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十年回顾与反思研讨会在沪召开

2017-05-03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李玉、查建国

4月27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十年回顾与反思”暨《上海市志·科学分志·人文社会科学卷(1978—2010)》“马克思主义研究篇”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原副书记忻平教授作主旨发言及会议总结报告。《上海市志·科学分志·人文社会科学卷(1978—2010)》“马克思主义研究章”主笔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钰民教授介绍该方志篇章编写的阶段成果并作主题发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方志办副主任陈梁就社会科学方志的体例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海江教授主持研讨会。
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研究员,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王天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涵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范宝舟教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张远新,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总支副书记曹泳鑫研究员,上海市德育中心副主任宗爱东,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方志办王心红等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和主管部门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进行了学术交流。
顾钰民指出,2009年上海方面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问世,2011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报告》出版,此后按年度进行了组织编写,对全国及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反思。其研究成果体现在:党中央、中宣部、教育部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文件和决议,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和学科发展的综合情况报告等,据此,上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研究方面走在前列。上海作为全国最前沿的研究阵地之一,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若以更优质的方志的形式呈现出来,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大贡献。
忻平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时代课题,也是学科创新发展的,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应对和接洽国际主流话语体系并与各种思想文化斗争的迫切需要,更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其重要途径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
方松华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10年,对强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现代思想的主潮、引领中国和上海走向繁荣的主流思想与先进文化做出了贡献。从学理内涵方面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有着自身思想发展的历史与逻辑脉络。马克思主义在国家和社会的理论生活中逐步奠定自身的学术基础,积累自身的学术传统,建构自身的学科体系。
在总结了10年来上海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内容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后,王天恩认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上海的改革开放更多触及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的问题,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进行概括和反思,不仅对于进一步推动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而且对于全国的改革开放亦具有参考价值。
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政课上的应用,胡涵锦认为,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也要不断与时俱进,认真总结1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坚守"敬畏"和"严谨"的教学理念,认真思考"讲些啥"、"为什么讲"、"怎样讲",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必须想明白的思考题,也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答题。
范宝舟指出,学术自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的有力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自觉必须树立学科意识,根据学科特性构筑学术共同体,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研究范式,营造健康而规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术生态环境,培育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其科学研究水平,以深厚的学术内涵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真正使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承担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王凤才认为,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体现了“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的统一,关注并积极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成果,比如生态哲学、实践哲学、身体哲学等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上海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居全国前列。比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0年9月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内唯一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也是国内唯一设立国外马克思主义博士点的研究机构;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设立在上海;迄今已出版发行了10多期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
从文化自信、道路自觉等角度,张远新谈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想法。他指出,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能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课题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重大。
曹泳鑫说,“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改造中国的实践已近10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已1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执政党及其思想、理论、政策、实践,国家制度、精神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无不打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烙印。”他还表示,百年中国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应积极面对和深入研究现阶段其所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发展趋势。
汪青松指出,一直以来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体现在其横向有机构成和纵向历史发展上,实质在于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上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性,从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上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从立场、观点、方法上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应成为上海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宗爱东谈到,在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10年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上海高校思政课程体系。
与会专家学者还对《上海市志·科学分志·人文社会科学卷(1978—2010)》“马克思主义研究章”进行探讨交流。大家充分肯定了撰写工作的成效,同时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学科方志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理论研究大工程,对学科发展的历史记录、成果汇总和未来启迪意义重大。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