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从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的极端行为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从众效应、个人成就动机效应、去个性化效应、群体非理性效应等社会心理因素,对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极端行为的影响与互动,并据此为提高青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实现青年以理性的心态参与网络民族主义,从而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引导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青年;网络民族主义;极端行为;对策
【作者简介】卜建华,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潘云梦,滨州医学院2016级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张宗伟,教育学博士,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山东烟台264003)。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7.11上.44~4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JD710036)、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BKSJ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青年群体心理的特殊性与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
青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理发育成熟所带来的成人感与心理发育不成熟表现的幼稚性存在着巨大冲突,其人生意志也处于波动之中,思想相对比较单纯,容易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抒发自身情绪的同时被人利用,从而产生过于极端的情绪与行为。青年还未踏入社会,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认识与判断能力相对较差,对社会事件的思考与辨别能力不强,观点相对片面,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他们还没有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体验,从而缺乏责任感,处在大学校园这种共同生活、共同影响的环境氛围中,虽然逐渐摆脱了对家庭和老师的精神依赖,但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迫使青年向集群化发展。在这个群体中,青年群体之间相互依赖,但因缺乏共同的精神支柱与安全保障,一旦一个小群体行为产生偏差,在群体氛围熏陶影响和感染蛊惑下,极易导致整个群体的行为偏差。青年群体的政治敏锐性相对较差,有的仅仅是过多的热情、激情甚至狂热,抗挫折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情绪和行为偏激的特点。
当前青年群体正处于从未完全成熟走向完全成熟的重要阶段,这种处于过渡时期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是生理与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在社会上的外化表现形式就是所谓的“三动现象”,即易动——容易冲动,互动——相互影响,盲动——从众行为明显。[1]青年群体的内心世界相比之前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身心发育具有典型的过渡性与阶段性双重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学习环境的重大改变,当前青年的情感方式、思维方式、意志水平、理想信仰、社会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与重构,从而表现的心理特征更加明显[2]。伴随青年群体自我意识的不断高涨,他们对社会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和强烈的参与意识,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全面实现自我,在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表现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信心以及智慧与才能,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青年思想解放、热情高涨、精力充沛,充满着对社会正义、民主和谐的期盼;他们关心政治、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对民族与国家抱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继承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他们青春勃发,交往活跃,又不乏简单率真,敏感冲动,属于“易感易控”的特定群体[3]。因此,作为民族主义事件旁观者的青年群体,对于切身经历的事件往往有着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容易受到极端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幌子的迷惑,受到群体极化心理的影响,变得更加盲目偏激,把自己的极端行为当作爱国主义,从而忽视了自己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正是这种错误认知促使青年群体在自身的“爱国主义”假想下参与缺乏理性的群体“爱国活动”,并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途径交流互动,通过宣泄情绪相互作用与影响,从而为极端民族主义的发展推波助澜。如果这种非理性参与行为与宣泄处置不当,极易导致极端民族主义行为的发生,甚至引发社会暴力等群体性突发事件,这将对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青年群体的全面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二、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引发的青年群体极端行为分析
有关网络民族主义极端行为的研究表明,一些青年大学生群体热衷于发表极端民族主义言论,偏爱采用极端行为表达其爱国主义情感,甚至明知部分极端言行触犯了法律仍然乐此不疲。究其根本,这是由于当代青年积极参与网络民族主义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因素。
1.从众效应。个体从众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本能地害怕脱离群体,为求得自身的安全感与实现自我发展愿望,努力实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一致,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群体的利益诉求。在网络虚拟空间,为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许多青年通过新媒体载体组成一个社会群体,网络的虚拟化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垄断化,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个体往往把大多数的言行作为群体的道德准则和标准。而此时的个体往往敏感偏激,容易出现极端情绪与言行,这种情绪感染又会在群体中快速扩散传播,造成群体成员普遍的心理失衡、偏激狂躁,这种氛围下的个体偏执激进,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蛊惑,从而更加容易出现极端言行。从众效应一般在网络民族主义事件萌芽的初期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群体。