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臻完善的逻辑过程:语境共享是文化认同机制的源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视界融合是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文化涵化是文化认同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实效性的检验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构建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教育解读、舆论引导、体验感悟以及传统滋养等恰当的认同方式承载起文化涵养心灵的机制建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
【关键词】知识系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张宗峰、焦娅敏,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09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7.1.57~6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研究”(项目批准号:15AKS0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首要前提是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的本质体现。面对诸种文化思潮和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折服学生,帮助学生消除理论困惑,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与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构成。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认同机制,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知识(意识形态、理想信念、文化传统、道德与法律)的转移过程,这里所说的“知识转移是指组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知识,实现组织知识共享,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的过程”。[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不断开发并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涵的知识和资源,实现知识转移与受众接受的统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形成的逻辑基点
文化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心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臻完善的过程。共享语境是文化认同机制的源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视界融合是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文化涵化是文化认同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实效性的检验标准。
1.语境共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的源起
文化认同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语境本身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语境可以理解为不断变化中的环境,它使得教育的施动者与接受者处于一个互动的对话过程中,正是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他们之间具有互动性质的话语表达方式才变得可以理解。文化认同过程的动态性为受众理解或生成话语意义提供了线索,文化认同的过程既是语境的构建过程,也是意义的磋商过程。正是基于语境这一变化性特点考虑,本文将文化认同过程中的语境分为“初始语境”与“现在语境”。在不断变换的语境中,话语的内容变为教育施动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共享知识或共享语境要素,这种共享知识对于话语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话语双方进行语境共通的前提。
共享语境是指施动者与接受者所共有的背景与知识基础。受众对内容和对象的理解离不开其自身的存在以及由其以往的认知、经验等构成的历史语境,但这种语境并不是靠受众把自己重新置于以往的历史情境之中,相反,人们总是事先有了一种话语,才把自己置于一种语境之中。而“语境共通”意味着获得一种更高的普遍性并克服自己的特殊性,意味着受众获得一种更为宽广的语境。“语境共通”就是在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不同的语境距离之间构筑桥梁,“初始语境”与“现在语境”永远不断地在理解中被沟通和联结起来。这种结合不是对“初始语境”的简单复制,也不是“现在语境”的直接想象与顿悟,而是“初始语境”与“现在语境”的共通与相互渗透,一方面是过去的传统,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境地,两者都是客观的。在语境共通中,受众自身的语境是决定性的,它把理解对象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从而达到相互渗透、共通的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只有在确定的语境下才能实现。从语境共享的实质来看,它既是知识和处境的镶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2.视界融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
所谓视界,“属于视力范围,它包括从一种特殊的观点所能见到的一切”。正如伽达默尔对视界开放性的理解,“人类生活的历史运动在于如下事实,即它绝不会完全束缚于任何一种观点,因此绝不可能有所谓真正封闭的视界”。然而,理解者与他所要理解的对象都各自具有自己的视界。要实现认同首先要理解认同对象,没有理解肯定就谈不上认同,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原则、内容,也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视界融合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者的现在视界同对象内容所包含的各种过去视界融合而成的新境界。正如伽达默尔所强调的,视界的最大特征就是开放性,并与社会历史环境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各种不同视界的冲突与选择过程中确立的,存在其特定的视界。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者也有其自身的视界。因而,视界融合不是也不可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者完全摒弃自身原有的视界,而是随着理解的不断加深、视界的不断开放扩展,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界融为一体,即超越教育接受者的固有视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纯粹对象视界,从而达到一个全新的视界,赋予其新的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过程,就是视界不断开放、不断扩展,自身固有的“初始视界”与“现在视界”融为一体的文化认同过程。
3.文化涵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的目的和归宿
在语境共享与视界融合实现的基础上,文化认同功能的发挥要依靠文化涵化的作用来体现。涵化理论认为,两种不同文化接触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借鉴作用,最终会达成某种形式的统一和发展的同向性。但文化之间的借鉴往往不是对等的,会受双方社会经济状况、差异程度和具体接触行为的影响。事实上,采借方一般都会依据自己固有文化的特性,对其他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引进与采借,改造或赋予采借物新的功能与意义。
从文化认同维度看,涵化是指“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意义上的涵化指的是,大学生等认同群体的自我价值、原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不断接触、持续碰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个体价值和意义的诠释和建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的涵化过程包括: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特质的传递,认同主体对此既会选择接受又会选择拒绝。第二,认同主体的原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涵化不是被动吸收,而是一个文化接受的过程。涵化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即认同群体原有文化系统中的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系统中的特质相结合。第三,替代,即新的文化特质渐进替代认同群体原有文化特质,而不是一下子由新的文化元素完全替代旧的固有文化特质。第四,融合和同化。融合是指认同主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不同文化系统的特质融合在一个模式中,成为不同于原来的两个文化的第三种文化系统;同化是这两种文化体接触后认同群体的原有文化完全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替。
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作为认同群体的主体文化本身都是自立的文化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的涵化过程是两者通过接触而引起的变化,并非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而是从一种变化到另一种变化的过程,不同文化的彼此接触所产生的碰撞、刺激远比文化系统内部本身的自我变化更为剧烈,但对认同主体的自我价值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的涵化过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不能忽视或混为一谈,而应进行系统分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进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是一个由语境共享向视界融合再到文化涵化的渐次内化过程,最终实现由价值观念向自觉行为的文化复归。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的实质而言,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发挥培育的文化认同功能,既表现为内源性的个体心理认同机制,也包括外源性的社会文化认同机制,其本质要求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以恰当的认同方式承载文化涵养心灵的机制建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建构的主导性进路——教育解读
