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理论教学)

王易 宋友文: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2018-01-23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期     作者: 王易、宋友文

研讨背景:为深化教材、教师、教学等领域的改革创新,着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大力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刊邀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大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主持人:
王  易  宋友文
研讨人: 
中国人民大学             王  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  宁
北京师范大学             温  静
北京师范大学             王树荫

“只有讲清楚理论是怎么来的,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本身”

主持人:当前一段时间,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如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高宁: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跟五年前相比,学生对党的十九大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党的十八大的关注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如何在理论的层面认识中央文件的重要价值。其次,政策是连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双向中介。我们常常讲思政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怎么联系呢?其实中央政策就是最好的一个案例,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讲透。
王衡:我主要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这门课特点比较明显,理论性比较强,而且跟实事结合比较紧密。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方面要强调理论性,另一方面也要和现实紧密结合。我自己理解,这门课程的大纲有一个主题、一个主线。主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含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块内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是什么呢?主线是一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横轴、一个纵轴,横轴是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纵轴就是我们这个理论体系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讲好这门课,就要讲清楚理论是怎么来的,要展示给学生理论形成的过程。只有讲清楚这个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维度在我们概论课的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结论只是结果,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学生找到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

主持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应该引起重视?
王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型教学非常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所以我们必须从更高的站位上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思想、价值、信仰,但是前提是我们需要学理的支撑、研究的支撑、理论的支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个问题上讲得很清楚,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换句话说,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全部精神都要同具体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讲,我们要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一些新东西。我觉得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概念原则理论结论,而更多应该是得到结论的过程。结论是一个结果,而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学生找到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
温静:我比较关注的是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教材编写遵循的是一种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而教学设计则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体系设计好了,如何在课堂上把这些设计好的内容讲给学生听,这需要把文本话语转化为口头话语。教材使用的是书面语,注重的是准确性和规范性,而教学使用的是口语,讲究的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口语在提升亲和力方面很有优势,我们看到口语有语音语调语速、音长和重音的变化,讲授人还有表情手势等各种变化,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传递信息、传情答意。当然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也要研究网络直播,我们不仅要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而且还必须熟悉网络语言。

“既要了解学生,也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需要,我们要把它衔接好”

主持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做到因材施教?
高宁: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关键少数。在我看来,因材施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对理工科学生、艺术类学生、人文社科学生要有所区别。第二个层次指我们要培养自己专业的学生,这不是说让理工科学生都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而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我看来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抓住的重要少数。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党课,但是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开辟、参与并且坚守住这个阵地,打造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2.0版本,不仅要满足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需求,而且还要激发他们在学生当中起到示范作用,要让学生教育学生,发挥他们的引领和榜样示范作用。
王树荫:因材施教要有问题意识。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当然是学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技术技能的问题,一定是思想的、政治的、道德的问题,或者说是我们这门课所要承担的使命。我们作为教师,一要了解学生,二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需要,要做到顶天立地。我们要了解学生到底有什么样的问题,要知道我们的党和国家对我们现在的学生的期待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在中间把这个事情做好,把它衔接好,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不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用知识充实学生,用理论说服学生,用价值感召学生”

主持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过程,谈一谈如何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王衡:上好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我觉得至少应该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用理论知识充实学生;二是用大量的理论去说服学生;三是讲信仰,即用价值感召学生、引领学生。一句话总结,就是传递观点、传递理论、传递价值。此外,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需要做到四个层次,一是阐明基本观点,即在概念和范畴方面要讲清楚;二是讲清基本事实,主要是论据和过程;三是引导学生思考,这主要针对方法和能力;四是升华教学内容,这是思想和精神。
温静: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什么叫亲和力?简单理解,亲和力就是一种让人亲近并且愿意接近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如何让学生愿意亲近思政课?我觉得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提升教育内容的亲和力,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一种可践行的价值观;其次是提升教育方法的亲和力,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再次是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尊重、接纳学生。
王树荫:我的看法是要做到四个“一”,即选择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篇论文、呈现一种风格。当然也可以说,研究型的课就是一堂好课,回归课程的课就是一堂好课,具有亲和力的课就是一堂好课。我想只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到了最好的自己,或者说教师百分之百地发挥出来了自己的水平,这大概就是一堂好课。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