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7-09-04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李薇薇

【摘要】中国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教学的重要资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其融入的内容要点可以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个层面来考量,融入的路径与方法可以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在融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中国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挖掘与丰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式发展以及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评估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薇薇,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7.3.90~93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M59108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与主体性建构研究”(项目编号:FRF-BR-16-04B)、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阶段成果。
中国精神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弘扬、传播以及实现从国家精神到大学生个体化人格的位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紧密关联。高校思政课作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在青年学子塑造社会主导价值上不可替代。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探寻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国精神的内容要点、具体路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以期在青年学子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要点
中国精神就其生成方式来看,有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时代际遇中的精神汇入。中国精神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时代发展中改革创新的精神气象。这一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就其融入的内容要点来看,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考量。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历史资源
中国精神包含两大文化表现形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且彼此关联渗透。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基础”课教学既要体现对当前国家政策制度的解释与宣传,也要有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弘扬与继承。中国精神的民族性集中体现为爱国主义,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血脉与无数历史人物的人格风骨是“基础”课开展教学的重要素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选择。除此之外,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张岱年将其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1]。这一思想体系蕴含着“基础”课所要达到的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重要指向,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青年人建立文化身份的精神宝库,是青年在特有的身心发展阶段可以用来滋养自己,解决人生的诸多冲突与矛盾,进而超越自己构建内在精神家园的文化依据。无论是理想信念的确立、爱国主义的坚守与理性爱国的辨识、对人以及人生价值的本质认知、道德人格的挺立、法律意识的构建,这些“基础”课中要探讨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均可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谱系中找到依据和凭借的精神力量与路向指引。中国精神所蕴含的历史传统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支撑,展示了国家和人民的历史来路,也启示与指引了民族发展的去向。中国精神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了“基础”课教学体系,同时也彰显了这门关于“价值塑造”与“人生成长”课程的人文维度,为教学打开了更宽广的论证视野和提供了丰厚的可汲取的资源。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础”课教学的价值引领
如果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基础”课是为了追溯理论源头,还原思想体系的历史丰富性与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的,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基础”课则显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属性与时代思想引领。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2]强调了精神发展的时代性问题。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系统,它所形成的现实基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一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创新、融合生成了中国精神的既有形态,并以改革创新为主要精神追求和思想特征。具体体现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而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的实践征程;蕴含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大胆尝试,不断突破创新,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同样,这种时代精神也贯穿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当前,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追求与价值共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等一系列关乎时代精神的强调与阐释进入了人民的视野。因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中凸显了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也是教学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切实需要。在教学中运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体系来解释、说明当前青年“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衡量人生价值,过创造性的生活”与“道德人格修养与知识技能提升的内在关联为何”等根本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阐释真正实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教学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也理应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引领,使其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突破自己以服务于日益变革的时代。
二、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组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完整体系。以“基础”课为例,中国精神融入其中可以选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路径、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一)中国精神融入“基础”课理论教学采用主线贯通与专题讲授方式
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015版)的“基础”课教材中将中国精神正式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具体设置在教材的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但从“基础”课的课程性质以及教学目的来看,中国精神的教学融入考量要突破个别章节,从更宏观的视角与内在的脉络来进行。“基础”课是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并以系统传播我国意识形态、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根本任务。最新版“基础”课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并依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理念,以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人生价值、道德与法律为基本的篇章结构来进行具体的内容设置。中国精神融入“基础”课应超越部分而成为贯穿课程整体的内在线索。这由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所决定,中国精神内在滋养孕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与其构成了我国意识形态的“两翼”:“精神信仰与价值承诺”[3]。二者作为价值追求与精神动力统一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中,是此课程要完成的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实现政治化的目标所指。因此,对中国精神的教学阐释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主线把握。
