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

2017-09-04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赵庆寺

【摘要】“互联网+”时代与网络化、全媒体、微传播、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相互叠加,引发了教育形态的巨大变革。“互联网+”以平台集成、跨界融合、圈群共享、迭代创新、数据分析的思维,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学习、师资、评估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平台、学习方法、管理评价、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重构与优化,形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范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微传播
【作者简介】赵庆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  20162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7.4.66~71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4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5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需要主动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扩散、应用与融合过程,推动了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对当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带来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的革命,为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习效率的优化与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1]那么,“互联网+”到底会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成为当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互联网+”引发了教育政策与教育形态的变革,推动了课堂教学形态、学生学习领域和教学管理评价的创新。[2]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互联网都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环境,对教学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
1.网络化时代的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知识呈现网络化传播,这使得超越时空限制获得教育成为可能。由于各地教育发展状况的差异,教学资源的分布也呈现非均衡状态,亟待弥合差距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传统教育以学校为主要载体,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日益平等化、便利化、自主化的需求。而“互联网+”重新配置和整合了教育资源,致力于推广在线教育的慕课平台等新型教育组织异军突起,促进了教育形态的多元化,对传统大学在学历教育和招生制度上的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对此,大学应当积极适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推动现代教育的创新和变革。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学习效果和效率最优化,这种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互联网以超越时空限制的方式汇集优质教学资源,成为当下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目前,除了少数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外,多数学校在网络课程的经费投入、技术支撑、教学资源、教学团队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2.全媒体时代的课堂教学。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等媒体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日益融合互通,构建了一个涵盖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全媒体时代。在教学实践中,图片、声音、视频、网络等新媒体形式的开放性、多样性、互动性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和广延性。在此背景下,亟待借助互联网延展课堂教学空间,提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课程。课堂教学充满现场感和情境性,然而存在容量有限、重复困难的短板。虽然可以制作大量传授基础知识的课程视频,但是需要一个平台上传、分享这些视频资料。再者,如果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在课余时间完成,重点、难点和疑点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来给予充分解答。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提供超细分、全覆盖的课程。
3.微传播时代的自主学习。微传播主要是指以微博、微信等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微传播以传播内容的微型化、传播体验的微动作、传播渠道的微介质、传播对象的微受众为主要特征,沿袭了互联网平等化、反权威、去中心的精神,融入了个性体验、实时交互、操作便捷的风格。作为发布信息和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微传播已经成为大学生满足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微时代,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在传播多元文化、创新话语空间、塑造社交生态、促进人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作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微传播不仅改变了知识的传播与接收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与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安排。学生不仅仅想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精彩讲授和耐心答疑,还想通过网络学习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尤其重要的是,在一个渴望表达和社会交往的个性化张扬的时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和偏好进行个性化学习,期待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期待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自由地展开辩论和交流。从发展趋势来看,通过“互联网+”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基于任何终端设备获取任何所需学习资源、享受学习服务的泛在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因此,高校要不断完善“微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利用“微传播”的优势与功能,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4.大数据时代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变迁自然也推动了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一个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教育数据的时代悄然而至。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方法对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情感等学习行为,这对于合理干预学习进程、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和提高学习效率等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人们在不断地挖掘教育大数据所蕴含的潜在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于理论层面上,在教学实践中还缺乏具体案例和成功经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大量关于教学流程设计、学生学习偏好、教学效果反馈的信息留存下来,亟待进行科学评估。这需要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方法,从粗放型教育管理模式向科学型、精细型、个性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全面、实时、动态、客观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评估体系。
5.信息化时代的价值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所有的教学科研,任何课程设置,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环节,不能有任何偏离和虚置。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本质就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品质培育和人格塑造。从某种意义上看,思想理论教育的核心是信息如何有效传播,其中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都是基础性工作,由此展开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影响人的观念形成,进而促进价值取向的生成,最终外化为受教育者的行为方式。[4]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教师要发挥其在问题解析中应有的导向作用。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大学生容易陷入泛滥成灾的信息漩涡而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得出片面甚至偏激的结论。教师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只有通过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问题解析和认识过程,才能最终促成大学生思维品质和价值认同的提升。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等特点,“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社会思潮的迅速传播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较严峻的挑战之一。