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科研成果展

高校红色文化传扬平台的优化与模式构建

2018-02-08     来源: 《教育探索》     作者: 檀江林 项银霞

内容摘要:红色文化的传扬应遵循价值指向、人本指向、问题指向和实践指向的目标理念。通过优化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创新红色文化经典经典诵读活动、投身红色主题实践和搭建红色文化网络虚拟实践平台,借以优化“多维互动”的红色文化传扬路径。还应从策划组织、运作实施、成果共享和推广应用等层面入手,构架“协同一体”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机制。
 
关 键 词:高校;红色文化传扬;理念;平台;机制
 
作者简介:檀江林,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项银霞,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2016年4月,习近平到革命老区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1]“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新要求,也是历史与时代赋予的使命。2017年教育工作会议中也要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2]高校应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彰显红色文化传扬主阵地作用。应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探寻高校红色文化传扬的目标指向,优化红色文化的传扬平台,从而构架红色文化的传扬模式。
一、高校红色文化传扬的目标理念
高校理应锚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题,在准确掌握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以红色文化传扬为底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为统领,致力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遵循价值指向、人本指向、问题指向、实践指向的目标理念。
1.价值导向
主体价值选择差异性与客体间价值联系的繁杂性,导致价值取向多元化,集中反映主体对客体的态度。而价值导向的着力点在“导”上,即从多样的价值取向中脱胎而出的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的部分,是一定的社会“通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对个人、集体的价值取向的引导、示范和要求,”[3]价值导向具有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当前高校教育应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其作为教学的本质要求和目标向度,高校“应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4]力促大学生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志,是党领导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积淀而成的特定文化形态,是由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及革命精神共同凝结的革命传统,是吸纳融汇古今中外有益文化成分而创造的先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及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直接成果,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当家作主的先进文化。”[5]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凸显同源、同一、同向、同质性:一是价值意蕴同源,即核心价值观既传承革命价值观优质基因,又凸显时代特色和意蕴创新;二是价值主体同一,即领导主体和实践主体均为中国共产党及广大人民群众;三是价值目标同向,都是致力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四是价值指向同质,彰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共同构架文化自信主题 [6],因此,红色文化就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DNA”。
2.人本指向
人是社会实践和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本指向作为价值指向的延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在高校红色文化传扬中的客观要求及逻辑展现。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红色文化教育中应“融入‘学生为本’‘学生参与’的理念,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自身发展需求,发挥学生间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7]力促把说教和灌输为轴线的对象性教育转换为对话与互动主导的交往式教育。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应注重知识输导与加强情感培育的统一,力求得人心、暖人心,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中有效解决其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实现个性养成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大学生在知识谱系和理论结构基础上,更应积累未被书本理想化、未被头脑中预设的各种逻辑规则和固有公式裁剪的鲜活的社会实践经验,创建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汇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优势于一体。
3.问题指向
问题由人衍生而来,最终也需要通过人来解决。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期,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的是人心浮躁、唯利是从;在国际背景下,来自世界各地多元思潮的碰撞,西方话语尘嚣不绝于耳,其通过各种渠道持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国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原本和谐安定的局面产生松动,颠覆性冲击着大学生内心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正统而权威的话语体系被瓜分,边缘化、碎片性的事物形态得到激活和释放,致使形形色色的问题扑面而来,使得高校红色文化传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作为优秀革命传统文化的红色文化需要“主动出击,有所作为”。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想。”[8]在这一根本性理念落实到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扬中时,应注意以下三点:其一,红色文化传扬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归根结底体现在对问题的研究上,即以红色文化传扬中存在的实际或潜在性问题为主体,剖析其实质及发展趋势,对潜藏在其背后的某种必然性或偶然性动因给予恰当回应,防患未然。其二,将各领域、各层面的问题作为客体和重要参考元素纳入红色文化传扬实施过程中,并将其与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结合,着眼学生的生活学习逻辑和成长成才需求,将学校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效对接,让大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去强化理论学习,并主动带入红色教育。其三,抓住当代大学生兴奋点和动情点,实现深度结合与优势互补,进一步传扬红色文化、浓郁爱国主义氛围,使之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
4.实践指向
