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017-07-11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翟志强

【摘要】执行10多年的“05方案”所提供的建设成就及其积累的宝贵经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高校课程体系的关系及其内部各门课程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加深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的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翟志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社会科学教学部,从事明史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浙江  杭州  310002)。
【原文出处】《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12.112~1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随着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制度化、正规化而逐步形成的以“纲要”“基础”“概论”和“原理”等课程为核心内容的相互联系、有机组合的课程体系。在“05方案”执行10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建设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课时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合以及课程的具体开设顺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其提升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10多年时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成就及其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文拟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外部关系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阐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认识,借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提供一些新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新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动态反映,它具有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双重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是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新发展作为思想武器来教育、引导和塑造高校青年的现实依托和课程载体。两者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就会因丧失思想灵魂,缺乏必备内容,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若没有课程体系很好地优化整合,转化为课程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也将无法实现。因此,必须统筹兼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新发展、新成果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
(一)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内容必须属于或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其所要反映的本质内容。从理论体系的本义来看,它必须符合属于科学理论理和形成完备体系这两点基本要求。[1]因此,进入课程体系的内容也必须符合上述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对现实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
这是我们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教育下一代的根本目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看法从根本上说是不科学的,经不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实践的考验。目前存在着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入课堂,将非科学的观点、方法引入课程体系的不良现象。如鼓吹价值多元,不做辨析地宣扬“自由”、“民主”和“平等”等西方价值观,打着细化研究、还原真相的幌子,肢解历史、歪曲事实,为历史虚无主义张目。这些观点和看法,看似观点新颖、批判深刻,实则从根本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经不起分析和辩驳。但是这种违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原则的做法对于缺乏辨析和判断能力的青年学生起到了很坏的作用,弱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的坚守。
2.不成体系的零散的孤立的观点、看法不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课程内容庸俗化、肤浅化、碎片化倾向,其理论根源即在于缺乏对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体系性的把握,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独特优势。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满足学生所谓的兴趣和实用要求,授课内容过分偏重于捕捉新奇古怪的内容,而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引导,忽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进行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细致入微地分析。这种做法矮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高度和应有地位,误导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正确认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表面热闹,实则理论性不足,说服力不强。
(二)必须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强理论说服力,充分发挥其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正因为如此,她才能真正认清事物本质,做到实事求是,从而能够解决现实中面临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其生命力的直接体现。因此,进入课程体系的马克思主义除了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当然这也是首要的),还要积极反映最新的社会动态,有效吸收最新的理论成果,避免课程内容老套化、推理方式教条化和解决问题公式化,无法发挥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不断调整的内在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变化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课程体系必须及时反映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也随之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保持生机和活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要真正从本质上发展完善,取得育人效果,从根本上还在于把握、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发展的理论成果。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品质和实效。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设立的初衷之一就是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因此应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一个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2]
(三)必须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作为课程体系本身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有属于课程体系建设本身的特殊性。在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课程体系建设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前提下,必须明确理论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性。
从内容上说,学术无禁区,但课堂有纪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不设界限,但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应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原则。不宜将性质不定、思路不明、结论不定的学说作为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从目的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终目的在于对真理的探究,止于研究结论。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则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结论基础上的延伸,但是这种研究结论必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这些观点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有效吸收、合理编排,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课程教学进行宣传教育,使理论被学生接纳。它更侧重于将新理论、新成果作为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框架内的重新建构。
从理论宣传教育的层面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也不同于政治宣传。政治宣传对理论的深度和体系性要求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那么高,但其政治灌输的目的更为直接。对课程体系建设而言,课程设置是载体,理论教育与宣传是手段,思想内化基础上的行动自觉是目标。它既不能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纯粹理论研究,更不能等同于单纯的政治宣传。以学术研究的目标定位超越思想教育的初衷,容易出现因挤压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而偏离教育目标的现象。单纯的政治宣传会因理论性的弱化导致认识肤浅、表面化,思想教育难以深入和持久。
二、高校课程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从属于整个高校课程体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置身于整个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宏观视野进行考虑。从历史上看,中共领导下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遵照“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和“传授业务技术知识”的要求,依据课程内容大体将课程分为政治课和专业课(或称业务课)。