良莠混杂、真伪难辨的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养成产生了消极影响,降低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和优势地位,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确定性和难度。目前我国在网络媒介传播环节的监管制度不健全,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审核难度大,对海量信息的传播缺少过滤。泥沙俱下的信息借助网络社交媒介平台,影响效果更加持久和广泛。在“互联网+”开放与共享的理念指导下,为了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国际化、区域化联盟的课程合作成为一种必要选择,这进一步加快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交锋。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还是方法与手段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研究新形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不断创新,更好地实现思想塑造和价值引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场科学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的工具价值在于信息的有效传播和观念的有效传递,而规范价值在于“互联网+”对网络参与的有效引导和行为塑造。“互联网+”不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简单地搬到网上,而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互联网+”思维撬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学习、师资、评估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
1.平台集成思维。“互联网+”以平台集成的思维激发了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改革与创新,二者结合越紧密,效率就会越高。在“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线上学习、名师名校课程选修以及弹性学制日益流行。互联网平台立足便捷化、即时化的网络技术特点,根据不同教师的特长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基于平台集成思维开发在线教育,不仅可以汇集大量优质师资和优质课程,而且能够创造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从而弥合地区、校际差异带来的教育鸿沟。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课程视频、电子讲义等教学资料,不仅可以将有共同兴趣和学习目标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提供交流论坛,还可以通过数据评估、监督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目前,被许多高校尝试采用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都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结果。通过流程和要素比较,“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创新模式的形式、时间、空间更加灵活。为此,高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式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优化。
2.跨界融合思维。作为一种开放性理念,跨界融合思维预示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立体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濡化与涵化的融合。“濡化”侧重历时性的文化传递和延续,“涵化”是指同一时空内文化的输入和交汇。前者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长时间全过程的养成,后者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营造全方位、全覆盖的环境,只有全部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才能胜任这个任务。为此,要突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瓶颈,充分发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课堂教学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立体化育人。从课程内容来看,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从育人主体来看,由于缺少有效的平台和抓手,其他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落实,形成教师队伍全员育人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应该同频共振,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与其他课程育人要相互促进。
3.圈群共享思维。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基于共同的爱好与趣味、职业与经历的各种社交圈群遍地开花,看朋友圈、聊好友群成了大学生社交的重要方式。每一个圈群都以跨越时空的方式凝聚了天南海北的群友,大学生借助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多种方式分享着各种信息,将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发布到社交圈群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了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朋辈群体的关注和共鸣能够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圈群对知识信息的共推共享和对社会热点的激烈讨论,无形中发挥了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理论辨析和凝聚共识作用。在圈群文化日益流行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创建的物理空间无法置身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之外,实际上也具有了思想引导和观念建构政治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的圈群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高度离散,容易与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圈群文化现象提醒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研判和及时应对社交群体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从需求侧的角度完善供给侧的改革。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树立圈群共享思维,拓展构建圈群文化的新空间,提供引领圈群文化的新方式,不断丰富和塑造契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的圈群文化。
4.迭代创新思维。迭代是一个重复反馈的过程,每一次迭代的结果都成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以此为起点再次开始迭代过程,从而不断接近预设目标。迭代创新思维的本质是通过个案化、小范围的探索与尝试,在教师与学生的高频互动中调整认知、完善方案,在不断反馈与测试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宜从以下三个路径着手,一是充分继承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快引入新媒体技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力和感召力;三是把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都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改进中加强,在示范中推广,以迭代创新的思维持续推进。
5.数据分析思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的使用日益广泛。大数据使工作、学习、生活的维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程度,甚至思想、偏好、情感在内的量化研究也成为可能。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内容将需要更具说服力与影响力,大数据记录下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将需要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大数据预测下的学生培养将需要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5]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科学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并描绘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6]大数据分析系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备课记录、教学设计、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精准测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数据依据和参考。为此,要注重对教育数据收集,建立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数据库,并将数据素养和能力应用于整个教学流程中,形成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创新的数据思维。
三、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联网+”范式
“互联网+”思维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新思路,从教学理念、教学平台、学习方法、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重构与优化,由此可以形成一种契合时代潮流的新范式。
