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场教学初探

2017-05-02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杨倩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引导和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是其义不容辞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而应积极拓宽教学渠道,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开辟现场教学的场所,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循环过程中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体验和深入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杨倩(1974-),女,广西玉林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024)。
【原文出处】《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2.61~6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看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社会主义接班人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的工作,是引导和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首先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为任务来展开的,后者可以说是前者的本质要求和体现。意识形态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表现为抽象的理论层面,而核心价值观则要落到实处,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的价值观念、明确的道德规范。这就决定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而应积极拓宽教学渠道,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开辟现场教学的场所,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循环过程中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体验和深入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产生更为巩固的政治认同效果。当前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任务重在践行层面,现场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在接触真实生活、深入社会实践的环境和场所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
一、挖掘现场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现场教学,就是将课堂搬出教室、甚至是校园,到范围更大的社会场所中去开展教学,挖掘其中的优越性有着多方面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我们在理论教学上注重践行的依据,而现场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转换情境,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出教室的狭小空间,可以增加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自觉性。当代西方兴起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我们在现代环境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依据,而现场教学恰恰能够营造一种鼓励学生主动求解、独立探索的学习氛围[1]。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观物起兴”道器观,可以作为我们在教学中增加实物、实景对应的依据,而现场教学能较好地转化教室场所、进行实物对应,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入地理解课堂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应该科学考虑这些理论依据,充分挖掘现场教学的独特优势。
1.现场教学有助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决定着其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应根据受众群体的细分来制定相适应的教育传播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政治引导的功能,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强化灌输的主流意识形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生活变化的某些情况下需要突出阶级性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大公约数”①,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反映着理想目标和现实需求的结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观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各族同胞和广大人民群体价值评价的基准。面对广泛的群众传播核心价值观,也需要注意受众的年龄阅历、教育程度等等多元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师生座谈会上提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大学生这一青年人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是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的重大问题。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科学研究当前“90后”一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充分考虑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比分析他们接受政治引导和普遍规范的不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传播教育的实效。
现场教学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固定框架,在即时互动中弥补思政课单向灌输的缺陷,让学生自觉体会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荣誉感。现场教学的主体转换,让学生变消极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参与,消除对政治说教的抵触情绪和隔阂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认同。当代青年学生熟悉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有着获取各类多元信息的强烈意愿,在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免不了会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进而会对一些从上至下的主流宣传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顾及青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实际,一味地灌输说教,只会产生更大的阻力,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如果在现场教学中贯彻主动实践的原则,让学生在特定场所和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形成观点,经过独立思考后形成认同,就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摆脱因受多元思潮影响而对核心价值观持有的一些不实成见,起到隐形教育的目的。可见,现场教学能够尊重学习者个人探索发现的权力,制造平等学习的氛围,让大学生追溯重大的社会事件和生动的历史进程,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2.现场教学利于促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情接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决定着其在教育传播的过程应该注重有效发挥崇高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和国家的利益与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个人人生信仰和理想追求结合起来,以自身的崇高性感召和引领广大社会成员。从当前来说,这一认知自然还没有达到全民自觉认知、广泛认同和普遍践行的程度,需要科学地将理性的引导辅以感性的熏陶,再落实到不懈地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行动当中去。如果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教育中,只是一味地树立高大全的形象和难以企及的标准,势必难以在普通群众和青年学生当中发挥其应有的号召力,更难以贯彻到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去发挥稳固而持久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亲切的氛围,尽量拉近先进人物与受众的心理差距、缩短英雄年代与现实生活的时空差距,让青年学生感觉到模范人物事迹真实可信、可亲可敬,而不是半信半疑、敬而远之。
