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本领与担当

2018-07-16     来源: 未知     作者: 杨宏伟 张倩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和希望。把握与领悟新时代大学生理想、本领与担当的内涵要求,在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中凝聚大学生的力量,在开拓创新中探索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理想、本领与担当的现实路径,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理想;本领;担当
作者简介】杨宏伟,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倩,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高校辅导员》(济南),2018.2.24~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6LZUJBWZD005)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三有”要求,对于客观认识大学生历史地位、积极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科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把握与领悟: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本领与担当的内涵要求
新时代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其担负历史使命、书写时代篇章的素质前提。美好的人生理想应该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融为一体,过硬的本领应该在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中不断锤炼,勇敢的担当精神应该在明辨是非、激流勇进中愈加无畏。
(一)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之理想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2]理想之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正如指引青春之花绚烂绽放的阳光。“功崇惟志”突出理想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重要基础,“业广惟勤”则强调远大理想的实现在于个人的勤勉学习与奋斗。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既要“仰望星空”,同时也须“脚踏实地”。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应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指引人生前进的航标。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勉励青年们“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3]。共产主义事业是一代代人奋斗趋近的远大目标,事业需要接力,理想亦要传承,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能否树立并传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如果说共产主义理想激励着大学生为追求人类最先进、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而奋斗,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激励着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4]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民族振兴的重担也终将交给新时代的大学生。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须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之梦作为砥砺前行的动力。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铸就,激扬青春、写意人生离不开个体对自己人生价值、人生道路、人生目标的规划与追求。青春亦无悔,圆梦正当时,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国家与民族的梦想中才能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二)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之本领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5]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大学生能否掌握够硬、够实、够强的本领。大学生的素质与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时代的需要呼唤大学生加强自身本领建设。首先,以获取专业本领作为当下奋斗的直接目标。“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6]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践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实践经历的积累又为真理检验提供了事实支撑。高等教育的学科分化造就了可在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大学生人才,在学习中掌握过硬的理论与实践本领是大学生融入社会与服务社会的底气所在。其次,以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开创未来的钥匙。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大学生作为最有生命力、最富创造力的群体,既有创新创造的需要和条件,又有创新创造的热情和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理论与技术成果的更新换代愈加迅速,这就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紧紧聚焦所处时代的最新需要,密切关注所学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前瞻性视野推进时代变革的进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有用的本领不可能一夕获得,必定要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与踏踏实实地实践磨炼而成。大学生正处于学习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本领基础厚不厚实直接关系到自己的一生发展,而青年大学生的本领建设是否扎实则关乎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新时代大学生的本领要以不断学习为根基,需要厚积薄发,才能用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需上,在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基础上躬身实践。
(三)求“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之担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是承担时代使命,开创民族未来的胆气所在。理想使人坚定,本领使人自信,而担当则使人一往无前,无惧于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事业的奋斗航程总要不断涉险滩、过暗礁、闯激流,担当精神如航船之双桨,支撑人们逆流而上。担当精神的本质在于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仍是激励大学生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箴言。不同于个人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兢兢业业,担当精神本身强调格局的高远与胸怀的宽广。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具有三个方面的深刻意蕴。一是关心国家的前途。中国的发展固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不断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领域的挑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不懈奋斗之中,这就需要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双手描绘发展的蓝图,用肩膀担当属于青年一代的责任。二是关心民族的命运。近代的屈辱落后导致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坎坷之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为之努力,从五四精神的传承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奉献,民族的命运掌握在当代青年人手中,牢记历史、复兴中华是每个大学生都应牢记的使命担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奋斗姿态。三是关心人民的幸福。大学生终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与引领者,因此,大学生能否将个人的成才之路与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结合起来是其责任担当的重要检验标准。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大学生的成长凝聚了几代人的期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将自己所学所长贡献到社会建设中,以实现人民幸福为己任是描绘青春画卷的最美一笔。
二、回首与展望:新时代大学生理想、本领与担当的使命召唤
