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中华优秀传统政德在当代治国理政中的价值

2017-05-03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黄钊

【摘要】传统政德是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官德”范畴,它与传统医德、师德、工德等相关职业道德处于平行地位,却又担负着更加繁重的道德义务。政德,指的是一切从政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其内容极其丰富,特别是“爱民保民”理念、“公正清廉”理念、“举贤任能”理念等,在历代治国理政中均发挥过无比重要的独特作用,到了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好好继承。
【关键词】传统政德;爱民保民;公正清廉;举贤任能;治国理政
【作者简介】黄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6.11下.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评价客观而中肯,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价值,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导向。本文拟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一谈传统政德在当代治国理政中的现实价值。
传统政德是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官德范畴,它与传统医德、师德、工德等相关职业道德,处于平行地位,却又担负着更加繁重的道德义务。政德,指的是一切从政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其内容极其丰富,如在处理官民关系方面,突出“民本”意识,自觉地在职业行为中,做到保民爱民,关心民生;在处理公私关系方面,做到出以公心,不徇私情,体现廉洁奉公的高尚追求;在挑选国家管理人员方面,坚持任人唯贤,力避任人唯亲,等等,都是政德涉及的重要内容。传统政德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它既可为主体搞好自我修身、立德做人,提供行为规范;也可为社会君臣“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和“治国平天下”,提供重要指导原则。我国历代政坛上出现的具有高风亮节和完美道德情操的志士仁人(包括“清官”),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政德的滋养和培育分不开的。同时,中国历史上一系列清明政治的出现,也都同高尚政德的传播和弘扬密切相关。这说明,我国优秀传统政德,确实在我国古代治国理政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并有效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政德,到了今天,是否还具有治国理政的价值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肤浅体会,以就教于海内外同仁和大方之家。
一、中华传统政德强调“爱民”“保民”,这在今天的治国理政中,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爱民”“保民”。“爱民”一词,较早见于《春秋·谷梁传》:“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爱民也。”(《庄公二十七年》)“保民”一词较早见于《尚书·梓材篇》:“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爱民”“保民”是古代先贤关心民生、重视民力的集中体现,是当时政德的重要内容。它是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民本理念演化而来。按照“民惟邦本”的含义,势必要求执政者正确处理君民关系,借以稳固邦国政局。强调“民本”,是对奴隶制时代神化君权的否定,有突破奴隶制世袭制的进步意义。众所周知,在夏商周奴隶制时代,统治者曾大力宣扬“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的说教,旨在宣传“君贵民轻”意识,以维护奴隶主的最高权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正在解体,奴隶主的权威开始下降,故民本理念应运而生。当时,儒家学者提出“民贵君轻”说,以取代奴隶主阶级的“君贵民轻”说,《孟子·梁惠王上》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就从根本上推倒了奴隶制的“王权至上”说,肯定了“民心”“民力”在政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树起了尊民理念。强调“民贵君轻”,就从哲理上揭示了君与民的本质联系。正是基于这一点,儒家的革新派进步思想家荀子运用“舟水之喻”的著名论断,来阐明君民关系,指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这就从本质上论证了“平政爱民”的必要性,从而促使当政者在治国理政中,做到以改善民生为己任,自觉地为民众兴利除害,真正减轻民众疾苦。到了魏晋时期,北齐著名学者在其著作《刘子·爱民篇》中明确提出:“宽宥刑罚,以全人(‘人’,读为‘民’,下同)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轻约赋敛,不匮人财。”毫无疑问,这些主张,有利于减轻统治者对于民众的压迫与剥削,因而具有进步意义。
正是在上述“民本”思想的推动下,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逐渐产生了对民众的敬畏感。据《贞观政要·君道》载:“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这个记载,充分反映了李世民对“民本”之道,理解得相当透彻,并落实在他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他亲手开创的“贞观盛世”,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上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古代封建君臣在接受了“民惟邦本”的理念后,尚且能够注意改善治国理政的方略,在“爱民”“保民”方面作出成绩。今天,我们的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我们的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党政干部作为“社会公仆”,难道不能够在“爱民”“保民”方面,比封建士人和封建君臣作得更好一些吗?毫无疑问,完全可以作得更好一些。因为我们的党和国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群众兴利除害,是广大干部应尽的职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P367)所以,古代思想家倡导的“爱民”“保民”理念,完全可以丰富与充实当今党政干部们的政德追求,并为今天的治国理政贡献力量。
二、中华传统政德,倡导“公正”“清廉”,这在今天的治国理政中,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我国古代思想家,大力倡导“公正”“清廉”之德。所谓“公正”,指的是处理国家和民众事务,能做到“出以公心”“不徇私情”;所谓“清廉”,指的是在对待财利方面,能克制私欲,不受贿、不贪污,具有“清白廉洁”的品格。