从微观层面来看,“基础”课第二章整体设置为中国精神专题部分。它包括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对于旧版爱国主义专题部分,新版“基础”课教材将其纳入到更宽广深厚的框架之中。提炼中国精神的内涵,阐释中国精神的历史生成与现实发展,分析其特征与价值,其背景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而提升我国文化与社会制度领域竞争力的必然之需,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凝结与表达,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模式提供文化视角。“基础”课理论教学应对此专题进行系统讲解与阐发,深刻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者内在的统一性,明晰生成中国精神的社会实践与历史逻辑的一致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精神的理解形成一定的思维体系。
(二)中国精神融入“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模式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它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校外实践教学。中国精神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化形态的观念系统,在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全面的讲授,但是抽象理论化的观念想要获得在青年学生头脑中丰富与形象的再现,尤其是成为学生可感知的思想资源,进而完成对青年学子的价值塑造与人格培养,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是实践环节。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时提出:“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4]因此,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活动,系统理论化的精神内核才能渗入到学生自身的主观状态,从而使这种标示人类文明的价值观念体系脱去它的外在性,变成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可或缺,在“基础”课中具体可采用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中国精神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应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及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在打通课堂、校园、社会三大空间的基础上开展。结合“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实践教学的目标可定位为“培育中国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即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深刻认知中国精神、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并理解其与自身成长成才的辩证关系。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实践教学的活动方案可以多元化,具体活动方式依据活动地点的不同最终形成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在“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学生围绕中国精神撰写心得并开展小组讨论,以“何谓理性爱国”拍摄微电影,举办辩论赛、话剧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全方位认知中国精神;在校园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理论社团的作用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举办中国精神摄影图片展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来开展实践教学。如北京科技大学自2015年来充分发扬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依托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模式,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组织分布在全校各个院系的本科生深入各地开展以“寻访中国精神,内化核心价值”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形成于不同时期的具体中国精神的构成元素进行寻访,如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奥运精神、特区精神等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教学形式,使青年学子以特有的视角感知中国精神的现实力量,进而传播与践行中国精神。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是中国精神内在资源的挖掘、丰富与弘扬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运用中国精神的理论方法以及现实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只有经此路径、模式才能实现中国精神植根于青年内心,成为引领青年成才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一)中国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挖掘与丰富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运用中国精神这一理论体系以及多元化的精神载体对青年学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中国精神在大学生以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进行弘扬、培育的过程,因而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是作为重要的思政课教育资源,其自身在理论与实践中得以挖掘与丰富。无论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还是在走出校园进行实践教学中,由教师进行前期的方案设计、有意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多方面收集素材,对中国精神进行挖掘与丰富至关重要。可以在实践中进行人物专访、数据调研、历史图片和书籍等纸质与电子材料的收集,进而形成一批新的有关中国精神的第一手材料。这一过程,是抽象、体系化的中国精神得以丰富、现实化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再次形成珍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
(二)中国精神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式发展
要实现中国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内化,成为其成长的动力与人格支撑,理论的透彻理解与实践的感知体悟缺一不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联,以中国精神为教育内容,从系统化的理论讲授到实践层面的寻访、调研、宣讲,这是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深层次的互动机制发生过程,是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过程。只有完成这一过程,才能使大学生实现从理论知识形态的外在经验经由实践体验达到对思想观念的体认。因此,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式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树立二者统一发展的教学理念,并通过方法的运用、内容的选择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起良性互促的教学关系。
(三)中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成效的评估与反馈
科学的评价机制关乎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真实测量,并通过结果反馈发现问题,进而汲取经验以完善新的教学活动。如何制定标准以测量中国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首先,这种测量应建立恰当的评价目标,以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为第一要务,同时还应包括中国精神本身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其次,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应多元化,除去思政课教师这一主要力量外,还应把部分学生代表、实践教学地点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高校团委、学工、宣传等部门的人员吸纳进来,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应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量化的分数考核成为学生此门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质性的评价包含精神与物质激励等方面,以此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估体系来完善对教学实效性的测量,实现评估本身所承担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2.
[3]李忠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4,(3).
[4][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8.
[5]朱效梅.弘扬中国精神以构筑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力量.思想教育研究,2015,(10).
[6]彭庆红,鲁春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14,(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