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全新时代使命。时代给予大学生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大学生有责任、也完全有能力在不懈奋斗中创造属于自己、属于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一)接续奋斗的新生力量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社会变革都与处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青年一代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沧桑巨变,岁月的打磨让国家和民族日益绽放崭新的时代光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向前推进迫切需要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接续奋斗。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本领与担当正是承继使命、承担责任、承传事业的重要力量。自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奋斗的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坚定信念、冲锋向前,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青年总是走在时代需要的第一线。新时代大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那段筚路蓝缕、手足胼胝的艰苦奋斗时期,但作为回顾革命、改革历史的后人,更能深刻体悟大学生肩膀上担负着数代人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期盼。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新时代大学生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体,也是最为先进的部分,将自己的青春梦想融入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中,终将谱写出一曲辉煌的青春乐章。另一方面,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需要新时代大学生继往开来。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7]。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个人的理想、本领与担当只有投身于伟大事业中,才能真正发挥价值与作用。新时代大学生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身处时代潮头激流勇进,应做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用脚步丈量历史使命的长度,无愧于生命最好的年华。
(二)时代重任的担当力量
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实现人生价值最广阔的平台、最丰富的资源,同时也面临着最复杂的挑战、最艰巨的使命。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人是承担时代重任的素质要求。首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距离目标的实现越近越需要加倍努力,对于将要甚至已经拿起民族振兴事业接力棒的大学生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关乎奋斗方向的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就是要青年人明确自己“为什么而奋斗,为谁而奋斗”的问题。其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过硬的本领。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8]这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大学生和千千万万青年全程参与、全面承担。那么,依靠什么参与和承担?毫无疑问,唯有在时代变迁中打磨出的一身本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搞好本领建设是自身所求也是时代所需。再次,面对严峻的挑战与风险需要无畏的担当。中国的发展越快,所面临的考验就会愈严峻,面对来自国外的普世价值、社会思潮等价值观冲击,需要大学生明辨是非,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面对来自国内利益格局复杂化、社会群体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大学生坚定信心,始终保持奋斗热情。新时代的“新”要依靠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来书写,而书写的色彩有赖于大学生群体的理想、本领与担当。
(三)成长成才的创造力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大学生正处于坚定理想、锤炼本领、勇担重任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成长直接影响乃至决定未来一生的走向。不仅时代重任需要大学生承担,党和国家更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寄予厚望。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但“打铁必须自身硬”,可堪当大任与否关键取决于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换言之,只要感悟时代、珍惜韶华,不断打磨自己、提高自己,大学生完全可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栋梁之材。新时代的大学生大有可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社会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最有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总是年轻一代,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大学生道德楷模、科技创新典型、行业精英层出不穷,都是自身创造力量的最佳写照。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之所以强调大学生的理想、本领与担当,不仅在于其自身的能力特点,同时也在于社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的优越条件。高等教育的普及与优化让不同类型的大学生都能接受适于自己的专业培养,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在日后的工作领域领头带队。而同样,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渴求于大学生而言更是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我国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和国家在人才引进、创业就业、人才待遇等方面为大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大学生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不要在最好的青春岁月虚度光阴,而是要让青春在拼搏中愈发美丽。
三、成就与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本领与担当的培育路径
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尤其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不断实施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针对性教育,立足高校本职,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大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在教育与实践中让大学生自觉树立理想追求、本领意识与担当精神。
(一)教育先行,成风化人
坚持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个人发展方向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走向保持一致,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精神素养。一方面,必须引导大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同时坚定自身创造人生价值的决心,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之梦融入为现代化事业奋斗的征程中。另一方面,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三重目标和自身使命的重要关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端正价值取向。
落实科学知识与专业素养教育。学习并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以满足实践需求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空谈理想与抱负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本领建设,才能获得融入甚至引领社会潮流的通行证。因此,加强科学知识学习,在理论学习中掌握真理是武装大学生头脑的第一步。不仅要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同时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方法,在认识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基础上运用理论、深化理论认知。重视专业素养教育,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磨砺大学生本领的关键点。这种专业素养不仅涉及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将所学理论应用于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创造的交互中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加强党史、国史与传统文化教育。当前,部分大学生仍然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心理,认为个人机遇与社会发展并无过多联系,求自身功成名就,视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为虚空之物。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境,主要在于缺乏对党和人民的奋斗史、国家发展史的系统了解,尚不能做到个人发展与民族兴衰休戚与共。加强党史、国史教育需要让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上的中国和当代中国,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正确认识中发现优势和差距,在正确认识中树立自信养成谦逊。学习历史、传承文化不单单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通过历史教育让大学生懂得自己有能力且有义务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努力,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阵地搭建,牵头抓总
