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慕课”是一种连接教育信息的载体,在变革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加剧了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等级分化及依附关系。借助强大的综合国力,西方发达国家以显著的“高势位”状态掌控了教育主动权,进而形成一种文化流动的“势位差”,呈现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态势,其实质是发达国家“强势文化”即“软实力”的传输,对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变革,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意义重大。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要树立意识形态安全观念,注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教育教学体系,并努力建构面向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范式。
【关键词】慕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势位差;强势文化;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简介】林彦虎(1984-),男,甘肃陇西人,硕士,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四川绵阳621010)。
【原文出处】《广西社会科学》(南宁),2016.2.208~2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01);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项目(SZQ2014002);西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重点课题(15sxb124)
“慕课”(MOOC)是由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首字母缩写而成,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是数字化时代一种连接教育信息的载体,在变革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加剧了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化与重组,加剧了发达国家“强势文化”渗透,为西方意识形态输出提供了便利,对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是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变革的积极作为,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慕课”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及其意识形态实质
“慕课”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慕课”无形中成了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载体。
首先,“慕课”使网络公开课从“静态”的单级输送提升为“动态”的多级互动,加剧了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等级分化及其依附关系。事实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突破并非始于“慕课”,网络公开课教学早已开始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反思。然而,“慕课”与网络教学有着显著区别。网络公开课是一种“静态”的教育资源库,只是把教师的“教”搬到了网上,未能真正解放学生的自主性,其实质是一种借助网络视频对教学内容的“静态”单向传输,学生难以参与到互动中。“而‘慕课’则是把课堂和考场搬到网上,呈现教学主客体的互动,包含着教学相长的全过程。”[1]可见,“慕课”为世界各国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流和对话平台,也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慕课”带来的大规模的参与性与开放式教学是建立在名校、名师、名课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谁占的优质教育资源多,谁就能吸引更多学员,这就加大了一国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分化。无疑,在这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战中,西方发达国家占有绝对性优势,其发起的“慕课”所倡导的“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质是对世界教育主导权的深层控制,教育资源等级化必将在世界各国展开,伴随等级化的结果是教育弱国对教育强国的深层依附性。
其次,“慕课”对全球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解放和教育资源时空界限的深层打破,加剧了西方“强势文化”对全球的渗透。“慕课”一是打破了班级制教学模式,极大解放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是传统的单向输送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师生间、学生间可以在论坛中相互交流学习。二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年龄、职业以及民族等方面各异的人都能同时学习一门课。然而,“慕课”也导致了西方“强势文化”主导地位的巩固和隐性渗透的加剧。也就是说,哪个国家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哪个国家就能吸引更多他国学员,显然,全球实际情况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优质教育资源领域占有显著优势地位。伴随教育主导权的加强与巩固,全球通过教育领域流动的文化将会形成一种“势位差”,呈现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趋势,这种文化流动的“势位差”看似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其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单向传输,对各国文化及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
最后,依托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西方发达国家借助“慕课”平台加速了新一轮意识形态的输出。作为载体,“慕课”只是一种教育平台,主导其运行的真正动力在于一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一门好的“慕课”是集IT精英、教育专家、网络技术管理团队等专业人员合力打造的结果;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占有以及名牌高校的打造更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及优良专业团队的支持。因此,可以说高水平“慕课”平台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显示,也是对一个国家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考量,如全球三大“慕课”巨头(Udacity、Coursera和edX)都在美国。西方国家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教育资源打造出一系列高品质“慕课”,以一种显著的“高势位”状态掌控了教育主导权,输出“西方文化”、“西方思维”、“西方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渗透。这种意识形态渗透除宏观的文化软实力输送外,也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歪曲中国历史,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该民族的记忆,是对其先辈文化认知的宝贵资源。然而,借助“慕课”教学载体,西方一些学者歪屈中国历史,大肆鼓吹历史虚无主义。以哈佛大学2013年10月31日开设的“China X”课程为例,该课程涉及中国历史、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在讲述过程中,哈佛历史系教授柯伟林以及其他授课者不仅在其编排的“中国朝代歌曲”中遗漏许多历史王朝,而且否定中国历史文化及其遗产,甚至不负责任地说出“直到20世纪以前是没有叫‘中国’的国家的”、“中国没有中国话”等荒唐之语,至于在授课过程中对历史人物及其典故的个人情绪性评价、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否定更是频现[2]。
