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一期

“正向话语”讲述与“逆向话语”诱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学生政治认同

2018-03-13     来源: 《当代青年研究》(沪),2017.5.23~28     作者: 曹峰

【摘要】在网络化普及的现时代,社会话语环境较之过去更加开放、复杂和多元,加之青年大学生本身具有追求个性、反抗权威、自由不羁等群体特质和诉求,传统强调单一化、权威化,拒斥负面问题和“不和谐声音”“异见”等的高校思政课“正向话语”面临巨大的困境和挑战,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话语接受特点。要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应该顺应社会话语变化现实,主动探索将与“正向话语”相对的“逆向话语”引入课堂教学,以此为诱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关注,进而以辨析的方式直接面对、回应和驳斥“逆向话语”,正本清源、回归正轨,最终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实现思政课的课程使命和目标。
【关键词】思政课;逆向话语;诱辨;政治认同
【作者简介】曹峰,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原文出处】《当代青年研究》(沪),2017.5.23~2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主流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YJC7100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提高大学生对党和国家重大理论、道路和制度认同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程度。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并未和课程本身的重要程度相匹配,相反,在某些高校思政课受到学生的抵触和排斥。究其原因,有外部因素如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思政教育环境堪忧等干扰,但从根本上讲,主要是思政课教学本身的因素所致,其中,课堂教学的话语方式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一、从当代大学生话语接受特点看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外部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高等教育环境也已今非昔比。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单一,现在的教育环境则较为开放、复杂和多元。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教育,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更为复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涉及因素也更为广泛,它是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外显环境与内储环境、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间接环境与直接环境、时间条件与空间场所的有机统一,由此派生的具体环境因素可分列很多[1]。在分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主要可以分列为两大类:其一是受教育主体所处的外在社会大环境;其二是受教育主体自身的内在认知兴趣大环境。前者主要表现为网络信息的时代风貌,后者则表现为“80后”“90后”“00后”的“新新人类”自主化、多元化、图像化甚至“叛逆化”的认知旨趣。
在以上两种交叉大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大学生所处的话语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果说过去是政治性的“一元话语”占据社会大众话语的主流位置,现今则是个体性的“多元话语”充斥社会大众话语的各个角落。前者的特点是单一化、固定化、中心化、权威化为主,后者的特点则是复杂化、多变化、边缘化、平民化为主。或者说,从过去到今天,中国的社会话语发生了一种显著的“范式”转换:由侧重宏大叙事模式过渡到侧重微观(细小)叙事模式。由此而来,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话语接受特点和系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以说,他们对于独白式的、权威化、单一化、固定化等强势话语具有天然的抵触和反抗本能。这种话语接受特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传统的教学观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教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法的影响,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流程是听讲—背诵—复习—应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和理论讲授的系统性,却忽视对学生的尝试、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转化为行动能力的教育与培养。[2]试想,在现实话语环境变化的情况之下,思政课教学如果无法自觉把握当代大学生话语接受的新特点,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话语套路,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基于当代社会大众话语范式转换的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政课教学就必须直面现实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摸索教学规律尤其是创新话语方式,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和课程内容的认同度。创新话语方式,首先应该是使整体教学模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具体地说,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3]其次是顺应学生所处时代的话语大环境,以学生关注、关心和常用的话语方式入手,构建和学生处于“同轨”的课堂话语平台,以此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和关注度。最后,找准时机,对学生进行“越轨”的话语重构,使学生重新回归思政课话语本来的正轨。
