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7-07-11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王为全

【摘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培养和坚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信念,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的政治思想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明智达观而又切近实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思维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过程中价值教育的显性化、理论知识的思想化、案例教学的学术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价值教育;理论知识;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王为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吉林  长春  13001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7.1.72~75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为青年学生真懂、真信、真爱,必须首先创新性地解决“讲什么”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意识到,“原理”课的讲授,需要教师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定位,立足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政治”、“思想”、“教育”上做足文章。
一、价值教育的显性化
价值教育是“原理”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原理”课要通过理论层次的论证和辩护形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立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此,理论知识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目的。
“原理”课必须突出价值内容,这本身是一个无可争议或者说不可争议的原则。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这一原则能否得到彻底贯彻,以及怎样贯彻,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教材作为知识的结构,概念、命题、逻辑是它的显性内容,政治价值、社会价值、人生价值、道德价值内容往往深藏其中,即使有所显现,也是不连续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师对价值教育还缺乏足够清晰的自觉,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师对知识、逻辑的兴趣往往大于对价值的兴趣,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青年学生较难把握的知识上面,价值问题经常是一带而过。其二,教学中价值立场的前后不一致,如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没有着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历史过渡性和历史局限性,而是把剩余价值理论讲成个人发财致富的学问,甚至不加分析批判地扩充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知识。这样的授课思路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已经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教育的根本要求。从学生方面来说,一方面理解知识难点已经有些困难,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或不会用更多的时间去体会教材中隐性的价值内涵。所以,在教学中显性处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就是非常必要的。
价值教育的针对性在于解决青年学生“成长的烦恼”。大学生正处于寻求自我身份的成长阶段,对于诸如“我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经历才是有意义的”等价值问题有着清晰的自觉和探索的冲动,而中国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也增加了他们面对这些问题的困惑,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是“原理”课教学的基本职责。“原理”课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把价值问题显性化,即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利用知识教育的手段,阐明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教材对于大学生成长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实现价值教育的显性化,并保证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的一以贯之,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把教材中显性的价值内容讲清楚、讲实在。例如,讲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可以侧重从价值的角度展开,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对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态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及其优越性。其二,把教材中隐性的价值内容揭示出来。比如,讲解“唯物论”,既要讲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又要讲出这一科学的世界观与此岸世界幸福追求的实质性关联;既要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也要讲“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语)、“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语)的价值立场;在辩证法和认识论部分,既要突出其批判和创新的本性,又要讲出它是当代劳动人民改变世界、自我解放的伟大工具;在“资本主义论”部分,既要为学生清理贯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资本逻辑,又要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进而保证科学批判与道义批判的同时显现;在“社会主义论”部分,既要讲出其历史必然性,也要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民生和民族的重要性;等等。其三,深挖错误理论和方法论的价值根源,如形而上学的保守倾向、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主观原因、英雄史观的统治立场、自由主义的资本逻辑等。
二、理论知识的思想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价值立场上是大众的,在实践上是智慧的,在思想上是深刻的,总体上是当代中国人民自我发展朦胧意愿的理论表达。“原理”课只有在思想的高度展开教材内容,才能使大学生真切体会其间的政治立场、思想走向与自我成长的内在契合,进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和向往。
经验式还原和教条式理解是“原理”课比较容易出现的情况。有些课堂上,教材的内容经常被误置于经验和教条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被通俗化为不可还原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智慧被庸俗化为普适的教条。显然,这种讲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理解,有人戏称这种教学是把原本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成了用学生听不懂的话去说学生都懂得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经验与教条都是保守性的,与“原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意相冲突。仅就政治价值教育来说,“原理”课的政治教育主要是理想信念层面的教育,作为现实的对立面,理想信念不是由经验和教条所能成就的。对教材内容的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讲授只能是辩护现实,甚至可能形成极端现实主义或极端理想主义的课堂语境。现实政治与理想政治之间的张力与平衡关系决定了“原理”课必须以培养大学生建立起一种明智达观而又切近实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思维为己任。这一教学使命内在地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原本的思想与智慧。
把抽象的理论讲成鲜活的思想,在教材的水平上讲解教材,目前需要着力于以下方面。
第一,在理论的维度展开教材内容,讲出教材本有的思想水平。首先,讲出教材体系的融贯性。人们通常觉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难懂,就是因为它是高度概括的规律体系,较难像其他学科那样直接取得直观经验上的说明。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他课程的不同所在:它所具有的说服人的力量,在于其概念体系本身的融贯性。因此,“原理”课要讲出思想性,必须呈现出其融贯的思想体系,讲清楚体系本身强大的逻辑力量,做到以理服人。我们鼓励和提倡以鲜活的例证的方式帮助说理,但某个基本原理之所以有这样的内容,必须由体系本身推论出来,而不能走由例证推出观点的路子。其次,注意哲学概念与经验概念之间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严格的体系性和科学性,它来自对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经验的反思与总结。因此,“原理”课要讲出思想性,还必须做到哲学概念与经验概念之间的适度切换,通过学生的生活直觉和语义直觉来填充普遍真理的具体性。再次,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辨析。“原理”课的讲解要做到重点突出、说理明晰,必须首先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只有向学生呈现出原理所针对和解决的问题,相关概念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从整个原理体系的其他部分为这些概念寻求论证的根基,说明其必然性,在同其他概念的相互阐明中帮助学生理解该概念和原理。