教育解读进路的建构是指在国民教育序列内,以规定性教育内容体系为主体进行主流文化正面灌输的过程。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必经之路,也是党和国家以制度安排的形式向认同主体系统灌输主流文化的主导路径。因而,教育解读在认同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建构作用。从施动者的角度来看,教育解读是以党和国家作为施动主体,以教育制度安排的方式,彰显党和国家意志,引导受动者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式。从受动者的角度来看,教育解读是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受动主体系统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渠道。之所以强调这一渠道的基本性,一方面是基于受动主体接受正统国民教育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是基于国民教育序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覆盖的系统性意义,基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其他文化知识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实施的,对受动主体呈现的是语境共享和视界融合的实现过程。
但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育解读方式不可避免地遇到愈来愈多的阻力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体的关系,是理解对象与理解者的关系。在从语境共享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者与对象内容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仅靠强制性的灌输和权威驱使等外源性压力,越来越难以实现理解者主体价值意识觉醒的文化认同。从知识系统论的视角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也是一种理论和知识系统,有其自身的知识逻辑,强调的是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和规定性,而往往会忽视知识理解者的需求和想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体的立场、态度以及知识结构如何,认同兴趣何在,认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这些都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施动主体强化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意识,树立人本观念,关注个体差异,尤其要尊重个体人格和心理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做到因人施教,主动关心认同主体的思想状况,从认同主体的立场和诉求出发,以知识和处境的镶嵌来实现语境共享。
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变革传统的教育解读方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既要遵守价值观文化认同的一般规律,也要尊重青年学生成长的行为与思想特征。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经历和行为特征表明,他们已不像父辈那样对既存的理论、知识、文化仅凭单向灌输就能完全接受,相反,现代青年学生首先要经过视界融合这一环节实现文化认同,才能从内心积极自觉地去接受,最终实现文化涵化,内化为自我价值。换而言之,要实现青年学生自觉自主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必须建构有效的教育解读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准确完整地展现出来,使青年学生更加理性、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意蕴,让学生真正信服、自觉认同,主动地转化为实际行动。要使学生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体系而非24个字的简单堆砌,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龙去脉,如何提炼出来的,有什么作用,与个人、社会、国家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吃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实质。只有让学生自己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他们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由“自发阶段”向“自为阶段”转化。
因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主体意识,尊重个体差异,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体面临的问题与诉求,更好地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被动灌输、消极接受。语境共享的调节过程,也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顿之处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从认知走向认同的过程,是学生个体原有自我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文化碰撞及磨合的过程,也是实现视界融合的过程。唯有如此,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者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才能明确,主体意识才能被激发和调动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也才能取得实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建构的日常性进路——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主要是指认同主体通过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社会文化舆论,以及受相应的舆论文化氛围导向影响而逐步产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是认同主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触的经常性渠道,也是党和国家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和教育作用的重要方式。
舆论引导是施动主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认同主体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的社会性手段。社会舆论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机构成,也是党和国家传播施政方针和阐述政策主张的重要载体。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社会舆论相对单一,主旋律特征明显。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舆论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信息渠道来源的极大扩展对传统的舆论认同模式构成了激烈冲击,一方面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加多元化,而另一方面信息繁冗复杂、良莠不齐、真伪难辨,这就要求施动主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和思想引导作用,通过倡导充满正能量的主流文化舆论,逐步引导认同主体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社会主流文化舆论,提升思想觉悟,增强政治素养,深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认同。
舆论引导进路是青年学生通过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基本切入点。社会信息最早产生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但随着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文化消费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和文化产业化时代,关注文化舆论,既是信息社会文化消费的生活样式,也是大学生群体增强社会责任观念的重要路径,因而会比其他社会群体表现更为积极主动。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消费不同的是,大学生群体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关注社会文化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探索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有效途径,将自我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之中,从而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3]舆论引导进路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常性的认同方式,体现在认同的环境、过程、成效等方面。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我国在舆论认同构建领域积累了不少弥足珍贵的经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然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传统官方媒体将多半精力放在高大上的“宏大叙事”上,缺乏语境共享的基础,致使认同主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存在某种程度的逆反心理;主流社会舆论传播形式又过于单调、呆板,缺少多元化的信息释放载体,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认同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界融合路径。认同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文化舆论引导方式,变理性的宏大叙事为感性的生活叙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感性层面的视界融合。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积极推进语境共享,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正视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坦诚的姿态和包容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在文化多样性的碰撞中善于解疑释惑,以理服人,从而实现视界融合,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涵化过程创造社会心理条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建构的关键性进路——体验感悟