二是鼓吹西方价值观念,弱化中国学生的政治认同。以Coursera平台上“民主化进程(Democratic Development)”课程为例,在听了由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和政治学教授拉里·戴蒙德主讲的这门课后,一名中国学员在该课程笔记中记录到:“与民主政体相对的是威权政体,可以细分为选举威权(如新加坡、俄罗斯)、一党制威权(如中国)、个人独裁、绝对君主、军事统治、极权主义等。”同时,授课者还“在课程中列举了一些所谓的为民主做出贡献的人,其中就包括因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刘晓波”[3]。显然,该门课程授课者将中国政治制度归纳为与民主政体对立的威权政体,通过歪曲和抹黑中国现行政体来鼓吹西方所谓的民主政体。同时,授课者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分子高调美化,旨在高抬西方所谓的民主,从而达到弱化中国学生政治认同的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慕课化”的价值审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是信息化时代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变革的积极作为,尽管在变革中极具挑战性,但其潜藏着巨大价值。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就现实而言,这种“主渠道”主要是通过教育部统一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着系统的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教育,为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稳定而科学的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的变革,任何学科的停滞不前都无疑是倒退,只有在与时俱进中才能迎合时代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更具价值性和实效性。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是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前者侧重课堂理论性教育,后者侧重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性教育,当然,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两者是相互交融的。在数字化时代,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现实交流都不能局限于传统方式。面对“慕课”带来的教育领域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融入“慕课”教学中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是确保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需要。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的变革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极具威胁,就内在威胁而言,当代大学生更加热衷于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这无形中既提高了课堂中教师理论讲解的难度,也对抽象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提出了更多挑战。就外在威胁而言,“慕课”实质是西方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雄厚的科技以及先进的教育进行的新一轮意识形态渗透,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和领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停留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而必须及时融入互联网时代,积极打造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让互联网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占领和巩固数字化时代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三、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的实践路径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立足以下方面展开:
(一)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意识形态安全
1.加大监督力度,严守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全球高端“慕课”平台几乎都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它们借助强势经济和雄厚科技实力在输出教育资源的同时,变相将西方意识形态输向了全球。面对“慕课”的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和文化软实力输出的双重功效,我们在高度重视并积极融入的同时,更应严守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慕课”审查机制,加大对国外“慕课”的审查力度,尤其要重视西方“慕课”的意识形态隐性传播;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慕课”的双重宣传,不仅要向民众宣传“慕课”的教育优势,而且要向民众宣传“慕课”内含的意识形态安全实质,教育民众高度重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2.紧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仅是建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基性问题,而且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问题,这一问题的立足点正确与否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乃至成败。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时走向了知识性教育的误区。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含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决定了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坚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最终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现实目标)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因此,借助“慕课”平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要的前提是立足价值观教育,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3.打造中国特色的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力争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领域掌握主导权。“慕课”的潜在价值不仅仅在于教育领域的变革,更在于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有效保护国家政治安全以及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必须积极参与到竞争中,力争打造出具有本国特色的优质“慕课”平台。立足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内容领域,应坚持在与时俱进中创建出系列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以高雅优质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而在技术领域,面对极其不利的形势,我国要加大重视和投入力度,“应科学规划‘慕课’平台发展战略,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力,创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慕课’平台”[4]。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教育教学体系
1.在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上注重向数字化教学实践转换。具体而言,教学结构的转变要立足以下方面:一是课堂结构云架构,学习主载体向云端推进[5],即借助互联网云技术架起交互性良好的数字化教学课堂,将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室、课堂、校园等推向网络平台;二是教学团队组建由传统的相同或相似学科的教师合力备课授课走向名师与IT精英、教育专家、网络技术管理团队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员的合力共建;三是重构主体间交流连接方式,打破传统课堂为主的单一教学形式,力求建构网上网下的双向互动交流方式。同时,就教学模式的转变而言,一是要彻底变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教学,真正让教学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有效适应“慕课”平台的开放性和大规模参与性的要求;二是立足教学对象的变化转换教学针对性,“慕课”将传统学校教学中的同龄人扩大到了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行业等的“大融合”,面对这种变化,各学科教学针对性要更灵活,教材编写、课程设置、课堂交流、线下指导,甚至何种语言授课等方面都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定位;三是评价方式要从传统知识性掌握程度向价值性内化外化的实效性转变。
