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六期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事是势”话语探析

2017-12-22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陶倩 易小兵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事是势”话语,是针对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在尊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描述、诠释和建构的言语符号,它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线。“事”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基础,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是”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中介,目的是阐明政府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势”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把握大势的能力以及增进其对国家政策的认同。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事是势”话语;“事”;“是”
【作者简介】陶倩,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4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7.6.66~70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创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5JDSZK101)阶段成果。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形势”,要以“势”话语来进行阐述,它既指过去形势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形势的显性表现,同时,还包含了对于未来趋势的研判。“形势”又总是通过当前热点事件,即“事”话语表现出来,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政策”,主要通过“是”话语加以展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事是势”话语,是针对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在尊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描述、诠释和建构的言语符号。“事是势”话语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事是势”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线。“事”话语是基础,通过该话语的引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而且能建立良好的课程生态,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是”话语是中介,通过教师对政策的解读与阐释,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把握国家政策,了解其背后的理念支撑。“势”话语是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判趋势的能力,最终认同国家政策。
一、“事”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基础
“事”话语,是指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的阐述性语言,主要通过陈述表象,以及揭示表象背后的实质与要害,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事”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基础性话语,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石。“事”话语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对事件5个基本要素(5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的陈述和描绘。为了使“事”话语的阐述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尽量做到3个结合。
(一)感性表达与理性陈述相结合
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感知主要是对某一具体事件的认知,因此,将感性表达与理性陈述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由感性认识更好地上升到理性认识。首先,感性表达触发大学生对事件的感觉。感性表达善于抓住事件中的形象事实,注重典型细节的描绘,如同电影画面般还原事实,直接刺激对象的感官。感性表达具有具体、感性、立体、生动、有趣等特点,给对象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学生对事件的感知往往始于某一方面的具体信息,感性表达给大学生呈现的是事件的具体细节以及它的客观真实性,它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一层面,而不涉及事件的本质及意义。
其次,理性陈述引导大学生对事件的理性认知。理性陈述是在掌握事件五要素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并抽象出事件所蕴含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启发对象的理性思考。理性陈述不仅表现事件“事实”的深度,而且呈现事件“事实”的广度。理性陈述通过条分缕析,穿透纷繁复杂的表象,揭示“事实”背后的要害。通过理性陈述,可以促使大学生在某种思想力量的引导下,对感觉到的事件进行理性的概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正确判断。
应该说对各类国内外突发重大事件的阐述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认知角度分析,主体基于自身生活背景、知识水平、思想状况及心理结构等的差异,在认知对象的时候会有自身独特的“前见”,即预先有的个性化观念系统。因此,当主体与客体交汇时,会形成“视野融合”,产生一定的认知结果。由于突发事件具有新颖性,人对于新事物本能上有好奇心,意欲尽快了解全部情况,因而若将感性表达与理性陈述两种展示方式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可以使感性的情感力量与理性的逻辑力量有机融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课程教学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形势与政策”课之所以有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二)历史叙事与现实判断相结合
当今发生的事件,皆蕴含着历史渊源,而过去的某些历史现象,有可能现在仍继续存在,对当下仍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全面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历史叙事。事件是历史过程的“集合”,因此,阐释事件需依据动态历史过程的连续性,梳理其发展脉络。或通过因果推导,追本溯源;或通过今昔对比,以昔知今;或通过中外对比,鉴别异同。事件回放仅仅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初始内容,及时展开历史叙事才是整个教学的重心所在。如,中东难民问题突然爆发,马上跟进梳理难民问题的“来龙去脉”;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一出来,立刻追踪阐述英国与欧洲的“恩怨纠葛”。这样的历史回溯有助于学生对突发事件有较为立体、宏观、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其次,现实判断。历史叙述是为了理清时事热点问题的来路,在此基础上,整体认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各种联系,形成对现实情况的准确判断。通过厘清时事热点问题在形势变化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实现因“时”利导,因“事”利导和因“势”利导。
