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理论自信”作为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价值表达、教师认同、解释范式、理论发展等方面,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取向、价值分化、管理投入、教育追求等方面的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需要从理论的重视度、彻底性、通俗化、传播力等方面提升理论魅力,强化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联俊,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7.5.81~85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增强理论自信的‘问题导向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项目批准号:14JDSZK092)、2016年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编号:粤宣通[2016]29号)阶段成果。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自信有着突出的重要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10理论自信“是指对理论持有的执着信念和不放弃、不偏离的坚定精神,即是说认定某种理论作为始终不渝的思想遵循”[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自信主要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和坚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的价值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价值毋庸置疑。“理论自信”对于教师、学生和课程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增进教师的教学信心和兴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自己传授课程的信心和兴趣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高低。第一,增强信心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理论自信,才能够站稳高校讲堂,积极主动地不断挖掘课程内容价值,客观公正地传播主流价值的深邃思想。理论自信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奠定价值基础。第二,提升兴趣作用。理论自信促进主体的理论兴趣,可以在兴趣的角度、强度、深度、广度等不同层面起到刺激作用。反过来,教师理论兴趣增强以后,可以保持对理论的关注和探索,提升理论水平,强化理论自信程度。第三,行为示范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品质将会在教师言行中起到无形的正面作用,在教师形象、教学语言、教态举止等方面体现出来,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的人民立场与科学规律,可以帮助教师开阔理论视野,增强道德品质。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认知和情感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强烈学习欲望的学生不仅能够激励教师教学,并为其他学生提供价值引导。第一,认知作用。认知是主体对于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主体对于认知对象有着强烈的认知信心和需求,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注意力,调动自身的智力资源,取得最佳效果。反之,主体丧失理论信心,就会降低关注,削弱理论知识的获取和开发。第二,情感作用。情感是主体对于事物满足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理论信心本身也是对理论价值的肯定。主体情感与理论价值的理解之间是动态、非线性、复杂的对应关系,主体的不同情感体验也会相互影响,理论信心对于主体的自豪、信任、喜爱、期待等情感心理有着强化作用。第三,动力作用。学生的学习动力因素来源多样,信心、兴趣、过程、效果等都会起到一定作用。信心动力表现在增强学习兴趣,丰富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效果。理论自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抵制其他价值观念的侵蚀和干扰,自觉巩固理论知识,训练理论思维,增强理论素养。
(三)改善课程的社会形象和功能
理论自信是增强课程吸引力,拓展课程功能,扩大课程影响的必要因素。第一,形象作用。信心可以通过主体的表情、态度、语言、行为、气质等展现出来。课程形象打造的是系统工程,理论信心作为情感因素渗透在不同环节,影响课程形象的整体建构。第二,功能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价值引领、思维拓展、知识传授、情感塑造等多种功能。理论信心对于保持良好的功能运转起着内在支撑作用,可以进一步激发主体创造功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功能,必须要以强大的理论自信作为基础。第三,影响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理论教育课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高校彰显理论力量的课程。该课程不仅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而且影响高校领导和教师群体的思想观念。要获得有着丰富知识经验的高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认同,必须要有强大的理论信心和理论力量,用知识底蕴和学术创新来赢得尊严和地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的问题表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自信”有着不同方面的价值,但是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在以下方面存在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价值表达
在理论思潮层出不穷,社会观念变化多端的信息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空间中成为大学生的理论指南,需要不断探索和更新。主要有:第一,理论话语。理论自信需要展现理论优势,要求教育者吸收最新理论成果,转变为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尤其是适合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话语表达。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化不容乐观,仍然存在话语表达陈旧、概念老套、说理不透等问题。第二,理论载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理论载体应该逐步向多元方向发展,既可以是理论体系和理论宣讲,也可以是案例诠释和理论具象等。只有将多元的理论载体影响发挥出来,才能不断增强理论信心。但是,能够将理论载体与移动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实践仍然缺乏普遍性和实效性。第三,理论传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价值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既要为大学生思想自由提供足够的价值空间,也要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线,做到自由与规范的张弛有度。但是,理论传播过程中的分寸把握不当,容易走向极端,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教师认同
理论自信的前提是主体对理论的价值认同。第一,理论立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将坚定的理论立场作为教学根本。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传播其他社会思潮的现象,向学生传递出理论自信不足,立场偏颇的问题,根源就在于部分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不够。第二,理论定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教师要及时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回应。有的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剖析,偏离课程教学方向,无益于课程建设,甚至可能影响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第三,理论视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阔的理论视野,从而在教学中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增强教学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是,部分教师知识面狭窄,只能重复运用教材和著作中的原理学说,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于理论解释的发展要求,逐渐丧失课堂教学主导权,造成学生的抵触反感心理,影响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和意志。