第二,在思想层面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的种种社会思潮。“原理”课教学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批判种种影响学生的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主要是在感性的社会心理层面,而非理性的社会意识层面,而个别学生之所以能够在感性的层面接受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也与他们极其有限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环境相关。因此,对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批判,既不能是单纯的经验批判,也不能是抽象的理论批判,有效的批判方式应当是把这些反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社会思潮思想化,即剖析其基本立场、理论前提、现实结果等,充分揭示它们潜在的价值涵义及其概念、命题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暴露其漏洞百出的逻辑以及极端反动的政治立场。
第三,深刻地比较和辨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精华,这种精华高度凝结、沉淀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思想体系之中,是仅凭教材的“字面意思”和个人有限的生活经验无法领会的。理论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丰富深刻的人类思想史内涵展示出来。理论对话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教学智慧,“原理”课教学中,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思想史成果的思想对话,即展示学生提出或熟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以其所特有的理论话语和思路对马克思主义提出问题、提出反驳,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反驳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辩护,在自我辩护中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内涵。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原理”课教学既要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验化和教条化,也要避免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验化和教条化。
三、案例教学的学术化
众所周知,案例教学源于西方的实用学科的教学设计,它以联系实际、启发式、双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基本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运用。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移植和创新案例教学,在课堂实践、方法研究、案例编写、网站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不能否定案例教学的价值,但是对案例教学我们还应当保持一种相当程度的反省,其所内在的价值中立、能力导向等意蕴还是应当引起我们警惕的。案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如何创造性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
“原理”课也可以进行案例教学,是因为教材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内容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特性,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最终也要落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方面。但是,如果拿出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以下情况:或者教条主义地解读案例,或者陷入观点之争无法达成共识,少有深入讨论的情况,而学生所能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是空洞低效的。显然,由于学生理论高度和理论能力方面的问题,课堂讨论这一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所具有的作用对于“原理”课来说是极其有限的。这就需要重新评价学生讨论环节的作用,需要重新改造案例教学。从目前学生讨论的情况看,学生讨论环节的作用,主要在于暴露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真实态度,以及为学生建立教材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关联意识,而教师对学生讨论的引导、总结和对现实问题的讲解才是案例教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原理”课的案例教学定义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暂时离开教材中抽象的逻辑演绎,以个案研究或案例的展开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抽象的知识原理,体会抽象的价值原则,其中学生讨论环节只是为了发现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问题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而设立。
案例教学不同于“原理”课常用的“原理加例子”的教学模式。“原理加例子”教学模式侧重于解释原理,在此,例子的作用是佐证原理,唤醒大学生的感性经验以理解抽象的知识。案例教学则是对原理的运用,示范和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现实力量。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原理加例子”的教学模式所可能产生的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公式化的消极影响,能够活化教材中的知识点,真正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在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
案例教学中,对案例的讲解是核心,这种讲解,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阐释案例,对案例作出或肯定或批判的分析。这对讲解案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政治立场方面,也体现在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方面,即学术方面,主要如下:
第一,正确的政治立场前提下的理论化。案例的讲解必须体现出理论的水平或专业的水准,而抽象理论的经验化、复杂现实的简单化、创新实践的公式化是讲解案例的大忌。为此,必须考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的理论中介,即专业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对案例的分析讲解,是把案例置于具体专业学科的背景中,使学生在具体专业学科的概念框架中理解案例。在专业学科的理论层次上分析讲解案例,可以保证案例分析的学理性和学术性,保证分析的系统和完整、具体和深入,更有说服力,并且讲解中要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表达,尽可能深入浅出。
第二,坚持创造或创新的原则。在吸收和利用专业学科的权威研究成果的同时,注重教师自身的创新。“原理”课的教学案例,主要是与教学内容相关度较高的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特别是存续时间比较长的重大问题,理论界已经有了令人信服的理论研究成果或文献资料,这些成果稍加转化,可以直接为我所用。选择既有理论研究成果或文献资料的原则应当是价值立场鲜明、思想性强、信息量大。这样的理论在课堂上出现可以保证教学的学术质量,直接对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带来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即时性或瞬时性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学,这样的问题经常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原理”课教师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创造性的解析。这种课堂解析,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考虑到这种教学案例出现的时间较短,来不及、有些也没有必要做全面深入的研究,所以课堂解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理有力,在理论层次上清除学生错误的思想认识。这时,切忌机械地套用普遍性的知识,要从实际出发,用思想说话。
第三,坚持有限理性的原则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原理”课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转变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使其正确地认识现实,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的存在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学生能够自发地意识到这些矛盾也很正常。一般地说,包含这些矛盾的案例或者容易引出这些矛盾的案例不适合用于案例教学。当学生提出这样的案例来,要求教师作出解答,此时,“原理”课教师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为学生讲清楚这些矛盾或问题当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先导性观念、基础性分析、批判性审视和意义性阐释,以培养学生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政治思想能力。只要立足于科学的精神,理论与现实中的矛盾就不是“原理”课教学应当回避的,相反,它们恰恰是推动“原理”课真正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的契机。
“原理”课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讲解需要教师具备相当高的综合素质,除了娴熟的教学技术和高超的教学能力外,它还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主义信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阔的知识视野,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能力。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