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六期

回到内容本身——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

2017-12-22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朱哲

【作者简介】朱哲,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0)。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7.7.65~6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对全体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化”叠加的复杂语境中,在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点的境况下,如何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解释力,从而实现前述的重要功能?笔者认为最为根本的就是回到内容本身。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释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其应当传达给当代大学生的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广大思政课教师以增强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可谓百花齐放,蔚为壮观。有的立足课堂精讲,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和丰富教学手段;有的以实践教学固化理论教学实效,充分挖掘课外、课下教学资源;有的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上辅学,等等。这些探索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但是,在这些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比如: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重现象描述,轻问题深究;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导;重讲故事,轻讲道理;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轻视本质内容的揭示;还有的为了追求效果的热闹,视娱乐性为生动性,把政治理论予以娱乐化,甚至庸俗化,损害了理论的政治性、严肃性;有的为迎合“微”时代碎片化阅读形式而消解政治理论的完整化与严密性,如此等等。
如何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解释力、吸引力或理论魅力?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回到内容本身,要辩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为此,简要地回顾形式与内容这对范畴的历史演变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复杂关系。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对形式和质料之间关系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亚里士多德曾十分正确地揭示出柏拉图把世界本质归结为理念的唯心主义之弊,认为自然界是实物之总和,实物则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只是形式化的质料而已。到了近代西方,康德则视内容为毫无联系的零乱材料,形式则是先天的可以独立于内容并且可以整理感性材料的东西。可见在康德那里内容与形式是彼此割裂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思想来源的黑格尔,则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极高的理论水准。黑格尔深刻地洞察到内容与形式的同一性。同时他又指出存在着“双重形式”,“内容并不是没有形式的,反之,内容既具有形式于自身内,同时形式又是一种处在于内容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双重形式。有时作为返回自身的东西,形式即内容。另外作为不返回自身的东西,形式便是与内容不相干的外在存在”。[1]278譬如一本书,就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便是指这本书的装帧,比如平装或精装,比如手抄或排印,这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另一种形式则是指此书内容的结构方式即思想呈现的结构方式。此书的思想内容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得以表达、得以传播、得以被人们所认识或理解。
依此来审视当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我们发现在探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过程中,的确出现一种无益甚或可以说有害于内容的“外在的形式”,这种“外在形式”不仅无益于马克思主义真理内容的“外在化”,相反,还因其外在而淹没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容,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隐而不彰。比如,我们有些人搞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热闹非凡,但止于热闹,热闹过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基本“归零”。基于此,为了有效地防止或避免采用那些无法“返回”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外在形式”,就应当运用或找到真正地能够展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形式”即类似黑格尔所讲的“第一种形式”。在笔者看来,最能够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巨大的解释力的形式就是最适切的形式,就是“第一形式”。回到内容本身实际上就是回到问题。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是针对并回应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回应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系列重大问题而产生的理论成果。仅就当代社会而言,笔者认为回到问题本身,主要有如下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或精神困惑问题;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别于此前一切理论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以往的哲学理论只是满足于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则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的问题;整体上而言,当代在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思想困惑或精神层面的问题,是意义的问题,不是物质层面的问题;如何在多元多样多变中寻找依归的问题,即多中求一的问题。
当代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要行之有效就不能逃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必须直面如何能解释世界,特别是改造世界的问题;当代青年是既自由、自主、独立,又个性张扬的一代,但又是处在心智尚待成熟的时期,在多元价值并存的当代社会,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和自由选择,任由学生在多元矛盾和价值观的冲突中沉浮,而应当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帮助青年大学生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去尝试解决自身的意义或价值建构,并努力让学生个体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追求相契合。这样的思政课才符合当代大学生需要,才能让他们真正有获得感。
要回到思政课内容本身,就必须意识到高校思政课的属性或特点,高校思政课既有与其他一般专业课程一样的学术属性或学科属性、教育教学属性,还有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或意识形态属性。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既要遵循学科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还要遵循政治运行规律,应当把价值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回到内容本身,就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储藏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均是从这些经典著作之中抽取出来。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经典著作都是对各自时代呼声的回应,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熟读经典,把握其要旨要义。由于思政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重要载体,因此,回到内容本身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回到教材。困难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极其丰富和博大精深的整体,而教材则只能是高度概括和极其简练地给出抽象的结论性、规律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思政课教师通过理论教学来弥补。同样,回到内容本身还包含着回归课堂,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固然很多,但课堂学习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思政课教师要回归课堂、用好用足课堂,就是要把课堂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宣讲的地方,不能把课堂变成行为艺术展示的地方,课堂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展现的地方,是针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系列问题释疑解惑的地方。
总之,回到内容本身,也就是要回到问题、回到经典、回到教材、回归课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回应和解决理论、现实和个体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的绽放也只能寄托在对问题的回应和解决中。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