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一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育人协同机制研究

2017-05-03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李秀芳、王鑫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但均统一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创新思政课与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平台,制定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核心优势清单,打造以“政治角色”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模式,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交流渠道,构建双方优势互补、有机配合、无缝衔接、良性互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
【作者简介】李秀芳,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讲师,博士;王鑫,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课研究》(沪),2016.4.46~5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上海学校德育实践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育人协同机制研究”(2015-D-038)阶段性成果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1]。要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首先要形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渠道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作用。这点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同,并被写入2015年出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该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注重发挥辅导员队伍的联动作用”,“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2]在这里,无论“合力”育人、“协同”育人,还是“联动”育人,表述上虽有一定差异,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均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有机配合,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问题的提出,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现状、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着实践而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因此,作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3],主要通过思政课堂来完成育人的任务,帮助学生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而将理性认识付诸实践,则需要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辅导员发挥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应通力协作,使学生认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协同论。1971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1976年,哈肯系统地阐述了协同理论。所谓“协同”,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4]。协同论认为,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协作与互相孤立的关系。各子系统在相互协作的关系下产生协同作用和整体效应,驱动子系统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使系统从各子系统间简单无序的堆积,转变为有序聚集的组合,在协同作用下推动系统发生质变并达到稳定状态,形成具有新功能的有机整体。[5]作为系统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也应当运用协同论,促进各要素有机配合,有效整合,有序排列,产生1+1>2的效果。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理论。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统性,该系统包括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系统、作为教育客体的教育对象系统、作为教育介体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系统、作为教育环体的教育环境系统。这些系统的组成、结构,均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其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系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修养的影响又巨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落实“全员育人”理论的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实依据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问题的提出,除了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外,也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有力回应。这里的现实依据,既包括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也包括现实基础。
(一)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都会对育人结果产生影响。由此出发,反观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述“四体”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做出改变,继而对客体、介体、环体等发生作用,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实效性的提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子系统,该系统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6]。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党的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继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动力,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根本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均具有双重角色。思政课教师一方面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方面的工作,“通过科研活动创造新的知识,完成学校的科研任务,通过教学传播知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7],这是其职业属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它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容是什么”[8]。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根本的是政治角色,是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用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政课教师角色”[9]。该角色是思政课教师与高校其他教师的重要区别,也是角色存在的基础之所在。辅导员既是大学生“政治思想领航者”,又是“学习成才指导者”、“人生发展引导者”、“事务工作管理者”。其中,“政治思想领航者”是辅导员的本质性工作。
然而,无论思政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都存在自身定位模糊、弱化“政治角色”、“政治思想领航者”的现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最根本的育人的任务。辅导员被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所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主体性认同度不高、角色定位模糊,影响了教育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最终将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同时,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虽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由于高校目前的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双方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导致本该紧密配合、优势互补的两支队伍长期缺乏交流和沟通,信息互不共享。笔者所在的部门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还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学院除了有思政课教师外,也有一批辅导员。但这两支队伍协同水平低,合作和配合不力,从而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因此,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的完善,既促进两支队伍的全面发展,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系统所面临挑战的及时回应。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系统,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象,即受教育者大学生。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大学生价值取向、主体意识、个体需求急剧发生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所面对的挑战更严峻,单凭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一己之力已不可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教育者需摒弃传统思维,寻找新的着力点,促进各系统的融合与关联,探索最大限度增强各系统紧密结合的方法,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产出比。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作用,“建立有序的工作交流机制,加强交流沟通,互通学生信息,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从而增强教育效果”[10]。
再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系统乏力的有效方式。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系统也面临着诸多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教育目标上来看,如前所述,由于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模糊,导致双方或多或少都忽略了“政治角色”而偏重“职业属性”,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从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来看,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单向灌输、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时代性不强、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而辅导员工作内容过多、范围过广、过程复杂,使其“主观上不积极、客观上也无法做到认认真真学习相关知识,研究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更谈不上用新技术、新手段针对每个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本该在育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环力量大大虚弱。这就需要发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双重作用,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实基础