二、“正向话语”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从常识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由此,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直接和核心的主干课程,其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传播和宣传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确保国家思想文化安全,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深刻理解、主动认同党和国家的理论、道路、制度等,从而达到使大学生提高对党和国家的较高政治认同目标。基于此,普遍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以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为主,传播主流声音,传递正能量(尽力避免负能量的扩散)等为主。显然,这样的普遍性共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问题在于正面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应该如何具体操作,这是值得高校领导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认真对待和审慎考察的严肃问题。有一点需要特别澄清:思政课传播主流声音、传递正能量,不等于思政课不面对学生话语需求和特点,更不等于思政课不面对当前社会的焦点和负面问题,尤其不等于思政课不面对学生的某些强烈疑惑和质疑。本质上讲,前者属于性质问题,坚决不能动摇和改变后者属于策略问题,应该想方设法灵活变动,适应时代和环境变迁。后者处理不当,反过来会直接影响前者,使前者的初衷无法得到实现,甚至适得其反。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后者处理不好的问题和出现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这正如有思政课教师指出的那样:有的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对大学生的思想迷茫视而不见。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简单生硬地灌输理论内容,对学生真正关心的社会问题装聋作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找不到释疑解惑的钥匙,必然失去学习的自觉性。也有教师对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绕行,甚至打官腔搪塞学生。教师上课时只讲主流的一面,有意或无意地规避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信度大为降低,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5]
当前高校思政课出现的上述两个问题较为普遍,其中的症结在于话语表述的策略问题,而并非话语表述的性质(内容)问题。对于这种“照本宣科”“绕行问题”的思政课话语方式,本文将之概括为“正向话语”。简要而言,思政课的“正向话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着重讲述理论和原理,宣讲其唯一性和正确性,无可挑剔;第二,清一色讲述正面事件(现象),拒绝社会负面问题,宣传正面榜样人物,近乎完人;第三,课堂不允许“不和谐”声音出现,对于学生的质疑和挑战“绕道而行”甚至直接进行简单批判(批评)训教,以政治压制讨论。诚然,以上所涉及的思政课“正面话语”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话语环境及该群体话语接受的特点来看,“正面话语”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当下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着难以回避的巨大困境和挑战,从而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对应于“正向话语”的三个特点,笔者认为,思政课“正向话语”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对于无可挑剔的理论和原理之唯一性和正确性讲述,违背了当代大学生多元、自主、平民化话语的诉求和特点,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性抵触,甚至反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任何的理论和原理特别是“实证性”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和原理都带有时代性和局限性,因此它的唯一性和正确性也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任何不可挑剔的永远正确的理论和原理,更难以保证其唯一性。当然,像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具有较为严格的“普适性”特点,作为思政课教师,则应该着重从逻辑上论证、事实上证明其正确性,而不是像“正向话语”表现出来的以宣讲口吻来讲述政治权威那样,正确但无味、高高在上但软弱无力。前者的工作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一条原则如果有某种正确性,它不应该只是此刻,而应该永远是站得稳的”[6]。如何才能“永远站得稳”呢?苏格拉底则强调,应当抛弃“任何一个用未经解释或未经承认的名辞来说明的答案”。[7]解释和承认的过程就是一个多元对话、比较甄别、自主取舍的过程。与此相对,作为“正向话语”的后者则缺乏这样一个过程,因此也很难获得大学生的真心接受和认同。第二,单纯讲述正面事件、拒绝社会负面问题、过度美化榜样等,与当今网络化时代大量传播的各类信息明显不对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怀疑,进而导致对课程的漠视和课堂麻木。网络化时代传播的大量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当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伪造信息和各类别有用心的政治蛊惑、政治阴谋言论等,这些不良信息和言论的存在和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大众的视听,尤其干扰了大学生的政治正常认知和理性判断,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旗帜鲜明地加以拒斥和抵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因否定虚假伪造信息和居心叵测言论而直接否定社会负面问题、榜样瑕疵问题的客观存在,进而直接拒斥后者出现在思政课堂的分析教授中。前者的错误、虚假并不能抹杀后者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如果强硬将两者混淆和等量齐观,引起学生对思政课堂内容和真实性的怀疑、不信任。长此以往,学生对课程本身印象甚至教师形象的感知必然越来越糟糕,漠视和麻木也就不可避免。再者,不管是虚假伪造信息、不良言论,还是社会负面问题,在当今网络化时代环境下,已经进入大学生的视线之内,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事实存在”,思政课如果一味逃避,不敢、不想或不愿正视,那么在思政课“正向话语”和网络负面信息言论、社会负面问题等的“强烈反差”光照下,其结果只能是引起大学生更加严重的困惑、迷茫,正常的政治认知和判断也就无从谈起,政治信念、政治认同也将无从建构。第三,课堂不允许学生出现“不和谐”声音、绕行学生的质疑和挑战、以政治压制讨论等,这与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的多元、民主话语范式明显冲突,也不符合大学生血气方刚、喜好挑战权威、刻意标新立异的个性特点,同样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抵触和思想抵抗。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普通大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日趋多元化,大学生群体本身又处在青春萌动的时期,他们是社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表现的先锋群体,加上网络尤其是自媒体等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态、生活行为方式等显得更为前卫、尖锐、自由、开放。基于此,对于课堂尤其是政治性占主要地位的思政课课堂,大学生的本能第一反应就是质疑、挑战甚至挑衅和蔑视,以表现或标示他们追求个性、独立、不羁等特质。鉴于每个学生性格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只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表现出以上特质,还有部分学生即便没有直白表现出来,但思想意识深处依然和直接表现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既是时代的风貌使然,也是这个群体的年龄诉求所致。因此,如果思政课只站在“正向话语”的立场,一味打压学生的“异见”、绕行和拒斥他们的质疑等,结果只能是压制了学生自觉提出问题、自由讨论、理性分析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兴趣,最终导致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信念体系的失败,政治认同难以有效确立和提高。
