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的两个重大实践问题。“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恒久旨向和一致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还面临着吸引力障碍、解释力障碍、感染力障碍等现实困境。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实现“三个榫接”,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榫接人民群众的情感世界、榫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榫接人民群众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逻辑
【作者简介】牟霖,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李忠军,吉林大学党委(吉林长春130012)。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6.10.52~57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5JZD004)。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问题做出重要论述;[1]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两者具有充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已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存在的瓶颈困难与突破路径亟待破解。本文遵循这一思路,从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等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的两大重要实践问题。对于两个庞杂的历史实践活动,由其内在逻辑入手来考察其相互关系,无疑是重要的切入视角。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相同的目标旨向,前者是后者的方法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标任务,二者在内在逻辑上是相统一的。
其一,“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致目标
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其社会实践的进程中都蕴含着“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张力。“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3]它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使“大众化”的要求和张力的蓄势更加充分。“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目标、价值和理念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来保障和支撑,马克思主义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也需要最大范围社会主体的广泛认同与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通向实践的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掌握人民群众,被人民群众认知、接受、认同、信仰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以“掌握群众”为价值起点,它的本质内涵也充分体现了其终极目标就是掌握群众,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大众掌握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内容,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等活动。自马克思主义产生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开始其走向大众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掌握群众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所决定的,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注定要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一是面向实践,二是面向群众。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在这里,“群众”作为理论作用于实践的主体,也是理论教育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先进理论武装群众、掌握群众的过程,其发生机制就是通过改造群众的主观世界,推动群众的社会实践而得以实现。综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石,以“掌握群众”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主要途径
从理论推演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6]这里在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的同时,也指出了其重要方法和途径就是开展“理论宣传普及”。此后,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任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方法”等理论问题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学界的研究,能够从中寻获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共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有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涵揭示时,将大众化任务规定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党员(执政党还要对社会成员)施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广大人民利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7]也有学者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进入学科、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大众文化形式、进入大众传媒阵地、进入思想,[8]将理论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途径中具有先导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常需要经历四大路径,即教育宣传、社会心理影响、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影响,其中教育宣传是一种直接作用路径,其他三种是间接作用路径”。[9]与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其他途径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组织相对严密、程序相对规范、影响相对持久的组织方式,它更注重培养大众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世界观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是正面的、直接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
从历史考察来看,无产阶级产生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在工人头脑中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即便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人们对理论和纲领仍存在严重分歧,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共产主义联络委员会,集合理论家和革命家不断地开展教育研讨,与各种错误思潮辩争,才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实现“入脑入心”,开启最初的“大众化”。列宁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要“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10]因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1]在这里,列宁将“灌输”作为理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实际已明确表达了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良传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艾思奇、李达、胡绳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就通过理论教育在中国掀起了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辨别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改造思想世界、改变旧中国的强大精神武器。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延安进行全党范围的整风学习,也是一次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使用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主张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理论教育原则深入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12]进一步明确了理论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相互交织、互动共生,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已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加剧,新媒体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瓶颈和困难。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三个障碍”。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大众化进程中的吸引力障碍
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是理论掌握群众的感性前提,是大众认识理论、接受教育、改造思想、指导实践的基础。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障碍主要体现为大众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和兴趣不足,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形式化、功利化倾向突出。这一障碍的产生源于三个方面的现实原因。第一,社会上一些主观偏见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60多年前,理论内容包罗万象,语言抽象深邃,其自身的理论特性就决定了“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而在现实中,一些人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表面化、片面化,“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13]一些社会矛盾和领导干部的消极示范效应也引发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读、误解,甚至反感和抵触,这些主观偏见和质疑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第二,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分散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竞相发声,其中不乏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这些思潮的传播和渗透往往由西方敌对势力策划支持,无时不在与马克思主义展开对大众的影响和争夺。社会思潮长期存在的现实环境对大众思想和舆论产生了广泛影响,很大程度上分散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对以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复杂而严峻的现实挑战。第三,话语体系的偏差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当前,虽然马克思主义在舆论传播中指导地位依然牢固,但“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马克思主义在某一阶段、某一阵地、某一群体或某一新事物传播过程中存在暂时性传播弱化的问题。此外,由于话语方式通俗化和生活化不够,导致现实中还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14]学术性、抽象性的话语体系难以使大众产生心理共鸣,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大众化进程中的解释力障碍
