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一期

《形势与政策》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7-05-03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侯良健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以纸质教材为媒介的课堂教学载体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需要。针对《形势与政策》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设计“纸质教材+数字多媒体资源”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实现同一主题内容的不同媒介表现形式,旨在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新形态教材;一体化设计;数字多媒体资源
【作者简介】侯良健,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事业部(北京100029)。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6.7.88~91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该课程设置以来,有关部门已经撰写出版数本教材,为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现状是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变化快,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缺少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教材建设及时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内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长期不断探索。本文所说的新形态教材是指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并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多媒体资源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研发的教材建设新形态。在充分发挥纸质教材和数字多媒体资源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数字多媒体资源与纸质教材的融合度和互动性,目的是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及时、更具吸引力,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
一、“形势与政策”课需要符合课程内容和特点的教材支撑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中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当前国内外重大形势、重大事件、发展趋势、国际关系及我国的对外政策、原则立场。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要求开放性的教材内容设计。目前的“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内容结构在知识的组织和表述上,基本上是按传统学科逻辑顺序编排的,封闭式序列化的线性结构。个别的纸质教材配套了教辅资源(教学光盘、电子课件等)以及各种类型的配套数字化资源(PPT、教学课件、资源库、作业系统、测试系统等),而缺少纸质教材与相关资源的一体化设计。
其次,从纸质教材出版周期看,单一纸质教材不能满足课程时效性的需要。“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是以最新的时事热点问题来解读政策,教材内容就应及时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疑释惑。而目前的《形势与政策》教材一般是以年或学期为单位出版的,因此,经常会出现教材截稿时间在上学期,而教材使用是在下学期,显然单一的纸质教材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在重大事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关内容无法及时反映在纸质教材中,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
最后,从媒体融合角度看,传统教材缺乏吸引力。当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比如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是他们喜欢的形式。如果“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教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思想、符合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大学生失去兴趣,使教育教学陷入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境地,何谈宣传思想、传播知识、教育学生。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环境、对象、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为指导,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为方向,发挥媒介融合数字出版的优势,设计研发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的《形势与政策》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无论对于课程规范,还是对于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形势与政策》教材新形态一体化建设的优势
“形势与政策”课面对的是各个专业领域、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含高职高专),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核心就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教材的改革和创新。《形势与政策》教材建设面临转型和升级,即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从纸质教材编写理念、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方式、结构功能等教学设计上实现与数字多媒体资源的关联、补充、拓展、融合的一体化设计研发。
(一)纸质教材内容与资源一体化设计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需要
教育部社科司每学期颁布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是按照国内、国际两部分的主题要点编写的,这些主题要点主要围绕近期党和国家的重大关切、重大战略和重要政策,围绕本学期的重大事件、主题活动及各个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围绕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及中国政府的立场观点等问题来展开的。其中的每一个教学主题都承载着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从教材研发的角度来看,教材内容必须教学化,这种教学化实际上是让教材“心理化”,即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使教材具有可教性。
首先,纸质教材内容按专题式编写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比如,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侧重民族宗教政策问题的讲解,军队院校更加注重国防军事问题,高职高专院校侧重职业道德技能的培养,专题式教材编写有助于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专题授课,教师根据学科背景、知识结构集中备课,弥补教师能力上的差异。
其次,从课程自身的内容定位来看,“‘形势与政策’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之处在于其不同于专业性的理论论证课程,以理论来联系实际,而是依附于当前国内外形势中重大的时事热点事件以及党和国家重要的方针、路线、政策等基础性的事实材料,以实际来联系理论。所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展开总是从事实出发,总结经验、生成规律、阐释道理。”[1]“形势与政策”课要回应学生对当前重大问题的关切,这是教师对学生政策引领的切入点。因此,提炼主要问题,推动教学内容的深度研究与主题式整合,使每一个教学主题都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专题属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
最后,主题式内容组织有利于数字多媒体资源一体化的组合拓展。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大纲,设计了一个整体的内容构架,使学生对课程及各个主题之间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并结合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采用主题式数字多媒体资源一体化设计编写的《形势与政策》教材,关注热点问题回答重大现实问题。比如,确定了中国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主题单元后,主题下设中国外交基本原则和对外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国的周边关系等专题内容,根据时效性进行专题的组合,2013年的“中国周边安全”等专题、2014年的“由钓鱼岛看中日关系现状和未来”等专题、2015年的“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等专题,热点问题和内容是变化的而主题是相对稳定的。纸质教材与数字多媒体资源一体化研发的新形态教材可以为主题单元提供不同媒介、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