三、“逆向话语”诱辨视角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
随着社会环境带来的话语范式转换及当代大学生话语接受特点的变化等,思政课教学的“正向话语”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思政课“正向话语”面临巨大困境和挑战的严峻现实面前,要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关注度,进而提高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度,思政课教学必须应时应景地改变策略尤其是话语策略,以新话语建构为切入口,将课堂教学话语建基于社会话语环境和大学生的内在特质和诉求之上,重新夺回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应有的地位,重塑思政课应有的价值和威信。为此,思政课教学应该主动向“逆向话语”(和“正向话语”相对)转变,探索“逆向话语”视角下的思政课教学新方式。所谓“逆向话语”,是和前文概括的“正向话语”相对而言的一种话语方式,概言之,具有三个特点:讲述理论和原理,不是从正面的、单纯的理论和原理进入理论和原理,而是从流俗立场或对立观点入手,竭力为理论和原理辩护,维护理论和原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不刻意拒斥社会负面事件(现象)、社会负面问题、负面人物和榜样人物瑕疵等,甚至以此为课堂切入口,深度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课堂允许甚至欢迎“不和谐”声音出现,正面回应学生的质疑和挑战,以讨论牵制讨论。以上所述的“逆向话语”,既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兴奋点”,也是他们的“视线聚焦点”。因此,“逆向话语”的引入,必然会激起学生的课堂兴趣和热情。依据“逆向话语”的三个特点,可通过思政课“诱辨”来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
(一)“逆向话语”诱辨的基本性质和原则
本文强调思政课的“逆向话语”,主要是基于当前社会话语环境和大学生话语接受特点这个现实来考虑,但“逆向话语”仅仅是思政课课堂的一个切入点或“导火索”,它的功能在于“诱”,这是课堂的第一步,而课堂的第二步是“辨”,这才是课堂的重点和主体。简言之,“诱”的功能在于激活课堂,“辨”的目的则在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前者是课堂之“用”,后者才是课堂之“体”,两者关系坚决不能颠倒。在很大程度上,“逆向话语”诱辨是一种培养学生“建设性批判精神”的抓手和途径。而“所谓‘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是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要通过反思批判这样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以实事求是地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其中应该否定的东西,并根据这种分析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减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付出的代价。”[8]“逆向话语”突出“应该否定的东西”,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激发思考分析,进而寻找原因,目的是趋向“应该肯定的东西”。因此,“这种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是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它既不赞同‘否定一切’的颠覆性或毁灭性的变味批判,又不赞同‘肯定一切’的无反思批判的盲从态度。”[9]由此,允许甚至欢迎“逆向话语”的出现,但不能是不负责任的盲目渲染“逆向话语”,而必须对“逆向话语”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给出肯定的建设性的意见。概言之,“逆向话语”诱辨是一个课堂话语整体,不可随意做分割,特别是不能仅仅出现“逆向话语”、肆意渲染负面问题和“不和谐声音”。相反,课堂“逆向话语”只是一个“诱饵”,课堂“辨析”才是主流。在此,需要特别强调,“逆向话语”诱辨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决站在党和国家立场进行“辨析”,对让学生“提神醒脑”的“逆向话语”进行深度分析、辩驳,进而将学生引出“逆向话语”的“异轨”,最终走上认同党和国家的“正轨”。
(二)理论和原理的“逆向话语”诱辨
在网络化时代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话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流俗化甚至妖魔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含的唯物史观、共产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性质和一些基本内容等问题,社会公众在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络言论及一些庸俗化、简单化、游戏化的恶意调侃下,已经不为人们视为严肃、可靠的政治和社会理想,甚至被某些公众默认为一种现实环境下的政治口号并将之当成“笑料”。对于这种社会认知和态度的现状,思政课不要回避也不应回避,而是主动将这种对待理论和原理的“逆向话语”总结和罗列出来,作为思政课相关章节的引子和切入口。这种对理论和原理的“逆向话语”在课堂开篇列举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高度注意和极大兴趣,他们从中似乎看到了网络的系列言论和公众的一些论调。在“逆向话语”的“诱惑”兴奋过后,思政课教师应该“趁热打铁”,重点对相关的“逆向话语”进行逐一“辨析”,这种辨析应该以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和事实证明为主。概念分析主要考察理论和原理的出处、内涵和外延,正本清源;逻辑推理主要考察理论和原理的自洽性、科学性,维护合法性;事实证明则主要考察理论和原理的适用性,体现功能价值。这种对理论和原理的“逆向话语”诱辨方式适合用思政课讲授各种理论和原理的课时,其具体的“辨析”手法可以借鉴当代英国思想家特里·伊格尔顿的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模式。在思政课的讲授中,理论和原理通过这种“逆向话语”诱辨,以概念的清晰性、逻辑的可靠性和事实的确凿性为武器,必然能使大学生重新认识似曾“熟悉”的语词和论调,加深对理论和原理的理解,理性地提高政治认同。
