会被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分辨哪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哪些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才能避免走入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当前,社会上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和误解,如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等论调,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质疑、诋毁等倾向,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选择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在共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加以辨析和回应,以经典的力量和理论的魅力吸引大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导大学生正确识别和对待各种错误思潮,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养。当前,一些社会思潮和错误观点公然挑战和反对马克思主义,这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回应和批判,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研读。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和观点对大学生日常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站出来说话,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原理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揭露和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向大学生讲清楚错误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错误思潮。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直面现实、勇于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很多经典著作是经典作家们为了揭露、批判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而撰写的。认真研读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学习其基本原理,为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奠定理论基础,还可以学习其同错误思潮作斗争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因此,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观察、认识、分析、处理社会现实问题及舆论热点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保持理性态度。
总之,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培养新时期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0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
[4]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