体验感悟作为一种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认同方式主要是通过认同主体个人的亲身经历或对家庭、社会历史变迁的直观感受而获得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接受和认同,主要表现为认同主体在文化认同过程中个人体验的特殊性、相对他人而言的差异性,以及基于亲身参与和体验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文化价值产生的一种感悟性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构建要根植于认同主体的现实生活,这既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要求。通过体验感悟谋求文化认同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切入当代中国现实,扎根认同主体的现实生活实践,真正实现文化落地。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实践化,另一方面是认同主体社会生活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趋向;从一个角度来讲是文化认同方式的生活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社会生活的价值实现,即既要解决认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又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得以有效践行,变空洞灰色的理论为实实在在的实践向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在文化认同过程中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由消极向积极转化,由客体向主体转化,变知识灌输为自觉实践,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主力军。不断创新体验感悟的实现形式,以新颖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从理论教育到第二课堂再到社会实践,以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价值性的理性文化认同,在从社会实践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自觉行动的整个文化认同过程中,通过语境共享、视界融合、文化涵化,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和践行。
体验感悟作为一种具有主体实践倾向的认同方式,不仅仅是认同主体的认知选择、态度倾向,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共享,而是基于心灵深处同意的自觉实践行为。这个意义上,文化认同就是文化实践行为本身,只有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文化认同,才能转化为每一个认同主体的自觉实践。只有不断丰富认同主体自身的人生阅历和实践体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才能自觉生成并不断深化发展。因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构建贯穿到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到认同主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促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行为得以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行为得以抑制。但在体验感悟的具体践行中,应确保选取的实践体验元素在认同主体实际生活中存在现实的落脚点,通过鼓励认同主体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唤醒体验共鸣,实现视界融合。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建构的保障性进路——传统滋养
传统滋养作为一种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历史性认同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建构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而,挖掘传统文化符号,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空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建构的必然要求。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是从文化根源寻找应对时代问题的深邃策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润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能的文化认同机制构建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对此探寻的实践回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突出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与传统文化价值观,以此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历史性与传统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蕴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紧密交织在一起,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生动见证及其厚重性的有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象征符号之间存在较大的互通互补空间,深入挖掘中华历史传统的资源精髓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载体,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拓展,也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入大众文化认同空间的能力。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而言,我们既要在理顺体制和完善机制上下硬功夫,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也不能忽视在制度范围以外更大的道德空间中文化认同所蕴含着的巨大精神力量。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良好的文化认同氛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至今依然是构筑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基石。儒家思想从文化学说到意识形态的转向过程与历史长河中文化认同惯性的养成过程具有很大程度的同向性,依此类推,对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而言,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因素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实,非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的优秀文化之间进行实质意义上的鉴别,既缺乏实际操作性,也没多大现实必要性,因为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统一的,存在诸多交集。譬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的“和谐”,就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贯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理念,“和谐”具有浓厚的东方意蕴和民族特色,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语境建构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儒家伦理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的辅助,仅仅是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样例之一,道家、法家等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也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建构提供某些各有特色的文化语境。
总体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优良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意蕴中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因而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传统文化色彩,是强化其文化认同机制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以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情感认同为基础,深入挖掘中华历史传统的资源精髓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载体,并使之成为与认同主体语境共享的纽带,在历史语境中激活现实观照,在现实互动中促进认同主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界融合,从而实现优良历史传统的文化涵化,将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L. Argote, P. Ingram, "Knowledge Transfers: A Basis of Competetive Advantage of Firm",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Decision Process, 2000, 150-169.
[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8.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