(三)负面问题的“逆向话语”诱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是十分严重的负面问题,如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的贫富分化,思想领域的道德滑坡、拜金主义,还有生态危机、食品安全,等等。这些问题经某些媒体和网络的曝光和报道,难免形成“聚焦效应”,对大学生的社会认识和政治认知构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对某些学生的三观建构造成难以想象的不良影响。思政课如果单纯坚守“正向话语”,一味拒绝和回避,必然造成学生对思政课的质疑、逆反,思政课的效果和作用适得其反。思政课应该主动揭开这些负面“伤疤”,运用“逆向话语”在相关章节的内容讲授之前率先提出这些负面问题,“占得先机”,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抬头率”,进而形成课堂“关注效应”。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目的是以“逆向话语”“诱”学生“进入”课堂,关键的下一步是对相关负面问题之“辨”。“辨”要抓住几个要点:其一,对负面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事件和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里的原因分析应该依循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中国的特殊国情来展开;其二,进行比较,包括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横向是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纵向是和本国的过去比较,不仅突出这些负面问题并非现今中国独有,而是古今中外皆有之,而且要重点考证这些问题并非现今中国最严重,而是古今中外均比之严重;其三,对党和国家处理问题的方略和态度说明,重点突出一点,即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下的各级政府一直都坚持正视问题、努力处理和解决问题、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基本立场,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具体的惠民措施等均有所体现。负面问题的“逆向话语”诱辨,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大量的事实资料、政策文件等,以此为基础,诱导学生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比较看优势,通过态度看未来,进而理性地看待当今中国出现的种种负面问题,最终切实提高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四)“不和谐声音”的“逆向话语”诱辨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个体追求独立、自由奔放,熟悉掌握现在网络社交技术,尤其是当今的“90后”一代大学生,生于电脑普及的时代,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对各类信息(特别是“不和谐声音”的信息)的浏览和掌握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代人。同时,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一代)他们成长的环境是平稳和谐的和平发展时期,没有经历过任何“不和谐”的集体性政治运动的波动和“疯狂”,这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他们本有的“不和谐”的“青年骚动和不安”。可见,在这种内外因素的交叉夹击之下,当代大学生内心深处本有的“不和谐声音”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在不断累积。如果这些“不和谐声音”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和“发泄”,结果肯定是增加大学生的思想疑惑和情绪抵抗。思政课作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专门的思想课、理论课和政治课,有责任、有必要为学生拨开思想迷雾,解除理论困惑,提高政治辨识力。为此,思政课应该充分发扬民主、自由精神,为学生的“不和谐声音”提供讨论场所,而不是视之为“洪水猛兽”,一味打压或回避。在此,主要的建议做法是课堂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提出“不和谐声音”,将学生的各种“异见”放到课堂上来。首先做到释放学生的压抑思想和情绪,营造课堂的平等、民主和自由氛围,祛除学生的政治冷漠和淡薄态度,赢得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关注。这仅是课堂其中的一环,“不和谐声音”“异见”只是课堂“逆向话语”的“诱饵”,思政课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握,应该更加注重“逆向话语”之后的第二步:辨析。“不和谐声音”的辨析与理论和原理、负面问题的辨析有所区别,而“不和谐声音”的辨析主体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鼓励和提倡学生提出“异见”,但必须要对“异见”负责,由此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异见”提出充分论证,否则就是犯规和无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和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甚至辩论,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不和谐声音”“异见”等偏颇、错误所在,最终放弃这些偏激立场和言论,转到认同思政课“和谐声音”的正确“轨道”上来,达到对党和国家政治认同的根本目的。
需要特别说明,从上面所述“逆向话语”诱辨的后三点看,这种思政课话语方式要求思政课教师队伍本身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灵活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要顺利转变思政课的教学话语方式,探索和尝试新方法和路径,前提和基础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别无他途。
综上所述,“逆向话语”是当前网络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受此影响,“逆向话语”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日常话语的一个“常态”,思政课要切实提高实效性,不得不正视和面对这个现实问题。正如捷克作家昆德拉所说,我们中没有一个超人,强大得足以逃避媚俗。无论我们如何鄙视它,媚俗都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但是不能没有抗拒各种泛滥思潮的能力。这些洪水般的思潮输入电脑,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恐怕会凝聚成一股粉碎私人独立思想和个人创见的势力。[10]要提高当代大学生“抗拒各种泛滥思潮的能力”,真正从内心深处提高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度,应顺应大学生的话语环境、接受特点,思政课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逆向话语”诱辨在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特别是话语转变策略方面的一种重要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8.
[2]王朝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导刊,2012(04):88.
[3]何克抗.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04):17.
[4]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5]孔娜.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2(03):60.
[6][7]北大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2:167、162.
[8]彭慧蓉.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J].教育探索,2009(12):109.
[9]郑杭生.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64.
[10]陈力丹.舆论学——舆论技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7.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