理论的解释力是理论科学性和真理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解释力,一是指马克思主义自身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面临重大问题的解答力和说服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社会形态由农业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的转型期,改革任务艰巨,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增多,这些新形势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产生了巨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具体实践中具有理论创新的滞后性,理论与现实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很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在理论中没有涉及或研究尚浅,对产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难以及时有效地给予解答和说服。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力和掌握力。理论教育者作为自主性和能动性最强的要素,直接控制和驾驭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过程。当前,由于专业结构和职业内容的错位矛盾、专业能力和职业特质的现实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的素质结构参差不齐,部分理论教育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15]从而影响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解释力。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力和诠释力。列宁指出,必须“供给工人真正的、全面的和生动的政治知识”。[16]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苏联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虽然这一问题随着研究深入、教材修订和课程改革等不断修正,但在现实中仍存在对马克思主义解释简单化、教条化的倾向和错误,“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17]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教条或机械的理解,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解释力。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推动大众化进程中的感染力障碍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看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大众化)的进程。其中,理论感染个体是基础环节,是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大众的感染力不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阶层分化、大众主体性增强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染大众的现实难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各阶层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利益需求均存在较大差异,地区性、行业性、集团性、阶层性利益分化显著,利益冲突加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化解和协调利益冲突的能力不断受到挑战。由于实践中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教育模式,这也增大了开展分类指导、提升理论教育感染力的难度。另一方面,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染大众的传统方法形成冲击。当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文化生产方式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观念,对传统自上而下、群众运动式的理论教育方法产生极大冲击。而使用计算机、手机等新媒体终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大众化的需要,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缺乏必要的技术素养、知识技能和传播经验,这些都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感染力的发挥。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其实质是做好“理论掌握大众”“大众掌握理论”的桥梁和纽带,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视野嵌入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全部图景,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灵魂、情感需要、生活实践有机联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迅速有效地融入大众的思想深处,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为大众所自觉接受和广泛认同,进而上升为理性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三个榫接”。
1.触及大众灵魂,榫接人民群众的情感世界
“灵魂”是对人的思想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和主宰作用的社会意识。将“灵魂”这一概念范畴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语境中,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情感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灵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作为意义世界核心的信仰,二是作为观念世界核心的价值观,三是作为心理世界核心的精神。在这一逻辑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触及大众灵魂,一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铸塑问题。信仰为大众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终极的动力支持,它赋予人们安身立命、自强不息、追求理想、投身事业的强大力量。信仰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让大众“真懂真信”从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额外任务”。将信仰铸塑作为理论教育推动大众化进程的核心,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坚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信心和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二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育解决马克思主义价值引导问题。“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8]要善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大众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认同并内化这一普遍价值共识。要善于使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解疑释惑,积极回应大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惑与迷茫,实现思想解惑与现实解难的协调共进。三是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教育,解决马克思主义情感触动问题。情感是理论教育最容易触及大众灵魂的层次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触动人的情感,就是要善于挖掘马克思主义中有关历史和民族精神特性的理论成果,以中国精神为核心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开展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要善于总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经验,善于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激发大众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家园感、认同感、自豪感,构筑广大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培养大众追求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2.切准利益共识,榫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
“正是群众利益是任何大的历史事件的基础。”[19]马克思主义注重生活世界,也从未脱离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要为大众所有,更要为大众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以大众利益诉求为重要导向,从满足大众需要入手开展理论教育。从整体来看,要坚持教育大众、服务大众的立场,为人民群众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大众的理论需要是第一需要。在知识方面,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知理解;在能力方面,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众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指导实践;在情感方面,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对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情感支持,从而实现感性认同与理性认知的整体跃进。从群体来看,要坚持分类指导,提升理论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大众化绝不是均等化,而是在尊重群体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普及的过程。大众组成结构和利益诉求的层次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分类指导提供了现实可能。要将群体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现实需要的差异性作为开展理论教育的前提条件,注重总结提炼群体需求的共性,把握分类指导经验和规律。要注重区分年龄、民族、职业、阶层、地域等因素的对象界限,寻求每一群体需求的关键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活动。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原则方法协调群体利益冲突,凝聚最大共识。从个体来看,要关注民生,最大程度地表达和反映个体的现实利益。对于广大工农群众来说,个体对理论的态度通常都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根据理论攸关民生的程度间接发生的。理论教育关切民生,人民才会关注理论。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地思考和概括关乎民生的理论问题,形成代表民众诉求的理论成果,把民众的期盼、诉求、建议表达反映出来,使社会中每一个组织甚至个人都可以在理论中寻求解释现实的答案、解决问题的路径、面向未来的希望,进而推进理论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另一方面,要“自下而上”地了解和考察人民群众的思想诉求、现实困难和对策建议,进行理论提升,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使大众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指引大众的具体实践。
3.适配方法情境,榫接人民群众的认知结构
“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20]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点在方法创新和转换,包括学术语言的通俗化转换、工具方法的人文性转换、传统载体的现代性转换。首先,在语言体系上,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建构通俗化的语言体系,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形象助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民生活实践相连。要用生活化、具象化的语言来阐释理论、消解困惑、传播价值、铸塑信仰。要深入浅出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大众听得懂、能理解、易传播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要善于使用可触可感、可亲可近的语言技巧,主动创设情境,用入情入理、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和真实生动、富有哲理的现实案例说服大众、感染大众,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相结合、“大理论”和“小切口”相结合,使清新通俗的语言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大众的优良导体。其次,要凸显大众主体性,充分尊重大众情感需要、精神自由和价值判断,使教育方法从“单向灌输”向“适配认知”转化、从“宏观叙事”向“心灵共情”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要尊重大众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和文化习惯,尊重大众认知和情感的差异性,使用以境育情、以理服人、情理结合的方法。要注重挖掘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理论成果,如公平正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理论等,将理论教育融入更多人文关怀,主动引导和培养大众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尽力转变和消除其消极悲观的负面情感,通过对人主体意识的关注和发挥来唤醒和释放人的潜能,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再次,要善于使用新媒体教育方法,拓展理论教育阵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决定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和效果。面对“因网而兴、因网而变”的大众化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以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抢占理论教育新阵地;要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传播方式,通过网络图文、音像资料、电子刊物、网校网课等开展教育宣传。要巩固传统阵地,拓展新平台,探索新媒体方法和传统理论教育方法交互的教育模式,形成综合施策、协同教育的理论教育合力,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参考文献:
[1][3][13][14][15][17][18][2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9.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7]庞仁芝,李学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4).
[8]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
[9]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10][11][16]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3,29,83.
[12]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09-11-16.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