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而言,应切忌面面俱到、生搬硬套,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实现有机融合。文化自信是一个关键性的切入点。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文化自信教育,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涵育坚定的政治信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也将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文化自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作者简介】刘丽敏,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8.1.99~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链研究”(项目批准号:14JDSZK056)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机制与路径研究——以北京高校为中心的考察”(项目批准号:12 KDB015)的阶段性成果。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系统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略,勾画了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蓝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路上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传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设的系列论述也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充分利用课程属性与学科特点,有机整合教学内容,担负起文化自信教育的职责,使大学生在了解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地从中华文明史的深度来认识世界,从世界文明史的广度来认识中国,坚定文化自信,主动担负起文化自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一、以文化人:文化自信与“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耦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可以概括为个体、民族或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信任与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它是“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贯穿“纲要”课教学内容的始终,是确保“纲要”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
1.文化自信是“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
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首要目的,概括地说就是深刻领会“四个选择”,即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以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实质就是要坚定“四个自信”。近代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体现了理论选择、道路选择、制度选择、文化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反过来,也只有坚持“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这一最具根本性的自信,才能深刻领会“四个选择”。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2](P264)文化即人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个选择”“四个自信”归根结底是文化的选择、文化的自信。
2.中国近现代史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最佳载体
首先,文化自信来源于历史深处,其本质是对经过历史涤荡的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和信念。从文化自负到文化自省,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强,从文化批判到文化创新,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复兴史。其次,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教育就必须包含如下内容,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历程与革命精神的铭记、继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先进文化的认同、遵循,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这些必须藉由中国近现代史的丰富内容才能得以完整呈现。最后,文化自信的核心是文化认同,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体认同”。[3]而内容连贯、高屋建瓴的“纲要”教学则是避免割裂,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一体认同”的枢纽。因此,中国近现代史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最佳载体。
3.文化自信教育是树立正确“四观”的关键环节
文化自信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为个人、社会、国家、民族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供充足的价值支持与方向指引。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一直以来,“纲要”课教学突出强调的是帮助大学生把握历史的本质、主流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习近平提出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高度概括和提升了“纲要”课教学乃至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价值目标。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首尾呼应,成为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而文化自信教育则是确保正确的“四观”得以树立的关键环节,因为文化自信的精髓就是价值观自信,“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4](P163)
二、文化自信缺乏:“纲要”课教学难以回避的现实挑战
笔者自2016年7月至12月,对北京7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了主题为“大学生与文化自信”的问卷调查,发现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弘扬,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的现象仍然不能忽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文化虚无主义与冷漠心理、文化消费主义与娱乐心态,对“纲要”课的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大学生文化自信缺乏的主要表现
依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心理和态度,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乏突出表现在:首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缺乏信心。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强调,各高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弘扬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及社会实践,推动了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但在笔者的调查中,仍有27.89%的学生表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原因在于:自身缺乏基础,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学习效果不甚明显,学习动力不足等。其次,对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的误读与抵触,缺乏认同。个别大学生将革命片面地等同于暴力和屠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产生了误读,由此对在革命中形成的文化与精神产生了抵触和逆反的心理,转而同情甚至赞扬中国近现代史上持改良观点的历史人物,否定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对中国当代社会及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产生了模糊认识。再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不够,缺乏兴趣。虽然大部分受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认同,但是仍有11.66%的学生明确表示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最后,对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缺乏警惕。以往调查已发现的这一现象存在:部分大学生将西方的价值观奉为圭臬,在心理上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推崇,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各种来自西方的行为方式的追随和效仿,在生活方式上表现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模仿和接受。[5]
2.文化自信缺乏对“纲要”教学的消极影响
首先,文化自信缺乏导致文化主体性的模糊,割裂了“纲要”课教学的共识基础。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敬畏历史、尊重传统、传承文化,这是“纲要”课教学赖以开展的前提性共识。少数大学生在分析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时,常常陷入泛文化主义的误区,即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于文化的问题,按照“欧洲中心主义”(也可以说是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的逻辑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简单的、静止的、绝对化的优劣比较,最终从根本上否定中华文化的固有价值及其在现代中国进行转化和创新的可能。共识基础一旦被割裂,我们现有的中国现代化变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就需要被重新审视,否则我们在文化的发展上就只能继续“破多立少的拒斥性思维”,[6]对中国文化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弊端,难以形成理性的把握和清醒的认识。