之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笔者回到主体系统寻找力量,提出要发挥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作用,是因为二者可以协同,拥有协同作用的基础。
首先,从双方身份来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虽分属不同的队伍,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两者均是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基础和依据。
其次,从当前技术发展来看,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有了技术上的基础。微博、微信、易班等平台的发展,使思政课教师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与辅导员一起完成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MOOCs的广泛推广,使辅导员也能够突破专业的限制,为学生解答对思政课堂中的相关问题。
三、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机制建构
既然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既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我们就应当切实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主体系统结构,提升双方的协同力。以问题为导向,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创新思政课与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
在大多数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一样,由所在学院进行管理。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学生工作部门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11]同时,在校级层面,则由不同的领导来主管。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思政课教师由社科部管理,辅导员由学工部管理,这两个部门各自独立,业务往来并不频繁。上述管理模式,人为地为二者协同育人制造了障碍。因此,应当创新管理机制,打通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任督二脉”。在此机制下,校级层面,在服从党委统一领导的基础上,由同一位主管领导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中级管理层面,则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统一管理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相关的人、财、物。唯其如此,才能改变当前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为二者协同育人创造条件。
第二,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平台
利用大数据技术,创建有力的资源整合平台,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作用的发挥,起着基础性作用。教育资源的外延十分广泛,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和日常表现、教师教学资源等。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提供学生课堂表现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资料。提供学生课堂表现,方便辅导员直接了解学生基本学习情况及重点人群的学习状态,有的放矢地开展“精准德育”工作;提供教学重点难点,可以为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一致,减少两支队伍工作中的“内耗”。另一方面,辅导员提供学生基本信息和第二课堂开展情况。提供学生基本信息,使思政课教师能够准确地了解和定位学生,顺应时代提出的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提供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使思政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动态,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予以配合。总之,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及时把必要的组织功能联合在平台这个载体和中介中,建立起一个适应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较为紧密的合作平台。
第三,制定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核心优势清单
如前所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虽育人方法和手段不同,但双方均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二者的核心优势清单。在育人过程中,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增强二者协同力。例如,思政课教师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专业性强、学历高,熟悉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前沿性问题与发展趋势;辅导员来源广泛,对学科领域的了解不及思政课教师广泛。因此,应当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核心优势,搭建培训平台,为辅导员理论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笔者所在的学校曾进行过此类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辅导员的核心优势在于对学生生活参与度高,对学生的号召力强,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可以发挥辅导员的这个核心优势,获得辅导员的配合和帮助。也就是说,在核心优势清单基础上,通过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人力、知识、技术、基础设施、资本、信息及政策等创新资源的互动,实现教育合作创新目标,取得更大效益。
第四,打造以“政治角色”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模式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均具有双重角色,且“政治角色”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按照这种逻辑,在考核体系中,应当充分体现对“政治角色”绩效的考核。但在现存的考核体系中,无论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还是对辅导员的考核,对“政治角色”绩效的考核关注度并不高。无论是年度考核还是评定职称,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和其他教师并无太大差异,未体现出其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的考核更看重工作实绩,这里的工作实绩,主要指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水平,而非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该问题的存在固然与“政治角色”绩效的考核难度大有关,但却影响了二者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因此,应着力打造以“政治角色”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模式,重点考核双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该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对自身及对方“政治角色”的认同度,提高二者协同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五,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交流渠道
这里所指的“双向交流渠道”,包括两种路径:动态路径和静态路径。动态路径指双方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转换身份”,相互兼职。“相互兼职是克服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陷、实现两支队伍结合的双赢途径”[12],既可以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又可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水平,开阔双方视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静态路径是指在不转换身份的前提下,“互相受邀参加相互工作、群体之间相互沟通思想与共享资源”[13]。思政课教师可以邀请辅导员随班听课,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课堂点评和主体发言;辅导员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双方还可以组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组,共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和困惑,实现队伍的优化组合,提升整体育人效果。
总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接纳并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迎接挑战。而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是提升育人水平、提高育人质量的可行且有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265.
[2]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266.
[4][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15.
[5]李超逸.系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协同模式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3.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268.
[7]周海燕、赵星星.思政理论课教师双重角色定位的冲突与化解[J].高校教育管理,2012(3).
[8]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9]周海燕、赵星星.思政理论课教师双重角色定位的冲突与化解[J].高校教育管理,2012(3).另可参见顾钰民.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三大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8(17).
[10]谭群英、何会宁.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1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A].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344.
[12]谭群英、何会宁.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13]朱立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交流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