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17-09-04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张森年

【摘要】理论滞后于实践,教材滞后于理论所造成的“教材叠加滞后于实践”的状况,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面对现实时的“怯语”甚至“失语”,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党的创新理论是在对新实践科学概括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的理论创造。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弥补“教材叠加滞后于实践”的缺陷,对于回答学生对现实的困惑、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非常直接和明显的效果。准确的理论梳理、有机的教材衔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张森年,男,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
【原文出处】《青年学报》(沪),2017.2.50~5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6-D-110)终期成果。
党的创新理论是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所进行的新的科学概括基础上作出的新的理论创造。它以实践为立足点,以问题为导向,既有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剖析、理论解答和实践解决,更有对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作出的战略研判,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科学预案和由此制定的宏观思路。它是一种鲜活的理论。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回答学生对现实的困惑、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换言之,对于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增强大学生的“三个自信”,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做好这一工作,准确的理论梳理、有机的教材衔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三个关键环节,同时,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给予保障。
一、融入党的创新理论,破解理论“怯语”、“失语”问题
直面现实,回应现实,这是理论影响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因素。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滞后于实践往往是一种常态;教材因其使用的周期性,教材中所吸收的理论只能以教材编写或修订时的理论总结为基础,这就造成了教材叠加滞后于现实的状况。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在面对现实时可能会出现“怯语”甚至“失语”现象,从而大大减弱了思政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党的创新理论是在对新的实践的科学概括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的理论创造,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极大地改变这一状况。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取得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实际效果。[1]从实质上说,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可概括为两个层面上的指标:其一,让学生“明道”;其二,让学生“信道”。两者是依次递进的关系。据此,如何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让学生“明道”、“信道”两方面作探索和研究。
“明道”,是知识层面的事情。就是将道理条分缕析,明明白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发出这样的表白:“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明道”是“信道”的基础。在“明道”的基础上,经过深度考量后确信“哦,有道理”,进而确信“值得拥有”,自觉信奉。
明白了任务,就找到了用力的抓手。
要学生“明道”就要在理论阐释上下工夫。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一个有着严密内在逻辑的课程体系,而其中的每一门课程又有其自身的逻辑架构和理论体系。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在准确把握课程逻辑体系的基础上,讲清楚理论产生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原理和范畴的科学内涵,厘清原理和原理之间、原理和范畴之间、范畴和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课程逻辑体系的清晰梳理,彰显课程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激发课程思想折服人心的理论魅力和逻辑力量,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课程思想,真正地“明道”。
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已属不易,然而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因为此项工作从其性质来说尚属“教书”。能将道理让学生所信服、所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立身处世的信条,亦即“育人”效果的获得,才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明道”未必就会“信道”。人们接受某种理论的前提是先要有对该理论正确性的认同。而这一认同的形成,取决于该理论对现实问题的令人信服的回应。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往往凭借当下身边和社会发生的事情来印证理论,当发现二者之间发生抵牾时,往往会对理论产生怀疑。所以,要学生“信道”就要在理论回应现实上下工夫。我们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反映,思政理论在课堂上听得清清楚楚,一对照现实,却常常感到模模糊糊;听清楚时深信不疑,模糊时则难免将信将疑。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理论在面对现实时的“怯语”甚至“失语”,无疑是首要因素。
理论在面对现实时的“怯语”甚至“失语”,既有实践主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理论自身的原因。
1.实践主体自身的原因在于对理论的把握不到位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不足。作为普遍性原理的理论,是对个别事物共同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概括。其内容虽然是客观的,但不能独立存在,不能为人们的感觉所感知,而只能为人们的思维所把握。人们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具体情况具体知识又缺乏必要的了解,那么他对概括出来的抽象的普遍原理所包含的具体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本质,往往缺乏深刻的认识。他所能理解的“普遍”原理只能是“抽象的普遍”,而不是包含丰富内容的“具体的普遍”。当用这种“抽象的普遍”的理论来回应现实时,理论难免会成为“银样镴枪头”。
从人的认识规律是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性来看,普遍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从许多具体经验、个别事物中概括出来的。一般包括个别。但正如列宁所说“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都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这样,具体事物中就会有一些东西没有被包括(概括、反映)到普遍原理的一般之中去,一般包括个别就会有“遗漏”、“特殊”、“例外”。当实践主体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时,面对这些“例外”和“特殊”,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势必在现实面前遭受挫败而陷于“失语”。