因为处于民族主义事件的中启蒙阶段,事件发展的过程还不明确,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途径比较闭塞,而民族主义事件的推动主要依靠青年领袖的号召与推动,融入网络民族主义浓厚爱国氛围的青年群体,会不知不觉地被他人的情绪和言行所影响。特别是青年群体社会经验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相对于成年人,青年群体仅仅能够获得碎片化的信息,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蛊惑,不能在民族主义事件参与过程中鉴别和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加难以消除从众效应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氛围中,青年认为爱国无罪,把极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完全等同起来,由于青年群体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面对群情激昂的情绪氛围,青年群体无法控制与压抑自己的情绪,更加容易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会产生更强的情绪爆发力,做出更加极端的言行,从而推动极端网络民族主义从虚拟走向现实,产生更具破坏性的后果。
2.个人成就动机的示范效应。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取得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4](P125)。青年大学生成才意识比较强烈,希望自己在能力、知识、素质、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获得社会与他人的认可,渴望做出更多的成就以获得他人的关注,社会心理学将这种“自身成就动机”条件下导致个体绩效差异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自身成就动机”的示范效应。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追求增质增量的倾向,特别是其他成员的存在产生的荣誉感与自我满足感而导致的促进效力,会刺激对象产生示范作用。追求自身成就动机的示范效应在群体事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青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青年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强烈,胸怀民族与国家利益,渴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全面结合,从而实现个人的发展。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象牙塔校园中自我表现的需要,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事件,特别是关注有关国家利益的社会事件,渴望在参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过程中,得到社会大众特别是其他民族主义参与者的追随与关注,从而满足青年民族主义者精神与心理上的成就需求。只要发生有关国家利益受损的涉外事件,青年群体就渴望抓住机会,通过新媒体技术组织策划,积极号召动员,以群体性、爆发性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成就动机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情感的驱动下,被“自身成就动机的示范效应”影响的青年群体,就很可能在极端民族主义活动中为达“争取眼球”的目的,在网络民族主义过程中表现出极端行为。
3.去个性化效应。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中,因依靠群体的环境支撑与精神鼓励,自我意识下降,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能力不断降低,做出个体在独自行为时不敢做甚至是违背社会正常准则等不理智的事情。匿名环境中个体已经由原来的个体转变为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群体活动与群体氛围的感染下,个体言行表现得非常激进,甚至不理智地、重复不断地做一些无法理喻的行为。同时,群体中的个体还会出现平时受抑制的行为,并且会忽视促使个体自我控制的线索。极端暴力言行与去个性化密切相关,去个性化的人群会不顾一切、毫无理由地出现极端言行,而且其强度与频率超乎想象。虚拟空间下的群体责任意识缺乏、责任分散,责任在虚拟环境中扩展到许多个体身上,扩散的范围越广,个体所背负的责任越少,同时加剧了去个性化的发展。在青年参与网络民族主义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认知、社会经验、社会责任的不足,更加容易引发从众与侥幸心理,这种自认为“法不责众”的现象明显体现出去个性化效应。青年在新媒体上发表有关民族主义极端言行的现象中,青年大学生认为参与者群体人数众多,责任会由个人扩散到群体之中,群体能够为个体承担责任并给予保护,从而导致责任意识与法制意识的缺失,使得当前极端网络民族主义言论充斥着整个网络空间。
4.群体非理性效应。新媒体技术为民众参与民族主义活动给予了技术支持,但并未解决参与过程中的群体非理性,极端网络民族主义存在的群体非理性导致的极端言论为西方某些国家所诟病。群体的形成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与议题紧密相关,如果没有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没有形成共同的兴趣,这群人即使人数再多,也不会形成相同的群体心理。青年网民借助互联网通过谈论有关国家根本利益的议题而构成一种虚拟的群体,他们因维护民族根本利益而持有相同的政治观点,因而会在短期内组成特殊的虚拟网络群体。这种群体自然也具备群体弱点,如盲目偏激、情绪极化、极端言行等。在现实社会中,青年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群体性的弱点几乎具有普遍性,这也是当前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在互联网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新媒体技术的虚拟性和青年群体的偏激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青年群体的群体性弱点,导致了“群体非理性”现象的发生。相比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会否定理性的个人行为,导致更加激进的决定,这种现象叫作群体极化现象。在一些极端民族主义事件中,群体成员往往会对某个事件普遍采取激进的态度,进而会将群体行为引向激进冒险的方向发展。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新的科技,特别是网络,会增强人们自己回音的能力,让自己与他们隔离”,因此,虚拟网络空间更容易将群体的激进言行无限度放大,进而形成极端民族主义观点,导致群体非理性现象的发生。同时,桑斯坦还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指出,群体非理性现象也是网络虚拟空间的虚拟串联导致的,某种极端的民族主义观点经过青年群体在新媒体技术的互相暗示、互动、感染,会加剧网络民族主义的极端言论的发生。青年群体的从众行为导致网络民族主义中的极端言行,而去个性化则规避了极端言行所导致的附带责任,这种群体非理性效应与冒险行为相互互动、相互促进、相互渲染,使民族悲情意识更加浓厚,使得民族主义言论更加极端和具有侵略性。群体非理性效应容易在爱国群体中产生,青年群体强烈的爱国意识与民族精神会强化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的极端与非理性行为,促使极端网络民族主义从虚拟走向现实。
三、应对青年群体极端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行为的策略