现场教学转换教学空间,让学生在与具体人物和现实场景中的零距离接触中消除崇高性与普遍性、先进性与大众性的差距感。现场教学的场所选址,可以设计安排学生去了解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为国家社稷谋幸福的价值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颂扬的价值理念体现得更加亲近感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也汇聚着中国人民古往今来为民族复兴而矢志不渝的共同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描绘了美好社会的价值共识,也蕴含着为民请命、天下为公的价值情怀。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树立了理想公民的规范,也激励着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将教学场所选在历史陈列馆、名人故居等地,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还原为真实的故事,增强可信度。现场教学也可侧重以叙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在家常的方式中述说或者展示历史事件,增进与受众之间的亲切感,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阶段,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容易在现场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道德榜样的先进思想吸收到自己的言行中去。可见,现场教学让青年学生在拟态环境中产生在场的亲历感,在点滴的平凡中洞见伟大,触摸历史的温度,易于摆脱传统价值灌输的刻板印象,从而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接纳,进而达到心悦诚服的教学目的。
3.现场教学便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观印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的完整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深层理论的凝练和丰富内容的浓缩。采用简明通俗的表达形式,使其能为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广大群众所接受,目的是使老百姓记得住、重于行。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鲜明的大众化特征。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我们当下的社会意识的本质,既要包涵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发挥出引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效果,使其能为老百姓喜闻乐见,能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个词的概括与表达,简洁明快、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容易掌握,容易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仅为学术界和少数领导干部知晓。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要自觉适应这一简洁明快的基本特征,不应停留在教材和课堂中高深艰涩的学术理论阐释,而是采用直观简练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指导青年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日常行为。
现场教学是课堂教学有限空间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获得接触广阔天地和实际生活的直接经验。现场教学的实景体验,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所承载的意识形态等抽象理论直观化,有助于深化理解核心价值观从而贯彻到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行动中去。从国家层面来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事关国家民族的总体规划,富强就是共同追求国家繁荣兴盛、人民幸福安康,民主就是逐步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文明就是不断推动国家社会全方位进步,和谐就是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地发展。对这些宏观高远的概念,如果只是采用课堂讲授的一般手段,难免会显得空洞乏味。从社会层面来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达的是人们对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自由是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平等保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分享社会成果的真实权益,公正标识社会认同的合法性,法治以具有普遍性的权力规范来满足人们基本权利。对这些哲学政治学的经典命题,如果只是限于理论讲授,在课堂中容易流于抽象玄虚。从公民个人的层面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目的是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行素质,提倡爱国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鼓励敬业是对劳动创造的高度颂扬,建立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普遍诉求,呼吁友善则是由己及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较高境界。对这些充满感召力的价值追求,如果只停留在课堂教学的维度,不免容易沦为单调沉闷的说教。同时,青年大学生处在求学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地要求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很快掌握过于深邃的价值理念,所以我们应该考虑辅以现场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到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去组织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甚至是到政府机构、公益组织、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等广大天地中去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场面,将大大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力。可见,现场教学脱离狭隘的教室空间,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顺利地转变为学生们鲜明的精神动力和直观的行动指南。
二、探索现场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的具体方案
现场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是有意识地转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精心设计与核心价值观高度相关的教学环节,不是放弃课堂教学引导要求的随意性场地转换。我们以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现场教学为例,阐明如何制定和实践具体的行动,并且从中总结出现场教学的一般性经验。在教学安排上,首先应确定教学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可以通过现场,在参观中对应实物,让学生读懂馆藏匾额文字颂扬的道德风尚、体会题匾人和受匾人的人生故事;教学任务则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时民族英雄们抗敌、禁烟、拒签、守土、谏言等等英勇事迹;教学目的是要让大学生们认同和发扬这些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吸收的优秀传统道德价值。
1.选取场所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场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的首要环节。现场教学场所的选择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有较高的关联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来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过:“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中央在主流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倡议,这12个词都蕴含在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范畴之内。广阔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传播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的首选场所。
