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结合及其对教材完善的启示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鲍金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自下而上的相对冷漠这两种相反态度同时并存的尴尬处境,症结在于它没有充分地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述两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结合的,其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与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理性需求具有内在的契合关系。如果以两大目标有机结合的尺度来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会发现教材正是意识形态目标过强、育人目标相对薄弱的典型例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需要从重新定位意识形态目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适度引入问题逻辑等方面实现两大目标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目标;育人目标
【作者简介】鲍金(1980-),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湖北社会科学》(武汉),2015.12.188~193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13JZD0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社会的统治思想、核心价值和话语主导权”(12YJA710018)。
自从“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迄今为止,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面临着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自下而上的相对冷漠这两种相反态度同时并存的尴尬处境,这将会极大地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应发挥的效果。与此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直接依据的教材,也处于某种张力关系当中,一方面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因此必然要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从而保证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它主要是由教师、大学生阅读和使用,尤其是习惯于平等、对话、包容、共生的当代大学生面对充满确定结论、应然要求的教材时,还存在着较大的感觉隔阂和心理距离,这使得教材作为教学依据还无法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上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人们思考过很多原因,对此笔者的看法是:症结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材还没有充分地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只有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有机地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教材编写的全过程,才能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目标: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
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特点是它们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并贯穿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即具有意识形态的目标。而与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目标则极为突出,甚至这一点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一般课程的本质区别。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正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是承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一门课程,必然也承担着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育人目标。如此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便是双重的,它既具有本质上的意识形态目标,又具有一般性的育人目标。
首先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目标。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是表达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p550)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首要功能就是促进社会成员共同的认知体系、价值判断的形成,起到团结和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意识形态要求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意识地、系统地塑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新一代公民。从当代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重大的意识形态使命、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它肩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上述意识形态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决不能“去意识形态化”,搞所谓的“价值中立”。
其次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类课程,它对高等教育的从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承担帮助个体成长、促进价值实现、引领生命和谐的教育性任务,这一点就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作为受教育者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他们出生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急剧展开的时代,他们比以往大学生群体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更加多样的自主参与方式、更加充分的创新意识和更加广阔的全球化视野,当然他们身上也会体现出自我化、个体化乃至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形态,这样一种多元复杂的存在状态使得他们希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科学而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能够针对成长道路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获得思想的启示和人生的启迪,从而提高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上述育人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发挥教书育人的效果,注重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大学生内在精神需求的角度来满足学生的价值需要,从而实现育人的目标。
如此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具有鲜明的双重性,即兼具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意识形态目标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上的目标,育人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性的目标,因为不管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产生、发展,还是从其功能、要求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更多地、更紧密地与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相联系,只有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目标获得保证之后,它的育人目标才会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目标,既要坚持两点论,也要坚持重点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的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应该是有机统一的,因为只有将意识形态的教化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意识形态目标才能得到有效实现;反之,只有将教书育人引导到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的轨道上,育人目标才能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保持统一,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目标却出现了二元分立乃至相互隔离的情况,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意识形态的漂浮”,[2]其突出表现便是意识形态目标体现有余,而育人目标体现不足。客观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目标更多的与来自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联系,育人目标更多地与来自于学生的要求相联系,两种要求的定位、内容、层次和特点都有很大差异,这是导致两个目标发生分立和隔离的重要原因。不过,两个目标固然存在相互分离的倾向,但它们又内在地联系着,是统一物的两个部分,而非无联系的孤立的两个部分。我们应当全面、深刻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目标的独特价值和相互联系,从而找到实现两个目标有机结合的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的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与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理性需求具有内在的契合关系。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2)这就提出了理论的实现度与理论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度的关系问题。