其次,文化自信缺乏助长错误思潮的传播,增加了“纲要”课教学的难度。这些错误思潮中尤以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最大。“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摆出一副客观公允的面貌,声称‘既致力于匡正过去历史教科书的偏误,又致力于挖掘过去年代有意或无意掩盖下的真实历史’”,[7]并与多重介质的媒体积极互动,在高校师生之中广泛传播,大大增加了“纲要”课教学的难度和成本。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困惑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教师,据调查,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往往也会被历史虚无主义误导。[8]历史虚无主义的某些观点有其自身的理论品质与逻辑特点,常常隐含在一些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著中,要想对其进行批判并令学生信服,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而且还要有高超的理论水平、学术素养和批判能力。
最后,文化自信缺乏导致主流话语权的危机,消解了“纲要”课教学的认同实效。对于在多样文化与发达的自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纲要”课教学己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传授的问题,而是是非的辩驳、价值观的澄清和意识形态上的拨乱反正问题。“纲要”课的教学是显性的、旗帜鲜明的,主要依托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其传播途径及实施场域是非常有限的。但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传播则是隐蔽的、弥散的、渗透的,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少受时间、空间、身份的限制,甚至可以说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因此,共识基础的破裂、错误思潮的影响,最终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危机,削弱了大学生的认同,包括“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现实认同和未来认同”等,[9]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三、一体认同:“纲要”课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关键路径
针对以上文化自信缺乏及其造成的教学难题,“纲要”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关键是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一体认同”,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文化逻辑,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在全球化大潮与社会转型特定时期,文化自信是我们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指引。
1.因事而化,科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科学分析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确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提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在方法论上,“纲要”课教学在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强调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具体分析,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内容上,重在讲授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历史上中华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在与西方工业国家竞争中的落后衰败、被动挨打。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要处理好历史事件、历史运动、历史人物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具体来说,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以下难点问题: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在近代的僵化与落后?如何评价近代史上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如何认识西学东渐潮流?如何看待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评?当代中国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问题的深入阐释将有助于破除中西文化截然对立、优存劣废的两极思维,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自信,推动他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者。
2.因时而进,全面认识革命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持久生命
全面认识革命文化,是大学生确立文化自信的关键。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发展历史表现出淡漠和疏离情绪。在他们看来,革命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们而言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和难以捉摸,革命时期的“艰难”“匮乏”“朝不保夕”同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富足”“高枕无忧”无法对接,中华民族在中国近代史上所遭受的屈辱、贫弱,就好像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难以使广大的青少年找到现实的触动点,进而难以引起他们深层次的历史反思。此外,以娱乐、消费、颠覆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与虚无思潮,不断侵蚀、消解革命文化的神圣与崇高,造成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误区与认同危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纲要”课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盲区与思想困惑,深入剖析以下问题:怎样看待中国近代革命?它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合乎规律的发展,还是外来思想的“误植”?中国近代革命有没有中断中华历史文化发展?革命文化是否已经过时?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孕育和成长于战斗岁月中的革命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明,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发展的深厚土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的成功代表,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优秀基因,始终保持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曾经并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引导作用。[10]
3.因势而新,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特质与发展前景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学生确立文化自信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特质与发展前景体现在: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它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革命文化的坚守与秉持、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开放与借鉴;它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的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它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激发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传承的文化,发展的文化,强国的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智慧的精神内核。因此,在“纲要”课的教学中,首先要结合“四个选择”,从理论上阐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从衰落到重建的复兴过程,蕴涵着一代又一代先进中国人的接力探索。其次,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措施与成就,从实践上证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从十七大到十九大,党和国家文化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文化自信的理念逐步确立,文化强国建设的格局与前景也愈加清晰。这些成就既是文化自信的实践前提,也是文化自信的理论结果。最后,要号召大学生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创造中华文化的繁荣,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话语权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6).
[2][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冯川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汤恒.文化自信的来源及价值[J].红旗文稿,2017,(1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张志娟,秦东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
[6]郭建宁.论坚持文化主体性与增强价值观自信[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6).
[7]李方祥.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界限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8]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高校师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9]侯惠勤.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J].红旗文稿,2017,(19).
[10]吴四伍.革命文化何以铸就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8-25(6).