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

2017-09-04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王子蕲 齐卫平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坚守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提供的丰富素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匹配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可行性。讲好中国故事应注重知识性、正能量、针对性与生动性。要明确“讲好中国故事”蕴含于思想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之中,而不是思想理论课的全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和载体;严格保持真实性,而不能扭曲、篡改、虚构历史和现实。
【关键词】中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王子蕲,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讲师;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课研究》(沪),2017.1.26~29,5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党建思想研究”(16ZZD036)。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这不仅是我国对外传播的指导思想,也引领、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要求。
一、讲好中国故事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既是一门学科,又是意识形态。”①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讲理又要讲情,既要实现知识的条分缕析,又务必要达至价值的客体内化。故事是将主体对人类和社会的独到洞察以具体情节、情境加以呈现的表达方式。讲好故事,是实现理论、价值的现实演绎,吸引大学生注意,获得大学生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基本要求。
首先,坚守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载体,“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但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述多以理论语言呈现,并且有着区别于今日的历史背景。其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本质和现象的探究和分析,严肃、严谨,却缺乏大多数年轻人喜爱的轻松与明快。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局限于纯理论教学的方式,就会陷入说教性的泥潭,产生时代感缺失、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理论阐述同时,结合理论和思想观点讲述时代故事,讲述理论应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实践故事,是高校坚守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内在要求。
其次,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对口专业外,对高校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他们的主修专业课程。因此,一些高校学生并未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自己学习的主要任务,没有引起思想上的重视。甚至有些教师,也错误地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种种问题,并不能给予学生知识上的提升和思想认识上的引导。其实,作为融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于一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严谨的学理支撑和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它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认识,还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还能给予学生爱国主义等道德情感的深切体验和感悟。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属性重在教育大学生怎样认识世界,怎样相处社会、怎样对待他人。因此,讲清、讲好我们如何对待历史、对待现实,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自然界、如何处理自身的内在问题、如何对待外部挑战的诸多故事,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必由之路。
再次,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有没有效果始终是受到质疑的问题,不少教师为提高“抬头率”而苦恼。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很复杂。但有两条原因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是课程内容,二是教学方法。讲故事方式对突破这两个方面有重要帮助。从内容上看,讲中国故事能把抽象的理论讲述或价值引领与可感知的现实情境或已有知识相融合、相连接,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内容的理解力。从教学方法上看,“故事”这种文学体裁,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弱化评论性的表达,在口语讲述中对受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且刚好与课程讲述中深刻的理论阐述相互补,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听讲需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现实可行性
故事讲究情节,情节取决于素材,素材构成故事的内容。说到讲故事,人们的一般印象就是有头有尾、有事有情、有人有物,跌宕起伏,才引人入胜。这是讲故事的基本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无疑也应该遵循故事构成的这些特点。但不要因此而束缚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致用。中国故事具有宏大叙事的特点,可以由一个个小故事进行叙说,也可以通过历史大场景的讲解、世界范围的比较、数据的列举、精神的提炼等等形成大故事的叙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太多的故事好讲,可以挖掘的故事素材十分广泛、非常丰富,这就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现实可行性之一。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伟大民族。几千年发展中,中华民族有着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经历,积淀了自身特有的传统。中华民族既有过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辉煌历史,又遭遇了受外国凌辱的凄惨命运,坎坷的历程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长久而丰富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素材宝库;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独立、发展与强大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史本身就构成十分精彩的故事,它成立95年来的发展壮大与我们的国家、人民之间的关系,它所走过的路程、它所形成的思想、它所演绎的事情,如上海建党、国共合作和斗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抗日战争、两万五千里长征、创立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接管城市、改造生产资料、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等,都不乏精彩故事的素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足够的内容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好故事。社会主义五百年思想和实践的流变,成为人类文明发展长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从中国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包含着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创新的实践,社会深刻变革牵出数不尽的故事,这一伟大事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讲中国故事的好素材。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想政治课效果的现实可行性之二,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匹配关系。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讲中国历史变迁的故事、民族命运的故事、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故事、国家面貌变化的故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讲毛泽东成长和民族命运发展的故事、党的指导思想创新发展的故事、执政党建设的故事、制度优势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故事、可以讲唯物史观的故事、可以讲经济发展的故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讲传统文化的故事、民族精神的故事、道德模范人物的故事、英雄事迹的故事、法治文明的故事、普法的故事;“形势与政策”可以着眼现实发生的热点故事,等等。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想政治课效果的现实可行性之三,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讲故事本质上属于口语表达的一种,除了丰富的故事内容外,讲述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讲述能力。如对故事的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等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具备了讲好故事的知识储备,对于故事发生的内容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或知识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具有讲好故事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实践使得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长期的训练,对于如何凝练语言,采用何种语音语调,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等问题,都有过专门性的研究和教学体验,可以更好地讲好故事。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选择