古代贤哲,围绕“公正”“清廉”,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见解。关于“公正”,《吕氏春秋·贵公》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疑‘生’为‘立’之误)于公。”这是告诉人们,公正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做到了公正无私,就可以得天下;反之,若偏私丧公,则必然丧失天下。可见,为政治国,不能不践行公正无私之德。汉代马融所著《忠经》曰:“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经·天地·神明章》)这里用“至公无私”来诠释“忠”,认为做到了“至公无私”,就是忠于职守,就能合乎政德的要求。故《尚书·洪范篇》明确提倡“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认为作君王的,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使王道正直平稳,永无波折。关于“清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言:“廉者,政之本也。”这是明确把“清廉”看作理政之本。《吕氏春秋·忠廉篇》云:“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这是说,面对“大利”的诱惑,也不改变自己所奉行的正义初衷,才可称之为“廉”,表现了“廉者不苟取”的高尚价值取向。故“廉”在古代被称为“士君子之大节”(《欧阳文忠公集·廉耻说》),是高尚人格的体现。可见,“清廉”也是为政者必备的重要德行。
需要强调的是,“公正”“清廉”到了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这是因为,贯彻“公正”“清廉”,不仅是当代党政干部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且是每个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2](P394)习近平同志还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3](P390)这些重要指示,很有针对性、现实性,说明我国古代崇尚“公正”“清廉”的政德,到了今天仍可在治国理政中,再造辉煌。特别是在党和国家全面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下,大力倡导“公正”“清廉”,无疑有助于深化广大干部的思想建设,把反腐倡廉方针落到实处。
三、中华传统政德,要求当政者注重“举贤”“任能”,这在今天的治国理政中,仍值得大力提倡
“举贤”“任能”,在思想上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举贤”,指的是选举有德之材;二是“任能”,指的是任用有智慧的能人,两者合起来,就是强调选用德才兼备之人来承担社会公职。这既是政权建设走向优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主政者践行高尚政德的重要体现。
我国古代贤哲,十分重视“举贤”“任能”。儒家创始人孔子,曾明确教导他的“为季氏宰”的学生仲弓在为政中要坚持“举贤才”(《论语·子路》),这表明儒家十分重视举贤。孔子之后,墨家创始人墨子,更对举贤有自己系统的理论见解,他撰成《尚贤》上、中、下三篇专论,明确提出“尚贤、事能”的主张,认为要像尧、舜、禹、汤、文、武那样,以“尚贤、事能”为政。该文载:“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悪,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尚贤》上)这就清楚明白地告诉人们,能否“尚贤事能”,是国家治理得好坏的重要标志,故又曰:“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尚贤》上)“贤者之治国也,蚤(通‘早’,下同)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暮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尚贤》中)这些论述,均从理论上阐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墨子的结论是:“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与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尚贤》上)这些论述,把“尚贤”“使能”的道理讲透了,为古代中国推行尚贤政治,开了理论先河。
到了战国末年,荀子吸取了墨子的基本思想,多次强调“尚贤使能”。他在论证为君之道的《君道》篇,强调明君要在“得人”上下力气。其所谓“得人”,指的是“得贤才”,说:“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而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不难看出,这里旨在说明举贤任能的重大价值。故又说:“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又说:“隆礼至(疑‘至’为‘重’之误)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在《臣道》篇,荀子又强调说:“明主尚贤使能而饷其盛,暗主妬贤畏能而灭其功。”在他看来,国君选择贤能之臣,国家治理就有可靠保证。指出:“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这是说,有了正义之贤臣,则朝廷大政方针就不会偏邪;有了守边的能臣,则国家疆土就不会丧失。可见,举贤任能多么重要。
强调“举贤”“任能”,实质上是倡导“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奴隶制的世袭制,因而在当时极具进步意义。它既体现了我国古代贤哲治国理政智慧,也显示了当时进步人士修身立德的高尚追求,曾对我国古代政权建设和官德塑造,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其值得关注的现实价值。倡导“举贤”“任能”,实质上就是要求各级当政者,注重选用德才兼备的新人承担治国理政义务。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目标极其辉煌,工程极其艰巨,只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正是有鉴于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4](P415)习近平同志也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5](P411)以上邓小平、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我国先贤倡导的“举贤”“任能”政治方略,在今天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仍具有相应的现实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先贤倡导的“爱民”与“保民”意识、“公正”与“清廉”意识、“举贤”与“任能”意识,都是古代为政者奉行的政德的重要体现。它们不仅为古代从政者修身立德提供了行为规范,而且也为古代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导向,对古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过重大理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涉政德理念,对于当今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搞好自我修身和治国理政,也有重大借鉴意义,我们应当百倍珍惜,努力将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2][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