高校红色文化传扬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知识教育构成实践教育的原生形态和逻辑形式,实践教育则作为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将理论层面的东西纳入实践环节,使理论便获得时代和社会话语权。在哲学意义上,实践被高度凝练为人的存在方式,理论本身来源并隶属于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实践的修正和重释。因此,实践指向构成问题指向的社会依归。高校应着力贴近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需要,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习教育,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红色文化中深蕴的艰苦奋斗、团结奉献、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革命精神的渗透和熏陶,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现代转换,推动着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三观”的塑造,助其养成忠贞的爱国热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奉献精神和果敢创新意识,借以更好地实现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切实把握我国国情和社会民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为社会尽自身应有的公民责任和使命担当,实现理论认同与行为践履的有机对接。
从价值导向、人本指向到问题指向、实践指向,总体凸显从宏观把握到微观落实、从内化到外化的逻辑理路,进一步将理论本质具象化,进而确立高校红色文化传扬的目标理念。
二、“多维互动”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扬平台
为了构建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应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成长规律,从理论课堂融入、校园文化渗透、红色资源整合及虚拟平台跟进的内在逻辑出发,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个性化、差异化成长需求,立足多样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育载体,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立体化、常态化、实效化,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爱国信仰、传承红色基因。
1.理论课堂融入,优化红色文化教育体系
立足于国家大力倡导弘扬红色文化的大格局,在“信仰点亮人生”理念引领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前沿风向标,应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传扬这一红线,将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扬纳入教育教学全程与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实现全覆盖,力求“寸土不能失、片瓦不能丢、丝毫不能让”。红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传递性 ”特征,如“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是理解或背诵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就能够继承或学到的”[9],因此必须“先破后立”,拒绝将学生作为输入知识的“容器”要适应青年学生的特点,应以国家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为依托,探索和创造更多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的有效教育方式方法。尤其在话语体系的优化方面,在表达上应不断更新、充实红色教学语言,增强红色文化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消除教师课堂教学话语与学生话语和时代话语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学习能够真正达到 “动情、动心、动脑、动口、动手”的“五动”状态。另一方面,力求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以广泛持久的红色主题实践引导学生,将红色文化传扬植入学生的“知”与“行”中,让其变得可闻、可见、可感、可行,让红色文化牢牢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中,借以巩固知识,使理论得以拓展和延伸。让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建立在对社会准确认知和自身的正确定位上,实现社会进步与自身成长有机结合。确保红色文化的思想引领性和导向性,以及高度的体验性与浓郁的趣味性,通过接受身临其境的红色文化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让90后大学生能真正感知党史,从而坚定信仰,传承精神。
2.校园文化渗透,创新红色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红色主题社会实践以“观”和“听”为主导,是一种感性认识,而诵读红色革命经典,则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理性思考,有助于重温伟大的革命历程和英雄史实。应该说,二者都是获取“知”的有效手段,以便明晰“红色基因”的内涵,探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红色源头”。而赴红色传统教育基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作为一种典型的辅助性红色教育形式,仅可针对部分学生开展,受众有限、影响力较小,而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还原了传统课堂教学这一主导形式,实现了教育范围的全覆盖。在这片“红色土壤”中耕耘,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实现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校园红色经典诵读的可行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善学。通过“学校推荐一批、学院指定一本、学生自选若干本”的方式广泛征集,研讨确定一批耳熟能详的红色文学作品,用各种题材的红色经典将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如为人民服务、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等)的精神实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后人提供了范本,敦促大学生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践行者。第二,多思。邀请党史理论研究者、一线党务工作者和相关学科教授,开设红色经典讲坛、读书沙龙、读书会友等多重交流活动,引导大学生研读党史国史,深度思考如何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助推成长成才。第三,校园践行。组织与红色经典相关的感悟征文、朗诵、演讲、歌咏等系列活动,有效拓展红色文化传扬的校园平台与载体。
3. 红色资源整合,投身红色主题社会实践