在政治文化之都的北京城,有许许多多可以进行现场教学的优秀载体,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科举匾额这一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的传统载体入手,让同学们从中批判性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及其时代价值,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从该馆官方网站[2]陈述的办馆宗旨和立馆中,我们也可以充分论证场所选择的科学性。第一,中国古代官方匾额的产生和应用,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在唐代之前,在门户题匾挂匾都是官方所为,无论是标名还是旌表良善,都是官方的权力,民间则无权挂匾。在两千多年的应用过程之中,官方一直是使用匾额传播官方文化的主体,匾额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表达工具之一,是古代各朝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第二,中国古代民间匾额有着强大的教化作用。利用匾额这种建筑装饰形式进行官方意识形态的宣扬教化,是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的一大特色,也是以文治国的手段之一。匾额在古代建筑中,居中高悬,赫然醒目,昭示万方。在官方的允许下,匾额之风后来在民间盛行,经久不衰。民间匾额多以崇尚美德、赞颂良好品行为主,起到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作用,成为了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第三,科举匾额是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公开呼吁。题署科举匾额的人,多数代表官方褒扬苦学有志之士,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作用。因此,选择这样的与核心价值观联系密切的教学场所作为现场教学试点应该是比较适合的。
2.编写提纲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大纲和印发问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的重要环节。开展现场教学之前,应该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这需要在充分了解现场教学场馆的布展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切题的结合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传达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并且对如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具体的解析②。依据这些相关论述,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场教学中,应该重点寻找“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这些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核心理念,找到其发展脉络,赋予时代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古今核心价值观的异同及两者之间的继承关系。
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根基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的布展陈列,设计了与教学提纲相关的作业问卷,人手一份发给同学们,要求当堂完成交回。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问题:第一,从科举匾额的题匾人和受匾人的励志人生中了解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在历史上的功过评说。多数题匾人,皆为学而优则仕的科举中人,其中不乏为民族利益舍生取义的名人。请学生尽量列举出馆内陈列匾额记录的名人及其故事。第二,从科举匾额题写的内容中了解科举制度的科名层次和国学传统。科举匾额有的直接题署科名,有的则是用典。用典既集中地体现了国学精华,又因其采用激励后学的语句甚多而起到了对传统美德的正面颂扬。请学生尽量列举馆内陈列的匾额典故并解释其含义。第三,从科举制度的历史中反思科举制的得失功过。请学生留意科举制开始于什么朝代?在各朝代又有什么变化?中国古代科举制如何体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公平公正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对西方文明又产生了什么影响?第四,从科举匾额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请学生分析古今异同,辨析其精华与糟粕。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具体问题在博物馆的科举制度、科举历史、科举考场、科举匾额、匾额文化、国学体验、台湾展厅等各个展厅浏览,既会因为有一定的挑战性而跃跃欲试,又会因为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不至于迷失跑题,无形中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元素和时代意义进行深入学习,从而能够较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3.及时互动
引导和回答好学生在现场提出来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的关键环节。现场教学是设定教案和灵活施教的结合,设计提纲和问题是前提,现场讲解是基础,而灵活回答和引导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则是现场教学的精彩之处。这也要求教师拓宽阅读面,尤其要熟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有关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诗词名言,就是表达高尚人生价值观的丰富资源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彪炳千秋,代代相传,文人墨客多有共识。由场景所见引导学生联想到这些道德榜样的人生与诗文,提升认识境界,是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的着力点。
现场教学必须鼓励和重视学生提问。在科举匾额博物馆的现场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有统有分,可以要求学生集中听讲后再分散浏览,要求教师与讲解员保持良好沟通,并且尽量做到全程跟随学生的探索。比如,馆内介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历史发展的展区内,有专栏留给科举屡试不第,但仍然立言立德,实现人生价值的名人,如李时珍、吴承恩、吴敬梓等人。在对千年科举的利弊充分评述的基础上,同学们往往会对科举不顺的名人产生兴趣。这时候需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古代士人淡薄功利的一面,挖掘他们所追求更宽广的人生价值,如李白的“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些诗文殷殷可鉴,表明他们虽然官场不如意,但仍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诸如此类的时刻,同学们在疑惑时,一旦得到教师提供的新线索和新思路,就会对现场探索更感兴趣,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更全面。
总体而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章节安排相应的现场教学环节,合理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加趣味性,营造别开生面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播的实效性。
注释:
①习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师生座谈会中谈到,“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②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集中讲到:“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同时还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③2013年3月1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就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7-98.
[2]姚远利.研究古代匾额创建新时期的匾额文化[EB/OL].[2015-10-20]. http://www.bjkeju.cn/gb/b0-1-9.htm.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