(三)解释范式
理论的转化需要有合适的范式。第一,理论来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要从思想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和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且要深入解释理论来自于实践,是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经典作家的创作欲望和激情,贡献了精神财富。但是,教学实践中对于理论来源解释的透彻性不够,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知半解。第二,理论论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将理论论证作为中心环节加以重视。理论论证既不能只重视理论自身的封闭逻辑,不考虑理论进展,陷入自说自话的逻辑循环之中,也不能脱离立场观点,只引入现实解释,转向离经叛道的逻辑理路之中。第三,理论人物。对理论人物的引人和解释能够为理论本身增加魅力,有助于掌握理论创作背景和脉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也要把握好理论的论述主次,尤其要避免为了增加吸引力,搜集奇闻逸事或花边新闻等进行剪裁或发挥,误导学生的价值认知和情感,将会带来极大地负面影响。
(四)理论发展
在教学中,理论自信必须要坚持和发扬理论发展的根本要求。需要注意:第一,理论思维。教师要将理论思维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将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防止为了调动课堂气氛,将教学内容简单化、肤浅化、碎片化,要善于从实践问题中总结理论。第二,理论品格。要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品格,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开放与创新、民族与世界相结合的特质。既注重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中汲取发展动力,也强调从世界多元文化中获取理论资源。只有活学活用,才能永葆理论活力,不断强化理论自信。第三,理论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包容性,又有斗争性。包容性体现在实事求是和兼容并收,斗争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应坚持人民立场,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思潮根本对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回避理论交锋,不能放弃对错误理论的批判。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仍存在忽视马克思主义与错误思潮的区别,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战斗精神的倾向。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的问题缘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问题的出现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有着较长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条件,是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市场取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大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为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很多人唯利是图,放弃理论改造,降低了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市场应用型专业需求不断上升,大学教师收入待遇差距和群体分化越来越明显。大学管理者重视专业对学校的贡献率,市场化专业能在短期获得较高社会效益。理论取向专业难以迅速取得明显的市场效用,难以在具体量化指标上体现学校实力,从而被忽视和淡化。从国家层面的经济走向,到专业层面的市场取向、教师层面的分化走势、学校层面的功利要求,都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不利地发展环境,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教师群体难以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找到自身位置,理论自信的底气也就失去支撑条件。市场配置资源能够在经济领域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这已被经济改革的实践所验证。但对于意识形态领域而言,如果以市场取向来对待指导思想,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思想混乱和价值迷茫,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价值分化
随着多元价值观盛行,尤其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分庭抗礼,甚至被许多人奉为圭臬。作为承担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很多人视为“洗脑”课程,产生抵触、反感和蔑视心理。事实上,任何国家都存在意识形态教育,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教育只是在方式方法存在区别,某些人只看到西方社会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却忽视了其意识形态教育系统,认为只有取消中国意识形态教育课程,才能实现真正的思想自由。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要实现民族国家的繁荣富强,就必须要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失去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只会使得国家思想混乱,国民无所适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印象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侵蚀中被降低,理论信心也在不同价值观念冲突中被削弱,甚至被打压。多元主义对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内在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对于主导价值问题,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加以维护,否则就可能失去发展方向和价值指引。
(三)管理投入
部分高校领导者注重发展学校优势或特色学科专业,将应承担的意识形态责任放在次要位置。从理论上讲,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但是在实际境遇中却千差万别。淡化政治教育的后果,从短期来看,直接降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地位,各种的绩效和考核机制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性受挫,主动性降低,难以客观呈现理论的优越性。同时,也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深刻影响,不重视理论课程,难以自觉投入理论学习,逐渐削弱大学生的理论视野、理论思维和理论水平。从长期来看,高校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教学空间被压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缓慢,中国理论研究薄弱,难以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相抗衡,造成在不同场合的失声和失语现象,逐渐丧失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影响国家安全和稳定。高校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对于意识形态教育课程而言,不可能与其他学科同等考核评价,否则就有可能削弱其价值教育的功能,陷入纯粹知识教育的“陷阱”。
