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二期

正确认识和处理“原理”课教学中的八大关系

2018-04-24     来源: 教学研究     作者: 周向军

【摘要】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八大关系:讲授基本原理与利用经典著作的关系、注重整体与强化部分的关系、理论阐述与历史考察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讲好“原理”课与了解其他课的关系、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掌握理论与联系实际的关系。
【关键词】“原理”课;教学质量;八大关系
【作者简介】周向军,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10)。
【原文出处】《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7.9.40~43
今年5月份,按照教育部社科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听课调研的工作安排,本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分教指委委员,顺利完成了14所高校、18个课堂的听课任务。这次听课,本人主要听的是“原理”课课堂。通过听课调研,收获不少,感慨良多。认真回顾总结这次听课调研的情况,我深深感到,“原理”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成多种多样的复杂关系。要真正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其中,以下八大关系,是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
一、讲授基本原理与利用经典著作的关系
讲好“原理”课,首先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上下功夫,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又是紧密联系着的。基本原理体现在经典原著中,是根据经典著作总结概括出来的。因此,要真正讲好基本原理,必须充分利用好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著名的后继者直接撰写的著作文本,是马克思主义最原始、最直接的载体,当然在它里面就必然最集中、最直接、最准确地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最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理论的思想真髓。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从这些著作中去了解、领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特别是其真髓,应当是最便捷、最可靠和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几乎都重视通过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比如,恩格斯就多次强调这一点。他指出:“一个人如果想要研究一个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要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1](P26)“像马克思这样的人有权要求人们听到他的原话,让他的科学发现完完全全按照他自的叙述传给后世”,[1](P1005)“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2](P697)“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1](P1005)通过利用经典著作,加强“原理”课教学,已经成为“原理”课提高质量的成功经验。但是,这一条经验并没有为所有老师所运用。实际上,有的课堂很少利用经典著作进行“原理”课教学,有的老师本身对经典著作了解、研究得就不多。这是进一步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需要特别注意解决的问题。当然,利用经典著作加强“原理”课教学,也有个科学性问题。不能以研读经典著作代替基本原理的讲授。讲授基本原理与利用经典著作相比较,讲授基本原理是主要的,利用经典著作是次要的、辅助性的,是服务于基本原理学习的。在这里,要避免喧宾夺主。如何利用经典著作讲好基本原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二、注重整体与强化部分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一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课教学质量如何与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有紧密的联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基本原理组成的。讲不清楚一个个具体的基本原理,就难以具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但是,部分不能代表整体,不能代替整体。离开整体,部分也难以说清楚,就像黑格尔强调的,离开身体的手就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了。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由关于世界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认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社会主义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原理、共产主义理想及其实现的原理等构成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应当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完整、准确、全面和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能够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能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思政课“05方案”中作了明确说明,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国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有关文件中也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要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这里虽然是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而言的,但其基本精神,对于“原理”课教学来说,也是适用、有指导意义的。在教学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是实现“原理”课教学目标和要求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原理”课教学中,解决得并不都好。突出问题在于,教学中存在过于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某些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弱化了整体性。比如,有的有哲学学科背景的老师,过度讲授教材的第一、二、三章,对于其他各章有所忽略,不讲或少讲,从而使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的有经济学学科背景的老师往往大讲特讲第四章、第五章;具有哲学和经济学背景的老师,往往都对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有所忽略,或者简讲、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讲。这些做法,直接违背了“原理”课教学的目的或“初心”,影响了大学生系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应当改变这些做法。当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难度、地位和重要性是不同的,适当地强化或强调某些部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将某些部分过度强化,从而冲淡、消解甚至取消了其他有关部分,降低了整体性要求,则是很不应该的。
三、理论阐述与历史考察的关系
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然要进行理论阐述、逻辑证明。但是,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逻辑离不开历史。要真正讲清楚理论本身,需要作些历史考察。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原理都有它的世纪”。[3](P146)列宁也强调:“要透彻地说明问题,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历史。”[4](P367)通过历史考察,可以增强基本原理的历史感。忽略历史考察,往往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但是,“原理”课教学毕竟是以理论阐述、逻辑证明为主。要在抓住理论的根本、在阐明理论的彻底性上下功夫,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甚至一般的思想史,从而出现以史代论的现象。历史考察应服务于理论阐述、逻辑证明。在“原课”课教学中,以史代论的倾向,是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的。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正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一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是“原理”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在这里有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甚至不搞实践教学。另一种倾向是,过于强调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冲淡、影响了必要的理论教学。我们认为,“原理”课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的特点,应以理论教学为主,那种过于强调实践教学而淡化、代替理论教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也应当注意,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必要的实践教学。那种完全脱离实践教学,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是做不好理论教学的。因此,应好好探讨如何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发挥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使两者有机统一起来。顺便说及的是,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在我们看来,考虑到“原理”课内容多、时间短、理解难度大,因此应多开展课堂实践,适度开展社会实践,尤其不能以一般性的社会实践取代课堂实践。
