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民粹主义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影响及其治理

2018-07-16     来源: 未知     作者: 赵勇 倪向阳

摘要】高校的民粹主义通常与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权利维护、话语权受损有关,主要呈现为传播途径网络化和虚拟化、具体内容现实化和利益化、实践行为感性化和冲动化等特点。高校的民粹主义治理需要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结合,关注民粹主义思潮的利益诉求和权利贫困;加强对民粹主义的学理研究,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在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批判引领民粹主义,关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叠加效应;注重道德理性与民主理念提升的有机关联,加强网络道德与民主素养教育。【关键词】大学生;民粹主义;影响;治理
作者简介】赵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倪向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课研究》(沪),2018.2. 42~45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6JZD041)阶段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2017YZD09)阶段成果。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摇篮,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极端化和非理性的社会思潮和观念,在高校不断凸显和活跃。高校立德树人应致力于警惕和治理民粹主义的影响。当前形势下,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看”,把握民粹主义的思想谱系,科学认识和对待民粹主义;二是“怎么办”,要为高校的民粹主义治理开出良方。
一、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思想谱系及特征
何谓民粹主义?尽管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术语和讨论话题,但在学术讨论、公共舆论和政治实践中形成了民粹主义的思想标识。民粹主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代政治现象。从民粹主义的宏观脉络和思想谱系来看,民粹主义作为社会思潮、政治运动或行动策略,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主张多数民众的意见绝对正确,追求一种极端化、理想化的纯粹民主情境和一种“简单而又直接”的民主模式。在实践中往往裹挟民意,借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实,对现实生活带来危害和冲击。
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脉络来看,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主要表现为平民主义。中国传统思想中存有平民主义因素。儒家的“民本”“大同”、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都强调对下层平民意愿的关照,主张遵从顺应民意的“天命”执政理念。20世纪初,俄国民粹主义与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互相交织在一起,开始传入中国,参与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实践之中。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理念、“大同”理想,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主张、文学作品中的乡土情结以及国外民粹思潮的传入,一同为中国现代民粹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思想资源。中国现代民粹主义没有系统组织化的民粹派,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自觉的民粹主义思想倾向和情绪。
从现实发展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民众权利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凸显,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精神追求日益高涨,而当前我国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以及领土争端等问题,成为民粹主义的触发条件。同时,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提供了民粹主义思潮的“人民性”或“大众性”的技术条件。《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两本著述探讨了民粹主义等相关社会思潮,提出民粹主义是与现代化相伴而生的并对中国转型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从2010年开始,连续八年思潮调查评选中,民粹主义思潮七次入选十大社会思潮。
从主要类型来看,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主要体现为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民粹主义,往往是针对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的非理性的诉求表达和主张。“与传统民粹主义不同的是,网络民粹主义具有明显的非核心性——信息的开放式传播使得每个传播者既可能是‘人民’,也可能是‘领导者’。”当前网络民粹主义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有的只是一些特定的、分散的口号和诉求,常常表现为破而无立。网络的快捷性、平等性、匿名性等特点为民粹主义传播提供发展平台和话语空间。网络民粹主义更具影响力,民粹主义政治家和意见领袖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瞬间煽起民情,制造舆论,容易引发“乌合之众”的集聚效应,其负面影响就是消减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权威性,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
对于中国当代民粹主义而言,有三个定义性特征彰显其思想标识。其一,极端平民性特征。民粹主义是指一种极端的平民化立场,片面突出平民的价值观和理念,包含对知识精英批判的价值预设,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迎合大众的情绪和意愿。其二,道德至上的批判性特征。民粹主义往往站在政治正确和道德高地上评判贫富差距、腐败、道德沦丧等社会现象,公平、仇官、仇富成为民粹主义的话语标签和核心口号。其三,被情绪化裹挟的工具性特征。民粹主义作为一种行动策略和政治动员的手段,往往秉持“公平”“正义”理念,彰显民众表达的怨恨和情绪,表现出“端起碗吃饭,放下筷骂娘”的负面特征。
二、大学生民粹主义倾向的主要表征及成因