2.理论自身的原因在于理论相对于实践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有两种情况。其一,理论相对于实践的滞后性。“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是灰色的”。理论滞后于现实是一种常态。理论对实践的滞后性,归根到底是由于二者的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和不同的矛盾地位所决定的。在理论与实践这对矛盾之中,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标准,无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其中最革命、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因而它本身的性质和功能也最具开拓、创新性。而理论本身作为一种认识成果,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只能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只能居从属地位。理论对实践的这种根本上的依赖性,决定了它相对实践而言具有一种本质上的稳定保守性亦即滞后性。
其二,教材相对于理论的滞后性。教材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教材的编写和修订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教材的编写或修订基于当时的理论发展水平,最优秀的教材充其量也只能将付印前该领域的创新理论成果进行高度概括后引进教材。所以,教材一旦出版,其后产生的新理论便绝缘于教材,只有期待下一次教材修订时再吸纳其中了。而当今时代是一个剧烈变革的伟大时代。实践的全方位拓展、多向度挺进向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并善于理论创新的党,她时刻立于实践大潮的潮头,她时刻倾听千百万人民大众的呼声,不断地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对实践的总结、概括,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指导新实践。变革的时代、伟大的实践推动着理论以异于寻常年代的速度不断创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新论迭出的理论创新史和发展史。这一历史事实,更加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对于理论的滞后性。
教材滞后于理论,而理论又滞后于当下实践,两两相加,教材滞后于当下实践的距离可想而知了。尽管党的创新理论具有一脉相承性,但不同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所解决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异。如果不管实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味将理论照搬照套,不仅对指导实践无补,也是对理论自身的轻慢和亵渎。因此,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引进思政理论课教学,用最新的理论解释当下新的实践,才能增强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才能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才能确立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二)案例:将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创新理论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当前,影响青年大学生“三个自信”的现实问题较多,如党内腐败问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生态保护问题等等。不消除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困惑和疑虑,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而要消除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困惑和疑虑,将党的创新理论引进教学有着非常直接和明显的效果。
试以将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创新理论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
1.我们将十八大以来党关于生态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融入教学,让学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我们党对生态与民生、生态与发展的辩证且深邃的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使其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2.通过对国家在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介绍,通过对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梳理,通过对法治重拳出击治理环境的生动案例介绍和数字统计,全方位展示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智慧。(1)介绍创新理论指导下顶层设计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次全面部署;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梳理十八大以来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类考核考察要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让各级领导干部耳畔警钟长鸣。
仅2016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25项重要制度。主要有:《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①《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此外,还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提供依据。
(3)法治重拳出击。如江苏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②“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实施;进行环保督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安排。
3.宣传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以翔实的数据说明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③
通过将上述党的创新理论、创新实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冰释了学生关于“我们的党和政府是否真心在治理环境”、“我们的党和政府是否有能力治理好环境”的疑问,使他们由衷赞叹中国共产党确实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负责的党,确实是有担当、有能力、有智慧的党;通过学习,也使他们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是在环境与生产力、环境与民生福祉等关系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创新;同时,通过学习,也提高了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党的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剖析、理论解答和实践解决对青年大学生有着明显的释疑解惑功能,那么,党的创新理论在对当前形势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作出的战略研判、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科学预案和由此制定的宏观思路等,对于提振青年大学生对祖国未来发展的信心,进而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豪情也作用巨大。
以“中国梦”融入教学为例。“中国梦”既展示了祖国未来的美好前景,也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不仅极大地鼓舞了青年大学生对祖国未来的美好向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自信,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有学生所说: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幸运了,既给了我们梦想,也给我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遇。人生能有几回搏,不搏岂不负人生!