1.树立“互联网+”教学理念。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转变,发挥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辅助作用。第一,坚持引导为主。学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客体,也是主动学习的主体,但是主体的实现依赖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全程主导。“互联网+”技术完全能够满足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等不同教学主体论的要求,这为实现引导为主提供了可能。第二,坚持内容为王。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如何先进多样,都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教学内容。不能夸大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作用,也不能用线上学习替代课堂教学活动,更不能用“互联网+”的工具理性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价值理性。第三,坚持知行合一。网络空间理论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只是为思想认知提供了起码的前提条件,但真正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还要依赖生活中的涵育与养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坚持共建共享。网络化时代要坚持优质师资、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理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第五,坚持学科支撑。学科建设为课程建设提高了深度与力度,课程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任何学术研究都必然蕴含着价值立场、道德关怀和实践诉求,这为课程建设带来了丰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严谨的思想政治理论逻辑。
2.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互联网+”让教育机构从一元转向多元,教育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模式从被动转化为主动。通过调控时间与空间,“互联网+”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整合线上与线下,“互联网+”教育可以尽可能推动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要深化“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搭建整合丰富资源的教学平台,拓展思想政治理论的新空间;同时,还可以定制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模式,通过网络平台零距离、无时限的沟通模式加强与学生的密切互动。在内容上,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课要同向同行,实现素质教育与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在形式上,要有效利用各种在线学习方式。除了大规模在线课程之外,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选择建设区域性开放在线课程、大型开放在线课程,小型开放在线课程、分布式开放协作课程是等形式多样的开放在线课程。[7]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开发与教学大纲相得益彰的网络教学在线平台,要以基本原理、解疑释惑、社会实践、知识链接为板块,以专家视点、青年新锐、学生认知为视角,构建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此外,还要依托校内文化宣传、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各种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系,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充分融合。跨平台移动学习媒介能够在多个移动终端使用,应该建设成为提升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文化内涵的重要阵地。当前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跨平台移动学习媒介使用广泛和便捷,要有效地设计具有理论高度、历史深度、逻辑力度的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开发移动学习资源。[8]在师资上,要广泛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平台的意愿。高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党政领导干部和辅导员等都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现日常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协同共进。在技术上,必须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的平稳运行,还可以立足各校专业优势对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拓展,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的积极互动。
3.适应“互联网+”学习方法。主体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时代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要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随时学习、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的新方法。从实践来看,基础理论知识的网络化、多样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便捷性和即时性的学习空间摆脱了课堂学习和阶段学习的限制,为随时学习和终身学习带来了便利。各种社交圈群、在线学习空间的蓬勃发展,也为互动学习与合作学习提供了条件。教师要积极服务和引导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开展线下课题研究、话题讨论的习惯,养成“互联网+”时代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
4.推行“互联网+”管理评价。大数据时代重构了教学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的途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验获取,而是依据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从而大幅度提高教育管理、教学评估的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过程更加信息化,师生测评与考核更加数据化,教师和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日益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互联网+”时代必须强化大数据分析,在教学评估中采用更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作用和应用前景来看,数据管理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设计个性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型,根据学生学习偏好和接受能力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充分应用还面临技术、人才、法律、伦理等诸多挑战。就技术方面而言,大数据教育应用面临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处理、结果可视化呈现、兼容性及基础薄弱等挑战。在法律和伦理上,数据管理机构也要防范教育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割裂、隐私泄露、数据垄断、数据迷信等不良数据风险,完善教育数据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
5.强化“互联网+”师资培训。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理论问题,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问题,树立为学生释疑解惑的教学理念和职业自觉,不断提高教学素养。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素养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业务素养、媒介素养和情意素养三个层次,其中包括了专业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的业务素养是最基本的素养。三种素养各有侧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动态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素养系统。[9]“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教师要在充分研究“互联网+”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角色转变和角色定位。教师要从传道者为主向解惑者为主转变,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相关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思想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时、完整、准确地回答好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对青年教师加强信息化能力的培训,提高制作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的能力,熟练使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此同时,要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全面提高自己的理论辨析能力和思想引导能力,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教学技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理论魅力。此外,还要建立一支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党政干部、高校媒体宣传管理人员、学生骨干在内的自媒体管理团队,对学校、院系和班级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规范和有效运营,切实保障校园舆论引导的导向性和可控性,提高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杨银付.“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2016(6).
[2]王鉴.“互联网+”视域中的教育学重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4).
[3]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4]蒋广学,王志杰.“互联网+”环境下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
[5]胡弼成,邓杰.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挑战、趋势及风险规避[J].教育科学研究,2015(6).
[6]程艳,曾燕,李春雷.大数据时代我国公平教育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4(10).
[7]穆肃,王孝金,周腾.多样化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开放在线课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4).
[8]李惠青,汪涛.2013-2015年我国移动学习资源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7).
[9]陈秋怡.“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素养结构分析[J].现代教育,2016(18).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