(三)串讲与精讲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围绕业已形成某种稳定机制的惯例性会议的教学要求特别多。如,全国“两会”“G20”峰会等。关于全国“两会”,每年都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讲出新意,体现深度,这就需要进行叙事框架的设计。首先,可以对历年“两会”进行串讲。简要介绍“两会”的主要使命是什么,历年“两会”都讨论了哪些话题,集中解决了哪些问题。其次,对当年“两会”进行精讲。将当年“两会”召开的世情、国情、党情背景,以及重点工作任务集中进行梳理阐述。这样,学生对政府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可以有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关于“G20”峰会的教学,首先,阐述峰会的缘起,历次峰会的主题、背景及所起的作用。其次,重点阐述当年峰会的主题与意义,如“G20”杭州峰会的中心任务,中国方案的提出及其价值,杭州峰会的成果等。
二、“是”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中介
“是”话语,指对政府政策内容和言说方式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话语,目的是阐明政府的对内和对外政策,促进学生更全面把握国家的政策。
(一)对政府政策内容的解读和阐释
“是”话语对政策内容的呈现有两种方式。一是政策解读。“政策解读是指对发布的文件、报告等约束人们的行为准则从解释阅读到分析研究再到理解体会的一个层层深入、答疑解惑的过程。”[1]政策解读有两种类型:从表现方式上看,有记者问答式、图文表述式、专家点评式、文件摘录式等。从表达内容上看,有理论、实例、观点、调研、图标等的解读。二是政策阐释。这是指对政策出台的背景、缘由以及前景规划、预期目标、价值理念进行阐明、陈述并解释。政策阐释的逻辑分析理路为政策价值——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以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假定为前提,政策就是价值的具体表达;政策目标是政策价值导向下的具体化,反映着决策者通过一定手段想要达成的目的和方向;政策工具是用于执行政策、达到政策目标的实际手段或工具。[2]政策阐释的视角是马克思主义政策观,政策阐释的逻辑理路是政策价值——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阐释的最终指向是对象的政策认同。
(二)对政府政策言说方式的解读和阐释
政府的各种政策要通过话语表达出来,政策的言说方式是政策的风向标。
1.政府在国际交往中强势话语的表达及其解读与阐释。一是强势话语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后回答提问时庄严宣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3]王毅部长在回答关于南海仲裁案的问题时斩钉截铁地说道:中国不接受南海仲裁案,完全是在依法行事。
二是强势话语背后的坚定立场。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西方国家抛出了所谓的“中国责任论”,试图要中国承担不切实际的、不合理的、超越其底线的责任。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强调的是均衡责任,着力把握大国担当的责、权、利平衡。对于应承担的国际责任,我们绝不推卸,但我们决不会放弃自身的正当权益,决不会牺牲国家的核心利益。强势话语的背后是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等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立场。这样的坚定立场是靠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为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4]正因为我们有能战的实力,所以,我们才会有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立场和强势话语表达。
2.政府在经贸合作中柔和话语的表述及其解读与阐释。一是柔和话语的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5]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并致辞时强调,“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各国共同参与,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繁荣。[6]总之,政府在经贸合作中着力建构柔和话语,目的不是要“讨好”他者,而是要赢得信任,争取有利的经贸、投资环境。
二是柔和话语背后的和谐理念。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中说:“和”的最高境界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尚书》中讲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7]
柔和话语背后的和谐理念成为中国建构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国际秩序观的思想支撑。随着当今世界主要大国间实力此消彼长的变化,西方一些国家秉持零和思维,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抛出“修昔底德陷阱”论调,否认全球性权力和平变迁的可能性,但中国一直倡导“善其身”并“惠天下”,与世界和谐共赢、共荣共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在俄罗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8]
3.政府在利益格局调整中平实话语的传播及其解读与阐释。一是平实话语的传播。平实话语是指话语的平民化与务实化,这是政策话语的与时俱进。我国新一届领导人引领了话语新面貌,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让人民过好日子,要让政府过紧日子”,“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等。从话语的符号传播意义看,平实话语的表述更具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不仅话语的符号信息(即语言符号的能指部分)易被听者(或阅读者)所知晓,而且相关的听者(或阅读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话语的所指意义。
二是平实话语背后的务实取向。平实话语体现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政策是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在以下两方面体现务实精神。
一方面,谋事要实。“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实际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9]383我们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善于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入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抓住影响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问题,找准方向、科学分析、提前预判,使政策具有计划性。我们要有现实眼光,这不仅意味着要多调研,掌握和熟悉实际情况,而且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政策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深化。
