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三因”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的体会

2018-04-24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顾海良

【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对全面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第一,把握“三因”理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然”和“所以然”上,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第二,因事而化,从“7·26讲话”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的阐述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三,因时而进,从“7·26讲话”对两个“牢牢把握”的阐述中,深刻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第四,因势而新,从“7·26讲话”对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的阐述中,提高对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伟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信念。
【关键词】7·26讲话;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顾海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北京100816)。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7.9.4~8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总体要求。这一总体要求,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为基本目标,突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的“三因”理念,对全面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简称“7·26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洞察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开好党的十九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新学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着力推进“7·26讲话”精神进课堂。本文从“三因”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上,结合“7·26讲话”精神的学习及进课堂的要求,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问题作一些探讨。
第一,把握“三因”理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然”和“所以然”上,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巩固”的思想,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集中体现。“共同思想基础”的内核在于“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共同思想基础”的集中体现。要实现“两个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理念和要求。“两个巩固”思想的提出,成为“7·26讲话”提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这一“办成的大事”的重要开端。[3]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是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理念。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三因”理念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然”和“所以然”的道理。从“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着眼和着手,把握“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之融会贯通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式的丰富和创新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是运用“三因”理念的典范。依循“三因”理念,深入学习和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认识到“三因”理念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先导,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把“三因”理念运用和落实于“坚持”“改进”和“加强”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与形式及其内在协同性上得到总体跃升。
第二,因事而化,从“7·26讲话”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的阐述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7·26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以“很不平凡”来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特征是极为精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特别是着力于“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凸显于九个方面: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三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四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五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六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七是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八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九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3]
九个方面“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勾勒了“很不平凡”的5年的实际、实绩和实效。这些“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深刻地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因事而化”,这些“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化”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是五年来我们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要更为牢固地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三,因时而进,从“7·26讲话”对两个“牢牢把握”的阐述中,深刻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7·26讲话”提出的两个“牢牢把握”的判断及其对两个“牢牢把握”内涵的阐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4](P76)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成为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成为扎扎实实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总依据。同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一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经历若干发展阶段,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一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因时而进,“7·26讲话”强调,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3]
“7·26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3]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为现实基础,从三个“意味着”上,对“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作出阐述。三个“意味着”,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二是“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三个“意味着”言简意赅,从历史与现时、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宽广视野,因时而进,为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提供了理论指导。“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判断表明:“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3]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主题的讲话中宣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P7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5](P18-19)
“7·26讲话”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3]因时而进,习近平总书记对“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作了新的拓展,不仅突出了人民对“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而且凸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和“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的特点和要求。
第四,因势而新,从“7·26讲话”对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的阐述中,提高对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伟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信念。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4](P696-697)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因势而新就是这一理论品格的现实体现。
“7·26讲话”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3]“7·26讲话”通篇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的杰出运用,通篇闪烁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光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开好党的十九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7·26讲话”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3]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四个伟大”的概括,不仅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而且提出了回应这些课题和完成这些任务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四个伟大”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的使命和担当的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4](P1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7·26讲话”提出的“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四个“重大”,揭示“伟大斗争”的内涵,阐明“伟大斗争”将深刻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过程之中。
在“四个伟大”中,“伟大工程”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为旨向,经受“四大考验”、战胜“四种危险”,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7·26讲话”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施,“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3]“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是“伟大斗争”“伟大事业”的胜利和“伟大梦想”的实现的根本保证。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7·26讲话”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3]因势而新,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就是我们的党和人民具有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切实地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本在教学内容,关键在教学理念。从教学质量提高上看,教学理念上的“三因”,不仅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而且也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的丰富和创新。这也是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的体会来谈“三因”理念的用意所在。
本文是根据作者2017年8月30日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和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京津冀地区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研讨会”上讲课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2013-08-21(1).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1).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