对于大学生来讲,风华正茂、思维活跃,倡导个性,追求自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批判现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爱国热情,同时大学生涉世不深、血气方刚、容易冲动,惯用非理性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意见。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易与民粹主义联姻,沾染上民粹主义的倾向和烙印。高校的民粹主义通常与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权利维护、话语权受损直接关联。当前,大学生的民粹主义倾向在传播途径、具体内容、实践行为具备了核心性标识,主要呈现为传播途径网络化和虚拟化、具体内容现实化和利益化、实践行为感性化和冲动化等特点。
其一,传播途径网络化和虚拟化,主要表现为网络民粹主义甚嚣尘上。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快捷性和共享性等特点,为民粹主义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生成空间。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关注、资源整合共享,特别是大学生对于热点事件的关注、信息获取、评论交流,大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这容易造成群体性意见的快速共振,为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网络民粹主义往往打着民主和民意的旗号,造成多数人平等参与的民主“假象”,获得大学生的关注和支持。大学生的网络民粹主义往往是复杂集合体,它是一种情绪表达,也是对现实问题做出的反应,还是政治参与的手段。从具体的触发事件来看,网络民粹主义的具有诸多负面影响。诸如关于南海仲裁案事件的网络反映,众多大学生纷纷举起爱国主义的大旗,多数人在对事件并没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就纷纷转发朋友圈,表示支持中国政府对南海仲裁案的态度始终坚持“四不”原则,即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也有一部分人主张诉诸武力去宣扬国威。可见,这种爱国情绪引导得当,可转化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优质土壤和契机。如果这种诉诸“爱国主义”口号之下的民粹主义言行过度燃烧,这会造成构成绑架政策、影响决策方向的情绪宣泄。网络民粹主义的这种非理性和情绪化的方式值得警惕。
其二,具体内容更加现实化和利益化,主要表现为以道德绑架现实的模式。当前,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多样化,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更开放,更具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网络参与意识,并且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批判现实,易受煽动和引导。所以,民粹主义常常将社会热点事件同大学生的现实利益相结合,作为自身发酵和传播的切入点,获得社会影响。以道德绑架现实已成为民粹主义的一种模式。民粹主义往往同社会道德联姻结合,主张以民粹主义舆论力量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民粹主义试图通过民意“逼宫”实现自发性“道德治理”。2016年2月天津大爆炸后,马云微博一度沦陷,其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还诸如“我爸是李刚”、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课从必修课改成选修课、“江苏高考减招”等事件,引发大学生的争议和事件评论。这都涉及大学生自身的权利维护、价值偏好和利益诉求,而受到广泛关注。大学生通过抗议、发帖等活动来表达情感,活动本身既有争取自身利益,也有与国家民族利益和更高层次的利益相关。可见,民粹主义往往在三个层面指向明晰:“一是针对执掌权力的主体,常为官员或老板;二是所关注事件客体,常关乎社会风气、有违民众认知上的公序良俗;三是整体性彰显民众‘道德治理’本身的正义性,将不受限制的集体道德裁决等同于社会正义本身,用以形塑‘我群’感同身受的道德体验,增强集体行动的合法性。”这说明,民粹主义在内容和实践指向上影响大学生的参与行动,如引导不当会增加高校治理成本。
其三,实践行为感性化和冲动化,表现为通过网络达成以“民意认同”侵犯公民权利的网络暴力。民粹主义常常假借“爱国主义”“公平正义”等旗帜,对具体社会事件进行过度的宣传和评论,对广大民众进行舆论煽动和引导。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稳定,容易受到错误言论和极端观点的影响,做出非理性判断。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学生在发表言论看法时候,往往出于张扬个性、个人喜好去发表评论,感性化和冲动化特点明显。考察民粹主义对民主政治是否带有正面影响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其否更好地维护法治与人权的基本底线。2015年明,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在这一事件中,不仅被讨伐对象信息在网上受到了大范围、公开的搜集、复制、利用和传递,其家属信息也受到肆无忌惮的染指,这是对个人基本权利的赤裸践踏。民粹主义话语在大肆招揽民意认同的过程中,丢掉了对于人权、良知的基本尊重,变相的将民意推向蛮横与专断极端,表现出对公平制度的蔑视和对合法化秩序的破坏。可以看出,网络民粹主义行为是一种民意表达,但这种表达在围观中导致消极信息的迅速扩散和传播,呈现出网络暴力的狂欢和激进。因此,网络民粹主义的危险在于非理性与不宽容,对事件的判断并非基于事实和逻辑,而是基于情绪表达和网络点击率,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当前大学生民粹主义倾向的发生逻辑有两个值得关注的视角。从客观维度来看,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凸显成为大学生民粹主义倾向的触发事件和滋生土壤。思潮是社会的晴雨表,是当下社会问题的映射。民粹主义这张晴雨表正如保罗·塔格特所言:“哪里有普遍的怨恨情绪,哪里就存在着民粹主义”。“有怨恨的地方就有民粹主义”这样的一个观点,说明民粹主义是反映社会不公的症候式思潮。有学者提出:“目前中国还处在社会的转型期,而这样的时期是最容易滋生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发展不均衡、分配不公平的基本现实,以及随处可见的掠夺、腐败、僵化、蜕变等现象,由此导致的欲望泛滥、道德失范、心理失重等精神弊病,都是滋生民粹主义思潮的土壤。”同时,网络成为社会发展问题的加强机制。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自媒体发展,热点公共事件更是呈现出巨大增长态势。2017年北京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触发大学生的“围观”,不少青年学生就“北京疏散人口”这一话题进行了抨击,提出“政治中心难道不需要人文关怀”等质疑。这些社会治理的问题借助网络成为热点事件,在舆论上表现出了民粹主义的思想倾向。
