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程及规律探析

2017-09-04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张艳红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经历了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总结反思这一历程,可凝练其“变”中“不变”的规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以满足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为根本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革必须服务于以政策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决定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要适应教育对象需求从单一教学方法走向具有现代性的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革;历程;规律
【作者简介】张艳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7.3.105~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优秀经验总结与现存问题调查分析”(项目批准号:12YJC710085)和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度教师教学发展基金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5B2XZJ011)的阶段性成果。
“05方案”颁布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其中教学方法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思政课教学内容结构一定的情况下,教学方法改革仍然是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重要课题。回顾思政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历史,总结其中的经验和规律,不断创新性地探索新方法,在当前有着重要意义。
一、思政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程
1.1949-1958年,倡导“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迫切需要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迫切需要在高校建立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于是,遵照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这一时期,政治课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这一阶段既明确了“理论与实际一致”教学方法的含义,也指出了其根本任务,并对其评价方式进行了指导。
1950年《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中,指出“政治、思想教育应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分析自己的思想,搜集、整理、研究各种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以系统理论知识有重点地加以解决,使理论学习成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改造思想成为理论学习的目的。”[1](P5)同时,也指出“革命政治理论学习应在教师领导下,多用自学和集体讨论的方法”[1](P8)。
1955年刘子载副部长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做《关于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发言,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根本的态度问题。我们在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要教育学生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知道如何在具体条件下正确去运用它们,也就是要教育学生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观察具体事物和现象,去阐明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1](P21)同时刘子载对教师如何运用“理论与实际一致”提出了具体要求。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必须改变政治教育中脱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脱离具体教育对象的教条主义的教学方法,评判学生学习成绩的时候,应当把学生的政治觉悟放在重要的地位,并且应当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衡量学生的政治觉悟的程度。”[1](P38)
这一阶段,在教学中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1957年在康生的指挥下,在批判教条主义倾向的基础上,片面强调政治课的任务就是批判学生的生活作风,有什么错误思想就批什么错误思想,否定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取消了作为科学的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只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
2.1961-1964年,突出强调启发式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1年鉴于取消政治理论课后,高校学生不能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利于思想觉悟的提高,于是恢复了“马列主义基础课”,1964年,另外三门公共政治理论课全部恢复。
这一阶段突出强调启发式教学方法。1964年10月11日,《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意见》着重阐明了怎样贯彻执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的步骤和要求,指出:“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可考虑采取以下四个步骤:一、启发报告。由教师提出问题,指出要解决的矛盾,指定阅读的教材或讲授提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二、读书。引导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养成认真读书、钻研问题的习惯。三、讨论。在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自由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敞开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题目,要从学生中来。四、总结或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讨论中争论的问题,经过研究,结合基本理论,作出有分析性的总结或解答,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实行这个办法,主要目的是把政治理论课教活,培养师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1](P52)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第一次强调启发式教学方法。
3.1972-1976年,继续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倡自学
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大革命”致使停课8年,1972年复课。
1971年8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坚决地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学员和教员都要执行毛主席指示,‘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必须废止注入式,采用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法。教师应发讲义或讲授提纲,提倡自学。”[1](P63)在这个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政治理论课继续强调启发式教学,也提倡自学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全国“文化大革命”形势的影响下,高校政治理论课成为“四人帮”用来“篡党夺权”服务的工具,“马列主义课的声誉被严重破坏”。
4.1977-1991年,从强调启发式教学到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摆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对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邓小平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P66)为此,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指出,关于教学方法,要继续理论联系实际,要抓好教学环节,要按实际考试、考查的结果评定马列主义理论课学习成绩。
198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把教学变为师生一起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讨论问题的过程,坚决克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1](P96)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通知》(即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中,又进一步提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讲课应当用丰富而生动的事实来引出和论证有关的观点,而不能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概念。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泼的课堂讨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切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以培养他们发现、提出和解决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要鼓励、指导他们认真地阅读若干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参阅其他有关资料。对于有争论的或正在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用严肃、科学的态度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见解,同学生一起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通过切实而自由的、引人入胜的讨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理论原则。”[1](
1987年10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将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扩展为启发式与讨论式。建议“各门课程可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1]P134)。
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除了再次重申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以外,强调了实践教学方法,指出“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必要的参观、调查,还可以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1](P141)。
5.1992-2004年,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意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的指示精神。根据这一指示精神,1993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注意运用课堂讨论、社会实践、演讲答辩等多种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1](P148)
1998年结合“邓小平理论概论”进课堂,强调“采取读原著、讲课和研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观看《邓小平》等有关文献专题影视片、开展讨论、请领导同志和专家作有关方面的专题报告等辅助教学形式”[1](P181)。
1998年6月10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即“98方案”)颁布,提出要大力推动“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P185)
2003年2月12日,教育部《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注意抓好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系统讲授)、谈(讨论交流)、看(录像)、走(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等教学环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力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有新的突破”[1](P195)。
6.第六个阶段(2005年至今),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时期,推动实践教学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要加强实践教学。”[1](P216)至此,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时期。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2013年11月6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教学方法,重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理论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2]特别是教育部社科司在2014年启动了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极大地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情。同时,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