(四)教育追求
在经济发展背景下,部分家庭教育呈现出功利、实用、物质化倾向,重视对金钱财富的追求和名誉地位的崇拜,抛弃了教育的精神内涵和学生成长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能在短期带来经济收入和福利,难以得到家庭教育重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家庭教育观念的进步。如果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能带来国家荣誉和奉献精神的提升,优秀道德文化不能得到传承和发扬,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就难以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社会细胞的家庭必须要将理论修养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子女的政治大局意识、合作共赢意识、责任奉献意识、全面发展意识等。中国家庭教育中的理论缺位导致理论无知,理论自信的土壤也就难以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自信既需要国家力量的重视,也需要师生的主动努力以及家庭社区的支持。只有全方位地调动中国思想和中国理论的生机活力,才能营造中国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意识形态传播新体系。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的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自信”状况能否得到改善,关系到课程价值和课程影响,也会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效。
(一)理论的重视度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437对理论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民族国家的发展高度。不能用利益标准衡量意识形态问题,简单地用利益取舍,可能会失去为自己辩护的能力,甚至葬送民族国家未来。要从不同层面进行重视:一是从国家层面上,要坚定地巩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地位,强化课程成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二是从社会层面上,摒弃用经济手段衡量理论问题,营造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的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投入,鼓励民众自觉自发地开展理论创新,逐步提升社会的理论水平。三是从学校层面上,要加强对学校领导的意识形态教育培训工作,转变轻视、忽视理论课程的倾向,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四是从家庭层面上,要突出家庭生活追求不仅是改善经济生活水平,也要强调民族贡献和支持国家,要突出家庭的理论素质,不断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言献策。
(二)理论的彻底性
要保持理论自信底气,必须要将理论彻底性作为长期目标。具体有:第一,理论教学。要将对现实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方面。教师要主动面对现实,诠释现实,在与现实对话中展现理论修养和理论魅力。只有深入现实社会脉络,剖析现实社会机理,预测现实社会走向,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影响学生。第二,理论研究。要将探索中国道路发展和社会进步规律作为主要方面。教师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广泛吸收人类优秀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多维剖析,展现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不断产出优秀理论成果中增强理论自信。第三,理论探讨。理论形成的过程就是对话批判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理论探讨作为自身研究教学的基本要求。既要与同行专家讨论,也要与学生后辈切磋;既要对理论本身进行质疑,也要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也要发扬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
(三)理论的通俗化
只有通俗化的理论,才能得到广泛认知和传播,获得社会支持。主要有:第一,理论逻辑清晰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必须将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互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逻辑结构。[4]其中,理论逻辑关系到揭示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没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失去存在依据。理论逻辑的清晰性能够反映理论的成熟度,只有思维缜密、结论可靠的理论才能用清晰明了地逻辑结构呈现出来,接受审视和验证。第二,理论话语大众化。理论话语体系在不同情境下有着巨大的差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与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话语转换能力和水平。理论研究话语要通过专业概念、术语等进行建构和传播。但是,在理论教学中,教学对象的差异化决定要将专业话语转化为通俗话语,要通过图像、常识、俗语、网络语言等进行传授。[5]第三,理论表达简洁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中,要深入、系统地探讨和分析,才能推进学术发展。在教学中,只有将精深的研究成果简化和提炼,并用简洁的表达方式呈现,不断激发和打动受众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理论的传播力
理论信心既来自于理论内容,也依赖于理论传播。理论的传播力建构方面有:第一,理论传播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主体中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懈的专业追求、创新的学术思维、开放的研究心态、投入的教学情感等基本素养。要开发利用大学生充满激情和想象,思维活跃,对新知识有着旺盛求知欲和创造力的特点,广泛传播理论知识。第二,理论传播的媒介。信息时代传播媒介重点是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其融合了传统互联网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全方位传播形式,代表着理论传播的未来方向。如何实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关系到理论有效传播的主要环节,需要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理论传播方式,实现理论传播的优化形态。第三,理论传播的受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通过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社会大众、学生等提供不同视角的知识和见解,才能全面、准确、深入地剖析事物和社会本质,推进理论完善,增强理论自信。高校主要的理论传播受众是同行专家和大学生。要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综合化的方式方法调动受众理论情感,训练理论思维,在理论传播中不断激发理论创造,推进理论发展。
总之,“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深远。对“理论自信”问题的探讨既要从理论本身出发,又要从理论传播、理论受众、理论载体等不同角度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齐卫平.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党和人民事业的希望所在[J].思想理论教育,2012,(9上).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陈联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5]周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图像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