从主体维度来看,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思想开放、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正义感,使他们在社会问题和国家事务方面有着浓厚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情绪波动大、社会经验少、性格不稳定性等特点,也使他们容易被煽动和利用。针对2012年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以及韩国部署“萨德”的事件,相继发生抵制日货、抵制韩国的行为,甚至部分城市出现了大学生打砸同胞日本车和相机的过激行为。大学生有拳拳爱国之心,但一旦失去理性,受到极端化、偏激化的思想言论的影响和错误引导,特别是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合流,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这种以“爱国”“人民”的名义,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群氓行为”,是大学生民粹主义倾向的典型表现。
三、大学生民粹主义倾向的消解与引领
民粹主义是一张反映现实生活的晴雨表,对于民粹主义的关注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接受民粹主义的解决方案,而是意味着我们对于民粹主义的出现应该敏感。当前高校的民粹主义治理,需要重点关注四大问题。
其一,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结合,关注民粹主义思潮的利益诉求和权利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通过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理性看待国际与国内问题。对于民粹主义思潮,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关注民粹主义思潮背后的利益诉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从根本上铲除民粹主义思潮生长的现实土壤。民粹主义产生还在于权利贫困,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的保障仍不充分,应通过建设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平台和机制消解民粹的无序化和情绪化。因此,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合理的制度安排和严格的法治建设,让大学生感触到社会发展的成就与前景,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制度和法治建设消解民粹主义的影响。
其二,加强对民粹主义的学理研究,切忌简单化和标签化处理。梳理民粹主义的观念谱系,民粹主义后面深藏着人的情感、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生活欲望等要素,需要在历史情境中给予恰当的理解。对于民粹主义,要看到其存在的现实性,不能简单污名化和标签化。通过讲道理,厘清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与民粹主义的人民性、民粹与民主的关系、民意表达与民粹情绪的关系、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做到“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通过实证数据分析的方式和特征归纳的方式,开展对民粹主义的发展与特点研究,确定民粹主义的本质和内涵,对民粹主义具有的“批判性、暴力性或破坏性、政治性或社会性”等性质特点进行归类分析和归因分析。注重大学生民粹主义实例研究,基于大学生民粹主义事件的发生数量和规模,以及“虚假参与”“象征性参与”和“实质性参与”等不同参与方式的判断,并在此过程中评估应对政策的成效。对于大学生的民粹主义倾向,要积极应对,不能放任自流,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真正做到“不打棒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处理,通过对民粹主义的学理研究,把握民粹主义的关系范畴,明晰民粹主义根植的土壤和危害。
其三,在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批判引领民粹主义,关注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叠加效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这为民粹主义的引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民粹主义这种空心化的社会思潮,在现实中可能忽“左”忽右,通常运用其他思想体系的价值观念来塑造和充实自己。大学生的民粹主义倾向往往是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血气方刚、愤世嫉俗、涉世不深,思想上容易走极端,容易沾染上民粹主义,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中国在未来可以越来越好。需要重点防范的是,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等其他社会思潮的叠加,这是民粹主义可能演变为破坏性社会思潮的一个方向,触碰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原则。诸如民粹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结合,盲目排外,妄自尊大;容易将社会发展的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促发激进化的情绪和行为。因此,对于大学生在网络上或现实中出现的民粹主义思想和行为,要树立底线思维,把握好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问题,坚持法治的方向和底线原则要求。
其四,注重网络道德理性与民主理念提升的有机关联,压缩网络民粹主义的价值空间。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网民对社会思潮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形成防范高校民粹主义生成的思想屏障。“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使其成为大学生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同时,深化高校大学生对民主与法治本质的理解,强化自身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引领民粹主义思潮。高校通过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增强大学生道德理性意识,引导大学生网民理性表达,压缩网络民粹主义行为生存空间,培养多元宽容、文明理性的网络行为,促进网络舆论理性化,构建网络共同体。同时,建设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青年文化,开拓青年发展的文化空间。把握青年注意力和关注点,建立起顺应时代特征、符合青年特点、满足青年需求的文化。
 
注释:
①左玉河.中国现代民粹主义思想谱系述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5-13.
②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06).
③孟威.民粹主义的网络喧嚣[J].人民论坛,2016,(03).
④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5.
⑤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05).
⑥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