对于如何统筹协调专业技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从课程性质定位、课时比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今天我们在“05方案”的基础上从整个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从课程性质上明确两类课程服务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毛泽东强调青年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还有在思想、政治上追求进步,他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3]1951年教育部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并注意建立正规的和完备的教学组织,丰富系统的讲授内容,以克服过去有些学校将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一般业务课程对立起来片面进行、不相联系的现象。[4]“文革”结束后,为充分扭转过分偏重政治挂帅,挤压业务学习的局面,明确提出:“我国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专门人才。”[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邓小平在1989年6月9日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即过分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5]近年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2014年12月,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因此,作为高校课程体系而言,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两类性质课程的重要地位,具体设置课程时要做到两者兼顾,使它们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该特别注意贯彻政治思想教育与科学技术知识密切结合的原则,使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贯串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6](P119)尤其不能从狭隘的实用主义出发,以专业课替代和挤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二)注重合理安排两类课程的课时比例
自从高校引入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之后,专业课与政治课的课时分配比例关系一直是中共领导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政治课大体占高校课程课时总量的10%-30%。新中国成立后,课程体系建设向制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其中政治课的“52方案”和“56方案”都从整个大学课程的总体课时数出发,详细规定各门政治课程的具体课时。在学制改革及教学大纲调整的过程中也特别注意通盘考虑两类性质课程的比例关系,尤为注重保证政治理论课课时,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但是专业课与政治课之间的课时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结合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注重从不同性质的学校、专业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适度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量,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也是建国初期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突出特点。去年9月10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课时量,并给出考核评价的等级。但在根据不同性质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角度来设置课时量并给予一定灵活性方面似乎仍有完善的空间。
(三)具体授课内容编排上注重彼此密切配合
中共在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注重营造整体教育环境。在课程安排上紧密围绕着培养目标展开教育内容,特别关注各门课程之间的协调一致。例如新中国成立前的识字教育、儿歌、美术、音乐教育都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昭抡副部长强调在制订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应注意在这个教学大纲中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要只限于绪论部分”。[6](P69)这对我们今天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整个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这一大目标。
今天,我们从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全面人才的宏观视野出发,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技术课两者之间课程内容的和谐共生,水乳交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嫁接到专业技术教学的内容中去,有利于避免单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空疏性,同时也有助于扭转单纯专业技术教育生发出的“技术至上”、“政治无用”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倾向。因此除了强调两类不同性质课程的独立性之外,更须关注两者之间的对话、融通与协作,这有利于发挥隐形教育的功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获得双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探索,结合时代任务,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形成了完善的“05方案”,该方案中的各门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授课内容、课时安排、上课时序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组合,有利于发挥整个课程体系的教育效果。总结“05方案”执行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处理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关系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强调整体性,发挥课程体系的教育合力
课程体系的育人目标是通过构成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的具体教育目标来实现的。它们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共同作用,最终实现了局部大于整体的教育目标。对待各门课程,应尊重多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
首先,必须承认各门课程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它们同属于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功能上它们是共存关系,它们之间内在统一,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以期培养出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其次,各门课程应各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纲要”课侧重于对历史事实和演进规律的把握,从而证明今天现实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基础”课侧重于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观念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自觉遵从社会规律,找准个人定位,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原理”课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培养。“概论”课更关注当下社会发展的理论阐述和政策解读。
再次,各门课程之间须加强协作,统筹协调,共同发力。具体来说,就是应坚守各门课程的教育目标,发挥各门课程的理论优势,同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各门课程都会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合作,制定教学策略,合理分配教学侧重点,达到殊途同归的理论教育效果。
最后,对于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应该有一个更为科学的认识。作为反映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进程的先进理论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门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出现重复是不可避免的,对此不必刻意回避。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一问题。无非两种选择,其一,各门课程相互协商,确定由某一门课程主要负责讲授重复的内容;其二,对于重复的内容,各门课程分别从自己学科的角度进行深入阐释,使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无疑后者是可取的。它不仅可以加深对重复内容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分析理路,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二)辩证对待各门课程的属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都有很强的专业属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的依据和体现,也是实现其思想性和政治性的学理基础。只有借助各门课程的专业属性,才能达到思想的学术高度和教学的认知深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各门课程本身的专业优势来实现思想政治教的目标。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不是专业院系开设的专业课程,两者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例如“纲要”是借助中国近现代史达到“四个选择”的认知目标,即借助近现代史的历史知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服务,而非进行专业的历史教学,培养历史研究学者。在这里,历史学科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展开,而不可偏向于历史教学,纠缠于所谓的细节和深度,而偏离本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自1956年形成第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至今,尤其是“05方案”执行十多年的经验,为我们深入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整个大学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及课程体系内部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内在融合,兼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与高校课程体系的和谐双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之间的协商合作,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雷云.谈谈“理论体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3).
[2]顾海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4]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7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6]高等教育部办公厅.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第二辑)[Z].内部资料,1955.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