五、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原理”课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一般地说,教材体系逻辑严谨,层次清晰,章节均衡,前后呼应,具有内容的全面覆盖性、学术的权威性、理论的科学性和表述的准确性等特点,是开展教学、建立教学体系的首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在建立教学体系时,要下功夫吃透教材,将其融会贯通,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体系。然而,教学不能停留在教材体系上,还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不同,它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问题针对性、重点突出性、难点深入性等特点。就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来说,更具可操作性,是对教材体系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在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上,既要重视教材体系,不能完全离开教材体系而另起炉灶;又要重视教学体系,不能机械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体系。在实际的“原理”课教学中,程度不同地存在两种偏向:一是囿于教材体系,不敢越雷池一步,照本宣科;二是完全脱离教材体系,在建构教学体系的名义之下,另搞一套,随意发挥。这两种偏向,直接影响了“原理”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应当避免或克服的。在“原理”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仍是需要在实践中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六、讲好“原理”课与了解“其他课”的关系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课与其他的课程也有程度不同的联系。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原理”课与其他课的关系。这里的“其他课”,至少有三类:一是中学的政治课;二是高校其他思政课;三是学生的专业课。在教学中,认识和处理“原理”课与中学政治课的关系,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在中学政治课学了什么和怎样学的。二要在“深”和“新”上下功夫,避免与中学政治课的简单重复。认识和处理“原理”课与其他思政课的关系,一要正确认识“原理”课在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理论性更强、逻辑性更严密等特点,从而自觉地着眼其特点做好教学工作。二要了解其他思政课的基本内容,从而避免重复,防止“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情况出现。认识和处理“原理”课与学生专业课的关系,最根本的是应尽可能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主要课程及其特点(这一点,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并根据其特点开展“原理”课教学,从而使“原理”课教学更接近学生、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七、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
“原理”课教学既要以情感人,又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的关系是“原理”课教学必须面对的重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首先,要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学中力求做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对学生在感情上要有真情,不能虚情假意;态度上要有热情,不能生硬冷淡;在课堂上要有激情,不要平铺直叙、枯燥无味。其次,要确立真理至上的观念,教学中做到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做到这一点,教师本身既要懂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又要善于说理,不能照本宣科、罗列条条,既没有严密的逻辑,又没有深入的分析。以理服人,最重要的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讲马克思主义之理,不能犯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本身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最后,要把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情理相济,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两者在实际的教学中,本来就不是分割的。在“原理”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过于强调以情感人,把精力过多地用在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上,而忽视以理服人,既不下功夫研究理,也不努力提高说理的水平。二是过于注重以理服人,忽视以情感人,这两种极端的倾向,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比较起来说,忽视以理服人的倾向尤其值得注意。以理服人尤其应当成为“原理”课教师教学的“看家本领”。
八、掌握理论与联系实际的关系
最后的并不是不重要的。相反地,掌握理论与联系实际的关系,具有极特殊的重要性。这不仅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更是“原理”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因为,以上几对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都离不开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都是这一关系在不同方面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可以说,“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掌握理论与联系实际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掌握理论,重点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本身要掌握理论,更要帮助学生掌握理论。要力求做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动态地而不是静止地,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整体地而不是部分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其次,要联系实际。教师本身要具有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更要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联系实际,重要的在“联系”,要有联系实际的高度自觉,关键在于科学把握实际。对实际的了解,要在经验水平、具体学科水平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哲学水平。既要注意实际的“客观性”,又要达到实际的“具体性”。要从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中、历史与现状的统一中、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中、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中、可能与现实的统一中理解把握实际,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原理”课教学实际情况看,在掌握理论与联系实际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停留在理论本身,不乐于、不善于联系实际。二是忽视理论,教学中只是罗列一些实例,不善于运用理论从根本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实际的了解、说明,也往往停留在经验水平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切实地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