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被一个国家当作真正的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满足了这个国家人民的内在的问题需求,这一思路提示我们应当从对大学生问题解决和精神提升的角度来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的依据。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是他们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合理的价值观和理想观、正确的荣辱观和爱憎感正是在大学时期才逐步确立起来,大学生既有感性表层上的获取信息、娱人娱己、轻松愉快的心理需求,更有理性深层上的认知自我与他人、探究时代与社会、把握中国与世界的精神需求,对于后者的满足来说,一个重要渠道便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需要在精神世界中真正成长的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满足他们的理性的精神需求,即科学地认识自我与世界的需求以及严谨深刻地推理事物的能力的需求。不过教学实践发现,一些大学生一听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政治色彩较浓的话语,便会产生不在乎、不感兴趣乃至反感的情绪,认为这些都是些高大上的大道理。的确,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街谈巷议,它有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和严密的逻辑结构,然而在本质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性意识形态,是一种严肃的大道理。其“大”在于强调大视野、大目标、大境界,其“道”在于体现和反映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理”在于理论化的表述和系统化的整理。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之日起,它的突出特点便是内容的深刻和说理的透彻,它始终是以逻辑的、理论的力量而不是靠强权和压制深入人心的。
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强烈的实践品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说理中引导大学生,在理论思维训练中启发大学生,这样就能够在促使大学生自觉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精神成长。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0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题是实践地改变世界,而不是理论地解释世界。只有在改变世界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解放头脑”和“理论指南”才能发挥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功能。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分析和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生活中的重大疑难问题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取向的表现形态。简言之,它是解决人民群众问题的实践性理论。就此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可以在分析和解决大学生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价值理想,实现两个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蕴含着深刻的世界观意蕴、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和高尚的理想观情怀的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在保证意识形态目标实现的同时,满足大学生的问题需求和精神内需,从而实现两个目标的内在融合。
三、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两大目标有机结合方面的问题
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基础,反过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很多问题,恰恰是因为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未能有机地结合。如果以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的尺度来观照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会发现教材是意识形态目标过强、育人目标相对薄弱的典型例证。相比于一般课程的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直接地体现着国家意志,鲜明地体现着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被作为重点教材来建设,从中宣部、教育部的牵头组织到教材内容的专门研究、收集意见、撰写修改、征求意见、专家和一线教师审议、中央或教育部审定等严格程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些方面在保证教材准确传达国家意志的同时,却难以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接受习惯和认知偏好,这就使得教材无法很好地满足育人目标,由此就导致了教材的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在有机结合方面产生很多问题。具体而言,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比较偏重人类视野、国家维度等宏大叙事,而对现实的大学生个体及其生活形态缺乏关注,这样意识形态的宏大内容就难以激发大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得意识形态目标无法与育人目标进行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主要是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阐发世界的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展开具有最普遍意义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与人类社会的前途、资本主义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未来相关,这些可以说关系到人们抽象的整体利益,却很少涉及具体的、现实的个体利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着重阐述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之道相关的宏大叙事,而今天大学生的问题却是:历史和人民的这些选择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和我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有什么关系?这些大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教材中几乎是完全不在场的,由此也就很难发挥出有针对性的育人效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联系最为密切,然而细观教材内容,都是从革命、建设、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战略、总体、布局等宏观方面进行阐述,几乎不涉及社会生活、精神世界、思想情感、日常需要、人的发展等中观和微观层面,这也就表明教材内容还是单纯地采取了“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角度,而不是“紧接地气”的育人角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联系最为紧密,不过仔细看来,会发现教材内容过多地停留在面向所有公民的一般性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上,非常缺乏专门针对大学生、适用于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这样大学生就很难产生对教材的阅读兴趣。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话语比较严肃,强制性要求、应然性规范和定论性观点比较多,而平等式态度、研讨式交流和启发式观点较少,这种特点使得已经习惯于平等、共生、交流的当代大学生很难从内心深处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材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新成果的反映,当然应当保持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都是教材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意识形态目标所必需的,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主要读者群是大学生,既然是由大学生阅读,那么教材的话语风格就应当符合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贴近大学生的阅读偏好,就此而言,现有教材还没有彻底走出革命年代意识形态宣传的强制色彩,还没有达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科学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在无形中削弱了教材的育人效果。实际上,无论多么正确的理论,如果不注重阅读群体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就很难获得有效传播的效果,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来说同样如此。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这一代学生生活于物质相对富足的环境中,成长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天然地倾向于平等、对话和交流,这与强制式、命令式色彩非常浓厚的教材话语可以说是格格不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3](p65)当大学生面对“居高临下”的教材时,自然就无法产生思考的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也就很难充分实现。