1.紧密联系当前实际,加强理性爱国教育。首先,联系青年群体身心发展的实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和尊重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青年群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要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在思想与心理方面给予青年群体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要针对具体事件把握青年群体对于民族主义事件的认知规律,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指导,消除重大群体事件对青年群体的负面影响。青年群体具有思想开放、个性鲜明、求新猎奇的特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倡开放、理性、文明,反对狭隘、极端、仇视,强调遵纪守法,推崇和谐友善,避免青年在从众心理和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做出极端行为以求得社会的关注。只有结合当代青年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参与网络民族主义活动。其次,联系青年群体爱国情感的实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青年群体是最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满怀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联系青年群体爱国情感的实际,加强对青年群体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杜绝极端言论对青年群体思想的毒害,避免青年群体被极端民族主义者蛊惑和利用,引导青年群体用理性的态度维护国家利益,合理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分析极端民族主义事件中舆情发展状况和青年群体在事件参与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从思想和心理上帮助青年群体合理疏导爱国主义情感,自觉抵制极端民族主义的情绪煽动,提高对极端行为的分析与鉴别能力,减少乃至消除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的极端言行。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危机防御机制。首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高校应根据青年群体的思想实际,切实做好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加强青年群体的心理挫折教育,强化青年群体的心理危机防御与预警工作。健全完善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与心理疏导,依靠校园文化以及各种社团组织强化对青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力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定期与心理情绪不稳定的青年个体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在有关民族主义事件的爆发期间,应教育引导青年调整不良情绪,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客观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建立网络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树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从而避免青年群体在匿名心理的影响下做出极端行为。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工作,建立心理危机防御机制。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将普遍预防教育与重点预防教育结合起来。普遍预防教育是针对青年群体可能出现群体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避免广大青年普遍出现心理问题,这一举措已经得到普遍落实和执行,也起到了巨大的效果和作用。而重点预防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抓住关键机会、关键事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有心理问题的青年个体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有效防范和抑制极端突发性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所缺失的部分。例如,在极端民族主义事件发生的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青年群体开展以危机干预为主体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教育,通过团体辅导中的一系列教育,使青年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青年群体对群体性事件的焦虑与从众心理,对极端民族主义事件形成理性认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健康重点预防教育,只有将普遍教育与重点预防全面结合,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危机应对能力。首先,强化网络信息沟通,建立青年群体正确的思想观念。青年群体在参与民族主义事件的过程中容易从群体里感染极端行为,主要是由于从众心理导致的心理暗示与模仿作用,其他成员的思想和观点在潜移默化中已经介入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内心,加之群体非理性效应的影响,导致青年群体极端行为的发生。因此,要抵制群体非理性效应对青年成长的影响,必须增强信息透明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强化信息的交流互通,建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导向,防止青年群体对极端行为的跟风模仿,从而克服群体消极思想和心理效应在事件过程中对青年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重点培养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获得正确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与多种渠道认识和掌握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从而提早发现新问题、新征兆,及时预防和控制各种心理极端现象的发生,避免极端暴力事件的扩大与蔓延。同时,要着重对青年群体中存在的舆论进行引导,主动及时披露信息,消除猜疑、谣言等因素对青年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干扰。其次,加强危机教育干预,提高青年群体的危机应对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对青年群体实施危机教育,提高当前青年群体的敏锐性和理智性,帮助其及时辨别虚假错误信息,全面认识社会突发事件的真相和本质。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极端事件的预防演习活动,通过预防演习,给青年群体提供一个合理宣泄情绪的途径,使青年群体在预防演习过程中学会正确分析事物,掌握调控情绪的能力,建立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找到理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恰当合理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青年群体对极端社会事件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应勇.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2]刘超.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魏亚,李继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1).
[4]罗石.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