立德树人,以理想为核心。高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理想处于重要的引领地位。“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9]是全体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立德树人所强调的“德”不仅仅是道德品质要求,还是“至上之德”与“平实之德”的有机统一。
平台搭建,以本领为关键。高校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也是大学生展示才能风采的舞台。本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磨砺,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本领建设尤其需要高校为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如完善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指导、资金支持与人员配备,不断创造和吸纳大学生创业项目;推进大学生随校实习与自主实习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不同需求,依据学生个性特点、能力素质做有实效的高质量实习实践;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应着力在志愿服务基地、团队、志愿者三者协同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宣传助力,以担当为支撑。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趋势,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渐丰富。一方面,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而另一方面,来自网络、社交等平台的各种碎片化信息又在传递着个人享乐、逃避现实等信号,造成了学生在价值取向层面的自我冲突。因此,强调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必须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校园媒体、微信平台、微博等新媒体领域抓住学生思想意识的薄弱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性与发展特点,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及时厘清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误区,引导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树立起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培育学生的担当精神,成为今后社会各行各业的领航者。
(三)多方联动,营造氛围
充分信任大学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始终依靠调动广大青年群体,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重要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10]只有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信任,才能树立大学生发展自身、改造社会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应该相信新一代的大学生在时代的洗礼下将拥有更专业的素养、更全面的本领与更坚定的意志,可以承担起党和人民的重托。
科学评价大学生。深入观察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现实表现就会发现,在个人价值实现途径日趋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有为改变教育落后现状而留守偏远地区的支教青年,有支援边疆藏区安定的年轻战士,有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生发明家”,他们都是从大学校园中走出来的时代新人,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与能力素质。教育者必须客观评价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成长、成才、成功。
积极鼓励大学生。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一代,而新时代大学生能否接稳、接好历史长跑中的接力棒,关键在于是否有磨砺本领、锻炼自身的平台。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生力军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的光荣。[11]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共青团以及社会各界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与环境,鼓励大学生勇敢尝试、积极实践,在奋斗中不断更新理念,提升素质。当然,积极鼓励并不意味着放纵大学生“放养式”生长,同样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进行严格的要求与把握,加强引导帮助与关心服务,让大学生在正确引导下自由驰骋于社会实践的舞台,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勤学笃实,自我革新
坚定理想,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美好的人生理想需要在奋斗中实现,而想要坚定理想信念则需要做到“三懂”。第一,懂得何谓理想。理想不是一朝空想的空中楼阁,而是结合自身实际和目标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人生导向和动力支持的精神航标,是现实和未来的统一体。第二,懂得理想为谁。理想为个体的美好生活提供指导,理想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人一生攻坚克难的勇气来源,其原因就在于理想不仅服务当下,还激励人们开创未来。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个人理想只是社会理想的一个构成部分,只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不断奋斗,才能不断确证自身的价值。第三,懂得如何实现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启航离不开个人的奋斗,“白日莫虚度,青春不再来”,实现理想今天永远不晚,时刻仰望星空浩渺,坚定追星逐月的脚步,终有一天可成就一番事业。
掌握本领,做躬身实践的奉献者。“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1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寄语,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磨炼本领需要始终牢记的信条。大学生之要义在于“学”,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学推动生产的技术,学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改造社会乃至改变世界的本领。青春无边,奋斗以成;前路无限,奉献以行。祖国培养了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学生自然也应将一身本领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
勇于担当,做一往无前的搏击者。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更为光荣的责任与使命,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13]。百年的奋斗史,数十年的建设史与改革史留给大学生的不是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继承这种担当精神,树立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珍惜大好机遇,做一往无前的搏击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新时代大学生要对未知不以为惧,要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方能自信、自强立于时代潮头,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大学生的辉煌未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2][3][4]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1).
[5][6]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1).
[7]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7-25(1).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5.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0]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1).
[11]习近平.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光荣[N].人民日报,2013-06-21(1).
[12][1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