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灌输色彩比较突出,研究意识和问题意识相对不足,这一点导致教材的可读性、学术性比较欠缺,未能达到“深入浅出”乃至“浅入深出”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材采取“灌输”的方式是必要的和必需的,而目前的问题在于,教材过分倚重于灌输方式,几乎没有给进一步的研讨交流和问题探究留下空间,这对于思想活跃,甚至是在某些方面喜欢标新立异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很难发生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激发,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大目标的相互隔离。一般来说,教材在处理内容深浅和表述难易的问题上,有四种类型:一是“深入深出”,即从复杂晦涩的学术概念出发,经过抽象分析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深刻的学术结论的过程,这是学术论文的模式,教材不应遵循此种类型;二是“浅入浅出”,即从常识经验出发,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得出生活性常识的过程,这是儿童读物的模式,教材同样不应遵循此种类型;三是“深入浅出”,即从深刻的学术概念出发,以浅显通俗的语言表达比较深刻的理论的过程,这是教材应当实现的目标,而现有的教材语言存在着较多的强制性色彩和应然性特点,还没有充分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以即使教材蕴含着深刻的理论观点,也难以将大学生吸引到理论观点的探究过程中,从而就无法有效实现育人目标;四是“浅入深出”,即从容易理解的常识经验和不同视角,通过创设“简单”情境和悬念问题,以逐渐深入的历史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比较深刻的理论和观点的过程,这同样是教材应当实现的目标。关于“浅入深出”,有人理解为以装腔作势的姿态把本来很浅显的道理故意讲得玄而又玄的方式,我们的理解与此不同,因为“浅入”是指导入的角度具有一种常识性、经验实证性的特点,它是认知的基础,“深出”不是故弄玄虚的“装深沉”,而是指阐述理论观点形成的历史和逻辑根据,[4]它是提升的关键,与“深入浅出”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学术概念、理解理论本质的思路不同,“浅入深出”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从现象的纷繁中把握本质、在事物的多样性规定中掌握理性具体。具体来说,教材不应停留于一般性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以及道德和法律的层面,而是要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情境冲突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生活的重重矛盾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历史生活的表层现象中领会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问题的多元呈现中树立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就此而言,现有的教材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浅入深出”的重要价值,还是较多地注重概念知识的传授,而不是逻辑能力和理论思维的养成,这就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
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实现两大目标有机结合的建议
教材是教师进行授课和学生进行理解的直接依据,是全部教学内容的所依之“本本”,其对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充分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就需要针对现有教材存在的意识形态目标过强、育人目标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话语、风格和语言进行完善,从而使得教材既能够充分而准确地贯彻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又能够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真正赢得大学生,从而让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生受益。具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意识形态目标。应当进一步明确,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本质属性就是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教材坚持意识形态目标是应有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特点便是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坚持意识形态目标是正当的、合理的。在此基础上,着力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理性科学的意识形态目标。所谓理性科学的意识形态目标,并非要否定传统的意识形态目标,而是要依据大学生的主体特点来调整意识形态目标实现的具体方式,提高其适应变化的能力,从而促进意识形态目标的有效实现。构建理性科学的意识形态目标,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教材应当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为依据,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为核心,只有如此,教材意识形态目标的实现才能获得可靠基础;二是需求性原则。以往教材在实现意识形态目标方面之所以出现不足,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改变意识形态的单向度灌输做法,要结合大学生人生历程中的“成长烦恼”,从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出发来思考教材的意识形态目标的实现方式。
其次,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满足学生理性需求的过程中实现教材的意识形态目标。鉴于当代社会的信息网络特点、大学生的主体特征和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必须花更大的精力和力量来研究当代大学生,要从满足和引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出发去思考如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正是他们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树立了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却往往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比较突出的创新成才意识却往往短于反思批判能力,崇尚自主选择但是团结协作观念较差,渴望多变差异但是吃苦耐劳精神淡化。面对具备全新特点的当代大学生,教材应当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合理的价值观和理想观、正确的荣辱观和爱憎感,通过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帮助大学生真正在认知、情感和价值三个层面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才能真正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意识形态目标的实现才能“接上地气”。
再次,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和语言调动大学生对于教材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得教材发挥出最大化的育人效果。大学生能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产生阅读兴趣,其关键点并不是教材观点和结论的“正确”的程度,而是教材内容和语言切中当代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境域的程度。越是能够揭示现实社会各种问题的矛盾本质,越是能够解释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张力关系,同时越是能够贴近学生话语风格和思维方式的教材,就越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为教材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提供最重要的推动力。当前学界有一种主流观点,主张“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一观点其实肯定了一种行为,即在教学过程中而非教材编写中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如果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教材对于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的先导作用,就应当认识到:尽管教材不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直接剧本,但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就将教学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学生特征、社会生活、案例故事、语言风格等因素考虑进来,使教材自身就成为“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榜样,不正是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最大支持吗?将“转化”前移到教材的编写环节,不仅为教学过程中的继续转化提供了示范,而且将极大地改进教材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从而使教材成为大学生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优秀读物。
最后,在保证教材实现意识形态目标的基础上,适度引入问题的逻辑结构,以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口,建立基于问题逻辑的教材内容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时代性。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p289-290)教材在保证意识形态目标的前提下,更多地从问题逻辑出发去编写内容和设计章节,按照问题所指引的方向去展开问题、分析问题,因为问题能够抓人,[6]真实的问题比单纯的概念、观点更能够抓住时代的本质和人心的所向。更多地遵循问题的逻辑,而非从概念到概念,实质上是超越认识的表象从而返回到“事情本身”,即当代社会现实的本质和科学理论的实质。以问题逻辑建构教材的内容体系,就能将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将理论问题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具有这种逻辑联系的教材内容体系,将会使教材具有理论深度和思想魅力,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探索和发现的历程,这样受教育者的受教是自觉的而非强制的,[7](p194)教材的意识形态目标将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获得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4]陈锡喜.强化理论思维能力培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J].思想理论教育,200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王天恩.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2011,⒀.
[7]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