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方法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孙代尧 李 健

【作者简介】孙代尧、李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6.2.113~115
自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发布后,北京大学作为几所先行试点高校之一,从2010年秋季起,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组负责组织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经过五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符合研究生思想实际,具有北大特色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过程中研究生的特点
研究生在本科阶段都修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在修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时,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理论评价能力初步具备。研究生抽象思维水平较高,比较关注理论论证过程,并由此出发对政治课进行学术评价。研究生虽然也喜欢活泼生动的内容,但他们更注重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注重材料与观点、论据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状态,会发现研究生中思考教师讲授的论证过程的比例大大高于本科生。
第二,理论比较和选择意识很强。由于网络等非传统媒介的影响,研究生通常都接触了不止一种社会思潮。相当比例的研究生会将这些思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比较,并做出选择。这些思潮,如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批判对象。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能回应学生心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产生的疑问,就会出现自说自话、无的放矢的境况,授课效果将打折扣。
第三,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硕士生在经过本科阶段思政课的学习后,已有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他们比较熟悉这门课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也有所掌握。这使得本门课程的教学变得既容易又困难:教师不再需要在解释概念和强调结论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但必要的理论讲解会引起学生的疲劳感。
第四,初始热情较高。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对理论逻辑更大的偏好,以及理论比较的需求,使得研究生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学习热情。直接的表现就是头一两次课出勤率比较高,听课也比较认真。如果支撑这种热情背后的多种因素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则热情会持续下去甚至更加热烈。但如果没有能够注意到这些新特点,等到这些积极作用消退之后,想再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就相对困难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理念
研究生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本科生思政课“概论”在基本内容上有衔接,但在层次要求上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前一门课程的内容既包括理论,又包括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建立的制度体系,后一门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前者为“研究”课,即强调讲授内容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后者为“概论”课,侧重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区别于“概论”课的教学要求和上面提到的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确立了以下一些教学理念。
第一,通过学术建构强调政治。在经历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研究生普遍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这门课在学术建构中强调政治。政治上的结论一定要表现为严密理论推导过程的结果,要有体系化的学术建构作为支撑。如果只强调政治结论,而理论论证部分较为贫乏,学术性并没有明显地高于本科生思政课以及研究生的专业课,就会给听课学生造成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的专业是学术,其他社会思潮也是学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非学术的政治。研究生思政课必须通过学术建构强调政治。这一理念要求教师把政治立场有机地体现在学术建构过程中,而不是重复政治结论。
第二,通过理论比照强调政治。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本科生对思想理论的关注度不高,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也较小,研究生则不然。由于网络舆情的复杂性,研究生都不同程度接触过主流思想之外的其他思潮,部分学生受错误思潮影响的时间甚至要远长于接受正面教育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直面这些思潮,而是自说自话,就可能给学生这样的印象,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以面对甚至不敢面对其他思潮的挑战。研究生思政课不能不通过理论比照强调政治。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对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有充分了解,并有对之进行学术批判的能力。
第三,通过视野拓展强调政治。经过大学本科思政课的学习,研究生已基本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这门课通过视野拓展强调政治。所谓视野拓展,即在讲授中引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前沿问题,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知识视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加深对中国道路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这一理念要求教师了解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前沿问题,并能够深入浅出地与政治结论联系起来讲授。
第四,培育学生热情强调政治。学生由于自身的思想需要和成绩需要,在学期之初对政治理论课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这种热情需要给予思想和成绩上的回报,在热情与回报的良性循环里获得学生对课程和课程内容的认同。与沦为“鸡汤课”和“水课”相反,这门课要让付出努力的学生在思想上有收获,在成绩上有体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视、认可这门课。这一理念要求教师既在课程内容上投入时间,也在课堂管理上付出精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思路
从上述理念出发,我们形成了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设计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系列专题教学。在每个专题中,把理论探讨、前沿介绍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强调问题意识,突出学术品味,并把思想引领这根红线贯穿其中。通过若干专题的串联,形成具备逻辑与历史一致性的专题系列。
第二,设计提升理论思维、拓展学术视野的系列经典书目。如果学生不读书,专题中若干带专业性的学术讨论将超出许多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因此学生读书须在教师讲授之前完成。
第三,设计体现理论比照以强调政治这一理念的系列读书报告展示会。教员要进行理论比照,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理论困惑。读书报告有概述经典书目内容的部分,也有学生的理论认知。教师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形成与学生的思想对话。
第四,设计学术竞争型的评价机制保护和培育学生热情。学生无论是读书、撰写读书报告、参与课堂讨论,还是听取专题授课、准备期末考试,其努力程度、效果及达到的理论认识均体现在相应的各项分数上。在良性的学术竞争气氛中,通过培育热情来强调政治的理念得以实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
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需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具体方法上。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组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方式。
第一,设置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突出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比较不同道路与思潮的三大板块和八大专题。第一板块的两个专题分别为:“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授社会主义理论从经典体系到中国特色体系的源流演进;“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讲授社会主义实践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的发展。第二板块的四个专题分别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些专题中,要及时纳入中国道路的新拓展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突破的内容,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和实践,要在相关专题讲授中充分阐释。第三板块的两个专题分别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可以看出,第一板块着重从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探索轨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运动,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第二板块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不同方面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道路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第三板块主要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各种“主义”的比较,回答国内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所谓“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质疑,并通过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这些专题基本上涵盖了当代中国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这些课题做出有学术逻辑和理论深度的解答,就可以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发展和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讲清楚在中国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只有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知识上让学生有新鲜的收获,在学术上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论冲击,才能在思想上给学生以实质性的影响。
第二,选择相关领域有学术积累的教师组成教学组。研究生们视野开阔,思辨能力强,也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对讲课质量相当挑剔,因此,优秀的师资配置是保证课堂吸引力的前提。本门课程的教学团队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自己的专题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都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发表。二是在观点上都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并自觉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释其专业领域的问题。三是虽然风格各异,但都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能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善于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设立学术竞争型的评价机制,给学生安排难度和频率适当的课程任务。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读书报告。开学初学生选课名单确定后,教学组向学生提供所有专题的经典学术书目,平均每个专题八本左右,均为该专题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文献、中外学术著作。学生需要从中选择三个专题并从该专题书目中各选择一本,撰写2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每篇10分,三篇共计30分。成绩的第二部分是读书报告会。我们要求学生将读书报告在该专题讲授前72小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助教,然后由助教从中择优选取15篇,在上课前现场公布名单。排名前12位的同学在课堂上做读书汇报和问答互动;排名后3位的同学为替补。视展示质量每人最高可得10分,每位同学最多入选一次15人名单。由于这个环节是竞争性的,因此会引起学生极大的热情,会在读书报告及课件准备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通过这个环节,主讲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讲授的重点。成绩的第三部分是互动分。如果在读书报告展示会上,或者在接下来的教师讲授中,学生与作报告的同学或教师形成了互动,可以得到不超过5分的互动分。成绩的第四部分是出勤分,计5分。成绩的第五部分是期末笔试,计50分。这种学术竞争型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努力和参与均能得到回报,既增强了课程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又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建立服务课程的管理团队。为了把握好细节,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课程质量,并及时反馈学生们的问题,除课程主持人外,我们给每个班配置了一名主管教师和2~3名助教组成的管理团队。主管教师同时也是某一专题的主讲教师。助教则都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年级的博士生,他们除了审读学生提交的读书报告,还要随时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或反馈给主管教师。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保证了课程的质量,也维护了课程形象。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