2015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联合颁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再次强调“提倡改革教学方法”。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二、思政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1.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以满足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为根本目标
思政课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性,它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具体而言,它是通过人才培养要求而实现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以满足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人才培养需要为根本目标。有什么样的国家人才培养需要,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从历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每一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背后都伴随着国家人才培养需要的变化。例如,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迫切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人才,迫切需要在高校建立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在教育部“理论与实际一致”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下,全国掀起了对“理论与实际一致”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际应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着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西方价值观和各种社会思潮趁机涌入,“85方案”应运而生,倡导“启发式教学”,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作出自我选择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做出正确判断和正确选择,从而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教学方法变革的历程彰显了思政课为国家人才培养需要服务的性质,这是思政课得以存在的根基,也是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以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为根本目标,所有的教学方法变革必须紧紧围绕着国家人才培养需要而进行。坚持这个目标,就是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方向的坚持。当然,这也是思政课对国家人才培养需要应负的历史责任。任何脱离了国家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方法改革都是对思政课性质的背离,也是对教学改革意义的背离。“05方案”明确提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现阶段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
2.思政课教学方法变革必须服务于以政策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需要而展开,这就决定了政策对思政课巨大的导向作用,也决定了思政课不能脱离政策的导向而存在。具体而言,相关政策规定了为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而制定的教学内容。说到底,政策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性规定而实现其对思政课的导向作用的。因而,教学方法的变革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而进行,同时,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依靠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和达成。
在思政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都与相关政策颁布后教学内容的结构性调整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政治理论课”主要设置为“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等课程,“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学内容顺利展开的有力辅助。“98”方案中,课程设置为“两课”,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成为“两课”教学内容达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05”方案颁布以后,思政课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4门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为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前4门课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指导下重新编写了教材。教学内容的重大变化,引起了全国对各种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热潮,出现了诸如大连理工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复旦大学的慕课教学法、中央财经大学的问题锁链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的专题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的分众教学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情景剧教学法等,全国各地也召开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经验交流会,教育部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也在顺利推进中……可以这样说,在政策导向下的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带来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繁荣和不断推进。
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曾深刻地指出:“方法与教材是统一的——方法总是特定教材的方法,教材总是方法化的。”[3](P172-174)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内在统一的。对于当前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而言,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任何教学方法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反之,如果教学方法改革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坚守,仅仅为“取悦”学生而实施一定的教学方法,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改革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也是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一种伤害。我们时刻要记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契合一定的教学内容。
3.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决定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从非专业人员发展为专业人员的转变过程。主要包括内化教师职业价值、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等几个方面。[4](P448)影响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学方法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说到底,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者,也是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教师的教学方法观、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认同度、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各种个人因素都对教学方法改革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进而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产生着影响。
纵观教学方法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伴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历程,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发展。195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1984年11月13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2008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3年6月25日《普通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尤其在《普通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中,明确提出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考察、国外研修、以项目选人和选人给项目等方式为思政课教师培养提供了多种具体途径。
可以这样说,党和国家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经做了大量努力工作。但是目前来看,由于思政课教师学科属性的限制,对教学论、思政课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缺乏了解,更缺少对基本教学方法理论的掌握,因而缺少教学方法变革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改变教学方法要比改变教学内容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改革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掌握一些并不熟悉的新教学技巧。”[5](P28)因而,改革如果不能唤起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改革将很难真正推进。当然,有许多教师参加了国家、各省市、各单位主办的各种专业化培训,但是由于这些培训多侧重于教学理念、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方面等的讲解,缺少对具体教学方法的全面、科学分析,更缺少实践层面对教师的具体指导,因而造成思政课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适用条件、方法性质、使用方法的限制条件、注意事项等各种问题缺乏了解。基于此,为帮助思政课教师提高对教学方法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学方法模拟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4.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要适应教育对象需求从单一教学方法走向具有现代性的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初期,由于认识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改革仅仅强调某一种教学方法,例如50年代的“理论与实际一致”、60年代的“启发式教学”,进入80年代以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因素,因而多种教学方法开始进入改革的视野,也开始受到国家的倡导。尤其是“05方案”以后,新媒体技术大量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慕课教学、微课教学都开始在思政课上百花齐放。总体而言,思政课教学方法越来越趋向多样化、现代化。
数字化时代,新媒体技术激起了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风起云涌,但是就改革而言,要循序渐进,谨慎为之,切不可一蹴而就。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认可和接受新媒体技术带给课堂教学变化的同时,也要对新媒体技术抱有谨慎的态度,尤其要克服技术主义倾向。我们要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嵌入教学会对思政课课堂教学变革产生促进作用,这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或然的。技术对教学的辅助可能只是画蛇添足,也可能反而是对教学的奴役。我们在进行任何教学方法改革的时候,时刻要放在首位的是对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坚持,即思政课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只能是辅助作用而已。在正确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新媒体技术才有可能达成其预期的教育目的。
回顾思政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史,既是为了总结经验指导当下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也是为了展望未来,更好地促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我们有责任坚守它、巩固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卫红.大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1).
[3]Bewey, J.(1961),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in Boydston, J. A.(ed.)(1980), John Dewey’s Middle Works, Vol. 9.
[4]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美]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