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上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要讲中国的好故事。按照以德立人的要求,讲中国的故事,主要标准是坚持什么样的取向。换句话说,就是以什么样的取向选择故事。
第一,坚持教书育人,讲出中国故事的知识性。长久以来,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意识形态而非知识学理,重宣传灌输轻讲解讨论。这其实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窄化、矮化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个国家、一个阶级或阶层都会有自己坚持的主流价值,并努力去影响社会。但意识形态绝非等同于缺乏学理,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近现代史、法律基础等丰富的内容,不仅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指导之下,而且有着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学理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自我和外界关系、认识历史,提供了根本性的知识储备。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故事选取不应只关注于提高渲染力上,而忽视了知识性,应该选取那些能够解释理论、介绍经验、传播知识的中国故事,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二,端正授课导向,讲出中国故事的正能量。人类历史几千年,社会生活丰富多样,色彩斑斓。有悲情故事,有喜悦故事;有善德故事,有恶行故事;有正面故事,有反面故事。各种故事都可以讲,但讲的故事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③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使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因此,故事的选择不能回避发展中的问题、矛盾和缺陷,但是更应该突出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不仅偏好颂扬,也热衷揭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正确处理好传播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关系。既要克服脱离实际的一味颂扬,又要防止情绪化的片面揭露,使负能量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同学听后意志消沉、对未来发展丧失信心。
第三,回应社会现实,讲出中国故事的针对性。社会现实总是有两面性,光彩的和阴暗的同时存在,成绩和问题总是会并行呈现,任何人都纠结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之中。大学生由于较为单纯的生活经历,对于目标实现的复杂性,以及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坎坷和挫折,往往不能充分的理解。他们面对上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的不一致,常常会感到困惑,甚至痛苦,不认同这种理论应然和实然的距离。因此,教师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需要选择正能量,激发正向精神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回避现实中问题和不足,同时要选择针对社会现实、回应目前存在的问题的故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实现目标与理想的艰苦和不容易。而在发现问题、分析和讲解问题之后,更重要的还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教师需要跨越故事的具体情节,运用理论知识释疑解惑,如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和要求,因为“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④唯有这样,才能拉近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距离,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第四,挖掘故事素材,讲出中国故事的生动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要避免生硬,挖掘故事素材既要突出政治性,又要注重生动性。故事生动取决于很多因素,首先在于主题恰当,即故事的内容和启迪的意义要和课程的主旨相一致;其次,故事的语言要精当、准确且丰富。课堂上讲故事,主要借助于口语表达,情绪的渲染和意义的阐发是否能够传递给学生,主要在于表达的语言是否意义准确以及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抓住听者的心灵;再次,完整的情节、丰富的内容等,也是故事生动性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还应该突出生活性,不仅要讲伟大人物的故事,还要讲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和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不仅要讲建党建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还要讲一村一家发生的寻常故事。生动的故事不一定就是惊心动魄,也可以是平平凡凡,高大上的东西可以感人,常人琐事的东西也可以给人以力量。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把握
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法,在具体运用中,除了需要明确选择故事的取向,不断提升教师讲故事的意识和水平外,还应该把握好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蕴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之中,但不应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将深奥的理论语言变成为日常语言,将意识层面的想象与思辨转化为现实实景,将课堂授课与中国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必然会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大有益处。但对于产生的这种积极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保持理性的判断,明确“讲故事”是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是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讲解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形式,依靠故事的现实性、生动性和启迪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因为看到了讲故事的教学效果,而将理论课程完全变为讲中国故事。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阐述与现实故事相结合、与问题批判相结合,才能从表象上升到理论层面,从根本上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受益。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和载体。讲故事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载体和手段,这是教学实践的基本共识。但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的形式化演绎,其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皖南事变、反腐斗争、家庭联产承包,都是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宪法诞生、监督制度写进文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都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区分,其实就是“讲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区别。讲故事是教学方法,着眼点只需要停留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以及提高讲故事的水平和技巧上。但“讲好中国故事”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不仅要求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故事的意识与能力,还对故事的内容、取向做了严格的规定和价值引领的要求,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内与外”“表与理”的双重要求。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要求严格保持真实性,而不能扭曲、篡改、虚构历史和现实。“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统领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⑤科学性的首要要求是真实,讲好中国故事,最基本的是讲“真故事”,容不得对历史与现实任何的篡改、扭曲或虚构。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认清其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本质属性,对其果断亮剑,以真实发生的中国历史、中国成绩、中国战胜问题的勇气回应种种错误思潮。其次,不能为了强化故事的启迪性、励志性、影响力而改编“中国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讲好中国故事,要讲中国真故事,这是一种理性,也是一种自信。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一样,会有起落,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路上会经历各种挫折与失败,无需回避,但要反思。只有讲真实的中国故事,才能经受学生的认知检验,达到教师与学生相一致、教学内容与客观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故事的选择上,故事启迪意义的挖掘上,还有很多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有待于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继续挖掘。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下,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注释:
①刘川生.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15-02-14(3)
②③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④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0502/t20050207_80415.html.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