高校红色文化传扬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受到时间跨度长、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红色教学过程可能性松动、国家大政走向的变动、学习热潮的“退烧”以及学生兴趣的有限周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红色教育的低效性和延续性断裂。因此,红色教育必须经常抓、抓经常。有力举措之一是整合、转化红色资源,促成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系化,用丰富而新颖的题材抓住学生的眼球,将其转化为他们的日常行为践履,用红色激情和脉动探寻当代大学生的情感依附和精神归宿。目前,我国红色资源仍难以满足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应加强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性研究,推动全国尤其是区域的红色教育资源横向和纵向的挖掘与开发利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立红色教育基地,进而实现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共建,融挖掘、保护、创新、运用于一体,把整合而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重组、转化为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力求其形成动态稳定与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应创建红色文化传扬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向革命英烈敬献鲜花、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明确时代责任感,进一步巩固理想信念;通过走访老革命战士老党员、倾听红色故事,感受当年的烽火岁月,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爱党爱国的革命精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通过系列主题教育与体验活动,依托徒步行走、仪式教育、交流研讨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大学生深入基层社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接轨;通过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帮扶、法律普及、环保宣传等活动,将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传扬化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力量。为大学生传扬红色文化提供整合平台和实践渠道,为红色主题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4. 网络资源跟进,搭建红色文化虚拟实践平台
“互联网+”以其智能性、即时性、平民性等独有特点,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新媒体发展及其对大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综合表现在生活方式、交往模式、思维观念和情感回归上等。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构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这一“万能钥匙”,借助新媒体这一推介渠道,借力移动端的“指尖”特征和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实践,引导大学生要正确“上网”、合理“用网”和安全“离网”,实现虚拟平台与现实实践的相嵌相融。网络资源的跟进,既是时代背景巨大变化的内在要求,又与红色主题社会实践相辉映,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大众化、生活化。为此,该项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展开。在组织上,学校重点培育学生网络精英队伍,不断探寻网络红色文化传扬传播的规律,致力于监管、引导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在实施上,聚合网络红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网络文化建设精品,运用主题教育网络平台和移动端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真实、及时反映并回应学生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络渗透,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为学生创建网上精神家园、文化学园和成长乐园。在内容上,信息的传达以及学生对信息的有效吸收是基于任何平台或形式开展红色教育的最终旨趣。须知,当下移动端是相对于PC端为学生更常接触以至更易接受的信息传播渠道,微信公众号则根植于目前人手必备的社交软件——微信,为每人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频繁打开了信息发布及推送窗口。若将这一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平台用于传扬红色文化,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有力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微信公众号的不断增加,推送内容的阅读量偏低,微信公众号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只是一个媒体屏幕,学生也可以选择不打开。”[10]也就是说,学生具有根据个人兴趣倾向选择关注或屏蔽推送消息的全力,故而我们必须在掌握学生网络社交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标题党”这一移动端的“正确打开方式”,进而才可能以红色文化的深刻教育性与红色经典的浓郁趣味性让大学生“流连忘返”。在平台上,力求实现现实基地建设与网络虚拟平台的耦合,在省内外创建红色主题社会实践基地,真正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全国各地红色资源中。着力完善虚拟教育平台,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通过对红色革命资源转化等主题网络产品推送、开发创新模拟真实历史事件角色扮演游戏等,借助教育性来引导体验性、创建红色文化产品体系,创新传播机理。
三、构架“协同一体”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
传扬机制是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的核心。应构建集红色文化传扬组织、实施、成果共享和推广于一体的长效机制,即以策划组织协调为依托,以实施运作为重点,以成果打造为宗旨,以多渠道推广应用为保障,实现各环节协同一体、相融共生。
1.红色文化传扬课程体系的“协同一体”
红色文化传扬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参与主体看,高校教学执行部门主要由专业课教师、公选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组成,要在各体系之间形成合力。第一,应将思政理论课教师单独列为一类,这缘于其在思想和价值引领方面的独特作用。红色文化属于德育范畴,其教育教学任务主要由思政理论课教师完成,其所具有的艰巨性和使命感要求教师势必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对革命传统、红色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尤其在今天,人们普遍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安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需增强自身“免疫力”,时刻将国家大力倡导的“红色基因代代传”的任务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绑在腿上、落到点上。第二,对于专业课教师,其主要职责在于文化引导和技能培育。由于党性觉悟及思想水平的参差不齐,一些专业课教师对红色文化传扬缺乏正确认知,尤其是理工类大学“其长期化的分科教学和窄口径的专业设置,在突出教育深度的同时,却牺牲教育的广度,”[11]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业课的渗透和濡化作用,未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第三,选修课课程的设定,多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兴趣使然。然而遍观当前高校,有关红色文化的相关课程门类甚少,为数不多的历史类选修课也少有学生问津。因此,高校红色文化传扬应以课程设置为突破口,增设红色教育选修课程,强化对学生的生活引导和心理疏导,以红色文化育人,进而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
2.红色文化传扬主题实践的“协同一体”
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蕴含设计、建设、维护、扩容、优化及协同运行对策等,也包括对虚实教育平台的考核评价及成果的提炼等。在实施过程中,应在充实红色文化内核、厘清传扬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基础上,从主题凝练、实施路径、耦合机制、评价考核、成果使用、保障条件诸层面入手,形成成熟有效的传扬模式,进而实现目标系统、主体系统、客体系统、保障系统、运作系统、环境系统等优化整合。应紧紧围绕党的目标宗旨,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一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理论骨干,组建“国家引导、典型示范、合力发扬、心灵共鸣”的红色社团,并依托其所具有的牵引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应通过红色主题创新竞赛,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应围绕红色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和国情考察,借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典型人物事迹“生活化”的示范效应,生动再现红色文化,让其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3.红色文化传扬成果共享的“协同一体”