(二)与传统教材相比,资源一体化教材更符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特点
首先,从教材一体化设计上看,新形态教材有助于及时补充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时效性。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出版形态和出版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这就为相对固定的教材及时有效补充内容提供了可能。二维码将纸质教材媒介和数字资源媒介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教材内容和数字资源的融合。例如,2015年初,由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5)》扫二维码可以观看报告视频,首次推出政府工作报告图解本。全书通过在文本中配插图表、图片以及相关知识链接、注释等内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基本框架、主要内涵和重点、亮点等作了简要清晰的阐释。这样,各种数字资源在纸质教材平台上得到了整合,并且使得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呈现出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特征。在设计教材的纸质内容与数字资源的关联时,应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如何编排科学的内容体系,其中,结合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教材中的知识技能点或者知识技能要点科学合理地配置数字资源是一条比较合理且可行的道路。[2]高等教育出版社从2014年年初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与教材进行了整体设计,纸质教材侧重内容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基本形势与政策部分,发挥文字表达逻辑、概念、知识体系的优势,在每个专题的功能模块上设计了相关链接、阅读书目、思考题等拓展阅读功能,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背景介绍、解释说明和阅读资料,每本教材关联50-100个二维码。学生只需要用手机扫描纸质教材上的二维码图标,即可立即链接并看到讲座、微视频、动画、图表等媒体素材。二维码帮助传统纸质教材轻松实现网络化与立体化转型,搭建了“纸网互动”的通道,使得纸质教材更加活泼与生动。[3]比如,纸质教材在2016年8月份出版,对于教材中10月份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美国大选的专题(大选结果揭晓是在2017年1月)可以及时更新二维码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数字一体化教材研发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次,数字多媒体融合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媒介融合的角度看,教材建设正在逐步摆脱过去纸质教材和数字多媒体资源两张皮的状况,教材出版工作由传统内容单一的纸质化、平面化向多维度、立体化出版的方向发展,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即同一个专题根据时效性、重要性及关注对象决定它的专题表现形式。纸质教材、二维码、音像教材、《教学活页》、微信公众平台和APP互为补充、相互融合。
高等教育出版社围绕“听世界声音、讲中国故事、走复兴之路、扬中国精神”的教育理念,使“形势与政策”课形成了既交叉又融合的数字多媒体教材出版形态。同一主题下的专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不同媒介的特点和优势为主题服务。比如,根据“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主题,纸质教材的专题以学期为单位出版,音像教材以月度为单位出版,《教学活页》不定期出版作为补充,微信公众平台每周推送,APP平台可以集成作业系统、测试系统、交流板块等更多拓展性资源与功能,并以此开发更多的功能模块。音像教材2009年年初推出《2008,我们共同成长》的大学生成长主题,2012年年初推出《回望2011》大国形象与世界同行主题,2011年年初推出《2010,中国在前行》“我的梦中国梦”主题,这些以新闻汇编资料结合大学生的人物事件制作的音像教材更具“情节故事性”,于是出现了一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16位亲人的大学生毅然参与到奥运会志愿者中去的北京师范大学李菊同学,出现了在《2010,中国在前行》中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国家的重大活动后,体会到个人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于是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大学生。而纸质《形势与政策》教材中讲“中国梦”这个主题的专题是《中国梦: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共同期盼》,按照教材的体例、逻辑体系讲述“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历史底蕴和当代意义”“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中国梦的重要遵循和实现途径”“中国梦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也就是说,音像教材给学生学习,纸质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同时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活页》作为教师的教辅材料,APP平台作为对学生的调查反馈系统以及作业系统、测试系统、交流板块等。体现“形势与政策”课既是知识的教育,又是情感的教育,避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一直停留在原有纸质教材的概念、逻辑、知识体系的灌输上,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三、《形势与政策》教材新形态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一)要处理好专题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由行业专家参与编写的专题更具专业性,但是不能忽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不要把时事热点新闻本身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以热点问题作为契合点,理清专题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线索和结合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人格,培育灵魂的过程。因此,教材专题作为“剧本”除了要考虑“悬念”和“故事性”“可读性”之外,要更多地考虑专题的“主题”。同时,在相同主题单元下,如何设计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好地发挥新形态一体化数字多媒体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是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二)实现媒体有效融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平台,传统教材与数字多媒体资源正从共存、互补、整合、优化创新发展到一体化研发,实现纸质内容与数字资源之间“1+1>2”的效应。一体化资源建立在纸质教材、数字多媒体资源、教学和设计制作队伍以及平台深度合作等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资源一体化设计。相信随着慕课、微课等数字课程的研发,必然改变“形势与政策”课程与教材的关系。结合新形态教材与数字课程的深度融合及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形成更加丰富、开放、动态的系统。
(三)提供个性化教育教学服务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很多教育出版社深入教学领域,以教材为基础、课程为核心,以新形态教材和数字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对传统教材出版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行探索,为教育教学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新媒体环境下基于纸质教材研发的电子教材、数字产品的新形态教材以及个性化课程定制服务,提供了从资源建设、平台环境、教学活动支持和服务、课程评价到课程出版的整体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形式丰富多样,交互性强,不但丰富了教材的含义与内容,而且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从每一个教学主题内容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资源,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对这些内容资源进行创新和系统化、专业化深度开发,从而实现资源的增值和综合利用的最大化。因此,依托传统出版具有的内容资源优势,研发和推广基于不同资源类型和读者需求的数字教材及相关产品,实现了“一个理念,多个主题”“一个主题、多个专题”“一个专题、多种形态”“一个内容、多次开发”“一次产出、多次增值”。可以说,教材出版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提供纸质教材向提供教学资源设计转变,从提供教学内容逐渐向提供教育服务转变。
参考文献:
[1]冷雪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价值观承载”问题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2]段博原.媒介融合下高校立体化教材的转型升级[J].现代出版,2015,(1).
[3]徐晶,李婉嘉.二维码教材设计与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4).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