另一方面,获得感要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包含物质方面的得到感、拥有感、满足感等,又包含精神方面的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等,它是人民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喜悦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等的综合感。”[10]政策主张要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势”话语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我们对于世界大势认识不清,甚至茫然无知,就难以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的事业就难以有新的开拓。”[1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2]因此,把握大势,激发使命,这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势”,可指趋势,即事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势”话语的呈现方式是分析、预判、展望。“势”话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把握大势的能力以及增进其对国家政策的认同。
(一)能力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形势发展的分析和研判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指导学生把握“势”的演进脉络。读史可以知兴替。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中国正在崛起,科学把握500年来大国崛起的规律,探寻其崛起的原因,揭示其衰亡的奥秘,这是把握大势的基础性工作。
2.促进学生认清“势”的发展规律。当前正面临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拐点。世界各大国之间正在进行力量和利益的较量和博弈,各方力量此消彼长的互动将决定未来国际关系的走向。我们要促进学生深刻洞悉新的世界大势发展的规律。
3.增强学生研判“势”的未来发展的能力。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三情交织与互动,由此主导“势”的发展的未来趋势。我们要教导学生正确把握大势中的偶然与必然,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积极应对势的机遇与挑战,主动肩负为国奉献的历史使命。
(二)认同目标
“势”话语可以引导学生在对形势正确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增进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
1.通过对客观背景情况的正确认识,形成对政策必要性的认同。形势决定政策。形势是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和前提,制定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形势的客观性决定了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特定的形势、任务作为客观依据和前提条件。客观背景就是指政策制定的客观形势,因此,“势”话语可以通过对客观背景的陈述,引导对象在对其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政策必要性的认同。
2.通过对国家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形成对政策有效性的认同。政策对形势具有能动作用。一般而言,正确的政策能促进形势发展,且使不利形势转变为有利形势。因此,能否促进客观形势的发展或使不利形势转变为有利形势是检验政策效果的标准。“势”话语可以通过对国家发展趋势(既成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陈述,引导对象在对其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对政策有效性的认同。如,通过深入揭示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虽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压力有增无减,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希望始终大于困难;以及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产业结构的改变,投资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改善,新业态、新动能加快成长等,[13]以此引导学生增进对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政策有效性的认同。
要促进学生对政策有效性的认同需要把握好以下3对关系:一是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政策有效结果的取得有时未必是一蹴而就的,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同时关注政策的推进过程是否有效。对过程有效性的认同也有助于促进对政策有效性的认同。二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政策是否有效要从全局来考察。如果政策能从整体上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总目标的实现,即使局部还存在部分问题未解决、部分分目标未实现,这样的政策也理应是有效的。三是信心与忧患的关系。当前,我国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如在国内处于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国际上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下的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并面临“中国威胁论”“新干涉主义”及国家安全形势复杂化风险的挑战,这些容易使人们对政策有效性表示担忧,但总体来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此之近,我们对政策有效性理应充满信心。
总之,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才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频共振,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参考文献:
[1]李洁.政策解读:高校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J].读书文摘,2015,(12).
[2]黄俊辉,李放.解读政府责任的新路径:政策价值—政策目标—政策工具[J].岭南学刊,2015,(3).
[3]习近平在德国发表重要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
[4]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关于军事辩证法[N].解放军报,2016-06-01.
[5]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3-29.
[6]习近平出席中英工商峰会并致辞[N].人民日报,2015-10-22.
[7]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8]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3-25.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的政策观[EB/OL].http://www.ccln.gov.cn/xxzqyc/188774-1.shtml.
[11]高虎城.把握世界大势提高开放水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J].求是,2015,(2).
[1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13]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78/A13/A13_gggs/s8474/201608/t20160819_275780.html.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