高校应依托教学科研团队,将特色性实践与体验式实践相结合,使教育资源与地方需求相贯通,让阶段性集中与常态化运作相耦合,使跨学院组队与全员化参与相呼应,从而构建体系成熟的红色文化传扬模式,借以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在多方努力下构架“协同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成果。第一,书面形式,即立足红色教育实践,紧扣红色文化传扬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形成集学理性与实践性优势的调研报告并结集出版。这对参与撰写调研报告的学生和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接受”、教师的“传递”与学生的“领会”须达到融洽共生的状态。第二,“对面”形式,即参加实践的学生应根据个人经历或想法编辑PPT等课件,与他人面对面进行报告交流,以演示的方式介绍实践的方法及感受,有效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省内外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以期对兄弟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有所助益。第三,“画面”形式,即将红色实践成果浓缩为微视频,通过网络进行展示,画面的直观生动搭配专业的文字解说,图文并茂,兼顾教育内容的深刻性,能够对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加利于理解与记忆。第四,“网面”形式,即高校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依据优秀实践成果,在相关网络平台作宣传推介与媒体报告,尤其是国家级及省级传播平台,如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站,其权威性强、认可度高、传播面广,是扩大活动影响力的最佳手段。第五,“微面”形式,即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微载体”固化红色实践成果,微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交往方式,“在传播速度上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在内容上则具有简单化、浅表化与平面化的特征,”[12]突破了传统的“长篇大论”式传播模式,有利于提升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实效。
4.红色文化传扬推广应用的“协同一体”
多样性红色文化成果的形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不能陷入“孤芳自赏、闭门造车”的境地,应通过不同方式将成果推而广之。因为评价红色文化成果好坏的系列指标以及权威专家的反馈及推介等因素,都会影响成果的推广效果。为此,应设计一套成熟完善的推广过程及体系,以空间为向量,点、线、面逐步扩大推广范围。第一,校内试点试行。应贴近时代主旋律,设立红色相关主题,如以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等历史事件为契机,既能缅怀先人、居安思危,又能将这类主题与当地红色历史联系起来,以本地红色资源为参照,建立区域实践基地,还可以为扩大当地红色历史的影响力作出贡献。第二,省内共建共享。由所在省份优势资源的高校牵头,组织省内多所不同性质高校,包括师范类、理工类、艺术类等高校共同举办红色主题研讨会、教育论坛等,以相关高校的大学生和专业教师为主要参与群体,旨在交流红色文化学习心得,学习红色实践经验。第三,省际联动联盟。建立省内与省外有机结合的现实实践组织机制,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引进来”,即跟踪研究校外实践基地的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实现其与学校实践主题的对接,为自身课题研究汲取素材和资料。“走出去”,即推进与现有省内外实践教育联盟单位的合作,依托寒暑假期时间,统筹安排各团队与校外实践基地及联盟单位的接轨和实地活动,组织高校红色文化实践教学联盟,在兄弟组织或单位的切磋中增强实践协同实力。第四,全国推行推广。“协调一体”式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的建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多年、多次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和反复凝练,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其在全国进行应用推广的价值就更大。
“协同一体”式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机制流程,详见图1。从理念、设计、实施和推广四个层面展开,分别由策划创意、组织指导和参与主体构成,实施则从平台整合、素质拓展和机制保障入手,最终实现由校内应用、省内共建、省际联盟和全国推广的协同模式。
 
图一 “协同一体”式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建构
红色文化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精神品质、坚定信仰、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激励国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高校是红色文化传扬的阵地,应从理念出发,以实践路径为抓手,以协同一体的机制为保障,构建全方位覆盖、多渠道融入、情理贯通的“多维互动”传扬路径,助推理论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网络阵地的“四元合一”,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果,引领大学生自觉成为红色文化传扬的践履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祝全国各族人民健康快乐吉祥,祝改革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N].人民日报, 2016-02-04(001)
[2]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N].中国教育报, 2017-02-07(001)
[3] 夏东伟, 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44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7-02-28(001)
[5] 肖灵.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 江苏高教,2013(1):123-125.
[6] 周金堂.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M].江西高校出版,2016.
[7] 施卫华. 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6(05):117-120.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74.
[9]张泰城. 论基于红色资源的学习行为[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7-23+29.
[10] 包雷晶. 论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3):79-82.
[11] 檀江林,王帅. 反思与重构: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再生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7):26-30.
[12] 吴敏. 微媒体场域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与应对[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2):84-88.
(本文刊于《教育探索》2017年第6期)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