二、三个关键环节:准确的理论梳理、有机的教材衔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其关键是“融入”二字。“融入”迥异于“嵌入”。“融入”表现出的是有机一体、无迹无痕,体现的是独具匠心。而“嵌入”形为一体、实质相异,体现的是落俗匠气。做到“融入”,并非易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我们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紧密跟踪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程,不断总结,深入研究
理论研究与总结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工作。为此,我们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将其纳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之中。
总体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理论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经济速度、结构和动力的三个转型为“新常态”,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为发展理念,以“六个坚持”为发展原则,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统一为外交理念,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为实践要求等等。这些创新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境界,具体包括:1.“中国梦”的重要理念;2.“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4.五大发展理念,5.“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命题;6.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些新思想,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战略;8.“深化行政体制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新理念;9.“六个坚持”,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10.“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等新论断,为中国外交战略提供了一些新思想;11.“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理念,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及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一系列新举措。[3-4]
(二)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教材
要认真梳理创新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准确把握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其现实指导意义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地位。
以“中国梦”为例。
1.“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郑重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首次有力倡言。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梦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大众特色;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3.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和遵循“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把道路、精神、力量契合到一起,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
4.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的提出,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增强了对世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树立了中国在国际上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也向全世界作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庄严宣示。[5]
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体系和编写体例,找准党的创新理论与之融合的契合点,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各门课的相关章、节、目,编写出符合本门课程教材内在逻辑和体例的教案,为创新理论融入教学提供可操作的施教教本。
以“四个全面”为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可充实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向学生系统讲授。同时,在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也要贯穿“四个全面”的内容,尤其要讲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总布局”之间关系。另外,“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等内容,也要在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关章节时重点进行讲解;“全面依法治国”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章节重点进行讲解。[6]
其他创新理论也应该认真研究和策划,根据内容融入相应课程相应的章节目中去,使所有的思政理论课程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及由这一伟大实践所孕育的生生不息的党的创新理论同声同息、共繁共茂,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三)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并形成教案,只是为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学奠定了基础。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还有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高水平精心传授。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上得精彩纷呈,也可能上得索然无味,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对马克思主义真信,是对思政理论课教师基本且必要的要求。然而没有理论支撑的“信”对于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是危险的。讲台上信口开河、信马由缰、侃侃而谈,但若驴头不对马嘴,念歪了经,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此,要调动和安排广大思政理论课教师积极投身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尤其要积极参与理论梳理、教案撰写等诸环节。这些环节,既是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仅仅等着别人写好现成教案,上课时拿到课堂上照本宣科,定然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探讨思政理论课教学本身的特殊规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党的创新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何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最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应当用什么样的语言、选择什么样的事例、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思政教师去思考、去研究。有教学实践作为基础,再加上用心思考,就会有体会,有方案,就会有理论指导下的自觉的教学实践,就会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对此,有学者深有感触地说,对于担任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师而言,要面对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远甚于专业课的教师,因为一个专业课的教师即使课上得不好,学生至多怀疑其教师没有水平,但却不会怀疑这门课的存在价值和学术性质。而思政理论课却不然,如果教师上不好课,学生不仅质疑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而且常常否定这门课的存在价值。[7]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要使大学生愿意听并且相信我们讲的道理,就要求教师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入钻研讲课艺术,以高超的讲课艺术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8]
三、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保障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给予保障。
(一)组织制度
在校级层面设立“党的创新理论‘三进’领导小组”和“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全面协调。为便于工作开展,负责人由学校主要党政领导同志担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方案的实施,成员主要由本领域的专家、本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为便于专业对口和工作开展,最好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
工作小组的工作就是密切关注党的理论创新的进程,及时对创新理论作出归纳和总结。并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对创新理论作出梳理和分类,或归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或归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或归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或归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而对归于每一门课程的内容再作细分,将相关内容融入相应的章、节、目。在此基础上,工作小组以课程或以章为单元成立教案编写小组,写出教学详案,为创新理论融入教学“进课堂”奠定基础。同时,工作小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为提高创新理论“进头脑”的实效性设计教学方案。
(二)工作制度
为保证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学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的理论把握、有效的教学实施,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如定期学习研讨制度、定期成果汇报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案审核制度,结果调研和反馈制度以及人员工作量考核制度等等。
(三)经费制度
设立专项经费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其复杂性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其艰巨性来说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久久工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有持久、足额的专项经费予以保证。对此,相关部门、学校领导班子尤其相关分管领导要予以高度重视,作出妥善、合理的资金安排,以确保此项工作能够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内容广、学科多、时间跨度久。其所要求的政治敏锐性之高、理论敏感性之强、政治话语向理论话语转换之快、理论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之准……可以说是很多学科无法比拟的。这就意味着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融入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因此,各相关组织和个人,尤其是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满激情、永不懈怠地投身于这一神圣事业。教师要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引进课堂,融入教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9]
注释:
①连同之前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国针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全部制定发布实施。
②江苏省泰州市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回顾[EB/OL].http://www.sinospectroscopy.org.cn/readnews.php?nid=36204.
③环境治理我们有信心(数字解读2016•生态保护)[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6/e129419756.htm.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6-560.
[3]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十个理论创新[EB/OL].http://www.haijiangzx.com/2016/0225/782788.shtml.
[4]张荣臣.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几大亮点[EB/OL].http://www.rmlt.com.cn/2016/0328/421677.shtml.
[5]宁静.如何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EB/OL].http://www.xuexila.com/zhuanti/zhongguomeng/jiedu/185894.html.
[6]韩振峰.把“四个全面”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J].北京教育,2016(03).
[7]林滨.试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种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8]周济.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6-06-08(1).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