2.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协同推进隐性教学的高效渗透。具体而言,其一,在教学内容上要整合优质资源,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资源知识库,为“隐性教学”铺垫基础,在内容选取、加工、整合等方面不能脱离时代,要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注重处理好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教材、课程内容等教学资源的创设要注重两大融合: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其二,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隐性教学运用。隐性教学优势在于潜隐性和渗透性,较之显性教学更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方式上要多采取隐性方式,如案例的引导性、文化的熏陶性、情景的感染性、思想的冲击性等,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隐性教学的实效渗透。
3.在教学内容选取和教育主体定位上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几门课程中,且各高校均设有相关专业教师讲授。诚然,这种集中统一的教育方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也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同时却很难走出国门。具体原因如下:其一,这种集中统一性教育与“慕课”开放性教育存在冲突,前者集中于对我国高校学生的集中强制性教育,而后者立足全球性和自主性。其二,学员借助“慕课”平台选取课程时,多以理工科等实用型学科为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价值观教育,其内含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的具体国情教育无形中加大了吸引国外学员的难度。面对上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的变革不可避免,总体而言,应注重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一是教育定位坚持原则性。即始终坚持这门课的基本原理、根本立场不能变,要守住意识形态教育的底线。二是教学内容应注重包容性。在融合目前统一教材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将内含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国国情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的学科糅合其中,让世界各国学员积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强我国意识形态输送的潜隐性。三是教育主体定位更具灵活性。“慕课”带来的教育格局的扩大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跟进对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挑战,而目前我国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很难独立胜任这一任务,应严格选拔一批历史、地理、哲学、文学、政治学等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集中统筹策划,立足本学科基础上将意识形态教育通过更丰富多元的内容隐性呈现。
(三)建构面向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范式
1.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教导文明”向“对话文明”转换。个体对理论的认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往往通过外在教导和内在自发的学习来实现。然而,外在教导通常以“普遍的和强制的力量”作用于个体,其效果不佳;而以个体自发形成的学习相对外在教导而言效果虽佳,但毕竟依旧是建立在单一主体的自我内化过程中,其实效性仍然受阻。因此,对于理论的认同而言,建立在每个个体主动自觉基础上的多级主体的平等对话方式的学习对个体而言其实效性最佳,尤其在信息化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和不断涌现的理论,多级主体间“平等对话”是大势所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的实效性进展必须走向这种多级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应该用‘对话文明’替代‘教导文明’”[6]。这不仅是基于上述个体对理论认同方式最优选择的原因,而且是由“慕课”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所决定。
2.探索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格局。“慕课”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等特性决定的。面对这种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一是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强势的高校组建高质量“慕课”群,集中高校力量共同推进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品牌效应和世界影响力。二是在严守意识形态底线的前提下适度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内容上不断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鲜活力与生活气息,推进与世界先进文明的融合;同时,在教学上要主动适应“慕课”带来的教育对象的变化,进一步扩大教学主体,将高校名师,企事业单位优秀领导者、模范员工、培训师、演讲家等人员积极拉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让他们身临“慕课”现身讲解,从而有效适应“慕课”平台中不同学习群体和多元文化交流的需要。三是积极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要求,探索和建构一整套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等相结合的教学与评价体系。四是深入教学实质,进一步研究“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的精髓,并结合中国实际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中。
3.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三大价值体系”的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定位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先进文化三大价值体系伴随我们左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旗帜问题、道路问题,是指导中国人民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理论,动摇不得。然而,伴随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道德伦理有所下滑,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当重视,毕竟几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礼仪制度、生活习俗、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几千年来,靠这种民族文化约束着每个中国人的言行,维护着社会稳定,无声无息地汇聚成了人们共同认可并遵循着的道德准则。但伴随时代的发展,更加开放的世界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要在与时俱进中发展,面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不能回避,只能在结合中国实际中有效融合,在时代变革中不断给中华文明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化”想求得实效性发展,就应该在内容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先进文化三大价值体系有效融合,在实践运行中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7],这不仅是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交融的新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慕课化”立足中国而走向世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豪.“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4,(4):70-73.
[2]郗厚军.西方MOOC中隐含的历史虚无主义探析——以《China X》为例[J].当代继续教育,2015,(2):32-35.
[3]李亚员,管立国.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与政治安全[J].理论探索,2015,(1):54-58.
[4]高地.“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04-108.
[5]杨美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建设初探[J].求索,2015,(3):182-186.
[6]陈新汉.认同、共识及其相互转化——关于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结合的哲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2,(7):38-46.
[7]程恩富.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潮比较——当前多元思潮激荡下的马克思主义[J].人民论坛,2012,(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